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清明上河图》,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这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珍品,属于国宝级文物,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如今被珍藏在北京博物馆。《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北宋末年开封城的城市面貌,以及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它的创作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张择端绘制出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且形态各异,非常传神。细节方面的处理,堪称画家界的翘楚。而张择端也并非仅仅描绘百姓风俗和日常生活,他画中商业繁荣的表面下其实暗藏玄机。他是通过绘画来达到“曲谏”的目的。
清明上河图多长多宽多高(清明上河图多长时间能绣完)
整个《清明上河图》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以及城内街市部分。着眼郊外,先是从汴京东北方向赶来一支骆驼队,然后又在小桥旁的树丛中点缀了几户农家小院。小院旁,还有村民豢养牲口的羊圈,以及晾晒谷物的打麦场。
局部
来到城乡结合部,映入眼帘的是一支娶亲的队伍。花轿后面,还有一挑夫挑着鱼肉,表示新娘的娘家祝女儿婚后的生活“连年有鱼(余)”。而在这个地方,一家茶馆占据了郊区“CBD”的风水宝地。茶馆旁边是一家农舍,前街道正对面是一家酒店。不远处的码头上,工人们正吹着号子装卸货物。一位算命先生在茶馆和酒店间摆摊算命,此时还没有顾客。
局部
而在汴河上,同样热闹非凡。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桥上的行人对河中的货船指指点点,岸上的商贩则热情地打着招呼,呼唤着自家的商船。
宋朝外卖小哥
而城内街市部分,则是整幅画中最能体现汴京繁华的地方。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旁的房屋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街上行人往来络绎不绝。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宋朝的“托尼老师”,也有负责送外卖的小二。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除了这些街头的繁荣外,张择端也在画中指出了北宋隐藏的种种危机,比如城防涣散、国门洞开、消防缺失、商贸侵街、商贾囤粮等。汴京作为十二世纪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达137万,8厢120坊,但大部分建筑却是砖木结构,消防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北宋朝廷也为此在每个坊设立一座望火楼,便于观测火警。但画中的望火楼却空无一人,甚至门下的两排兵营也被改为饭店。
望火楼
除此之外,画中的城墙上没有一个守卫,甚至连射箭的墙垛都没有。可见城防涣散到何种地步!而图中数量众多的船只,大部分都是市场上商人运粮的私船。原本粮食买卖应该由官府把控,但宋徽宗将运粮的官船都用来运送花石纲,导致粮食被商人把控,市场被垄断。而负责此事的官吏,也在不断盘剥运粮的队伍。这些繁荣下的危机,就是张择端想向宋徽宗表达的意思。但宋徽宗却只知贪图享乐,对于民间疾苦,国防空虚视若无睹,最终导致靖康之变的屈辱结果。
睡觉的男子
而张择端在绘画的过程中,也起了一些调皮的心思。比如在树下睡觉的一名男子,放大一百倍看,可以看到他居然脱了裤子,趴在地上睡觉。而且还穿着醒目的红裤衩,让人忍俊不禁。很多人猜测,该男子可能是赶路累了,在树下睡一会儿。因为天气炎热,便脱了裤子。在礼教严格的古代社会,男子的表现不可谓不出格。如果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个人,在看了《清明上河图》,不知会不会尴尬地无地自容?大家在《清明上河图》中还看出了哪些秘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