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元朝开国皇上(元朝开国帝王是谁)

元朝开国皇上(元朝开国帝王是谁)

元朝开国皇上(元朝开国帝王是谁)元朝(1271-1368年)元朝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短暂的王朝。蒙古人从草原兴兵起事,短短几十年间就占据亚欧广袤的土地、人口,但这些人的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生存条件千差万别,所以蒙古人以其一刀切

元朝(1271-1368年)

元朝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短暂的王朝。

蒙古人从草原兴兵起事,短短几十年间就占据亚欧广袤的土地、人口,但这些人的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生存条件千差万别,所以蒙古人以其一刀切的“让青天之下皆成蒙古人之牧场”的想法注定是行不通的。

元朝开国皇上(元朝开国帝王是谁)

元朝开国皇上(元朝开国帝王是谁)

这一时期蒙古人接触到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等各种思想文明,这些文明对蒙古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却也让蒙古人的统治思想陷入相当程度的混乱,并最终反映到执政方面。

在中华文明地区,蒙古人“借壳”以“元”的符号和为前朝修史以自己是中国正统自居,但却大搞民族压迫,且以滥发纸钞等只知敛财,完全不顾计民生的行为将自己置身于责任之外。所以,就总体而言,元朝执政混乱,缺乏自信,只有征服欲,没有归属感。

但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同西方交流较为畅通的时期,通过海陆,先后有四十多种物种包括胡萝卜、南瓜、洋葱、香料等及数学,医学进入中国,极大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而由马可波罗口述,鲁斯提契洛记录《马可波罗游记》更是深深影响了西方,其对中国、对东方的向往,最终导致了地理大发现。据说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航海时就带《圣经》与《马可波罗游记》。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71-1294年)在位二十四年,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忽必烈在位期间,灭南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的大一统的王朝,并开创中国省制之端。

至元九年(1272年)二月,忽必烈采纳刘秉忠之议,改中都为大都,宣布在此建都。至此以后,明、清两代,北京一直是国家的首都。

同时,忽必烈确立了两都巡幸制:即每年四月在上都(锡林浩特),九月在大都。此后一直到元顺帝,元朝历代皇帝从未间断过。

至元十年(1273年)正月,元军依靠威力强大的“回回炮”攻破了南宋顽强坚守了六年的樊城,破城后忽必烈下令屠尽城内百姓。

二月,襄阳守将吕文焕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为避免屠戮献城投降。

襄阳陷落意味着南宋政权再无回天之力。元军主帅伯颜率水路两军,以降将吕文焕为先锋,沿长江东进,打击南宋军。

就在这个月,忽必烈立孛儿只斤·真金为皇太子。真金自幼耳濡目染受汉文化影响,是支持汉化的拥护者。

同在这一年,蒙古占领济州岛,征服高丽,高丽成为元朝的征东行省。

至元十一年(1274年),忽必烈下令对日本进行第一次东征。

元军在九州登陆,因日军抵抗和不擅长山地作战,始终无法深入九州腹地。恰在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刮翻元军二百多艘兵船,消耗殆尽的元兵只得撤退回国。随后忽必烈再派杜世忠、何文著赴日谈判,但都被杀死。

至元十二年(1275年)二月初一,伯颜率军占领安庆府(今安徽安庆)。

随后元军继续进军,在丁家洲(今安徽铜陵北)大败南宋军,南宋丞相贾似道乘小船仓皇逃走。贾似道被南宋免职贬至高州(广东高州),行至漳州木棉庵时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

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元军进逼临安。

正月十八日,谢太后派大臣杨应奎向元军献上降表和传国玉玺。元朝要求与宰相面对面会谈,陈宜中于当天夜里逃离了临安。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蒙古军营谈判。文天祥正气凛然,被伯颜扣留,谢太后又派贾余庆出使。

二月初五,临安皇城里举行了受降仪式,宋恭帝赵显宣布正式退位,但赵显的哥哥赵昰和弟弟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

三月二日,伯颜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临安,南宋事实上已灭亡。此后,赵显与母亲全氏被押送大都,文天祥在押送途中脱逃,谢太后因有病在身,在拖延一段时日后也被迫下启程北上。

五月初一,赵昰在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等拥立下于福州称帝,改元景炎。随后,文天祥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但此时的南宋小朝廷大势已去,君臣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逃难中度过。

至元十五年(1278年、南宋景炎三年)四月,宋端宗赵昰在碙洲荒岛(今广东湛江硇洲岛)上病死,年仅九岁,葬于永福陵(今香港大屿山)。

五月,宋末帝赵昺改年号为“祥兴”。

同年十二月,文天祥在五坡岭(广东海丰)被元军统帅张弘范的弟弟张弘正所俘。

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流亡到崖山的南宋小朝廷被尾随而至的张弘范三面包围。元军将文天祥也被押赴崖山(今广东新会南),张弘范本想令其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断然拒绝。

二月初六,崖山海战以宋军失败结束。见突围无望,陆秀夫先把自己的妻子儿女赶下大海,然后背着八岁的赵昺投海自杀。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其状凄惨悲壮,被俘的文天祥亲眼目暏这悲壮惨烈的景象,哽咽地写下“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张世杰本已载着杨太后突围而去,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赵昺的死讯后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中溺卒于平章山下(今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的海陵岛对开海面)。南宋余波至此平息。

这一年,太子真金开始参决朝政。精通蒙语、汉语和藏语的真金是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汉法派”代表,与回回人阿合马为首的理财派形成尖锐对立。

至元十七年(1280年),由郭守敬领衔编撰的新历法完成,忽必烈取《尚书·尧典》中的“钦若昊天,敬授民时”为这部历法命名为《授时历》,并于第二年开始实行。《授时历》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历法(只差26秒),同比西方早采用了三百多年。

至元十八年(1281年)春,元朝集结十万大军对日本进行第二次东征。

就在日本危急之时,一场巨大的台风光临日本海岸,再将元军的战船“震撼击撞,舟坏且尽”,元朝损失惨重,又一次无功而返。而这场拯救了日本人命运的台风,则世代被他们尊奉为“神风”(日本二战中的“神风”自杀飞行队的名字由此而来)。

至元十九年(1282年),武将王著联络僧人高和尚,趁忽必烈北往上都(今内蒙古境内)时,假传真金太子之命召唤阿合马并将其刺杀。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在多次劝降无果后,文天祥于大都英勇就义,时年四十七岁。

至元二十年(1283年)四月,孛罗奉忽必烈之命,从元出发,出任伊儿汗国相。从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元朝对其它汗国的影响仍然很大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元军第一次攻占越南北部的地区。

同年十二月,因在有汉臣奏请年事已高的忽必烈禅位于太子而引发的“禅让风波”中受到惊吓,皇太子真金忧郁病逝,这给了年迈的忽必烈沉重一击。受此影响,忽必烈开始酗酒,身体每况愈下。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忽必烈在辽阳设东京行省以管辖辽东地区,引起乃颜(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的玄孙)等蒙古贵族不满,并于次年反叛,对元朝形成强大的威胁。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五月,忽必烈亲征乃颜,乃颜兵败被处死。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忽必烈派皇孙铁穆耳率兵继续追击作乱的余党,其中哈丹秃鲁干逃至高丽,但最终为元军所破。

这一年,元军再次攻占越南北部的地区,但又被击退。元军还攻入缅甸并深入缅甸北部中部东部,部分元军进入阿萨姆地区。

至元三十年(1293年),忽必烈封皇孙、真金的第三子铁穆耳为皇太孙,命其总兵镇守漠北。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正月二十二日(1294年),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在大都病逝,享年七十九岁。四月十六日,铁穆耳继位。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1294-1307年)在位十三年,是元朝第二位皇帝。

铁穆耳在位前期基本上保持了守成的局面,他下诏罢征安南(越南中北部古国),拒绝大臣对日用兵的请求,并减免江南部分赋税,民众负担有所减轻。后期,铁穆耳接连平定西南、西北,完成蒙古帝国形式上的统一,还是颇有作为的。

大德二年(1298年),缅国掸族土官阿散哥也等人发动叛乱,废黜蒲甘王朝缅王。

大德四年(1300年),元廷以阿散哥也擅自废立元朝册立的国王为名,于十月间派大军入缅作战。元军围攻木连城达两个月,阿散哥也兄弟赴阙请罪。元军因进攻不利,便承认了掸族头领统治缅国的事实。

因蒲甘王朝的掸族举事时,曾与八百媳妇国相通,出镇云南的梁王“请自讨贼”,要求出兵八百媳妇。八百媳妇国位于今天的泰国北部、缅甸东北部,泰国清迈周边。据说是因国王有八百个媳妇,每个媳妇各领一个寨子而得名。

大德五年(1301年)二月,元军自云南出发,“取道顺元(今贵阳),远冒烟瘴,未战,士卒死者已十七八。”可谓出师不利。

随后西南土官乘元军沿途骚扰、民怨沸腾的时机举兵起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群起响应,西南震动。元军持续镇压,骚乱持续三年后被平定。

这一年秋,元军与窝阔台汗国的海都和察合台汗国的笃哇会战于金山附近的铁坚古山(今蒙古国境内阿尔泰山之小山)。双方互有胜负,都受到重创。

大德六年(1302年),海都去世。钦察汗国脱脱汗和白帐汗伯颜汗与元军联合进攻笃哇和海都之子察八儿。

大德七年(1303年)秋,笃哇、察八儿派使臣到达元廷。元廷与西北诸王达成和议,西北诸王承元朝的宗主地位。

至此,元朝名义上成为其它汗国的宗主,四大汗国一致承认元朝皇帝是成吉思汗的合法继承人。元朝西北边境的战火终于基本平息。

大德八年(1304年)秋,伊儿汗完者都在木干草原会见钦察汗脱脱的使臣,西北四大汗国彼此之间的约和也至此完成,整个蒙古帝国境内再次迎来了和平。但元朝对察八儿仍存戒心,怂恿笃哇掠取察八儿的土地。笃哇与元廷合作,一步一步地削弱窝阔台汗国。

大德十年(1306年),元朝怀宁王海山(铁穆耳之侄)在东部袭击窝阔台汗国。察八儿大败,只好投降笃哇,持续近四十年的西北诸王的叛乱最终被平定。次年,笃哇正式废除察八儿,立其弟仰吉察儿为傀儡。

大德十一年(1307年)正月初八,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病逝,时年四十二岁。由于铁穆耳唯一的儿子已经早死,因此帝国的皇位出现真空。

按照蒙古旧俗,大汗死后,例应由皇后摄政,主持召开选立新汗的忽里台大会。但皇后伯牙吾·卜鲁罕不想失去手中的权力,思考再三,卜鲁罕和左丞相阿忽台准备拥立元成宗的堂弟、信奉伊斯兰教的安西王阿难答大都继承皇位,条件是后者要承认前者的“皇太后”地位和权力。

其实,铁穆耳生前更倾向于他二哥的二个儿子——海山、爱育黎拔力八达(寿山之意)。原来海山、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生母答己是一位漂亮的大美人,铁穆耳二哥剌麻八剌去世后,铁穆耳就动了把答己娶入皇宫的念头,除了得到美人之外,还可以得到二个“继子”,但这都因卜鲁罕皇后从中作梗而作罢。

阿难答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有资格争夺皇位的穆斯林。

阿难答自幼受穆斯林家庭抚养,继承“安西王”之后,便让麾下的十五万蒙古大军都信仰伊斯兰教。为此,铁穆耳认为阿难答背叛祖宗,还曾把他抓捕入狱,要他重新信佛才肯放他出来。然而,阿难答坚持不改信仰,让铁穆耳非常愤怒。阿难答及其部下的改宗伊斯兰教,对宁夏地区该教的传播发展和回族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可以想象,他若成为皇帝,中国恐将全盘伊斯兰化。

阿难答的到来让大臣们如坐针毡。当时,以右丞相哈剌哈孙为代表的势力拥立海山兄弟,哈剌哈孙秘密派人通知在漠北的海山和在怀州的答己及爱育黎拔力八达迅速入京。

二月底,爱育黎拔力八达母子抵达大都。

三月,海山率军自扫荡察八儿的前线东返和林。不久,爱育黎拔力八达在李孟、哈剌哈孙的帮助下,发动宫廷政变,逮捕卜鲁罕和阿难答。

众人都倾向让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但海山本人亲率三万大军,分三道南下。面临海山强大的军事威慑,他的母亲和弟弟及大都诸臣被迫改变原来的想法,向海山明确表示推戴之意。

五月,海山在忽里台大会上就任新汗,是为元武宗。

随后,海山下诏赐死卜鲁罕,阿难答。作为报酬,爱育黎拔力八达在武宗登基后第九天就被立为皇位继承人,并约定“兄弟叔侄世世相承”。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307-1311年)在位不足四年,是元朝第三位皇帝。

海山在位期间,兴建元中都,设尚书省,在经济上改革钞法,颁“至大银钞”。但设立尚书省就分了爱育黎拔力八达所掌控的中书省之权,而改革钞法很大程度上与儒家相悖,因此又招来汉人儒臣的批评。

至大二年(1309年),察八儿趁察合台汗国内乱起兵,再遭失败,走投无路的察八儿只得东归内附元朝。紧接着,独木难支的仰吉察儿也率部东归朝廷。

至此,窝阔台汗国最终灭亡,其领地被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瓜分。

至大三年(1310年),尚书省左丞相三宝奴和宦官李邦宁劝海山立的儿子和世剌为储君,这让海山与其弟的矛盾更加突出。

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初八,海山驾崩于大都玉德殿,时年仅三十一岁。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是为元仁宗。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年)在位九年,是元朝第四位皇帝。

爱育黎拔力八达在位期间,全面否定元武宗的改革,取消尚书省;罢建元中都;停用至大银钞,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并重新实行科举制度。

皇庆二年(1313年)十一月十八日,爱育黎拔力八达下诏恢复科举。次年,全国举行乡试,一共录取三百人。

延祐二年(1315年)二月,三百名乡试合格者在京城大都举行会试,从中录取一百人。三月,从中最终录取护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为进士。此次科举仿唐宋旧制,尊崇朱熹之学,史称“延祐复科”。

“延祐复科”是元朝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此时距离宋亡三十六年,距离金亡更达八十一年。

同年十一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封和世剌为周王。

延祐三年(1316年)三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命和世剌就藩云南,后又把海山的次子图帖睦尔被流放至海南琼州。这无疑是为传位给自己儿子做的准备。

这年十一月,和世剌一行走到延安时,一帮武宗旧臣赶来会见和世剌,在众人的鼓动下,陕西行省丞相阿思罕发动叛乱,兵锋一度到达河中(今山西永济)。但这些乌合之众不久即发生内讧,阿思罕等被同党所杀,和世剌闻讯后连夜西逃。

十二月,爱育黎拔力八达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从而打破了叔侄相传的誓约。

延祐四年(1317年)初,和世剌穿过大漠到达金山(阿尔泰山)的察合台汗国地界,受到察合台汗也先不花的欢迎。

在察合台汗国,和世剌娶葛逻禄贵族女子迈来迪,生下长子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后来的元顺帝);又娶乃蛮女子八不沙,生下次子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延祐七年(1320)正月二十一日,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崩于大都光天宫,年三十五岁。

三月十一日,十七岁的硕德八剌在太皇太后答己及右丞相铁木迭儿等人的扶持下,在大都大明殿登基称帝,汗号格坚汗,是为元英宗。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20-1323年)在位四年,元朝第五位皇帝。

硕德八剌在位期间,继续推行“以儒治国”政策,推行改革、采用“助役法”以减轻人民的差役负担,是元朝口碑较好的一个皇帝。

硕德八剌即位时,太皇太后答己及铁木迭儿等人结成的后党把控大权,排除异己,为了与之相抗,硕德八剌起用太常礼仪院使木华黎的后人拜住为左丞相。

至治二年(1322年)八、九月,铁木迭儿、太皇太后相继去世。

十月,硕德八剌擢升拜住为中书右丞相,虚左丞相之位而不拜,以示对拜住信任。硕德八剌积极清算太后、铁木迭儿集团遗毒,下令处死铁木迭儿之子、宣徽院使八思吉思。

至治三年(1323年)二月,硕德八剌诏令颁行《大元通制》,这是具有法典性质和权威的官方政书,对于统一元朝的政制法程起了积极的作用。

硕德八剌还曾想将征东行省改立三韩行省,与元朝其它行省同等待遇,“制式如他省,诏下中书杂议”。这等于将高丽王国郡县化,倘若如此,朝鲜半岛或许就是今天中国的一部分了。

对此,集贤大学士王约明确表示反对,“高丽去京师四千里,地瘠民贫,夷俗杂尚,非中原比,万一梗化,疲力治之,非幸事也,不如守祖宗旧制。”此举让高丽国祚得以存续,高丽人对王约万分感激,为其画像并带回高丽,立生祠,并说:“不绝国祀者,王公也。”

这年六月,硕德八剌下诏追夺铁木迭儿一切官爵,抄没其家产,对追随铁木迭儿的党羽予以清理,这引起了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等人的不满和恐慌,他们决定刺杀皇帝。

八月,硕德八剌、拜住自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返大都(今北京),途中驻营于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铁失纠集了铁木迭儿的儿子锁南等失意蒙古贵族发动兵变。

铁失等人冲进硕德八剌的住宿地,杀掉宰相拜住。铁失亲自闯进硕德八剌的幄殿,杀害了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史称“南坡之变”。随后,铁失等迎立晋王也孙铁木耳(真金的孙子)即位。

九月,也孙铁木儿在漠北龙居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即位,次年改元泰定。

按元朝的规定,登基诏书先由文臣以汉语文言文拟写,再翻译为蒙古文,颁行天下,但也孙铁木儿的登基诏书是由蒙古文直接“硬译”为汉文颁行,可见他当时的仓促。也孙铁木儿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用白话文诏书登基的皇帝。

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1323-1328年)在位五年,是元朝第六位皇帝,

此时的元朝进入多事之秋,自然灾害频繁,弊政更加显现。也孙铁木儿即位后,先在大赦中赦免铁失等一干逆党,并对其加官进爵,但一个月后,他便将铁失、也先铁木儿等逆党全部诛杀。

十一月,也孙铁木儿至大都,又处死和罢免了一批铁失同党。

对于泰定帝迅速清洗铁失一党的动机,一种说法是出于朝中汉人重臣张珪(张弘范之子)向晋王“密书陈诛逆定乱之宜”;另一种解释则是孙铁木儿与铁失早有勾连,这是杀人灭口。或许是出于收买人心的考虑,也孙铁木儿即位后召图帖睦尔还京,晋封其为怀王,改出居建康、江陵等地。

泰定元年(1324年)三月二十日,也孙铁木儿册封五岁的儿子阿速吉八为皇太子。

泰定二年(1325年)六月,河南息州人赵丑厮、郭菩萨以“弥勒佛当有天下”为口号反元,这被后世史家视为元末农民起义的先声。

泰定五年(1328年)二月,泰定帝改元“致和”。面对这种灾异连连的状况,当时地位最高的汉臣张珪提出整顿弊政等十余条建议,但也孙铁木儿不予采纳。

这一年七月十日,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驾崩于上都,时年三十六岁。

根据惯例,在召开忽里台大会前,权利由八不罕皇后与中书左、右丞相塔失铁木儿、倒剌沙掌控。

八月,知枢密院事钦察人燕帖木儿在大都发动政变,宣布“祖宗正统属在武皇帝之子,有不顺者斩”。随后,燕帖木儿派人南迎武宗次子图帖睦尔入都,并宣称已遣使奉迎流亡金山之西的武宗长子和世剌。倒剌沙发兵分道进攻大都,“两都之战”爆发了。

九月十三日,图帖睦尔上都抢先在大都即位,改元“天历”,同时宣布“谨俟大兄之至,以遂朕固让之心”。此后,倒剌沙等拥立正统的皇太子阿速吉八在上都登基,改元“天顺”。大元的天空中一时间竟出了“两个太阳”。

就在这年的九月十八日,在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的农民朱世珍的家中,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没人能想到这个穷苦的孩子后来竟是大元的掘墓人--朱元璋。

两都之战以大都方面取得胜利最终结束,倒剌沙被处死,元朝第七位皇帝阿速吉八不知所终。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28-1332年)两次继位,在位四年,是元朝第八位皇帝。

天历元年(1328年)十一月,图帖睦尔迫于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德末年“推奉圣兄、谦居储贰”的前例,遣使往察合台汗国迎接和世剌。但使臣刚离开大都,图帖睦尔马上下令为自己的元妃卜答失里造皇后玉册、玉宝。

大都使者的到来让和世剌欢欣鼓舞,在“朔漠诸王皆劝帝(按指和世剌)南还京师”的拥戴声中,和世剌启程东归,全然没有想到自己在这场军事政变中没有尺寸之功。

天历二年(1329年)正月二十八日,和世剌在事先没有告知图帖睦尔的情况下,在和林之北即位,成为元朝第九位皇帝,即元明宗。

三月初四日,燕铁木儿携带玉玺北上。四月初七,燕铁木儿抵达和世剌所在地入觐。面对这个立下奇功且能左右政局权臣,和世剌当面宣布“凡京师百官,朕弟所用者,并仍其旧”,但是却削去了他手中的大部分兵权,而后宣布封图帖睦尔为“皇太子”。

此后,和世剌在返京途中迫不及待地安插自己的亲信。然而没有军权,仅靠一千八百名侍卫的和世剌就想掌控大元的国家机器谈何容易,他的举动更深深刺痛了燕铁木儿。

八月一日,和世剌抵达旺忽察都(即晃忽叉,今河北张北北)。次日,图帖睦尔自大都赶来相见。和世剌设宴款待皇弟及诸王、大臣,然而这注定是兄弟俩人最后的欢聚。

八月六日,和世剌“暴崩”于行殿,年仅三十岁,在位仅一百八十四天。

八月十五日,图帖睦尔再次即位,燕帖木儿也继续掌权把控时政,君臣二人皆大欢喜。后世认为,燕铁木尔与图帖睦尔合谋毒杀了和世剌,和世剌为他的轻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图帖睦尔复位后把军国大事全部交给燕帖木儿处理,政治上无所作为,但他拥有极高的文化修养,堪称是元朝最有才华的皇帝。他尤其擅长书法、绘画(其留存的画作《万岁山图》稿本曾在2010年拍卖所拍得出3.348亿元的天价)。

天历三年(1330年)四月,和世剌皇后八不沙被图帖睦尔皇后卜答失里杀害。同年,图帖睦尔改元至顺。

七月,图帖睦尔将妥懽帖睦尔流放到高丽大青岛加以监禁,不许与外界接触。

至顺二年(1331年),因有人向图帖睦尔密告辽阳与高丽要奉妥懽帖睦尔造反,图帖睦尔昭告天下,声称妥懽帖睦尔不是元明宗的亲生儿子,并将妥懽帖睦尔转而流放到广西静江(今桂林)。因为这段纠葛,后世人还杜撰出妥懽帖睦尔是宋恭帝赵显的鬼话。

至顺三年(1332年)八月,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病逝,终年二十九岁。

临终前,出于对毒杀兄长的行为深感懊悔(“昔者晃忽叉之事,为朕平生大错。朕尝中夜思之,悔之无及”。见《庚申外史》),图帖睦尔没将皇位传给太子燕帖古思,而是让和世剌长子妥懽帖睦尔继位。

燕帖木儿为了继续专权,请求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立她的儿子古刺答纳为帝。卜答失里为了执行丈夫的遗诏,予以拒绝。

十月初四,卜答失里皇后拥立和世剌年仅七岁的次子孛儿只斤·懿瞵质班登上了皇位,是为元宁宗,也是元朝第十位皇帝。

至顺三年十一月壬辰日(二十六日),位仅五十三天的懿瞵质班病死,皇位再次空缺。

燕铁木儿又与群臣议立燕帖古思,被文宗皇后拒绝。燕铁木儿派人从广西静江将和世剌长子十三岁的妥懽帖睦尔接迎入都。燕铁木儿深恐妥欢贴睦尔即位之后追究明宗被害之事,所以迁延不立达六个月。

至顺四年(1333年)五月,燕铁木儿因纵欲过度而亡,卜答失里在内定自己的儿子燕帖古思为妥懽帖睦尔继承人以后,决定正式奉妥懽帖睦尔为帝。

六月初八日,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即位于上都,是为元惠宗。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32-1368年)在位三十七年,是元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妥懽帖睦尔名字在蒙古语意为“铁锅”,似乎是上天有意让他为大元倾覆的责任“背锅”的。

妥懽帖睦尔登基后,右丞相伯颜和燕帖木儿家族把持朝政。燕帖木儿的弟弟撒敦为左丞相、儿子唐其势为御史大夫,女儿答纳失里还拥有皇后之尊。这时的妥懽帖睦尔不过是一个“深居宫中,每事无所专焉”的傀儡皇帝。既然无能为力,妥懽帖睦尔索性自己“找乐”,于是他亲自动手设计龙舟的样式,造出来果然活灵活现,所以他又有了一个“鲁班天子”的称号。

元统三年(1335年),撒敦病死。唐其势与撒敦弟答里密谋发动政变,杀死伯颜,废掉妥懽帖睦尔。

六月,伯颜诛杀唐其势,消灭燕帖木儿余党,同时将答纳失里皇后驱逐出宫并杀死。

十一月,妥懽帖睦尔以“祖述世祖”为名改年号为“至元”。

此时的伯颜大权独揽,还与太后太皇太后卜答失里不清不楚。伯颜力行排汉的民族压迫政策,取消了科举考试,使原本就十分尖锐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至元二年(1336年),倭寇在泉州骚扰中国沿海,这是自唐以来,日本第一次向大陆探出的触角。

至元四年(1338年)正月,白莲教教首彭莹玉推选大弟子周子旺领头,在江西袁州发动武装起义,建立政教合一的大周国。起义不久就被镇压,但白莲教广泛传播,埋下了十多年后全国性动乱的火种。

伯颜面对民间反抗频起,竟提出了杀绝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的主张。伯颜近乎疯狂的举动引起包括儒化的蒙古、色目人的各阶层不满,就连他所器重的侄子脱脱也担心将来会受其牵连。脱脱向他的启蒙教师吴直方求教,吴直方告诉脱脱,“《传》有之:‘大义灭亲。’”

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伯颜约妥欢贴睦尔去柳林打猎,妥欢贴睦尔托疾不去。伯颜遂邀太子燕帖古思同往,妥欢贴睦尔与脱脱乘机将其黜为河南行省左丞相。

三月,妥欢贴睦尔下诏徙伯颜到南恩州阳春县(今广东阳春)安置。伯颜在途中病死于龙兴路(治今江西南昌)驿舍。

同年六月,妥懽帖睦尔废太皇太后卜答失里并将她赐死,流放燕帖古思,还缴销了当年元文宗宣称他不是元明宗儿子的诏敕。

至正元年(1341年),妥懽帖睦尔起用脱脱出任中书省右丞相,改元“至正”,宣布“更化”,历史上称为“脱脱更化”。

脱脱恢复了科举制度,颁行《农桑辑要》,整饬吏治,下令免除百姓拖欠的各种税收,放宽了对汉人、南人的政策。国家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机。

至正二年(1342年)七月,以马黎诺里为首的罗马教皇代表抵达元上都,马黎诺里向妥懽帖睦尔进呈教皇信件和一匹佛郎国(法国)马,这是东西方交流的一次盛事。画家周朗则奉旨作《佛郎国献马图》,流传至今。

至正三年(1343年),妥懽帖睦尔下诏修辽、金、宋三史,脱脱担任总裁官。脱脱决定辽、宋、金皆为正统,并组织了汉族史学家揭傒斯、欧阳玄,畏兀儿族史学家廉惠山海牙,党项族的余阙,沙剌班(汉名刘伯温),蒙古族的史学家泰不华等人一起参加修史,开创了各族史家合作修史的先例。

后来,这三部史书被列入中国正史《二十四史》,而二十四史中,只有《宋史》、《辽史》、《金史》三部是少数民族宰相主编的,也只有这三史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历史学家共同完成的。

至正四年(1344年)三月,《辽史》完成修史。

五月,脱脱因病辞去相位。不久,黄河因大雨决堤,而元廷对之束手无策。此后,连年的水患所引发的财政危机与社会动荡愈来愈烈,最终将把大元朝推入绝境。

就在这一年,在濠州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幸得邻居刘继祖给一的地,朱元璋与他的二哥才将父母安葬。

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一家分开逃生。朱元璋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行童(供寺院役使的小和尚),但不久得不到施舍的寺里也没粮食可吃了,主持高彬只好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才做五十天行童的朱元璋不得不扮成和尚的样子,出外讨饭。

同年十一月,《金史》完成修史。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随着《宋史》的完成,修订三史的工作全部完成。修史是中国人的历史传统和大事情,对传承和延续中华文明有着重大的意义。妥懽帖睦尔在此事件中可谓居功至伟。

此举也可视为元朝对自己是中华的心灵上的认同,只可惜这些来得太晚了。

至正八年(1348年),流浪的三年的朱元璋回到皇觉寺,生活的苦难已将他磨练成了一个坚毅、果敢且冷酷无情的男子汉。

至正九年(1349年)闰七月,脱脱第二次拜相。此时,妥懽帖睦尔宠幸佞臣康里人哈麻与脱脱不合,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而外部环境更是一团遭,大量印钞导致的物价飞涨及各地民变不止。为了挽救危局,脱脱采取了变钞与治河两大政策。

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脱脱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贾鲁亲自率人修筑黄河,拯救民众于洪水之中,使黄河恢复故道。

在治河期间,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等抓住时机,预先将一个凿好的独眼石人埋于黄陵岗,然后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五月初,韩山童与刘福通等在颍州(今安徽阜阳)颍上宣誓起义时,事先得到消息的地方官突然派兵前来镇压,韩山童被捕杀,韩林儿与其母杨氏,乘乱逃到武安山(今江苏徐州境)躲藏起来。刘福通等冲出重围,重新聚合并占领颍州城,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

元末农民战争正式爆发了。

红巾起义爆发以后,很快形成燎原之势。八月,徐寿辉、彭莹玉攻下蕲州。不出数月,黄河长江两淮之间,到处揭起起义的旗帜,元朝在许多地方的统治机构瘫痪,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

至正十三年(1352年)正月十一日,定远(今安徽定远)土豪郭子兴等人兴兵反元。

二月,郭子兴攻占濠州。朱元璋儿时伙伴汤和写信给朱元璋,邀其加入,朱元璋欣然允诺。朱元璋处事机智灵活,作战勇敢多谋,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郭子兴还将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这年八月,脱脱亲率大军出征徐州镇压红巾军,大获全胜。各路红巾军被迫转入低潮。

至正十三年(1353年)初,泰州白驹场(今属江苏东台)盐贩张士诚起兵,攻破泰州、高邮。

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张士诚建立大周政权。

六月,张士诚破扬州,南北运河再次梗塞。九月,脱脱奉命南征高邮。双方激战,张士诚败退入城中不出。

就在这时,妥懽帖睦尔轻信谗言,害怕脱脱成为伯颜第二,先罢了脱脱弟弟也先帖木儿的职务,又下诏削脱脱兵权。临阵易将导致军心涣散,元军不战自溃,多数人转而投奔红巾军。此役堪称是元末农民战争的转折点,红巾军再次壮大起来。

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刘福通在亳州(今属安徽)立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年号龙凤。为迎合汉族人民的民族感情,韩林儿号称宋徽宗九世孙,故国号称宋。中原各地的红巾军都接受了其领导。

这年三月,脱脱被流放云南大理宣慰司镇西路(今云南腾冲西),兄弟和儿子也都被流放到各地。

十二月八日(1356年1月10日),脱脱在云南贬所被哈麻矫旨鸩杀,时年仅四十二岁。脱脱之死意味着大元朝内再无中坚力量,从此元朝大势已去。

此时的妥懽帖睦尔彻底堕落,他把朝政则交给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自己沉溺密宗,修炼所谓“男女双修之术”。哈麻的妹婿秃鲁帖木耳更投其所好,向妥懽帖睦尔进所谓的“秘法”。妥懽帖睦尔丑行很快就搞得臭名远扬,无人不知。

就在这一年,郭子兴病死,郭天叙接过父亲的衣钵,但朱元璋能力出众,手下人才济济,他才是实际上的主帅。

至正十六年(1356年),大权在握的哈麻兄弟企图让妥懽帖睦尔禅让于皇太子,但这件事被哈麻的妹妹正好听到了,她回去告诉丈夫秃鲁帖木儿。秃鲁帖木儿马上向皇帝报告,哈麻兄弟随后被流放,但还没动身上路,就被打死了。

同年,朱元璋进攻集庆(今南京),郭天叙被叛将陈埜所杀,朱元璋接替了他元帅的位置。朱元璋攻克集庆,改名为应天府。

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元上都被破头潘、关先生所率的红巾军攻破,宫阙被焚。因张士诚切断漕运,大都更是发生饥荒,饿死人数以万计。

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委任刘基为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

同年十二月,元朝发生内斗,漠北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起兵发动叛乱,妥懽帖睦尔再也顾不得南方的战事,又忙于平叛。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阿鲁辉帖木儿叛乱被镇压。然而刚按下葫芦又起了瓢,这时奇皇后与皇太子又起异心,他们企图让妥懽帖睦尔禅位,施展各种手段逐渐控制了朝廷。

元廷内部一片乌烟瘴气,外部只能倚赖察罕帖木儿(后由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继承)与孛罗帖木儿两支军阀镇压红巾军。

同在这一年,朱元璋正式铸大中通宝钱,并将其命为“大中”,寓意“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受皇太子一党陷害的妥懽帖睦尔母舅老的沙出奔大同的孛罗帖木儿大营,皇太子一党追索不成,要求妥懽帖睦尔讨伐孛罗帖木儿。

元朝内部争斗不已,在南方的朱元璋也越加壮大。这年十月,朱元璋在鄱阳湖消灭陈友谅,除掉了最大的一个竞争对手。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四月和七月,孛罗帖木儿两度进攻大都,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逃到太原的扩廓帖木儿大营中,元朝一度呈现两个朝廷的局面。

这一年,朱元璋称吴王,史称西吴(与张士诚相区别)。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七月二十九日,孛罗帖木儿入宫时被刺杀,妥懽帖睦尔命人将孛罗帖木儿的人头装进匣子里,送到太原的皇太子处。

九月,扩廓帖木儿护送皇太子还京,扩廓帖木儿被元朝廷任命为左丞相,宫廷内斗告一段落。此后妥懽帖睦尔命扩廓帖木儿为河南王,让其南下肃清江淮。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二月,扩廓帖木儿到达河南。扩廓帖木儿征调关中李思齐、张良弼(思道)、孔兴、脱列伯的军队,企图利用南征之机将这四路大军收入囊中。但这四人拒不受命,并与扩廓帖木儿展开火并,几方混战几近一年。

就在这年五月,朱元璋发表檄文,向张士诚发起攻击。

十二月,朱元璋遣廖永忠迎接名义上的“小明王”韩林儿赴应天府,途径瓜洲时,将其沉于江底。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八月,妥懽帖睦尔下诏命皇太子总领天下兵马,实际上是剥夺了扩廓帖木儿调度天下兵马的权利。

同年九月,朱元璋消灭了张士诚,后又消灭浙江的方国珍。随着朱元璋完成对江南的统一,北伐中原的时机成熟了。

十月甲子日,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五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大军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称皇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而此时的元廷还在忙于内斗,派兵讨伐扩廓帖木儿。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粱,然后挥师潼关。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直到这时,妥懽帖睦尔才与扩廓帖木儿和解,但为时已晚。

七月二十八日夜,妥懽帖睦尔与皇太子、后妃及一百多名大臣出奔上都。

八月二日,明军攻占大都。自石敬唐瑭割让幽云十六州四百年后,汉族政权终于收回了这片“念兹在兹”的土地,完成恢复“汉地”的夙愿。

至此,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元朝在中国中原地区的统治结束。

退守漠北的元廷与明朝(后期与明、清)形成对峙,几乎与明朝相始终,明人称其为“残元”、“故元”、“胡元”。高丽人最早用“北元”一称,今天的史学界公认以“北元”表示元廷北徙后形成的蒙古游牧政权。

上一篇: 范丞丞是谁的生的(范丞丞是谁旗下的艺人)
下一篇: 娥皇女英的典故是什么意思(娥皇女英的典故出自哪里)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