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事件: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意义(商鞅变法的意义七年级上册)
公元前359年,商鞅想变更法治,以求富强,但是很多秦人不高兴。
在变法前,围绕是否施行变法,商鞅和秦孝公的大臣甘龙、杜挚展开了精彩的辩论。比如甘龙就说如果按照之前的法治去实施,官吏们做起来也顺手,百姓的接受程度也高。杜挚也说如果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常法。商鞅则反驳说,一般人安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自己所闻。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谈论常法以外的变革。三代礼制不同却各成王业,五伯法制不一却各成霸业。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的人为礼制所束。治理国家没有固定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必仿效旧法。所以汤武不依旧法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变旧礼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遵循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孝公说:“说得好。”于是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最终制定了变法的命令。
商鞅的法令规定,百姓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不告发坏人的腰斩,告发坏人的跟斩杀敌人一样受赏,隐藏奸恶的人与投降敌人同罪。一家有两个以上壮丁不分居的,赋税加倍。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为私事斗殴的,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因从事工商业及因懒惰而贫穷的,其妻子全都没入官府为奴。国君亲属宗族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册。明确尊卑爵位等级,各按等级差别占有土地、房产,家臣奴婢数量、衣裳、服饰按各家爵位等级决定。有军功的享受荣耀,没有军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显荣。
法令都确定以后,卫鞅并没有立刻公布,因为害怕老百姓不能相信。怎么才能让大家相信呢?接下来就是咱们小学学到的《城门立木》的故事:卫鞅在南门放了一根长木头,说如果有人能把木头挪到北门,就给黄金10金,老百姓都觉得很奇怪,都来凑热闹,也没人去搬木头,后来卫鞅就说能搬到北门的人给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果真就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了北门,获得了50金的奖励,大家看了,都纷纷赞扬卫鞅,这个故事也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卫鞅这才颁布了法令。
变法实施一年后,有很多百姓反应新法的不便,但因为后来变法带来的效果太好了,这些人也就不说什么了。
后来,太子触犯了法律,卫鞅不能对一国的储君动刑,就处罚了太子的老师,秦国上下都为之震慑,新法得到了彻底的贯彻和执行。
终于,经过十年的变法,秦国的军事力量强大了,农业发展了,百姓也富裕了,推动了秦国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国无盗贼,粮仓里面堆满了粮食,军队骁勇善战,让秦国成为七雄之首,称霸天下,并最终统一了中国。
二、问题
1、为什么秦人一开始会不高兴?
这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都有惯性,改革还侵犯了部分贵族和特权阶层的利益。举个例子,你在一家公司上班,考核指标、作息、考勤都习惯了,突然来了一个高管说要改规章制度,你肯定会有抵触,尤其是有利益冲突的时候,这是一个道理。
2、为什么要城门立木?
新法令需要全国人民贯彻执行,新制度的执行需要的是建立公信力。公信力怎么建立呢?需要一个不平常的举动,城门立木就是一个最好的宣传方案。
3、为什么要处罚太子的老师?
新制度的执行需要领导和上层人士的示范和遵守,太子犯错也要处罚才能体现公平公正。
三、启示
1、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要越做越强,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改革是否能有成效,关键在于最终目的是否符合国之“大义”,也就是给绝大多数人提供上升的空间和发展的收益。秦国老百姓立了军功,可以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可以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这符合国之“大义”。
2、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要尊重专业人才、精英,他们能够引领时代的发展,提出改革的方案。
3、改革从不会一帆风顺。多数人可能会对改革不理解,既得利益者会对改革百般阻挠。
4、改革的执行需要公平、公信,领导者和社会的上层人士要率先垂范,更要对改革有坚定的信心和信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