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具有独立起源的五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它以“人文”为中心,追求“仁爱、诚信、平等、民主、公正,”教化和约束人民做到“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这种核心价值使华夏文明数千年来绵延不绝。
华夏的含义(华夏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一是以“人文”为中心,在自身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外来的、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丰富、壮大自己形成新的文明。
华夏文明的强大包容性使其内容丰富,涵义耐人寻味。儒家“仁爱忠恕”,墨家“兼爱非攻”,道家“道法自然”,佛家“慈悲为怀”,宋明理学家“民胞吾与”等理念,成圣人贤人,成真人至人,成菩萨佛陀的理想人格追求,一系列修养功夫论等,都是了不起的调节身心的安身立命之道,正因为她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内容,针对华夏文明的价值追求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正如中华文化中经典的真理“万变不离其中”。
殊途同归,华夏文明最本质的价值追求是不变的,“仁爱、诚信、平等、民主、公正”是华夏文明的价值追求。历史长河里无数的古国王朝消亡在背离这一价值追求的道路上,然而中华文明正是一如既往坚持这样的价值追求,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努力地做到这些保证了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千秋不倒。
二是以五常为道德标杆,并以之构建社会基本规范。
“仁爱”,是孔子提扬的内在仁德与爱心——“仁者爱人”,“泛爱众”,“仁”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首,义、礼、智、信、四德都是围绕着“仁”而展开的。“仁”也是孝悌的根本。在一定意义上,“仁”是中华文明的内核、主旨。
“仁”的内涵包括尽己之心的“忠”与推己之心的“恕”;“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价值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诚信”,是“诚”与“信”的结合,即诚实守信之意。在《中庸》里,“诚”是一个最高范畴,是“天之道”,又叫“至诚之道”,是天赋予人的本性与道理。“仁爱”“诚信”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核心的道德价值,也应当是现今、今后较长的时期,我国社会生活中最需要的道德价值。
“平等、民主、公正”也是华夏文明的价值追求,从古至今,从上层精英到普通老百姓的社会理想。与此相应的表达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货畅其流”等等,这就包含着人人平等、申张每个公民的民主权利、社会基本的公平正义的诉求。
三是以四维为社会支柱,在五常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体系。
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士大夫(官员和文人)之无耻,是谓国耻。”
毛主席在建国之初就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
维护社会稳定,最基本的是管好各级官员。用“礼义廉耻”教育各级官员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方式。
简单地说,“礼”追求的是良好的社会秩序即人人遵守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做文明有礼的人。“义”追求的是气节,古有“正”、“直”、“善”、“大气”等义。“廉”与贪相对,追求的是做清清白白的人,有“廉洁”、“廉直”、“不苟取”、“节俭”等义。“耻”被视为“四维”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品德,包括两个含义,一为羞,二为辱,简单地说就是“知耻明羞”。
华夏文明传承至今,其核心价值天然地具有凝聚和规范全部华夏人的意义。大力提倡华夏核心价值,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海内外华人,为祖国的腾飞,为实现“中国梦”熔铸最坚实的基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