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长安区韦曲街道申店初级中学马艳
【教材分析】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曲作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最后一篇课文《古代诗歌四首》中的最后一首。这首小令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全文仅5句28字,就意蕴丰富地勾勒出一幅意境深远的秋思图。纯用白描勾勒景物,但却做到了简约与深细相依,静景与动景相映,景色与情思相融,值得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学情分析】
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这首小令简约凝练、明白晓畅,容易读懂。虽然他们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但由于理解能力不足、经验缺乏,对诗歌中语言文字的妙处体会不深,所以难以真正透过一组组景物去感悟出它的意境美,体悟出作者的哀思。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在对意象的解读赏析中,想象诗歌中的画面、情境,体会诗歌背后诗人心境,从而产生读好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正是秋天,同学们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呢?丰收喜悦的还是多愁善感的?色彩斑斓的还是枯叶飘零的?历史上留下了很多与秋天相关的千古名句。如伟大领袖***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元代徐再思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等,真是数不尽的秋诗,诉不清的秋情。其中有一首被誉为“秋思之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首小令--《天净沙·秋思》,与马致远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诗人眼中特有的秋天。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描写秋天的古诗名句,让学生感受秋天在不同诗人笔下不同的色彩,同时引入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预习检查,交流探讨
1.作者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元末明初的贾仲更称他是“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凌波仙•吊词])。
2.背景链接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1年版)。这首小令是马致远旅途漂泊时的作品之一。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被誉之为“秋思之祖”。
3.文史知识
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着一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分为套数和小令。《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三、诵读欣赏,初步感知
1.齐读课文,知意体情。
(1)马致远的这首小令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说一说。
一个离家在外的游子通过选取秋天的一些景物进行有机组合来传达自己的愁情。
(2)整首小令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提示:悲伤、凄凉。
2.反复诵读,读出节奏和韵律。
(1)带着感情齐读。
(2)自由读,注意节奏和韵律(停顿、声调变化、快慢、重音等)。
(3)教师点评,纠正指导,范读后让学生听事先准备好的音频材料。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作品大意、课文的感情基调,领略其中蕴含的感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己诵读,把握节奏,深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四、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1. 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写景。“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抒情。
2.本曲前三句写了哪些景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①首句写的这些景物,试着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创设出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苍老干枯的树上,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黄昏时的乌鸦哀鸣着,寻找着自己的窝巢。
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②“小令”的第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温馨、安适、恬静的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水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屋里的人们正聚在一起共进晚餐。
像一幅一幅幽远恬静的水墨画,给人温馨恬淡之感。
这是伏笔,与其他诗句形成强烈的对比反衬作用:“他人有家我独无”,更添思乡之情。
③概括第三句诗中所描写的景致。(可以加入合理的想象)
“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上。
古道荒凉,西风萧瑟,马已羸弱,人何以堪?因此,凄凉、冷清、孤寂、愁苦的气氛中,诗人怎能不升起思乡之情啊!
“小桥流水人家”(别人的生活)与“古道西风瘦马”(“我”的境况)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对比,更能衬托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侧面描写)
④这前三句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和表现主题的角度分别给这三句拟一个小标题。这三句在诗中有何作用?这是什么写作方法?
前三句写景:深秋暮(晚)景图。游子思乡图。
没有提到过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有力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为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明主旨做了有力的铺垫。
这是寄情于物的写法。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最后这一句还是在描写景致么?这是什么表达方式?在诗中有何作用?
抒情,思乡之情。望着西沉的太阳,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
直抒胸臆,点明主旨——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悲哀。(即:游子的羁旅之思。)
4.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用九个细节(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思,惆怅之情——寄情于景。
五、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经典画面,形成一段优美的文字。
预设①: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预设②: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老树上枯藤缠绕,乌鸦归巢,还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几户人家正炊烟袅袅,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回到温馨宁静的家。而此时诗人却还牵着一匹瘦马独自行进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他将投宿到何方呢?望着西沉的太阳,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六、小结
这首小令寄情于物,全文仅5句28字,就意蕴丰富地勾勒出一幅萧瑟、苍凉、意境深远的秋郊夕照图,用以衬托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苦之情。纯用白描勾勒景物,但却做到了简约与深细相依,静景与动景相映,景色与情思相融,值得反复吟咏、细细品味。我们不难看出: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方法,1、从语言入手,再现画面;2、从画面感受意境;3、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进入它的艺术境界,丰富诗(曲)的内容。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中实践。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本首小令
2、抄写重点字词、词意
3、将这首小令改写成一首现代散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