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道光皇帝晚年的宠妃——琳贵妃乌雅氏(即庄顺皇贵妃)。
琳贵妃之所以得到关注,还因为她有另外2个牛掰的身份——光绪皇帝的亲祖母、宣统皇帝的亲曾祖母。
庄顺皇贵妃(庄顺皇贵妃画像)
琳贵妃比道光皇帝小40岁,道光皇帝登基的时候,她还没出生呢。琳贵妃一开始不怎么得宠,她刚进宫没几个月,就被道光皇帝从“贵人”降为“常在”。
道光皇帝的后宫中,先后有13位嫔妃都遭到过不同程度的降级处分,而且大部分人,并没有犯什么大错。道光皇帝将小老婆降位,除了因为他喜怒无常之外,有很大原因,是为了省钱:暂时没好感的嫔妃,就先降为待遇较低的;等到重新感兴趣了,再又升回来。这样,可省下不少嫔妃的工资。
而琳贵妃,就是在被降位1年多后,又得到了复位,之后就一直青云直上,直到成为后宫里的二把手。
琳贵妃是如何又得到了抠门道光皇帝的青睐呢?
琳贵妃,乌雅氏,笔帖式灵寿的女儿。乌雅氏的亲生母亲是灵寿的侧室翁氏,应该是汉族人。
乌雅氏出生于道光二年(1822年)。道光四年(1824年),她的父亲灵寿便去世了。道光十七年(1837年),乌雅氏在八旗选秀中,被道光皇帝看上。
《清皇室四谱》中记载,乌雅氏刚进宫的时候,被封为常在。
——《清皇室四谱》
可根据《乌雅氏族全谱》记载,乌雅氏最初是以“贵人”的身份入宫。
乌雅氏的家族属于正黄旗满洲,她参加的是八旗秀女选秀,所以,如果被选中,最起码也应该是个“贵人”。清宫档案中也有题为“道光十七年正月已故笔帖式凌寿之女奉旨封为秀贵人事件册”的内容。所以,乌雅氏最初是以“秀贵人”的身份入宫的。
乌雅氏进宫的时间,是在道光十七年(1837年)二月二十日,那时是孝全皇后钮祜禄氏正位中宫,贵妃有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彤贵妃舒穆禄氏,位居妃位的有祥妃。
乌雅氏在道光十七年(1837年)十一月初六,不知什么原因被降为“秀常在”。在这一年,皇5子奕誴的母亲祥妃,也不知何故被降为“贵人”。
乌雅氏进宫时只有15周岁,而道光皇帝已经是55周岁的老人了,而且,还是位脾气不太好的老人。
比起其他被降位的嫔妃,乌雅氏算是比较幸运的了,因为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七月二十三日,她又被复封为“琳贵人”。估计道光皇帝从这个小姑娘身上,又发现了什么新的闪光点。
道光二十年(1840年)四月二十五日,孝全皇后钮祜禄氏去世百日后,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被诏封为皇贵妃,琳贵人乌雅氏被诏封为琳嫔。这个时候,琳贵人已经怀了身孕。
道光二十年(1840年)九月二十一日,18周岁的琳嫔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道光皇帝的第7子,即后来的醇亲王奕譞(xuān)(光绪皇帝的父亲,慈禧太后的妹夫)。
当时,道光皇帝只有奕詝(zhǔ)(咸丰皇帝)、奕誴(cóng)、奕?3个儿子。58周岁的道光皇帝又得了个儿子,当然很高兴,便在十一月十七日,诏封琳嫔为“琳妃”。而琳嫔之前没有举行的册“嫔”礼,便直接跳过,不用再办了。
——《清实录·道光朝实录·卷之三百四十一》
从这之后,琳妃就接连怀孕生子。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二月十三日,琳妃生下了皇9女,即后来的寿庄固伦公主,这年道光皇帝60周岁。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正月初六,琳妃生下了皇8子,即后来的钟郡王奕詥(hé),这年道光皇帝62周岁。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十月十六日,琳妃又生下了皇9子,即后来的孚郡王奕譓,这年道光皇帝63周岁。
不过,道光皇帝对琳妃可不是专宠,同时期在为道光生育子女的,还有彤贵妃舒穆禄氏。
琳妃生下皇7子奕譞的前2个月,即道光二十年(1840年)七月初二,彤贵妃生下了皇7女,可惜,这个女儿只活到4周岁,就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十二月二十日早夭。
琳妃生下皇9女的前2个月,即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彤贵妃生下了皇8女,即后来的寿禧和硕公主。
琳妃生下皇8子奕詥之后2个月,即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三月十七日,彤贵妃生下了皇10女,这位公主还不满1周岁,便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正月二十日早夭。
琳妃和彤贵妃生孩子的时间,总是前后只差2个多月。尽管彤贵妃也很高产,可她一连生的都是女儿,而且基本都活不长,自然是比不过每胎几乎都生儿子的琳妃。
更可悲的是,彤贵妃生下皇10女后不到半年,就从“贵妃”,被直接降为“贵人”。而劳苦功高的琳妃呢,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十二月十二日,被诏封为“琳贵妃”,地位仅次于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
——《清实录·道光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四》
不得不说,道光皇帝真是一个很现实的男人。有新人进宫,道光都会同时宠幸她们。那些很快怀孕生子的,会一直得到晋封,而那些没有怀孕的,就会被降位。道光皇帝才不舍得,花钱供个中看不中用的嫔妃。
当然,在道光这里,生不生孩子,也不是唯一的考核标准。比如祥妃钮祜禄氏,为道光皇帝生了1子2女(其中一个女儿夭折),但最后,祥妃不但从妃被降到贵人,她唯一的儿子奕誴,还被过继给道光的弟弟惇亲王绵恺为嗣。
又比如道光皇帝在当皇子时娶进门的侧福晋富察氏,她与道光皇帝是老夫老妻了,可就是因为没有生育,道光登基之后,只封富察氏为“恬嫔”。直到富察氏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七月薨逝,始终待在“嫔”位,没有升,也没有降。
显然,琳贵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第一次被降位后,就摸清了道光的脾气,知道哪些坑不能踩。
宫中医案记载,琳贵妃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九月,曾经小产过。
——《清宫医案研究》
在这之后,26周岁的琳贵妃就没有再怀孕过。道光皇帝最后一次让琳贵妃怀孕,已经66周岁了。道光皇帝还挺低调的,不像高调的乾隆皇帝,因为在63周岁让惇妃汪氏怀上了十公主,就对十公主特别重视,生怕别人不知道他60多岁了还能生。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道光皇帝驾崩,享年68周岁。而28周岁的琳贵妃,开始了守寡生活。
道光皇帝驾崩时,琳贵妃生的4个孩子都还小:最大的奕譞也才10周岁,九公主只有8周岁,奕詥6周岁,奕譓5周岁。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七日,即位后的咸丰皇帝,封弟弟奕?为恭亲王。琳贵妃的3个儿子,分别被封为醇郡王、钟郡王、孚郡王。
——《清实录·咸丰朝实录·卷之二》
奕?被封为亲王,是道光皇帝专门写进传位诏书中的。而关于琳贵妃的几个儿子,道光皇帝并没有提到如何安排。
同年的正月二十一日,咸丰皇帝大封父亲道光皇帝的后宫,琳贵妃乌雅氏被尊为琳贵太妃,地位仅次于老六奕?的生母康慈皇贵太妃(即孝静皇后)。
——《清实录·咸丰朝实录·卷之二》
琳贵太妃守寡的生活也不算是无聊,毕竟还有4个年幼的孩子需要她操心。这些孩子也都活到了成年。
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初九,随着咸丰皇帝的养母、恭亲王奕?的生母孝静皇后去世,琳贵太妃便成了道光皇帝留下的那一拨嫔妃中位分最高的了。不过,她并不算宫中资历最老的,因为那时候,嘉庆皇帝的如妃钮祜禄氏还在世。
咸丰五年(1855年)十一月初十,咸丰皇帝封琳贵太妃的女儿为寿庄和硕公主,并将她指婚给一等诚勇公裕恒之子——博尔济吉特氏德徽。
——《清实录·咸丰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二》
根据顺治十一年(1654年)的规定,册封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都给的是金册。而到了咸丰六年(1856年),则改用银镀金。证明咸丰皇帝为了省钱,公主金册只能用银镀金的来替代。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百七》
其实早在咸丰四年(1854年)三月二十二日,咸丰皇帝就下旨:皇贵妃、贵妃、妃的金册金宝、以及给“嫔”的金册,全部都改为银镀金的材质。
——《清实录·咸丰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五》
所以,慈禧太后在咸丰四年(1854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被册封为懿嫔时所得到的金册,就是银镀金的。
这也难怪,咸丰即位之初,道光皇帝、以及道光皇帝养母孝和皇后的丧礼,就花了不少钱。自咸丰元年(1851年)开始,咸丰皇帝又要花大量军费用于镇压太平军。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咸丰皇帝养母孝静皇后去世,又要办大葬礼。又因为在孝静皇后临死前,咸丰皇帝尊其为“康慈皇太后”,所以,咸丰专门将孝静皇后在慕陵妃园寝中的墓地进行了一番扩建,好与其他嫔妃拉开档次,这又是一笔不小的额外开支。别的地方,咸丰皇帝只得能省就省。
咸丰九年(1859年),醇郡王奕譞娶了慈禧太后的妹妹为嫡福晋。宫中档案中,有咸丰九年(1859年)二月十四日题为“为礼部奏准醇郡王奕譞娶福晋初定礼应赏服饰等物行该旗事”的内容。这一年,奕譞19周岁,慈禧的妹妹18周岁。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初十,同治皇帝登基后,将琳贵太妃晋封为琳皇贵太妃。这其实是慈安、慈禧两位太后的意思。
——《清实录·同治朝实录·卷之六》
同治二年(1863年)十一月,琳皇贵太妃的女儿——寿安和硕公主,正式下嫁给博尔济吉特氏德徽。
琳皇贵太妃的另外2个儿子——钟郡王奕詥、孚郡王奕譓,也分别在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十五日、四月二十七日分府。
——《清实录·同治朝实录·卷之九十九》
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们娶妻的娶妻,嫁人的嫁人,琳皇贵太妃也算是一位幸福的母亲了。
不过,寿庄公主出嫁才1年多,额驸德徽就在同治四年(1865年)正月十七日去世。公主和额驸没有儿子,所以,只能过继别人家的孩子。不过,琳皇贵太妃的女儿是道光皇帝所有女儿中最长寿的一位,一直活到42周岁,在光绪十年(1884年)二月十四日去世。
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初七,琳皇贵太妃薨逝,享年44周岁。
那时同治皇帝还没有亲政,慈安、慈禧太后专门为其辍朝五日,并让宗室、王公、文武大臣们,全部在十一月十二日这天,为其素服一天。
——《清实录·同治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八》
琳皇贵太妃去世之后,两宫太后为其上谥号为“庄顺皇贵妃”,与孝静皇后一样,葬在慕陵妃园寝。
琳皇贵太妃去世8年后,她就不再只是道光皇帝妃园寝中的一个妃子了。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18周岁的同治皇帝崩于养心殿东暖阁。因为他没有儿子,所以,遵照慈安、慈禧两位太后的意思,醇亲王奕譞的嫡子载湉,被过继给咸丰皇帝为嗣皇帝,即后来的光绪皇帝。
——《清实录·同治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四》
载湉只是一个中转站,懿旨中说了,等到他有儿子了,就要将这个儿子,过继给同治皇帝,以同治皇帝儿子的身份继承大统。
——《清实录·光绪朝实录·卷之一》
不过,这一刻,琳皇贵太妃却没有看到,她甚至在生前都没有见过载湉这个孙子。
载湉是醇亲王奕譞和嫡福晋叶赫那拉氏的第2个儿子,出生于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八日,那时,琳皇贵太妃已经去世快4年多了。
载湉不但是琳皇贵太妃的亲孙子,还是慈禧太后的亲外甥。醇亲王奕譞倒并没有因为与慈禧太后的这层关系,而想要独揽大权,反倒立即向两宫太后上奏,说是因为旧疾发作,要辞官回家。
——《清实录·光绪朝实录·卷之一》
慈安、慈禧自然是求之不得,装模作样地让王公大臣们商议了一番之后,便解除了奕譞的所有职务,但是,却加恩给予其“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奕譞当然又是上奏,说“世袭罔替”太贵重了,不能接受,但两宫太后并没有收回这个恩典。
——《清实录·光绪朝实录·卷之一》
光绪七年(1881年)十月二十五日,慈禧太后晋封琳皇贵太妃的女儿寿庄和硕公主为“固伦公主”,并允许其乘坐黄轿。
——《清实录·光绪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
与寿庄公主同一天被被封为“固伦公主”的,还有恭亲王奕?的女儿荣寿公主。既然连恭亲王的女儿都被封为固伦公主了,没道理道光皇帝的亲生女儿、光绪皇帝的亲姑姑,不能封固伦公主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寿庄固伦公主才是真正的公主。
光绪十二年(1886年)三月二十日,慈禧太后又赏妹妹与妹夫可乘坐杏黄轿。
——《清实录·光绪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五》
但奕譞不肯接受,上奏请求收回赏赐。慈禧太后当然没有同意。不过,奕譞直到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去世,都不敢乘坐杏黄轿。
——《清实录·光绪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一》
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月二十二日,光绪皇帝因为过20岁生日,特别追封祖母琳皇贵太妃的父亲、祖父、曾祖父“三代一品封典”。琳皇贵太妃父亲过继来的儿子廷惠,被封为骑都尉,并允许世袭罔替。
——《清实录·光绪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在瀛台涵元殿去世,享年37周岁。因为光绪没有儿子,所以,光绪的异母弟弟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被慈禧太后立为新的皇帝。载沣是奕譞的侧福晋刘佳氏所生,所以,和慈禧太后没有血缘关系。
从醇亲王奕譞一直谨小慎微的行事风格,就可以想象,他的母亲琳贵妃也是这样的人。所以,琳贵妃才没有被道光皇帝再降位。
如果琳贵妃当初没有被足可以当她爷爷的道光皇帝选中,是不是会过得比较幸福。
(注:本文由[头条@热爱瘦身的鱼]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