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僖公有两个女儿,长女宣姜,次女文姜。宣姜暂且不说,只说文姜,生得秋水为神,芙蓉如面,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绝世佳人,古今国色。又通今博古,出口成章,因此号文姜。文姜的美暂且理解成甄宓这个样子吧。
先从郑庄公说起。周桓王十年春,宋国华督杀了宋殇公,倡言:“先君之子冯,见在郑国,人心不忘先君,合当迎立其子。”,这个公子冯当时就逃难在郑国,郑庄公把公子冯送回了宋国,和齐侯、鲁侯、郑伯同会于稷,以定公子冯之位,是为宋庄公。
文姜
这个齐侯就是齐僖公,自会稷回来后中途接到警报,说北戎主,遣元帅大良、小良,帅戎兵一万,来犯齐界。于是派使者到鲁、卫、郑三处借兵。郑庄公乃当世霸主,与齐国交好,出去打仗齐国经常帮忙,这次齐国求救,必然得出手相救,便选车三百乘,使世子忽为大将,高渠弥副之,祝聃为先锋,星夜开拔齐国支援。
这个世子忽出了败戎之法,偏师当敌,与齐兵首尾夹击,破了戎兵。戎元帅小良被祝聃一箭,正中脑袋,坠马而死,大良被世子忽斩于马下。世子忽提着大良、小良的首级到齐僖公军前献功,齐侯开心的不得了,称赞:“要不是子忽盖世英雄,我们可打不过戎兵,齐国社稷真是托你的福啊!”
在庆功宴上,齐僖公和世子忽忽说:“为了表示感谢,我有个女儿,就许配给你吧”,结果世子忽确拒绝了,私下僖公又派夷仲年托郑将高渠弥疏通,世子忽还是不答应。其实这时候已经是齐僖公第二次提婚了。第一次是郑庄公在去见周王的时候顺便和齐国结交了,歃血订盟,齐僖公为了表示诚意,要把文姜许配给世子忽,当时文姜还不到15岁啊,齐侯说可以做
待年之妇。当时齐国还是大国,郑国比较小,这诚意绝对是天地良心!那我们看看世子忽拒绝的原因是什么?
“妻者齐也,故曰配偶。今郑小齐大,大小不伦,孩儿不敢仰攀。”
庄公说:“这婚事是人家提出来的,我们和齐联姻,两国以后可以互相照应,我儿何必推辞呢?”,世子忽说:
“丈夫志在自立,岂可仰仗于婚姻耶?”
不得不佩服子忽,太励志了!但是他真的不知道文姜有多美,有多有才,因为齐侯他没说啊!
第二次拒婚的原因就更有理了:
“昔年无事之日,蒙齐侯欲婚我,我尚然不敢仰攀。今奉命救齐,幸而成功,乃受室而归,外人必谓我挟功求娶,何以自明?”
文姜自从听说要嫁给一个大英雄,开心的不得了。这回两次拒婚,不光齐僖公气个半死,文姜也是气的不得了,忧郁了,大概是这样:
然后文姜生了病:
“暮热朝凉,精神恍惚,半坐半眠,寝食俱废。”
这就是相思病啊,诗曰:
二八深闺不解羞,一桩情事锁眉头。 鸾凰不入情丝网,野鸟家鸡总是愁。
?世子忽最终娶的是陈国的妫氏,也许世子忽拒婚另有隐情,早知道文姜和他异母哥哥诸儿有一腿。从伦理角度,兄妹不该这样。若不是兄妹,其实文姜和诸儿才是绝配。
这个诸儿长得高大威猛,粉面朱唇,活生生的美男子,和文姜一样有才华,这样的男人也是天涯难觅了。两人在宫中经常一起玩耍,时间久了,诸儿就看出来文姜的
妖淫成性,不顾礼义。文姜病了,诸儿时常闯入闺中,挨坐床头,遍体抚摸,寒喧问暖,只因宫中耳目,行不得同衾贴肉的勾当。有一天齐僖公来看望文姜,发现了二人的不正常,就把诸儿骂了一顿说:“你们虽然是兄妹,但从礼节上讲也应该要避嫌,以后让下人来探望,不必亲自来了。”从此之后二人就见得越来越少了。没过多久,僖公就给诸儿找了门婚事,是个宋国的姑娘。新婚冲淡了对文姜的感情。而文姜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了。
这个时候,鲁桓公已经年龄大了,还没有婚配,大夫臧孙达进言说:“古时候,国军十五岁就生子,主公到现在还没结婚,以后谁来即位呢?还是得以社稷为重啊!”,公子翚说:“听说齐侯有个女儿文姜,要许配给郑国公子忽,最后齐侯没把女儿嫁出去,咱们是不是考虑考虑文姜呀?”,鲁侯比公子忽爽快:“诺”。公子翚便奉命往齐求婚,后来鲁桓公又几次向齐侯求婚,齐侯感其诚意就答应了,约定鲁桓公三年秋九月送文姜到鲁国成亲。文姜听说鲁侯来求亲,心情一下就舒畅了,不管老不老,也算是能嫁出去了。
到了成亲的日子,公子翚来接文姜了,诸儿听说文姜要嫁走了,马上旧情复燃了,遣宫人以送花为由附了一首诗:
桃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苴。吁嗟兮复吁嗟!
文姜得诗,已解其中奥秘,回诗一首:
桃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讵无来春?叮咛兮复叮咛!
这两首诗简直是绝了!不能翻译,一翻译就玷污了其中的神韵。
走之前诸儿依依不舍:“妹子留心,莫忘‘叮咛’之句。”文姜答言:“哥哥保重,相见有日。”就这样,文姜嫁出去了。
鲁桓公十八年春,是文姜嫁出去的第十五个年头,震撼人心大事要发生了。鲁侯要去齐国,文姜听说了,偏要借着归宁的名义跟着去,桓公溺爱文姜,不敢不从。大夫申繻说:“女子出嫁了,父母若在,每年归宁一次,如今夫人父母都不在了,哪儿有归宁哥哥的道理!”可是鲁桓公不听呀!
当时诸儿已经即位了是为齐襄公。齐襄公早就造好了密室,设置了私宴与文姜叙情,两人美酒入肚,含情脉脉,不顾天伦,行了苟且之事。那句“相见有日”十五年了啊。文姜在宫中留宿一晚,等到日上三竿了,还拥抱在卧榻上没起。把鲁桓公凉在外面冷冷清清,早料到没什么好事,派人去打探了一下果然不出所料,恨不得马上进去捉奸,正巧文姜出宫了:
鲁桓公问:“晚上和谁喝酒了?”
文姜:“连妃(齐襄公夫人)”
鲁桓公:“几时散席的?”
文姜:“久别话长,直到粉墙月上,已经大半夜了。”
鲁桓公:“你哥哥没来陪几杯?”
文姜:“没有啊”
鲁桓公:“兄妹阔别已久了,就不来陪陪你吗?”
文姜:“喝到一半,过来喝了一杯,喝完就走了”
鲁桓公:“那你喝完酒为何没出来?”
文姜:“太晚了,不太方便”
鲁桓公:“那你在哪儿睡的?”
文姜:“你这是怎么了?打听这么清楚,宫里这么多空房,岂能少了下榻之处!就在当年我自己的闺房!”
鲁桓公:“你今天怎么起的这么晚?”
文姜:“晚上喝多了,很累,早上梳妆打扮耽误了”
鲁桓公:“晚上谁服侍你?”
文姜:“当然是宫女了!”
鲁桓公:“那你哥哥在哪里睡?“
文姜气的不行:“做妹妹的哪儿会关心哥哥在哪儿睡?真是可笑!“
鲁桓公:“只怕是哥哥倒要关心妹妹在哪儿睡吧!”
文姜:“这是什么话?”
鲁桓公:“别装了,你和哥哥睡一起,我都知道了,还演戏呢!”
文姜哪里敢承认,不过是心里惭愧罢了。诸儿派人去打探了一下,知道丑事已经让鲁桓公知道了,就连逼几次非要请鲁桓公去牛山再玩玩,算是临别饯行。鲁桓公推辞不过就应了,在酒桌上被灌醉了。诸儿担心鲁桓公报复,一不做二不休,吩咐公子彭生待席散之后,送鲁桓公回家,在车中结果了鲁桓公。彭生在齐国打纪国的时候战败被鲁国射了一箭,欣然领命,在车里鲁桓公睡着了,彭生其臂如铁,直接把鲁桓公肋骨拉折了,血流满车一命呜呼。
齐襄公以暴毙的理由给鲁国报了丧,然后鲁国公子同(文姜儿子)即位,是为鲁庄公。鲁国一帮文武议论伐齐报仇,最后讨论来讨论去下结论:“乱伦之事鲁侯遇害,让邻国知道了岂不被耻笑!不如暂且忍下这仇,让齐国杀了彭生再给他国解释是彭生犯下的罪”。齐襄公就坡下驴,杀了彭生。可惜鲁桓公死不瞑目啊!
鲁庄公总归要把母亲文姜接回去,齐襄公碍于公论也得放文姜回去。临别前把袂留连还是那句:“相见有日”,便洒泪而别。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算不算真爱呢?文姜一来不想走,二来对于丈夫来说是背叛,对于儿子来说和舅舅乱伦太丢人了,在回国的路上走走停停,走到禚地,齐鲁交界不鲁不齐,恰巧这地方也不错,就告诉鲁庄公不回去了,等死了再接我回去吧。鲁庄公知道文姜没脸回去了,就在这里给母亲建了一座行宫。文姜就住在这里齐鲁来回跑,算是出笼之鸟解脱了。
齐襄公呢,这下有各种理由找文姜约会了,总是借着打猎的名义去文姜那里二人世界。但这事做为儿子的鲁庄公怎么会不知道呢,齐襄公也怕这外甥发怒,就想了个办法攻打鲁国的盟国纪国,纪国和齐国之间有几辈子的仇恨,趁机打一打也给鲁庄公一个下马威。纪国去找鲁国借兵,齐襄公下令:“谁救纪国我先打谁!”当时齐国实力很大,齐襄公在军事上也有能力,轻而易举攻下了纪国三个城。鲁庄公遣使到郑国借兵,正赶上郑国有内乱人家说我没法出兵呀!鲁庄公孤掌难鸣,就带着兵回去了,纪国不能守,开城投降。
为了文姜齐襄公灭了纪国,又报了世仇,真是痛快啊!凯旋归来,就约着文姜开开心心的玩,还让文姜写信给鲁庄公来,文姜让儿子以甥舅之礼见齐襄公,鲁庄公拗不过母亲便说什么做什么。齐襄公高兴了想把女儿许配给庄公,庄公恨齐襄公啊,杀父之仇还和你联姻?当然得拒绝,齐襄公以年龄有点差距也没勉强。当时文姜却怒了:“你这是要疏远你的母族吗!再等二十年娶也不迟!”庄公咬咬牙答应了!文姜真是太硬气了。
齐襄公和鲁庄公一起去打猎,鲁庄公矢不虚发,九射就中。私下有人指着鲁庄公说:“此吾君假子也!”假子:旧时谓以他人之子为子,如义子或妻的前夫之子。鲁庄公怒了,私下找到这人把他杀了!齐襄公也没嗔怪,让他发泄发泄呗!自从这次狩猎之后,文姜就更加肆无忌惮,跟齐襄公在一起,公然留宿,就如夫妇一般。庄公真是太窝囊了,诗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此诗讽刺庄公无力阻止文姜和舅舅的丑行。
结局
齐襄公有二臣:连称,管至父,让两人领兵守卫葵邱,出发前问到:“戍守劳苦,什么时候我们能回来?”,齐襄公答:“现在正是瓜熟的时候,明年瓜熟了我就找人接替你们!”,结果到了第二年瓜熟了,齐襄公没兑现承诺,二将造反了,杀了齐襄公扶公孙无知篡位,公孙无知来招管仲,管仲早就看出了公孙无知不长久,便和召忽商量带着公子纠逃奔鲁国去了。当时鲍叔牙已经带着公子小白去了莒国。这就是齐襄公的两个儿子,公子小白后来即位就是春秋的霸主齐桓公了。
齐襄公被杀了,文姜伤心死了,最后生了病。内侍找了莒医察脉,文姜久旷之后,欲心难制,又与这个莒医私通。后来莒医回国,文姜找理由看病,又去了两次莒国,住在他们家里,莒医经受不住又帮文姜找别人满足她。文姜老而愈淫,但没人能替代他的诸儿,周惠王四年秋七月,病情加重,死在了鲁国,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