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藏有一处处“秘密花园”
这是书田开辟出的山海
是大师打理出的桃源
——北大学者的书房
天下很大,书房很小
可在学者眼里,书房就是天下
来自理工、人文社科、医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15位北大学者,他们的书房实景与名师风采,他们的阅读故事和学术人生,他们推荐书单,都呈现在一本书中——《坐拥书城》。
书中的15位主角
在摄影镜头与文字讲述中,大家大师围绕“读有字之书”“读无字之书”“读心灵之书”等话题,传递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之乐,彰显了北大学者作为文章、其书满家的坚守,展示了北大学人对“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感悟。
学者们坐拥书城、静心治学,精神上自由而富足,学问上自信而厚重。学者们的书房很美,而饱读诗书的素心人,更美。
“书房”这一处特别场域,将为我们带来一场思想广博、思考精深、思维激荡的阅读盛宴。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
最好的书就是下一本书
书房里,靠墙的实木书柜格间中,书籍被整齐地归类:一半是法文书,一半则是中文书。书柜的顶上一半是较为巨大的大部头,另一半则堆放着有些年岁的录影带,褪色的包装,给整面书柜平添了几分岁月的厚重感。“书房其实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世界,精神的世界,想象的世界。”
由于总是“借”书读,和很多爱书之人不一样,他对书籍并无太强烈的拥有感,“书最重要的是里面的思想,并非实物本身。”
此外,董强还练就了随处随时都能读书的本事,无论嘈杂与否,拿起一本书就能很快地沉浸其中,专注阅读。“专注力是读书人的重要品质。”董强说,“不光是读书,做学问也是,要专注。”他经常勉励学生,看一篇文章就要完整地看完,要保持内在的安静,不能因为任何事分心。
富有浪漫气息和人文精神的法兰西,对年轻的董强来说,是一片知识的沃土。旅法12年,他将自己深深扎进这片土地,学习一切可以学习的东西,孜孜不倦地汲取着养分。
董强说,阅读要广泛。广泛之一,在于要跨学科,广泛学习各个学科的书籍。但只阅读有形之书还不够。董强认为,阅读的广泛更体现在,要阅读无形之书,阅读世界。
“除却那些永流传的经典书籍,对于我来说,最好的书就是下一本书。”董强补充道。
左右滑动一览董强老师的书房
曹文轩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悠悠万事,阅读为大
曹文轩的书房是一片书山书海。一水儿的实木书柜像赭石色的海潮,浩浩荡荡地,从进门的玄关处发端,又层层叠叠地向屋内推进。曹文轩家中宽敞的会客厅也变作了书房,房间的两墙改为制式统一的书柜,书柜之高,几乎与天花板相接。各式书籍满满当当地列于其上,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当真是满室生辉。书房更深处通向阳台,那里也贴着窗脚,摆了一溜稍矮的书架……
架上的书册不仅有文学著作,自然、社会、人文科学等学科也应有尽有。
“我一直认为‘读书要杂’。写东西、做学问,对知识范围的要求都很大——研究文学的不能只是研究文学,还必须懂哲学、懂心理学、懂历史学,甚至要懂文化学、人类学”,“如果只看本专业的书就想把专业搞好,几乎是不可能的。”
儿时培养起的,对书籍的喜爱乃至渴求,伴随曹文轩教授始终,“一段时间不读书,我就浑身不自在”。“读书就像吃饭一样,因为当时没吃饱,我现在每一顿吃饭都非常认真,我从来没有食欲不好的时候。”
如今,曹教授外出讲课、参加会议、出差、回故乡,皮包和行李箱中,必然装着两样东西,一样是阅读的书,一样是随时可以写点东西的小本子。他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不将书丢掉,一切皆不会丢掉。”
戴锦华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书一日不读就浑身难受
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从地板延伸到天花板的一整面书墙。书架上摆放着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各种书籍,有几层还点缀着几只精致可爱的小摆件。戴锦华老师笑着介绍说,“我的书房其实是一个‘混沌’。”
书架的设计其实只能摆放一层书,但戴锦华的书最终被她安置成两层,所有的缝隙都派上了用场。但仍然有一些实在放不下的书,只能装箱存放在别处。“把它们装箱存在另一个地方,感觉像割舍了生命的一部分一样。”
对于戴老师来说,书房不是一种陈设,不是一种情调,她不会在书房里玩,“它是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可以自由阅读、思考和工作的空间”。
也许在旁人看来,快速、大量地阅读是一种天赋,但对戴锦华来说,比天赋更扎实的,是对书籍的饥饿感所赋予的能力。
戴锦华认为,真正有效的阅读,是先把一本书读厚,而后才是将它读薄。“所以为了读懂一本好书,我们更需要多读。”戴锦华如是说。
不同时期的自己,在书中能看到不同角度的世界;同样一段文字,能引人进入不同层次的思绪——书是常读常新的,戴锦华深以为然。
谈到阅读和自己所从事的电影研究,戴锦华认为,阅读和观影之间存在很高的关联度。“极广泛的阅读帮我获得参照与反思,让我可以触摸并把握社会的变化,然后不断修正自己思考与行动的方向。这是学术,更是生活。”
左右滑动一览戴锦华老师的书房
秦雪征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纸质书的独特性无可替代
按学科归类,按书本大小排列,上百本书籍,或厚重、或单薄,错落有致地摆放在书架上。这便是秦雪征老师的书房。
“我的书不多,跟很多资深的学者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秦雪征老师谦虚道。书籍主要可以分为四类:经济学专业著作、社科类书籍、自己写的书以及课外读物。
秦雪征老师心中“最好的书”是工具书,他说:“我坚信好的书,是能一直留着、有用的书,所以我觉得工具书是最好的书,10年、20年之后再去看这些理论工具,都不过时”。
秦雪征老师的书房中,不仅有琳琅满目的专业书籍,更是保存着许多珍贵的记忆。柜中的三个布偶,分别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吉祥物、纽约州立大学橄榄球队的吉祥物和耶鲁大学橄榄球队的吉祥物。这三个布偶,承载了秦雪征老师求学经历中的回忆,被他珍而重之地收到了柜子里。
“这是您理想中的书房吗?”“这就是我理想中的书房。”
他的专业、喜好、成果,尽浓缩于这方寸之间。
身处信息量爆炸的时代,秦雪征老师强调“千万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对于年轻的学者来说,他认为专业阅读更重要,专业阅读以外的广泛阅读,也是一种闲余时间的娱乐。
在阅读专业著作时,秦雪征老师更倾向于选择纸质书,他认为纸质书比起电子书来说更高效。秦雪征老师并不认为纸质书会被淘汰,他强调纸质书的独特性,“它拿在手里的感觉、前后翻阅的便捷,是替代不了的”。
左右滑动一览秦雪征老师的书房
张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藏书、读书、写书,痴心常在
在北大的老师当中,有这样一位“书痴”,他的藏书布满整个居所,对书的痴迷贯穿了他生活。《资治通鉴》让他坚定地爱上史学,专业研究必读的《元史》更是韦编三绝,陪伴了他在史学领域多年的深耕。
从玄关到墙壁,从隔断到桌案,三万册藏书占据了整个居所,遍布了屋子各处,与其说是书房,不如说是一个微型图书馆。藏书种类各样,大小不一,基本史料、研究著作,书籍被“强迫症”的张帆老师,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书架上。
张老师甚至还专门为这些书,定制了每层高度不一的书架,从地板到天花板,书籍成为屋里斑驳却意外和谐的背景。
读书,也爱书。张帆对书的喜爱从学生时代便在心中生根,当时并不富裕的他,课余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如今学校附近的图书城。大量的书读过后便放在宿舍里,最后连床上都堆满了书。
张帆曾经的住所,书籍俯仰皆拾
后来,张帆老师四处集齐自幼喜爱的书籍,将书籍和岁月回忆一并珍藏。谈及自己的买书心得,张老师显得格外自信,以前流行逛书摊,张帆老师也乐在其中。“看到一本书之后,我马上能反应这本书我有没有,如果没有就立刻买下来,这种情况我80%都不会出错。”
张帆成套收集的书籍
谈及自己最有纪念意义的一本藏书,张帆指向了柜子中的一本线装的《元史氏族表》。这是张帆的博士生导师许大龄先生送给张帆的一本珍贵史料。这类珍贵的线装书,张帆珍而重之地收到了柜子里。因多次翻阅而显得破旧的《元史》,更是被牢牢贴上胶带。
张帆说,历史某种程度上是现实的折射,可以间接地反映现实。“不了解历史,就不可能真正了解现实。这就是历史的价值所在。”
藏书、读书、写书,这是学术工作者对书籍的痴心一片。
左右滑动一览张帆老师的书房
林毅夫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书重要的不是买了多少,而是留下了多少
推开门,一整面墙的木质书架映入眼帘,无任何点缀的棕红色书柜同园外的风景一般,庄严又古老,成百上千本书籍整齐地排列着。从《唐诗三百首》等古籍经典,到《农村全面小康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等现代策论,小小的书架凝聚着博古通今的力量。
在介绍自己的书房时,林毅夫却只淡淡地说道:“我的书房就是我的办公室,有一排书;家里也有办公室,也有书。”
在林毅夫看来,真正的书房不是这样的。真正的书房在心里,是一种心境、一种求知的欲望、是胸中有丘壑。“大块假我以文章”,真正的书房并不局限于这一方天地,而是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
书也不见得就是买来收藏的那些,真正的书可能源于同事、源自朋友,可能是城市的一角也可能在农村广袤的天地,如孔子所说“吾不如老圃”,每个身边的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而他们的认知,就构成了书房。
虽已阅读无数,但在林毅夫看来,“书重要的不是买了多少,而是留下了多少”。
林毅夫眼里,那是一些经典的书,比如朱熹的《四书集注》、老子的《道德经》、六祖惠能的《坛经》以及《金刚经》等,它们是几千年留下来的智慧,传道授业解惑的道,无论哪行哪业都在读的经典。“如果将来什么书都可以舍弃,那几本发黄的书我也会留下来,珍藏下来。”
在谈及读书的目的时,林毅夫提到“读书所以明理”,而明理的目的是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这位学者背后,有着比理论比荣誉更为珍贵的情怀,那是对世界局势的洞见、对中国未来的信心、对国家社会的担当。他认为作为学者的责任在于回答时代之问,克服时代的难题。
朱青生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悠悠万事,阅读为大
八十年代念书时候梦想的缘起,九十年代课上不忘的期许,一间图书馆能不能装在一枚储存器里,时光给予了他肯定的回答。
在朱青生老师的办公室,满壁的藏书和书桌,正中的电脑碰撞之间是他的真知灼见。
他说,“我不要看到书的封皮的颜色,太花。还是古代的书好,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书几乎都是一色的。”朱青生说,他家中满墙的柜子都是不透明的门,书都放在柜子里,他说如果连自己的书不知道在哪儿,就不能看书了。
朱青生利用自己从书中获得的知识与理论觉悟,构建出认知与思考框架,借助艺术史,对人的问题进行追究,利用图-词-物的对应思考方式,用图像并行于文献和考古实物,来解释历史问题。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朱青生除了涉猎人文学科相关的书籍,还不断阅读了解科学相关的知识,并且参与对应的研究项目,促进计算艺术史,推进艺术史图像数据库的建立。
“一个人一定要阅读”,移动终端用于储存书籍以便利基础阅读,在碎片中建立自己的体系结构,是他推崇“数字书房”的初衷。
在朱青生老师看来,“人类目前所处的是一个新媒体、新技术的新时代,书的存在是上一个印刷时代的产物,历史上取代经文手抄本,而文字抄本也曾取代口头传承的史诗吟唱,史诗吟唱取代过喊叫和触摸……”
王诗宬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从书房出发,到全世界去
在北大数院四楼,有这样一间四方小屋,装饰与陈设独具一格,时间的痕迹处处可寻。
书房更像是王诗宬的落脚点,他在这里短暂休整,然后去到更远的地方。从书房出发,到全世界去。
看诗词歌赋里的文人兴叹或是风花雪月,看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看逍遥乎天地之间的老庄……这是王诗成在日常生活之外打开的第一重世界——古典哲学的世界。他的阅读习惯也由此养成。
第二重世界,是数学的世界。作为知青在乡下插队时,王诗寂阅读了不少关于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书籍,也没有特别的目的,只是出于兴趣。他尤其喜欢思考数学方面的问题,“因为我看不懂,或者很难看懂”。那些抽象的、可推导的,同时富含神秘气息的定理,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他。
第三重世界,不再是阅读,而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天地。办公室的门常年敞开,门板上贴着各式各样的纸张:车票、合影、剪报的残片……每一份在无声地讲述着一段行走四方的故事。墙壁上两张圈点着密密标记的巨幅地图,记录着它们的主人,认识这个世界的足迹。
王诗宬老师虽为“数学大牛”,平日里却也是人文历史爱好者,爱读诗,爱读史,那些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版的老书,都是他“不务正业”的收藏。
贴近门边一隅的书柜里,既有全英文的数学专业书籍,又有残破泛黄的文史旧册,书页微卷,相映成趣,满是岁月的洗礼。
编者简介
《坐拥书城——北大学者书房》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编
摄影•吕宸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是在校党委领导下贯彻和落实新时代的宣传路线、方针和政策,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全校宣传工作的部门。
任羽中,现任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长、党委政研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比较政治学。曾出版《完美大学必修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问题研究》等专著。
罗玲,现任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美关系史、文化产业管理。编著《做你人生的冠军——聆听25位时代精英的传奇》《下一个冠军就是你:追随成功人士的心路历程》《生命望乡的行吟》等,《余音绕园》《北大洋先生》《燕园流云》《永远的校园》等编委。
郭俊玲,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副主任。主编《影响人生的书单》。
王颜欣,现任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总编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北京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的运营管理工作。
名家荐语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雅讲席教授 吴志攀:
一个好的学者,不能没有书房;一所好的大学,也不能不千方百计为学者们经营和保障安静的书房。这是学者们安身立命之所在。
待在自己的书房里,就好像鱼儿在水、鸟儿在天,自由自在;对着一架又一架的书,那万家的忧乐、百年的兴衰,都了然在心了。
书貌一瞥
书房总览
董强:中法合璧的微缩世界
韩茂莉:万卷间,碧海沧田
张慧瑜:诗意地栖居
曹文轩:悠悠万事,阅读为大
徐湘林:行者的方寸
戴锦华:混沌开天地
秦雪征:理想之境
王余光:守一处书香流溢
张帆:“痴”心常在
穆良柱:掌灯宇宙
林毅夫:存心万壑
朱青生:时间的吟唱
方博:登入“安全岛屿”
王诗宬:从书房出发,到全世界去
孟涓涓:越过书山与人海
左右滑动查看
书房中的书
是构建个人想象世界的砖瓦
书房在的房
是时间与空间交叠的三角洲
一桌一椅一坐榻
一灯一人一卷书
燕园里形色建筑矗立
人与书的故事仍在继续
走进《坐拥书城——北大学者书房》
看见不一样的书间万象
看到智者的另一个世界
你梦想的书房是什么样的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