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海水资源(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水资源(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水资源(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一个庞大的海底资源大宝库已经向中国而非美国打开。太平洋中部水深数千米的海底,遍布着数以万亿计的黑色畸形金属块,它们或许能解决迫在眉睫的资源危机。这些金属块叫锰结核,是一种镍、钻、锰和稀土金属的集合体,通过复杂的生化过程形成。海洋

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一个庞大的海底资源大宝库已经向中国而非美国打开。太平洋中部水深数千米的海底,遍布着数以万亿计的黑色畸形金属块,它们或许能解决迫在眉睫的资源危机。这些金属块叫锰结核,是一种镍、钻、锰和稀土金属的集合体,通过复杂的生化过程形成。海洋生物学者说,锰结核组成了地球上最鲜为人知的环境之一,藴藏着地球生命的奥秘。而对于中国和美国这样的大国而言,谁掌握千年都用不完的资源是胜负的关键。

在能够实现海底采矿的国家看来,锰结核是“石中电池”、“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最简单的方法”。但生态环境保护人士说,开采锰结核会带来级联效应,结果比气候变化更糟。是否应开采地球上的最后处女地,这场关乎伦理的争论无论是激烈程度还是重要意义都在持续升级。但中国已经作出了实际行动。中国研发的“海底多金属结核集矿系统”已经在太平洋进行了多次试验,其活动海域水深从500米向着1000米进发。

这意味着中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将所有国家包括美国都甩在身后,极有可能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开采海底锰结核的国家。而这种开采活动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深海开采技术。需要在太平洋上建立一座移动的“海上城市”,将开采起来的资源直接进行冶炼处理,如此这个项目才是经济可行的。建立一座“海上城市”工程量极为庞大,看起来只有中国才具有这样的力量!

海水资源(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水资源(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这也是为什么海洋权益争夺绝不能有丝毫退让的原因。人类对于深海的了解和开发利用实际上不比太空更多,既然每一个大国都要抢占“制高点”,当然也必须抢占“制深点”。另外,“海上城市”与本土的联系也需要量子技术的进步。2016年,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利用该卫星进行的激光通信试验中,数据传输速率达到惊人的每秒5G。

在这次试验后不久,中国的空间实验室天官二号进行了全世界首次天地激光通信,克服了实际应用中的另一个主要障碍。2019年,中国的实践二十号卫星完成了速率高达每秒10G的星地通信试验。得益于中国对量子项目的大量投资,一些量子研究突破已在激光通信中得到迅速应用。文/PY

上一篇: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忆秦娥娄山关原文朗读视频)
下一篇: 占守岛(占守岛之战)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