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历史上第一位女帝,然而对她的评价,史书褒贬不一。但是几乎有一点,史书持相同意见,那就是武则天晚年荒乱不堪,宠幸面试,淫乱宫闱。无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都记载武则天宠幸面首薛怀义、沈南璆、张易之、张昌宗等人。
野史都是假的吗(野史和正史反差最大的历史人物)
《新唐书》和《旧唐书》还好,只是记载她宠幸面首的事,至于野史记载那简直就是不堪入目,把武则天描绘成妖女,吃人不吐骨头的那种。在长久以来,这几乎都没有什么人反对,“淫荡成性”更是成了武则天身上的一个标签,也是一个定论。
但是在1975年,毛泽东与孟锦云谈话时提出了一点:
武则天确实不简单,不然也不会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成为一代女皇。而且她治国的能力也是有的,不仅打压旧门阀、发展农业,更是在对外战争上取得连连胜利,武周一代,对外战争以武周胜利为多,这一点也是非常难得的。
但是对于武则天荒淫这一点,毛主席却保持怀疑的态度,认为“恐怕值得商量”。首先声明一点,这是毛主席与孟锦云等人的私人谈话,具备一些随意性。但饶是如此,也能看出来,毛泽东不太相信武则天如此荒淫。毕竟作为一代女皇,武则天醉心权力、治国,她在晚年的荒淫有些古怪。
事实上,在网络上对于武则天荒淫这一点,讨论也是诸多。有很多人认为武则天暴露其本性,本质上就是一个荒淫的女人。但是也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武则天宠幸面首另有深意,并不只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我对这件事也比较感兴趣,所以搜集了网络上的各大主流看法,与诸位看官一起分享一下,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武则天到底为什么在晚年淫乱的原因。
贞观十一年,武则天入宫,成了唐太宗的女人。武则天样貌出众,更是能讨唐太宗的欢心,所以被赐号“武媚”。对于武则天伺候唐太宗的这段历史,史书并没有记载多少,只不过提及了武则天帮助李世民驯马一事。
当时李世民有一个烈马叫狮子骢,马的性格很烈,而且由于体格健硕所以很难驯服。武则天表示她有驯马的绝招,只需要三样东西,分别为铁鞭、铁棍、匕首。先用铁鞭抽打马,如果烈马不服,那就用铁棍敲击烈马的脑袋,如果还不服,那就用匕首杀了烈马。
驯不驯马不重要,但是这一件事暴露出武则天的性格,那就是征服欲极强,为了满足自己的征服欲不惜动杀手。所以很多人认为武则天荒淫是极有可能的,毕竟这样一个征服欲极强的女人肯定不满一生被男人所征服,晚年征服几个面首也很合理。
而且长期受“男尊女卑”的压制,武则天的心理极为扭曲。晚年放开压制之后,武则天的征服欲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受束缚,难免做一些荒乱不堪的事。
而且这一派人还举出几个例子,分别为:与义渠国君私通的宣太后(芈八子)、与嫪毐私通的赵姬、与审食其私通的吕雉(野史记载)、与武三思私通的韦皇后等等。
这些人也有太后、皇后,而且也不乏女政治家。除了吕雉是野史记载以外,其他几人可都是正史所记载的。所以这一派也有很多人相信,毕竟前后都有例子可寻。武则天宠幸面首这件事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只不过对于其他的一些野史记载,还尚可推敲。
观点二:武则天借宠幸面首一事来拿捏群臣
武则天十四岁入宫,她在入宫之后积极讨好李世民,但是当时的李世民年纪大了,对于武则天这样的小年轻没多大的兴趣,而且身体也不支持他继续折腾下去,所以武则天大多数时间都是独守空闺。
从生物学上来讲,人性是难以压制的,而且在生活中也有“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的说法。而长期独守空闺的武则天在李世民死后被送到感业寺当尼姑,在这期间武则天难以抑制情感,所以与李治勾搭上了。有些欲望是克制不住的,两个人一旦开了闸门,那就一发不可收拾。
嫉妒心极强的王皇后把这一幕看在严重,然后试图“驱虎吞狼”,想要借武则天的手来废掉萧淑妃。但是没想到把武则天弄进宫的王皇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萧淑妃虽然被搞掉了,但是自己的皇后也被搞掉了。
而在这过程中,反复被利用的武则天心理开始扭曲,她把情感欲望视为权力的一种体现。
李世民为什么让她入宫?尽管李世民已经无力宠幸她了,但还是让她入宫,这就是权力的一种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普天之下的女人,也是皇帝所拥有的,尤其是高质量女性,更是应该收纳于后宫。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就是皇帝所享受的后宫规格,虽然在隋朝改为六局二十四司,但是这种体系是没有变的,皇帝就要享受独特的后宫体系,群臣以及百姓都是不可模仿的。
我们在电视剧、史书中经常会看到一条罪名叫做逾矩,什么是逾矩?逾矩就是超越了法度,而在逾矩之后就是僭越称王。最早周礼规矩甚多,仪容仪表、祭祀规格、出行随从、后宫体系都有不同的规定。而礼崩乐坏的一个体现就是诸侯逾矩,纷纷使用天子规格。
李治是如何打破旧臣们垄断权力的?就是借武则天上位一事打破的。谁支持武则天上位,谁就是支持自己的;而谁不支持武则天,谁就是反对派(主要就是褚遂良、长孙无忌那帮人)。
赵高的“指鹿为马”长期以来都被解释为颠倒黑白。事实上这样解释也不错,确实是颠倒黑白,但是如果从政治的角度解读,那就不一样了。赵高说是马,支持赵高说法的就是追随他的人、不敢回答的就是中立派,而说是鹿的就是胡亥的支持者。
这就是一种简单的权力逻辑,也是武则天对权力的认知。说武则天是唐太宗的女人,那些人肯定是亲近唐太宗的;而回避此事的大臣,肯定是亲近李治的。武则天是唐太宗的女人这种事傻子都知道,为什么非要在朝廷上说?就是要看群臣的态度。
李治真的爱武则天吗?未必吧,就算武则天再妖艳,难道唐朝皇帝还找不到一个比武则天更漂亮的女人吗?在利用完之后,李治确实也想过废武则天,是武则天一直努力才没有被废,而且一直熬死了李治。
二圣同朝的时候,武则天也做过很多“指鹿为马”的事,比如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禁止女人演滑稽戏)。武则天至于为了女人当不当滑稽艺人而操心吗?不至于,完全不至于。但是她就是想通过这样的行为,一步步巩固自己的权力。谁支持自己,谁不支持自己,一目了然。“指鹿为马”就是一种政治试探,也是权力的一种体现。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指鹿为马”的翻版。
李治封禅泰山的时候,也是如此。按照传统的规矩,封禅是应该天子首献,公卿亚献。但是武则天却认为应该太后配享,所以自己要充当亚献,仅次于皇帝,却凌驾于公卿之上。“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人是没有亚献的,封禅泰山也是男人的事,但是武则天非要横插一杠子。
为什么?她就是想不断地挑战“男尊女卑”,从而巩固自己的权力。挑战“男尊女卑”就是武则天的一种权力认知。支持“女卑”的,显然就是支持皇帝的;而认为武则天没错的,显然就是支持她的。所以只要不断强化支持她的人,不断打压支持皇帝的人,那她就能掌握最高权力。
李治病重的时候,李治想要禅位给皇后,结果宰相郝处俊一直拿“祖宗之法”来劝谏,认为皇帝应该传位太子,上应天道,下顺民心。武则天立马就找了一帮文人,大量修书(舆论造势),同时授予参决朝廷奏议的权力(分割宰相的权力)。这群人就是北门学士,曾编撰《列女传》,试图“女尊”,打压“女卑”文化。(ps:这个《列女传》不是刘向的《列女传》,别搞混了)
武则天称帝之后,仍旧有大量的人反对武则天,比如徐敬业、骆宾王等人。这个时候,武则天就搞了一批酷吏来打压群臣,一时间形成“酷吏政治”。为什么武则天要用酷吏?就是希望借酷吏之手来镇压反对派。
最开始困惑大臣们的问题是支持武则天否,但是武则天把酷吏抛出来之后,他们的问题就是怎么反对酷吏,矛头迅速转变。而在他们转变之后,武则天反手就灭了酷吏,更是让酷吏来俊臣来处置酷吏周兴。
晚年武则天宠幸面首,淫乱后宫这件事,也被人视为武则天想要用面首来拿捏群臣。因为这群人都是手捧圣贤书的,对于武则天的荒淫行为十分不满,武则天也是在严重挑战他们的底线。
如果这群人反对武则天,那么表示还是忠于“祖宗之法”、“男尊女卑”的。如果这群人放弃自己最坚持的底线,那很显然就是支持自己的。武则天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强暴群臣的精神,他们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最终还是向武则天区服了,放弃了自己的底线俯首称臣。
有意思的是明朝做过类似的事,那就是廷杖。皮肉之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严重的丢人,读书人的脸被彻底丢尽了。这种行为就是通过摧毁读书人内心坚持的底线来让他们妥协,对精神上的压迫大于对肉体上的牙婆。
至于那些面首,武则天也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曾经有薛怀义反对武则天的行为,放火烧了京城的天堂。此举被武则天视为“谋逆”,所以武则天毫不留情,趁着召薛怀义觐见扑杀了他。
武则天的这种行为对唐朝影响很深,自武则天之后,唐朝的皇后、公主就纷纷效仿,试图通过拥有更多的男人来挑衅传统文化,比如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ps:安乐公主曾把丈夫献给皇后,被皇后视为臣服的信号。)
一个人荒乱可能是本性,但是一群人,乃至几代人都是如此,那就是一种病态的文化了。结合唐朝前后历史看,你会发现唐朝女性在武则天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武则天之前可没人这样干,但是在武则天之后效仿者就多了起来。而这种文化一直到安史之乱之后,李氏皇族重振朝纲才逐渐消失。
丘吉尔的这番话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中国古代也是一样。武则天在晚年的时候,面临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立子(李显)还是立侄(武三思、武承嗣)。皇帝到底是交给李家还是武家。在这个问题上,武则天也拿不准,因为李家的势力太大,而且朝臣几乎都支持李家,就连她最重视的宰相狄仁杰也是这个态度。
要知道这是武则天晚年了啊,已经经历了“酷吏政治”,武则天基本上把明面上反对他的人全部搞掉了,但是现在还是很多人不服她,还是坚持支持李家。武则天很清楚,这群朝臣表面上对自己臣服,但实际上还是支持李家。如果她撒手人寰,那么必然会被群起而攻之,昔日汉朝怎么诛灭的吕家,那么今日唐朝就会用同样的手法来诛灭武家。
自己的所作所为让他们所不满,他们积攒多年的恨意一旦爆发,那么对武家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武承嗣和武三思根本没有她的能力,不足以压制群臣,挑起大梁更是痴人说梦。
尤其是征兵一事。初募兵,无有应者,闻太子(李显)行,北郊山头皆兵满,无容人处。这是一个什么信号?武则天肯定明白,她是用武力来维持统治的,人心都在李家,李显才是众望所归。
如果自己不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那么武家对自己离心离德,自己将无人可用;如果自己不立李显,那么根本难以维持人心。在左右为难之际,武则天决定启用第三方势力,一股特殊的势力。
这个势力不能是武家的人,也不能是李家的人,更不能是朝臣。想来想去,唯有面首。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不是太监?太监是不行的,太监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多次干涉朝政,但是这批人始终是依附皇权的。这群人没有生育能力,所以不能为自己的子女所谋。而面首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面首都是有家族的,而且面首们也是有生育能力的,必然会想尽办法掌握权力,与群臣做对。
武则天通过扶持面首,可以在朝廷中建立一股第三方势力,这个势力是听从自己的,因为他们的权力来源就是自己。那么在自己生前,自己肯定可以作威作福,可以使用他们来遏制群臣。如果自己死了,那么他们也是一股势力,李唐皇族肯定需要借用其他势力来绞杀他们。
李唐皇族能借用谁?朝臣吗?一旦朝臣独大,那么就会视皇帝为傀儡,历来的权臣就证明了这一点。李唐皇族到时候只能用武家,因为武家再怎么说也算是外戚势力,可以用武家来制衡面首、群臣。
事实上还真让武则天操盘成功了。张柬之等人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同时传位李显。在此之后,张柬之还率领禁军诛杀了张易之、张昌宗(面首)。这个时候,朝臣就是一家独大,大有“挟天子以令天下”之势。
而在这个过程中,李显启用了武家势力。武家和群臣是水火不容的,但是对他来说是可用之人。因为武则天早年的行为,让朝臣对武家十分不满,所以可以用武家来制衡群臣。但可惜武家没有弄清自己的位置,武家并没有辅佐李显,而是勾结韦皇后,把发动神龙政变的群臣驱逐出朝廷,流放了。
李显虽然用了武家,并且把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的儿子,但是武家并不打算做一个安生的外戚,而且李显的老婆韦皇后还试图效仿武则天。我们上面说了,安乐公主把自己的老公献给了韦皇后,这也就导致武家和韦皇后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最后还是李隆基等人发动政变,这才解决了韦皇后的势力以及武家的势力。
如果不是武三思、韦皇后野心太大的话,那么武则天的布局就成功了。武家依附李显,做一个外戚家族,照样可以保全。但可惜这群人野心太大,而他们又没有武则天的能力,最终以失败收场。
我个人不太认为观点一,因为当时武则天的年纪大了,我们就不说别的,单从年纪上来讲她就没有这个资本了,折腾不起了。人性的欲望确实大,但是权力的欲望更大,在两者之间,武则天还是更重视权力的,所以我认为观点二和观点三应该符合武则天的想法。
毛主席他老人家也认为武则天荒乱一事值得商量,毕竟作为一个政治家,首先要考虑的是政治方面的原因,个人的欲望比不上政治上的考量。各位看官你们怎么看,一起留言讨论一下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