王近山“出轨”在前,为何至死不肯原谅前妻?女儿:我能理解父亲!
他15岁参加红军,随徐帅南征北战,战场上因敢于拼命被人称为“疯子”,20岁即成为师长;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又成为刘、邓的爱将,他以善打硬仗、恶仗而勇冠三军,屡建奇功,屡创奇迹;他多次血洒疆场,死而后生,被誉为二野的“朱可夫”;手残腿瘸还带兵入朝……1955年,获授中将军衔。
就是这样一位无敌“战神”,在情场上却吃了最大的一次败仗:因为夫妻关系不和,被妻子层层上告,将军一怒,坚决要求与原配妻子离婚。
王近山中将(王近山故居)
离婚后,他受到了最严厉的惩处:本是大军区副司令的他,被一撸到底,脱军装转业地方,发配农场务农,从而落下了“当代陈世美”的坏名声……
这位“爱美人不江山”的传奇将军,就是大名鼎鼎的开国中将王近山。但是,在女儿王媛媛看来,父亲并非薄情寡义的“陈世美”,他的离婚,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的,也可以说,是性格使然。
王近山是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程河村许家湾人,出生于1915年10月。父母都是贫苦农民,更不幸的是,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去世了。为了糊口,他8岁起给人放牛,13岁给地主当长工。
在苦水中泡大的王近山,也渴望能追求人生的幸福生活。1930年6月,年不满15岁的王近山,终于盼来了机会——身处鄂豫皖苏区,让他有机会参加了工农红军,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入伍不久,王近山就参加了一场恶战:只有15岁的王近山在和一个大个子国民党兵的搏斗中,打红了眼,他身受重伤后,用刀砍、用牙咬,最后抱住大个子国民党兵一起滚下悬崖……
国民党士兵当场身亡,王近山幸免于难,只是头部被一个圆锥状的石头戳了个洞。从此,战友们都叫他“王疯子”。
“王疯子”的绰号并不是随便叫的,在此后的战斗岁月中,王近山的“疯”是军内外驰名的。
1933年秋,在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四方面军转战川陕。此时的王近山已是红28团团长。为迎击四川军阀刘湘的“六路围攻”,身为红28团团长的王近山,总是提刀挎枪冲锋在一线。在一次防御战中,28团几乎拼光了,团长王近山仍然屹立在战斗最前沿的红旗下。
次年夏,红军转入反攻,28团孤军追亡逐北,误入有名的“哈儿师长”范绍曾部的重重包围中。王近山浑身是胆,提刀跃马,率领全团左右斩杀。最后,范绍曾部整整一个旅被王近山一个残缺不全的团包了饺子。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又在江油和川军展开恶战。一股敌军突然突破红4军防守阵地,向红军阵地纵深发展。军长许世友连忙投入作为预备队的28团发起反冲锋。
王近山接到命令后,当即带领人马扛着大旗、端着刺刀向敌人冲去。弹雨中,王近山胸部中弹,当即陷入昏迷状态,被抬下阵地,部队士气受到影响。
作为总指挥的徐帅见状,提着手枪冲了上去,边冲边高声呼喊着爱将的名字:“王近山!王近山!”王近山很快被徐帅的呼声唤醒。
当发现自己不在红旗旁边时,当即命令战士把他抬回红旗下,重新指挥战斗,直到头部被一颗子弹击中,再次昏倒在徐帅身边。
1936年秋,王近山随红四方面军北上,10月到达甘肃会宁。已经成为师长的王近山,指挥所部参加了山城堡战役。
对于王近山的战斗力,徐帅是这样评价的:“王近山打仗勇敢顽强,指挥果断,机动灵活;有压倒敌人的气概,无论任务多么艰巨,条件多么艰苦,从不叫苦;他敢打硬仗、恶仗,有时伤亡很大,也能顽强支撑局面,坚决完成任务。”
凡是跟随王近山打过仗的人都知道他的一个习惯,那就是只要有他的地方必是红旗招展,人在红旗在,一个旗兵倒下了,另一个冲上来接过旗帜继续前进,只要有红旗的地方就能找到王近山!
而红旗往往都插在战场上的最前沿!他就是靠着那种器宇轩昂、压倒一切的风姿,鼓士气,壮军威,让敌人见了胆战心惊。
对于王近山的“疯”,尤太忠等人回忆说:“王近山对在山头插红旗指挥作战鼓舞士气的做法极为重视。抗日战争开始后,打第一仗,他仍如此指挥,以后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多次劝阻下,才注意隐蔽身体。作战中,当部队攻城受阻时,他还是要冲上去,竖梯子爬上城。以至于我们在多次战斗中不得不派六七个警卫员跟着他。当他往前冲时拉住他,再不听劝说,就几个人压在他身上,有时气得他又急又火、又踢又咬。”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近山先后就任八路军第129师772团副团长、769团团长、385旅副政治委员、386旅旅长。1937年10月中下旬,刘帅命陈赓以一部兵力在山西娘子关地区的七亘村设伏,打击日军。
时任129师772团副团长的王近山领命带5个连的兵力埋伏在七亘村及甲南峪一带。部队距日军必经的大道最近仅10多米,却未暴露任何痕迹。
作战中,王近山部干净利落地伏击歼灭了日军二十师团辎重部队300余人,王近山部仅伤亡10余人,缴获的战利品足足搬了一天一夜。
两天以后,王近山又遵照刘帅的部署,一反兵家“战胜不复”的常规,再度在同一地点附近设伏,再歼日军100余名。
3天之内,王近山进行了两次伏击,歼灭了日军400多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及装备。后来,英国一位军事学家将这次战役列为世界十大经典战术之一。
抗战时期,王近山先后历任了4个旅的旅长:三八六旅、三八五旅、新四旅、新八旅,这在全军高级将领中也是十分少见的。
其后,王近山还参加了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1938年3月上旬,八路军第129师在山西省潞城县东北部神头岭伏击日军的战斗。八路军第129师以伤亡240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1500余人,俘获8人,缴获长短枪550余支、骡马600余匹及大批军用物资,给侵入晋东南的日军以有力打击。
但是,在神头岭伏击战中,王近山负伤了,因而被转入129师医院疗伤。正是那段疗伤时间,让他有幸结识了他人生的真爱——韩岫岩。
王近山在神头岭战斗中身负重伤后,住进了129师医院。韩岫岩是129师医院的护士,长得很漂亮,是有名的“院花”。她叔叔原本是当地有名的郎中,抗战爆发后,韩家12口人包括60岁的老奶奶全部“入伍”,参加了八路军,当时全家为129师医院驮来许多医疗器械和药品,被称为“半个医院”。
这样的光荣背景,加上“院花”之誉,使韩岫岩在医院很有名气。王近山住院时,钱信忠院长特地派她护理。一同住院的陈锡联一看他们这对男才女貌,于是暗中牵线搭桥,一年后两人就结婚了。
王近山虽然是个粗线条的汉子,但是,自从和韩岫岩结婚后,他心中的柔情被全部激发。王近山和韩岫岩的感情非常好,在129师是出了名的。
韩岫岩原名叫韩秀兰,就因为王近山的名字里有个“山”字,她便把名字改成了韩岫岩,居然一下改出了两个“山”。
另外,当年129师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刘师长,三只眼;看不见,韩岫岩。”原来,王近山在行军时,为了让韩岫岩在行军时少吃苦,王近山特制了一个驴拉的板车,上面还围上了布帘。韩岫岩随丈夫王近山行军时,就坐这个。
这个不伦不类的车子,后来被刘师长看到了,正要发火,一看里面坐的是韩岫岩,立马抱拳,“原来是王夫人”,打马而去。一来王近山是刘帅的爱将;二来韩岫岩一家30口人,一起参加革命,给八路军带来了许多医疗器材和药品,号称“半个医院”。
1943年抗日战争最著名的韩略村战斗,消灭了尉官以上日军组成的“战地观摩团”,战果辉煌。其实,这次战斗背后另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曲折,跟王近山对妻子的关爱心切有关。
那次,正赶上王近山率部赶去延安,途中忽然听说后勤部队被敌人包围了,其中包括妻子所在的医院。王近山听说后心急如焚,立刻率部返回解救,正巧遇上日本鬼子的“战地观摩团”。
当时通讯设备落后,请示上级已经来不及了。根据天时地利判断,这是一块送到嘴边的肥肉,哪有不吃的道理?王近山果断部署了战斗,就像神兵天降
打得小鬼子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到了解放战争初期,晋冀鲁豫野战部队组建了六纵,王近山是纵队司令。定陶战役,血战大杨湖时,王近山代表六纵立军令状:“打剩一个旅我当旅长!打剩一个团我当团长!打剩一个连我当连长!全纵队打光了,我们对得起党,对得起哺育我们的太行山父老乡亲!”
如今,许多战争题材的影视剧,经常会把这句震撼人心的:“打剩一个旅,我当旅长!……打剩一个连,我当连长!”当做经典语句。其实,这可都是王近山的专利!
刘邓大军首长之一的邓政委,对王近山的评价就是:“二野在解放战争中谁的功劳大?是王近山同志,许多艰苦的战斗,最后都是王近山同志去完成的。”
1951年,王近山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1952年秋冬,朝鲜战争,联合国军第八集团军司令、美国四星上将范弗里特发动了强大的“金化攻势”,投入大量火力兵力,每天都向十五军的防区上甘岭高地倾泻几十万发炮弹和成百上千吨炸弹。十五军在给对方以大量杀伤的同时自己也伤亡惨重,打到第七天,十五军第四十五师几乎打光了。
危急时刻,王近山命令正在换防去后方休整的十二军两个师四个团返回前线,投入战斗,配属十五军指挥,再增调一个喀秋莎炮团,坚守无名高地43天。
这场战役,由两个连阵地的争夺,发展成了战争史上罕见的战役规模的持续激战,联合国军投入兵力达6万余人,最终以损失2.5万余人、损失飞机270多架、大口径火炮60余门、坦克14辆的惨败告终。上甘岭战役的胜利震惊世界,后来被拍摄成了一部电影《上甘岭》。
1953年回国后,王近山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1955年获授中将军衔。
王近山与韩岫岩结婚后,虽聚少离多,但是,感情一直处得非常融洽,两人共生养了8个儿女。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也出现了不谐和音。
这样的不谐和是从何时、何事开始的,外人还真难判定。但是,据他们共同的女儿王媛媛讲述,“矛盾的起点”应与她的被送人有关。王媛媛在《我的爸爸疯将军》一文中给出了一个新说法:
爸爸对妈妈的爱轰轰烈烈,毫不掩饰,甚至很夸张。但是到了他们闹离婚的时候,也是不可开交,满城风雨。到我记事的时候,印象里他们一直在打架。
因为我吵:据兄弟姐妹们说,为了表示对爸爸将我送人的怨恨(王近山与司机朱铁民早在解放战争的几场战役中就出生入死、患难与共,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上下级的关系,甚至比亲兄弟还亲。在朝鲜战场上更是共同闯过几回鬼门关,当王近山听到这位战友加兄弟的心里话: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孩子时,王近山沉思之后慨然说:“别着急,等我们回国后我给你们俩找最好的大夫。如果还是不能生育的话,我回国之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无论是男是女都送给你!”这句话决定了王媛媛的命运,王近山是1953年1月回国,王媛媛是1953年11月出生的,王近山一诺千金,真的把自己的女儿送给了司机朱铁民,这让韩岫岩非常不能接受)。
妈妈和爸爸开始不停地争吵、赌气,妈妈发誓再也不生孩子了,又是吃麝香又是用麝香,因为她听说麝香可以避孕。爸爸和妈妈都是个性很强的人,争吵起来总是互不相让,越吵越厉害,脾气暴躁的爸爸常常气得在家里“劈里啪啦”地摔东西……
因为跳舞吵:爸爸喜欢跳交谊舞,妈妈也曾是他最好的舞伴,但闹矛盾后妈妈就不再陪他去跳舞了,并且越来越厌恶爸爸跳舞。她说:“一男一女搂抱在一起,不跳出毛病才怪呢?”
爸爸负过七次伤,一条腿和一条胳膊都骨折过,他穿的皮鞋是特制的,一边要比另一边高5厘米,这样才能正常走路。妈妈竟拿此来讽刺爸爸:“别看他腿瘸,一跳舞就不瘸了。”
最后的大爆发则是因为我小姨。因为妈妈工作很忙,后来又上了北京医学院,她又特别要强,没有时间陪爸爸。想了半天,想出一个“好办法”,就是把我小姨接到家里,由她陪我爸爸跳舞。小姨韩秀荣当时刚从大学毕业,活泼开朗,对年轻的将军爸爸十分崇拜。
可妈妈看到爸爸和小姨一到周末就出双入对地去跳舞,平日里两人也谈笑风生,竟开始怀疑爸爸与小姨好上了,她伤心自己最爱的两个亲人如此对不起她。妈妈越来越不信任爸爸,不论他去上班还是开会,都要严加盘问,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妈妈性格固执而且激烈,她使用了当时最典型的做法:发动亲友声讨、找组织、去妇联。以为施加压力可以让爸爸回心转意,挽救家庭。没过多久,在妈妈的投诉下,小姨也被妇联的同志带走,被发落到遥远的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家医院工作。
而且“上级”有指示:韩秀荣不能再回北京的家了,也不能在北京、天津等地工作(因为离爸爸太近),越远越好!从此,小姨像是从人间蒸发了,直到2007年妈妈去世,她和大舅一起向妈妈遗体告别,我们才再次见到她,全都惊呆了:原来小姨还在!这一别整整50年。
…………
王媛媛说,母亲的极端做法,不仅没能挽回父亲的心,反而也将他激到愤怒的边缘。对于父亲的过激之举,她表示理解。
王近山是谁啊?那可是死都不怕、出了名的“疯子”将军,他怎么可能容忍妻子如此伤他的自尊心?于是,他坚定地把一纸“离婚诉讼状”送到最高层!
王近山的离婚案,一时间引起上下一片哗然。当时,有不少高级干部厌倦了原配夫人,换老婆现象比较严重,高层为严厉打击这种不正之风,对很多干部进行了严厉处分,人们称之为“铡美案”。
王近山被妻子这么一闹,很快被推上风口浪尖,被当成“铡美案”典型。为了“挽救”王近山,他的老战友以及很多领导都找他谈话,希望他不要离婚。有人甚至暗示说,离婚的话会受到严厉的处分,只要不离婚哪怕是维持现状也行啊!
但王近山却斩钉截铁地说:“我王近山明人不做暗事,离婚我铁定了,组织爱咋办就咋办!”就这样,韩岫岩“挽回”王近山的种种努力,最终换回的却是一纸离婚书。1964年初,王近山和韩岫岩正式离婚。
王近山如愿离婚后,他的处分也很快下来了:撤销大军区副司令员职务降为大校;开除党籍;转地方安排。最终,王近山被安排到河南周口地区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当副场长,负责上千亩苹果园的种植、养护。面对这样的决定,王近山没有申辩、抗争,义无反顾地接受安排,到河南农场当他的副场长去了。
此后的一段很长时间里,王近山曾经的显赫战功似乎被人们忽略了,却落下了一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坏名声!
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两个人都是自尊心很强的人,结果,两败俱伤。
王近山虽然是犯了错误的人,组织上也并没有完成抛弃上,看着他孤身一人去河南,组织出面,希望曾当过王近山勤务员的黄慎荣跟着他去农场,继续照顾他的生活。
黄慎荣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到了农场,照顾曾经身体多处负重伤的王近山,艰难度日。1964年10月初,王近山和黄慎荣结了婚,成了一对相依为命的患难夫妻,后来生下了一子一女。
虽然身在农场,但王近山魂牵梦萦的还是他深爱的部队,在老部下肖永银的建议下,1968年底,王近山给最高层写了一封信,坦承了自己的“错误”并恳请回部队工作。1970年,王近山恢复6级(副兵团级)待遇,调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但是,王近山调回到南京军区后不久,被发现患上重病。韩岫岩得知王近山患病的消息,心急如焚,毕竟曾是结发夫妻,心中永远抹不去那番惦记。
韩岫岩给南京打电话,要求来看望王近山。电话是王近山的秘书接的,他毫不客气地说:“你不能来!首长说了,他就是死也不愿意再见到你!”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病逝于南京,年仅63岁。韩岫岩悲痛欲绝,她非常想参加王近山的追悼会,却被有关方面告知,要遵重王近山的遗愿,不许她参加。
原本是开国中将,现在的身份只是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的身后事到底怎么料理?这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
王近山去世后,他的老政委邓公指示说:“王近山有很大的战功,他的后事一定要办好,悼词我要看!”
王近山的悼词上历任职务为:纵队司令员、兵团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而最后职务则是军级——军区副参谋长。这虽是事实,但又显然不妥。
老政委看到这里,沉思片刻,提起笔来把“副参谋长”四个字圈去,用遒劲的字体写上“顾问”两个大字。
1978年5月11日,军委补发了任命通知,任命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丧事按大军区领导待遇办理。这也算是对王近山一生功绩的最终肯定了。
(图片来自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