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新城市的历史变迁情况可以用科技创新中心来说明,科技创新中心的出现、形成和发展都与科技革命的有着紧密关系。世界性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与转移都发生在历次重大技术革命出现后的历史机遇期。
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近现代以来,先后在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形成了科技创新中心,究其首要原因是这些国家抓住了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及相应的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进而占据了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和科技创新领先地位。17世纪后期,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机革命)使英国伦敦地区成为第一个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并长期保持;19世纪,第二次科技革命(化工技术革命)使法国巴黎成为第二个全球性创新中心;20世纪初,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力技术革命)使美国纽约、洛杉矶等地区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本世纪70年代以后,第四次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东京、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区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每一次在新的区位造就新的科技创新中心,都会产生出具有影响力的全球创新城市。
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变换是经济长周期波动的体现。经济经历了四次周期性变化,主要是经济系统中引入了重大的新技术,并受创新的动态性特征影响。世界经济的重心从欧洲转为北美,再逐步转移到亚洲地区。重大技术革命和制度革新能够带来具有影响力的创新集群,这些集群可以带来经济明显变化,推动一个经济长周期波动的演变。
欧洲的英国伦敦在工业革命之后借助创意产业实现了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引领以创意、金融产业为代表的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创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榜样。
北美的硅谷和波士顿地区的128公路依靠技术革命,以高科技产业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研发、金融、中介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以科技园区为载体发展高科技型制造业为主导产业成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两大高技术区域创新集群。
亚洲的东京依靠现代服务业、工业、研发集群从传统工业城市群逐步转变为全球创新中心。新加坡吸引跨国公司的重点由生产基地转向研发中心,推动本土企业技术升级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模式从制造业城市转变为全球创新中心。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依靠巨大的科技研发支出,众多的创业公司及风险投资人逐渐发展成为互联网、通讯、信息技术与软件和生命科学四个主要的产业集群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城市。中国香港推行经济多元化,各类服务业得以高速发展逐步从传统转口贸易、制造业城市转变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