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文史哲》2024年第1期目录/摘要

《文史哲》2024年第1期目录/摘要

《文史哲》2024年第1期目录/摘要本期作者:罗志田,葛兆光,杨华,黄燕强,谭明冉,李泽华,喻中,冯立君......

文史哲_文史哲_文史哲

学术史研究

传说与史迹:故事眼光下史学的转向

——“古史辨”对中国现代史学的推动(一)

罗志田 / 5

探寻中古宗教的历史语境

——读邓广铭先生听陈寅恪“天师道”课笔记

葛兆光 / 18

左翼文学问题

“新世界”:抗战初期“晋察冀”的叙事生产与地方言说(1937-1938)

马娇娇 / 31

文史新考

酬世文献与中国传统礼制的“下移”

杨华 / 45

中古佛教经学中的章疏传统

郑兴中 / 67

儒学研究

“原儒”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史”探源

——熊十力晚年思想定论

黄燕强 / 76

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初始涵义和实践困境

谭明冉 / 92

希圣与尊经

——扬雄和刘歆的“复古”路径及其脉络辨析

赵培 / 99

传承与嬗变:韩国儒教丧祭礼之历史迁衍及文化影响

李泽华 / 115

古典思想与政治文明

论禽滑釐的法哲学

喻中 / 126

唐代辽东之役与东部欧亚的联动

冯立君 / 137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文论研究

以“虎”赋形背后的汇合与分叉

——海子和布劳提根的死亡意识比较研究

黄潇 / 154

文史哲_文史哲_文史哲

文史哲_文史哲_文史哲

传说与史迹:故事眼光下史学的转向

——“古史辨”对中国现代史学的推动(一)

摘 要:一百年前发起的古史辨,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史学革命,是中国史学走向现代的一个表征。古史辨的最大贡献与其说是“史迹的整理”,或更在于以传说的眼光看待历史的自觉意识,二者在当时又有些内在的紧张。要探讨古史辨学人如何推动传说在史学中的兴起,不能不对几个重要的背景因素进行梳理:从清代开始的学术眼光移向“正经正史”之外,奠定了民国前期新史学一个颇具突破性的倾向。而近代引入的进化论与社会阶段说,导致昔人眼中的黄金古代变成一个原始的时段。怎样定位已被颠覆的古代,成为必须面对的时代新问题。在民初兴起的截断众流倾向,主张把上古史的一大段作存而不论的处理,这一倾向引发了不同的因应和纠偏举措,包括“传说时代”的提出。

关键词:古史辨;考证学;进化论;社会阶段论;传说时代

作 者: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探寻中古宗教的历史语境

——读邓广铭先生听陈寅恪“天师道”课笔记

摘 要:本文以1939年邓广铭在昆明听陈寅恪讲天师道课的笔记为例,讨论有关道教史研究的几个问题。首先,从学术史角度讨论如何理解陈寅恪对中古宗教史中滨海地域、外来文化以及“汉化”现象的猜测和分析。其次,指明陈寅恪中古宗教研究的意义,并不在于解决天师道的具体历史问题,而在于提示中古史研究的大关节。最后,通过这份课程笔记中的两句话,重新理解陈寅恪为何如此重视道教在中国思想、学术与文化史中的意义。

关键词:陈寅恪;天师道;道教;中古宗教研究

作 者: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

“新世界”:抗战初期“晋察冀”的

叙事生产与地方言说(1937-1938)

摘 要:晋察冀地处对日武装斗争最前线,乃是抗战期间第一个成立,也是唯一一个得到国民政府行政院和军事委员会正式承认的敌后根据地。自创建伊始,晋察冀即在大众舆论中获得了高度的象征价值,据此考察左翼文人的前线报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传、西方人士的乌托邦想象,或能再现根据地地方叙事的“发生史”:1937-1938年间,在晋察冀急需建构地方身份之时,各方话语力量究竟赋予了该地何种历史内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文字内部又包含怎样的言说策略?对“晋察冀”的形塑与生产,实际上也是创制“新世界”的一种努力,这一过程中不同性质的文本往往彼此驱策、交互,乃至往复作用。这种地方叙事上的联动与“升格”,或许本身就是政治发生的过程。

关键词:晋察冀;抗日战争;根据地;红色乌托邦;报告文学;周立波

作 者:马娇娇,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水木学者”博士后

酬世文献与中国传统礼制的“下移”

摘 要:明清以来,“酬世文献”甚多,但其编纂目的在于日用应酬,多为民间坊刻,印刷粗糙,版本混乱,用之即弃,所以存世较少。目前至少可梳理出《酬世锦囊》《应酬汇选》和《乡党应酬》三个系统,其祖本可溯源至清初乃至元明的民间日用类书。宋明理学尤其是阳明学主张“应酬即是格物”,“应酬即礼”,为日用应酬的礼仪化和酬世文献的编纂做了理论铺垫。作为一种礼仪手册,酬世文献延伸并细化了宋代以来的庶人乡礼,打破了“庶人无酬酢之礼”的限制。酬世文献中的礼文,是明清以来民间礼仪活动中口头言说、文字往还、人神沟通的主要文本资源,其中的活套、丽句、佳联极便于下层行礼者模仿套用,促进了礼文在民间社会的应用。乡间礼生、“下层读书人”或“平民读书人”,都是酬世文献的传播者和应用者。民间酬世文献的流行,推动了传统礼制的下移和礼仪之邦的形成。

关键词:酬世文献;礼制下移;日用类书;应酬

作 者:杨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中古佛教经学中的章疏传统

摘 要:中国佛教经学中的章疏传统,包括义章和义疏两类文体。两者是中古时期僧众解释佛经的两种基本模式:义章通释经典大义与核心名相;义疏则“依文释义”。两者一经一纬,共同构成中国佛教经学诠释学的两个基本维度。这一传统在隋唐时代逐渐定型,并与“论”形成严格区分:不能将章疏归入印度佛教“经律论”三藏中的“论藏”一类,也不能将之归入中国传统文体中的论著一类。这一时期,僧众以义章与义疏共同解释同一经典,如《成实论》《摄大乘论》《杂心论》等,是章疏传统的重要表现。对义章的界定,当以义疏为标准,义章是义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具体而言,义章是将义疏的解释方法,应用于事数名相、经典大义等解释的产物。

关键词:解经学;义疏;义章;章疏传统

作 者:郑兴中,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原儒”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史”探源

——熊十力晚年思想定论

摘 要:“儒”和“儒学”的溯源问题,关系到如何界定中国文化思想的本源及其宗脉。熊十力《原儒》一书在探寻儒学的本源时,阐述了他对“中国文化向何处去”“中国向何处去”等时代问题的省思。围绕此中心议题而展开的,一是以“哲学”界定儒学的知识性质,称儒学开启了中国轴心时代“哲学的突破”的序幕;二是梳理儒学在先秦的分派,藉此重建一种具备现代性的儒家学统;三是确认《易》为中国哲学之源,称《易》奠定了中国哲学的特质及其核心问题;四是论证诸子为儒家的“支与流裔”,儒学与诸子学的源流关系,呈现了先秦哲学史中经与子之间的互动互渗现象。熊十力的“原儒”既以儒学为正统,又尝试融通儒学(经学)与诸子学,从而建构一种具备现代性的新学统,由此开出科学、民主、平等等价值观念。

关键词:熊十力;原儒;学统;《易》;经子关系

作 者:黄燕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初始涵义和实践困境

摘 要: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初始涵义,在于自我限定,避免强人所难,从而达到心灵上的宁静。证之以庄子对“推己及人”及“仁义”的批判和对“至仁无亲”的描述,更说明孔子追求的是“心安”,而不是利益的交换。据此可知,康德、叔本华、尼采和俞吾金等人站在近代个体意识高涨、人己对立的契约原则上批判这个命题,忽略了孔子重视“心安”、轻视功利的初衷。但是,既然该命题将人己对立起来,必然导致人们从互惠的或契约的角度理解它,这就导致它的实践困境:首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存在一个“自己当下所行”与“自己对他人的期望”之间的时间差,即我所做的,不会立即得到回报,甚至永远不会得到回报,于是一些人便不愿遵守;其次,这种功利的解析又必然与该命题所包含的感性成分发生冲突,使人们徘徊于理性与情感之间,使该命题难以得到很好的贯彻。

关键词: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心安;互惠

作 者:谭明冉,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

希圣与尊经

——扬雄和刘歆的“复古”路径及其脉络辨析

摘 要:扬雄和刘歆可谓经学发展史上节点式的人物,面对西汉末年博士经学的颓态,他们希望通过“复古”回到儒学最初的根本,然取径相异:扬雄缵绪圣人之所为,广圣道、拟众经;刘歆则在汉代官方立学原则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广学、正经、诂经来变革利禄之学的衰局。纵览儒学在秦汉时期的发展,可知扬雄希圣拟经的行为实际上同儒学“博采诸学,折中于一”的子学自新精神一脉相承,与司马迁和董仲舒可归为一类,在西汉儒学中自有其位置;刘歆其人其学仍在西汉今文经学统序之中,其援古济今的经学革新努力虽然是中央官学内部的调整,但将儒生的视线从固化了的师法转移回了经典文本之上,有意无意间导引了训经诂圣的后汉经学路径。

关键词:扬雄;刘歆;希圣;尊经;复古

作 者:赵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编审

传承与嬗变:韩国儒教丧祭礼之历史迁衍及文化影响

摘 要:以丧祭礼为重点的儒教礼仪是韩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三国时期,儒家三年丧与丧服制度等丧祭礼仪不断流入,但这些礼仪主要局限于王室,至高丽时期,儒教丧祭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巫俗和佛教为基础的礼仪生活,呈现出与巫俗和佛教并行或混合的丧祭礼形态。14世纪末,随着《朱子家礼》的引入,朝鲜王朝将儒家思想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理念,把《朱子家礼》中的“冠婚丧祭”作为礼仪的一般性规定,使韩国的传统礼仪文化变为了儒教式礼仪。在近代西方工业化浪潮的冲击熏染下,韩国儒教丧祭礼开启了内容与形式上的革变,主要体现于祭祀对象的缩减、行祭时间的转替及礼仪空间的变动,以此来适应城市化进程与城乡社会结构的变迁。虽然儒教丧祭礼产生了一定的形变,但其本质特性依然维持其中,并对其他宗教礼仪产生了积极的文化影响。

关键词:韩国儒教传统;儒教礼仪;丧祭礼;礼仪世俗化

作 者:李泽华,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

论禽滑釐的法哲学

摘 要:在先秦诸子中,禽滑釐是一个可以与墨翟并称的墨家代表人物。为了全面理解先秦墨家的法哲学,对禽滑釐的法哲学有必要给予专门的论述。借助各种文献,禽滑釐的法哲学作为他建构文明秩序的一种构想,同时也作为一种源出于禽滑釐的文明秩序原理,可以被概括为四个要点:在文与质的关系上,主张质先于文;在己与物的关系上,主张舍己济物;在强与弱的关系上,主张扶弱御强;在道与器的关系上,主张以器载道。禽滑釐的法哲学具有兼容综合、因行成义、实效主义等方面的特质,在继承墨子法哲学的基础上,又有一定的发展创新。禽滑釐虽然不尚多言,但他对文明秩序及其建构方式的思考与选择、言说与行动,具有知行合一的品质,个性鲜明,自有其相对独立的法哲学意义。

关键词:墨家;法哲学;禽滑釐;墨子

作 者:喻中,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教授

唐代辽东之役与东部欧亚的联动

摘 要:唐代辽东之役战事本身之外,更需重点关注的是其在东部欧亚地区引发的多层联动。因东征唐军的胡汉混融特征,草原各族皆随唐朝大纛而动:汉军将士与突厥、契丹、奚、靺鞨诸部,乃至高昌、粟特、羌、蛮诸蕃兵将共同出征,一部分高句丽人、百济人和全部新罗军队也在唐军序列,辽东之役由此成为聚集北部边疆诸多人群向东部边疆移动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另一个层面,唐太宗亲率大军出师后,突厥故地的薛延陀与高句丽暗通款曲并南下骚扰,唐朝北边政策因之而有对应调整;吐蕃密切关注东边战事,唐蕃关系随之而动。唐高宗时代辽东之役范围扩大至朝鲜半岛及其海域,百济被渡海攻灭,倭国也遭受重创,高句丽在内外夹击中覆亡,新罗百般攫取辽东之役战果,契丹复在营州掀起反唐浪潮,辽西靺鞨等杂合势力趁机在辽东北部建立渤海国,唐朝安东都护府等羁縻府州因之动荡。这一系列局势变化之中,唐朝既是发轫者,也是应对者,中央边疆域外形成多层联动。唐代在辽东的战事造成东部欧亚广域范围发生连环性波动,环环相扣,这一现象反映出唐朝在东部欧亚的中心地位。

关键词:唐代;辽东之役;东部欧亚;联动

作 者:冯立君,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以“虎”赋形背后的汇合与分叉

——海子和布劳提根的死亡意识比较研究

摘 要:死亡意识几乎笼罩了同在20世纪80年代自杀的海子与理查德·布劳提根的全部写作。鲜明的“虎”意象,是他们的死亡意识传达、演变的共有标识。以“虎”赋形的“死亡”书写均从最初的情欲表达工具,演变成对生命进程的操控手段,最后成为他们冲破旧有文学范式,以生命换取文学皇冠的献祭方式。同时,他们在驾驭“虎”意象时,均采取了“原始主义”的书写路径,但又在时间意识、表现形式、精神构造、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海子的“原始主义”以原始生态为书写对象,核心是展开对农业文明最后的整全式回望。布劳提根的“原始主义”不再追求对世界的整全性认识,而是对欧洲文学传统和本国文学传统有意采取“无知”的态度,转向语言与结构的创新,体现出在碎片化、民族化的时代背景下对诗意生成机制探索的推进。

关键词:海子;布劳提根;死亡意识;原始主义;诗意生成机制

作 者:黄潇,上海大学文学院讲师

文史哲_文史哲_文史哲

上一篇: 新发现有关赵登禹的日方档案
下一篇: 媒体评出图书订货会10大最期待好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