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孟轲是孟子吗(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原文翻译)

孟轲是孟子吗(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原文翻译)

孟轲是孟子吗(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原文翻译)14.23是为冯妇也14.23[原文]孟轲是孟子吗(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原文翻译)齐饥,陈臻曰①:“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②。”孟子曰:“是为冯妇也③。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④。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⑤。望见冯妇,趋而迎之⑥。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

14.23是为冯妇也

14.23[原文]

孟轲是孟子吗(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原文翻译)

孟轲是孟子吗(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原文翻译)

齐饥,陈臻曰①:“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②。”

孟子曰:“是为冯妇也③。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④。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⑤。望见冯妇,趋而迎之⑥。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⑦。”

14.23[通释]

齐国出现饥荒,陈臻说:“都城的人都认为先生会再次谏言打开棠邑的粮仓赈灾,大概不能再这么做了。”

孟子说:“这样就成冯妇了。有个叫冯妇的晋国人,善于打虎,终于成就了好名声,士人把他作为榜样。野外有许多人在追逐老虎,老虎背靠山角,没有谁敢挑战它。大家远远看见了冯妇,赶紧跑着迎接他。冯妇捋起袖子跳下车,大家都为他来打虎兴奋,那些士人笑他。”

14.23[注释]

①齐饥,陈臻曰:齐国出现饥荒,陈臻说。饥,作动词,出现饥荒。陈臻,孟子弟子。

②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都城的人都认为先生会再次谏言打开棠邑的粮仓赈灾,大概不能再这么做了。以,认为。殆,音dài,大概。1复,再次;第二个“复”,作动词,再次做。为,劝说。发,开,开仓放粮。棠,棠邑的粮仓。

③是为冯妇也:这样就成冯妇了。冯妇,男性人名。冯妇,逞强短视的愚顽者。

④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有个叫冯妇的晋国人,善于打虎,终于成就了好名声,士人把他作为榜样。搏,斗,打。卒,终。则,以……为榜样。

⑤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野外有许多人在追逐老虎,老虎背靠山角,没有谁敢挑战它。负嵎,背靠着山角。嵎,音yú。撄,音yīng,挑逗,挑战。

⑥望见冯妇,趋而迎之:远远看见了冯妇,赶紧跑着迎接他。趋,小步紧走。而,相当于“着”。

⑦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冯妇捋起袖子跳下车,大家都为他来打虎兴奋,那些士人笑他。攘臂,捋起袖子露出胳膊。悦,为动用法,为……兴奋。

14.23[解读与点评]

“复为发棠”表明此前孟子已经成功谏言齐王“发”过某邑的粮仓。

“殆不可复”是揣测口气的陈述句,句子里不该出现强烈的语气助词。

“晋人有冯妇者”这个“故事”显然是孟子编的寓言,“冯妇”这个名字暗示了此人是个有几分蛮力气和胆量的、目光短浅的逞强愚顽之人。

“众皆悦之”的“悦”不是简单的喜欢,是心里认同的外在表现;“之”不是指冯妇其人,而是指冯妇“攘臂”的举动。“众皆悦之”是大家都为他来打虎兴奋。

那么冯妇到底打没打虎,结果如何?下文没交代,实际已经流露出来了:“其为士者笑之”表示此冯妇这样做了,什么结果不重要了。孟子的目的是以寓言说事。

搞清楚“为士者”为什么笑他更重要。冯妇搏虎是勇敢的举动,但并非必要,众人用器械制服老虎不是问题;已经有了“善”名,还要一而再地表现,这就过头了。孟子已经成功谏言齐王“发棠”赈灾一次了,此时齐王自然知道该不该“发棠”,如果孟子还要强出头就过分了。见好就收,适可而止,不要自讨其辱,因为你没那么大的面子:这大概是孟子要表达的意思。

“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这段文字有人这样句读:“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因它不符合逻辑和语法规律,故不取:要搞清楚,此搏虎冯妇是后来到“现场”者,句读为“则之野”就不伦不类了。

再说“冯妇”之“冯”的读音。孟子之时多数姓氏还未定型,“冯(Féng)”姓未见得出现。而“冯”的古字为“憑”,即“凭”,古音近píng。《说文解字》“马行疾冯冯然”是其本义。“冯妇”是编造的名字,取其逞强短视愚顽之意。

本章产生成语“冯妇搏虎”。

上一篇: 范雎到底读ju还是sui(范雎怎么读)
下一篇: 孙科简历 成都(舞蹈孙科简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