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鬼”李贺虽不如李白杜甫等诗人那么出名,但有一首四句诗却惊艳了千年之久,世世代代被人们传颂,这首诗便是《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最有名的一首诗(李贺最有名的一首诗将进酒)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的意思是,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武器,去收复被割据的五十洲?请你暂时登上凌烟阁去看一看,有哪一个书生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这首诗并非委婉的诗风,直抒胸臆般把心中的愤慨诉说出来,将家国零落的愤懑,和对自己身世的悲慨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李贺的诗作并非全部如此,他的诗作风格特点极其鲜明,不然也就不会被后人称作“诗鬼”了。
李贺自幼家境贫寒,所以体型也极为细瘦,长相也很特别,极具个人特色。不仅如此,李贺还十分有才华。
他从小便聪明机灵,才思敏捷,虽然他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天赋,但他依然十分努力,刻苦读书。
在李贺七岁时作了一首诗,读过的人没有一个说这首诗写得不好的。后来李贺的这首诗传到了当时已经很有名的韩愈的耳朵里。
韩愈读过李贺的诗后赞叹不已,在了解到李贺只是个七岁孩童后更是啧啧称奇,于是韩愈携一名友人,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去拜访李贺。
韩愈见到李贺后并不十分相信,眼前这个瘦弱的小毛孩竟能作出如此美妙的诗作,于是刚见到李贺便开始考验他,要他立马作一首诗。
李贺听罢当即写下了一首《高轩过》,韩愈看后大为震惊。真是人不可相貌,也不可凭年龄大小断才能!
眼前这个七岁小儿竟真能作出如此好的诗作,韩愈大喜,不停地夸赞李贺聪明有才华。
后来韩愈拜访李贺并对李贺啧啧称奇的事情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李贺也因此被称为“神童”。尽管如此李贺并没有得意骄傲,他依然十分刻苦。
一直到元和二年,李贺早已经是声名远扬了,他想着要尽快参加科考,好求取功名光宗耀祖,不幸的是在元和三四年间,李贺的父亲李晋肃过世了。
李贺的父亲去世时,李贺还未满弱冠的年龄,按照要求他必须服丧满三年才可离开,于是李贺只好暂时先放下科考,专心服丧。
元和五年,李贺服丧结束后想要去参加进士科考,结果却因为李贺想考的进士科的“进”和他父亲李晋肃的“晋”音同,需要避父讳,于是李贺便因为这个理由被拒绝举进士。
李贺听到这荒谬的理由虽然十分气愤,但他也无济于事,只好愤愤不平地离开了考试院。
实际上,避父讳也并没有如此严苛的要求,是因为少时就出名了的李贺遭人妒忌,被传出了种种流言,这才影响了他举进士。
李贺遭人陷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十分气愤与无奈,于是他只好通过作诗来疏解心情。在这期间他写了不少直抒胸臆表达愤怒之情的诗作。
可能是因为李贺是李唐宗室的后裔,再加上韩愈对他十分赏识,于是便大力推荐李贺,种种原因之下李贺被推荐,做了一个小小的九品芝麻官——奉礼郎。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官职,但最起码做了官,有了俸禄,日常的生活开销也就有了保障。
李贺是诗人,潇洒随性惯了,官场上的那些尔虞我诈他自然是瞧不上的。在做奉礼郎的这三年来,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也对社会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于是在这期间,他写了不少抨击社会黑暗与关注民生的诗作。
有人说李贺这一时期的诗是“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而李贺后期诗风的形成也深受这次做官经历的影响。
李贺虽当了三年的九品芝麻官,但实际上后期他也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拔和晋升的机会,李贺穷极一生都仕途不顺,虽然有很高的才华和能力但始终无处施展,于是他创作的泄愤诗作愈发多了起来。
再加上他的妻子也在这期间病逝了,本就内心折磨的李贺更是心力交瘁,虽然他很想再寻机会建功立业,扬名立万,但好运始终没有眷顾他。
李贺辗转多地最终还是回到了昌谷的故居,他强撑着病重的身躯,坚持整理他这一辈子呕心沥血创作的诗词。
最终在元和十一年,李贺病逝了,只活了27岁。
李贺的死无不让人唏嘘,如此有才的人却始终无法得到赏识,自身的能力越强就与外界的不受重用越成矛盾,就这样,一个才子就这样英年早逝了。
回顾李贺的一生,仕途和儿时的经历对他的诗风影响巨大。李贺一生创作了许多类型的诗,有借古讽今题材、发愤抒情题材和神仙鬼魅题材等等。
其中最为特别的便是神仙鬼魅题材的诗作了,李贺的诗作中大量采用一些很偏门冷门的字词,诗中体现了他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读来让人感觉非同寻常。
李贺因为自己这坎坷的一生本就非常的烦闷,他时常想不通,明明很有才学的他为何会沦落至此,于是便借用神仙鬼魅这一类的题材来抒发他内心的无奈与悲苦。
这也是后世人们把李贺称作“诗鬼”的重要原因,看完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对李贺的一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此有才华的人不仅没有成功走上仕途节节高升,还遭到小人的妒忌让他处处碰壁,这样的强烈反差难免让人唏嘘。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正是李贺这坎坷的一生和独特的经历,成就了他别具一格的诗风。
而他的故事到现在都被人们提起,他的诗作也因为独特的风格而流传千古。这也算是对于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他的一种安慰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