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文成帝拓跋濬(文成帝和孝文帝的关系)

文成帝拓跋濬(文成帝和孝文帝的关系)

文成帝拓跋濬(文成帝和孝文帝的关系)选自《文物》1997年12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灵丘县文物局。《南巡碑》,全称《皇帝南巡之颂》碑,是为纪念北魏和平二年(461年)文成帝拓跋睿南巡而立。该碑原存于山西省灵丘县县城东南约15公里处的河阶台地上(图一、二),台地东、南、西三面环绕唐河水,北面与山地相接,由山顶俯视,台地平面南北向呈楔形

选自《文物》1997年12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灵丘县文物局。

《南巡碑》,全称《皇帝南巡之颂》碑,是为纪念北魏和平二年(461年)文成帝拓跋睿南巡而立。该碑原存于山西省灵丘县县城东南约15公里处的河阶台地上(图一、二),台地东、南、西三面环绕唐河水,北面与山地相接,由山顶俯视,台地平面南北向呈楔形,北宽南窄。台地隔唐河以南为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当地人称“笔架山”;台地隔唐河以西,即北魏著名的“灵丘道”(现在是一条省级公路),当年北魏皇帝由平城南巡山东诸州,就必经此道。

《南巡碑》遗存在台地中部,除龟座,残碑半掩埋于草丛和土中外,在其周围还残存着不少宋、辽、金时代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槽纹砖、筒瓦、兽头瓦当、滴水等残件,表明这里曾经建过碑亭。据当地人讲,原在碑座地表下,还有一方形基座,边长约4米,基座四周由片石砌成,内填有夯实的石灰和土,惜已被破坏。

文成帝拓跋濬(文成帝和孝文帝的关系)

文成帝拓跋濬(文成帝和孝文帝的关系)

关于此碑,近年已有学者做过报道和研究①,最近我们再到原地复査,认真校勘残碑,意外地又辨识岀1000余字,连同过去学者辨识之文,可识碑文已达2600余字。不仅碑之原貌更加清晰,而且研究价值也大为提高。

一碑首、碑身与碑座

碑为螭首龟趺,碑首,碑身与碑座均为白灰色石灰岩质。

1、碑首

碑首顶沿呈弧形,久已断裂为二,拼合后宽145、厚30、高84厘米,最宽处比碑身约宽8厘米。顶端随弧度雕刻四龙,碑阳双龙,碑阴双龙,皆身上头下,左右对称。龙唇张舌吐,长须曲卷,形神兼备,刻工精细;仅双耳和吻部稍残(图三、四)。龙身表面精刻着片片鳞甲,身躯中部在碑顶中央交叉扭結,后半身及龙爪俱隐而不见。

碑额正面为6个阳刻方框,分3行,每行二框,长、宽均约为26厘米。框中阳刻“皇帝南巡之颂”6个大字,每框1字。字为篆体,长方形,宽长分别在17?24厘米。碑顶双龙与碑額字框之中是一平面,平面边际是宽约6、深约5厘米的弧形槽。碑额加刻此槽,既使龙身与碑首其他部位增加了立体感,又使龙与碑额更加分明突出。碑首阴面除双龙外,也在双龙与字面部分之间有宽、深均约3~4厘米的弧形槽,其余皆为平面(图五)。在距碑首顶端40厘米处,开始起刻文成皇帝南巡随行大臣的官爵姓名。

2、碑身

据残碑拼合后测量,此碑碑身宽约137厘米,较碑额窄8厘米,两边各缩进4厘米;碑身厚度29厘米;碑身高度因残缺难以测知,如以宽高之比为1,3计,则碑身原高至少在4米以上。

碑身阴、阳两面俱阴刻文字,两侧平整光滑,但无文字。碑阳之文,主要通过文成帝南巡归途中与从臣比射一事而歌颂当时社会稳定,民安政清,怀集中外的大好景象;碑阴之文,皆为从臣官爵姓名。碑阳文字为魏体,整齐隽秀,大且疏,字径约3.2?3.5厘米;碑阴文字也是魏体,与碑阳之字相比,略显工拙,却更苍劲,小且密,字径在1.5?2厘米左右.其刻从臣官爵姓名,从上至下,据残碑所见,至少有7列,每列由右到左,刻50人左右;列与列之间,留有约2厘米的空白,以间隔诸列(图六~八)。

3、碑座

座为龟形,发现时后半部埋于土中,龟首上昂。后在搬运过程中颈部断裂.拼接后测量,龟从头至尾长205、宽137、高53厘米,前肢斜撑地面,后肢蜷曲,头颈微扬,呈负重爬行之状(图九)。龟背中部横开一深12、宽34、长136厘米的长方体槽;在此槽中又开一宽34、长93、深15厘米的小长方体槽,两槽均槽沿平直,槽壁齐整,形成稳固石碑的卯眼。龟下是一块长135、宽124、厚17厘米的石板,与龟连为一体,四周光滑,未刻纹饰。

二《南巡碑》现存状况

目前所见《南巡碑》残碑共10块,其中2块属碑首,拼合后基本完整。其余8块是碑身,为不规则形,厚29厘米,高、宽不等,均遭到严重风化和磨损。

第1块为碑首右部(从碑阳看,以下诸块与此相同).最高处84厘米,最宽处66厘米。

碑阳、碑阴皆有文字,碑阳篆刻“皇帝”2残字,碑阴刻从臣官爵姓氏,共130字.

第2块为碑首左部,最高处达110厘米,最宽处103厘米。碑阳、阴两面均有文字,碑阳为篆书“皇帝”2残字及“南巡之颂”4字,碑阴破坏严重,中部有一块已剥落,残留文字共570个。

第3块为碑身,最高处高29、最宽处宽30厘米,碑阳为该碑正文,共有13字,碑阴残损无字。

第4块为碑身,最高处高仅11、最宽处宽17厘米,碑阳共载5字及一“定”字大半,碑阴表层完全剥落,不见文字。

第5块为碑身,最高处高70、最宽处宽54厘米,碑阳留存59字及5个残字,碑阴存147字。

第6块为碑身,最高处高105、最宽处宽12。厘米,是现存残碑中面积最大的一块。碑阳因长期暴露地表,字已漫海不清,虽保留字数最多,然可识者不过十之三四,共识74字。碑阴长年贴于地面,受损程度较轻,除右边和下边磨损较重,字难辨识外,其他部分的字多清楚可辨,约保留文字1352个,是残碑中保存文字最多的一块。

第7块为碑身,:ft高处高12、最宽处宽11厘米,碑阳存5字,碑阴表层剥蚀,无字。

第8块为碑身,面积与第7块差不多,碑阴文字不见,碑阳残存3字。

第9块为碑身,最高处高70、最宽处宽49厘米。碑阳可识4字,碑阴可识224字。

第10块也是碑身,高23、宽11厘米,碑阳表层早已残缺,仅碑阴残存23字。

我们将10块残碑试加拼合复原,结果第1至第7块残碑相互连接,可拼为一体。第8、第9、第10块的位置也大体可定。拼合后,以往碑文支离破碎,前后失序,甚至大段文字脱漏的情况大为改善,并且内容更为清晰,学术价值也更显而易见。

二《南巡碑》的碑文

残碑拼合后,经反复辨识,最终使该碑可识文字达到2600余字,其中碑阳173字,碑阴2440余字,录出于后。遇有似是而不敢断定之字,以[]表示,残损不辨之字以“□”表示,连续残损不辨5个以上之字,以“”后加注字数标明,以"」"表示另起行。

1、碑阳文字

分见于9块残碑上。试为拼合,第1至第7块可拼接为一体,构成此碑的主要部分。第8、9两块难以确定,暂将其内容和布局附于主要部分之下。第1?7块碑文为:

维和平二年岁在辛丑三月丁巳朔□」

皇帝南巡自定州至于邺都所过郡国」禊于衡水之滨[尝]射于广平之野于时皇」宋[遣]使庆□□[报]修聘问之义贡殊方之□」滨舞□□之舞奏金石之乐乐成礼毕」讴歌之声野夫有击壤之欢[焉]」[刃]兴安二年尝[拉射]于此山复」□安南将军南郑公毛□[仁]宁南」前将军鲁阳侯韩道仁内[阿]」□宗[等数]百人皆出山数丈然□」而射之整□□□□□[川]岳箭出□」□□□□知事□□□固有非常□」□□□□[道仁]□□□□□未之闻」。(残13字)[审]主]。(残34字)[威]。(残8字)郡□□[御射]。(残7字)[既]超□冠□[风孩(残8字)[将]□□灵□(残84字)

第8块碑文为:

公斛」将

第9块碑文为:

三月止□」文

2、碑阴文字

碑阴文字均为随臣官爵姓名,分见于6块残碑,4块能够拼合,余2块附于其下。拼合后所见官爵姓名共7列,排列如下。

第1列:

侍中[抚]军[大将军太子太傅司徒公平原王[步]六孤[伊]□」侍中特[进]车骑大将军□太子太保尚书太原王一弗步□□」六□将军□羽真襄邑子吕河一西」中常侍宁东将军太子太保尚书[西]郡公尉迟其[地]」中常侍宁西将军[仪]曹尚书领中秘书太子少师彭城公张益宗」中常侍宁南将军太子少傅尚书平凉公林金闾」散骑常侍宁东将军西起部尚书东海公杨保年」宁南将军殿中尚书曰南公斛骨乙莫干」左卫将军内都幢将福禄子乙旃惠也拔」宁□将军宰官内阿干魏昌男代伏云右子尼」[左]卫将军内阿干太子左卫帅安吴子乙旃阿奴」□□[将军]太子庶子内阿干晋安男盖娄太拔」扬烈将军内阿干阴陵男社利幡乃娄」安[北]将军内阿干东平公是娄勅万斯」宁东将军内阿干[建]安男尉迟沓亦干」中常侍宁南将军太子率更令内阿干南阳公张天度」中[常侍]宁南将军□□□太子家令平阳公贾爱仁」[散]□□□[内]阿干嘉宁男若干若周」。(残6字)拔忍昕」□(残8字)普陵」。(残8字)[阳]男吐难子如削」□(残9字)江乘男一弗阿伏真」宁[朔将军]范]阳子韩天爱」中坚将军□□□□□武子贺若盘大罗」库部内阿[干]□□库兰」内行内三郎高平国」内行内三郎段鱼阳」宁朔将军内行令永平子胡墨田」广威将军建德子内行内小贺若贷别」内行内小步六孤龙成」内行内小贺赖去本」内行内小素和莫各豆」内行内小□金□」内行内小乙旃伏洛汗」内行内小□□□□」内行内小□□[他仁]」内行内小伊楼诺」内行内小[挟]库仁真」内行内小马[橐]」内行内小高□各拔」内行内小叱罗骐」内行内小吐伏卢大引」内行内小步六孤罗」内行内小卫道温」内行内小乙旃俟[俟]」内行内小同□各拔」内行内小吕□」内行内小韩□生」内行内小莫耐娄□」鹰扬将军内行令蔡阳男宿六斤阿□」内行令直愈□六孤」右五十一人内侍之官

第2列:

(残12字)」[右将(残11字)」□[材将]N(残10字)慰天□」。(残93字)[将军]□[列]□□□[王]□□[提]折[冋]□」卫大将军[乐]安王直□何良」平东将军乐良王直□□大汗□j征西将军常山王[直]□□□连戊烈」散骑常侍征东将军光[禄]□□中山公杜丰」散骑常侍平西将军驾部尚□□阳公□□尸婆」征东大将军驸马都尉□□郡王茹茹常友」散骑常侍龙□将军□□公素和舫俟伕」侍中安南大将军殿中尚书□□东安王独孤侯尼须」侍中尚书左仆射安南将军□□□平昌公素和其奴」平东将军选部尚书□□阳乐侯常伯夫」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尚]书羽真南郡公毛法仁」武卫将军[特]□□城子比子乙得」散骑常侍□□匚□□部尚书丹阳公符真卫」宁东[将]□□□□□候胡优比西□[陀]」散骑常(残7字)安复侯拔拔俟俟头」散骑常□□□□□[太]子少保仪曹尚书扶风公李真奴」散骑(残8字)尚书汝南公袁籠尉斛」散骑(残8字)[部]尚书兴平侯宜愈渴侯」宁(残10字)永兴候[热]阿久仁」(残11字)顺阳公直愈部豆眷」。(残12字)[选部]尚书[长广]公豆连求周」(残10字)尚书东□公黄卢头」(残13字)[书]高都公慕容白(残10字)鲁阳侯韩道仁」。(残11字)拔□地力愈真」。(残11字)[野]王侯吕罗汉」(残9字)斛律诺斗拔」(残12字)侯斛律频拔」(残11字)[中]济阳男孔伯恭」□(残10字)男胡莫那」(残11字)素和匹于堤」(残12字)右以斤」(残12字)愈倍斤」(残13字)天爱」(残14字)乾」(残14字)儿」(残15字)

第3列:

中坚将军内三郎□[将南]□□□□」折冲将军内三郎(残8字)」□□[将军]内三郎□□[特土何]□□」[右将军内]三郎□□□□[素]□[与娥驾]」□□[将军]内三郎(残7字)」[鷹]扬将军内三郎□□[贺]□□[娄]」中垒将军□□□□[素]和使若须」宁朔将军都长史给事中河中□□子盖娄内亦干」威远将军都长史给事中高平男杨丑頰」左将军给事夷都将越愈右以斤」鹰扬将军太官给事慕容男吴都」右卫将军驾部给事□[惕]乙弍小」宁远将军驾部給事□□□□[进蒙]」右军将军殿中给事□□子丘目陵□仁」振武将军殿中给事□□□□乌地干」□□将军殿中给事[寿[张子胡翼[以吉智]」绥远将军中书给事李何思」骁骑将军给事新安子赵腾」骁骑将军给事武安子任玄通」鹰扬将军给事[驰鱼]男杨思福」折冲将军给事南□男胡比他纥」东钾杖库给事拔烈兰真树」宣威将军殿中给事出大汗僖德」骁骑将军殿中给事武原子屋引立真□」骁骑将军殿中给事新安子莫那娄爱仁」骥威将军内三郎斛骨[呈]羯」轻车将军内三郎泰昌男赵三月」武[毅]将军内三郎斛律莫烈」内三郎高长城」内三郎其连受洛拔」内三郎独孤□□」宣威将军典驾库内三郎拔烈兰黄头」前将军内三郎钟离侯斛律羽都居」明威将军斛洛真军将内三郎万忸于忿提」奋威将军内三郎永宁子直愈苟黄」后军将军内三郎遂安子直愈乌地延」明威将军内三郎[殷]普陵」宁朔将军内三郎晋安子斛律出六拔」折冲将军内三郎沙渠男独孤去殉I」厉威将军内三郎达莫屈居陵」厉威将军内三郎封平吴」厉威将军内三郎三次」威烈将军内三郎大□长命」伏波将军内三郎比阳男达奚库勾」威寇将军内三郎契胡库力延」威寇将军内三郎盖毛万言真」内三郎直愈乌地干」成寇将军内三郎直熱解愁」威虏将军贺浑吐略渥和稽乞鱼提」成武将军内三郎独孤他突」广威将军内三郎素和具文」广威将军内三郎步六孤步斗官」

第4列:

折冲将军内三郎[北]德男□□匹和以斤」右将军内三郎□□男□[和]拔□□」□□将军内三郎□[比]首□□」轻车将军内三郎王□□」武烈将军内三郎□□尉□」武烈将军内三郎直愈他莫行」轻车将军内三郎[野]陟男□□□慰」宁远将军内三郎[比]阳男拔烈兰步爱」武烈将军内三郎独孤乙以爱」奋武将军内三郎赵道生」轻车将军内三郎夹道男独孤□□」武毅将军内三郎□壬去右」扬烈将军内三郎□□男段去斤」扬烈将军内三郎祁阳男大[野]□石顶」扬烈将军内三郎灵开男茹茹命以斤」扬烈将军内三郎永宁男斛律西婚」宜威将军内三郎直慰斛卢J武毅将军内三郎勅烦阿六敦」武毅将军内三郎叱罗吴提」武毅将军内三郎斛律伏和真」内三郎袁紛退贺拔」内三郎侯莫陈乌孤」内三郎契胡乌已」内三郎折杭侠提」内三郎素和斛提」内三郎怡吴提」内三郎奚斗孤男□」内三郎直慰阿各拔」内三郎直愈来豆眷」内三郎叱干幡引」内三郎孟菩萨」内三郎丘目陵吴提」内三郎王右右引」内三郎张仆兰」内三郎王洛生J鹰扬将军北部折纥真宣道男泣利傳但」左卫将军南部折纥真平糠子李敷」宣威将军主客折纥真俟文出六于」建威将军□□折纥真建德子独孤平城」游击将军内都坐折纥真曲梁子叱奴[地]匚]」宣威将军折飴真直愈□」中都坐折蛇:真」外都坐折纥真J宣威将军□」贺浑吐略渥库狄□」征虏将军令方兴侯素和」中坚将军库部内小幢将都」扬威将军内小幢将□」宣威将军内小幢」中坚将军験乐」前军将军」扬将军」太」奋武」威虏」中垒」

第5列:

宜[威]将军□□□□」宣威将军□□三郎槿将」宣威将军三郎幢将」三郎幢将」三郎幢将」三郎幢将」宣威将军三郎幢将」三郎幢将□□」陵江将军三郎幘将□□□匚I」折冲将军三郎幢将□□□□j鹰扬将军三郎幢将□□□匚I」宣威将军三郎幢将□□□□□」宣威将军三郎幢将(残8字)」三郎幢将拔拔古斤□□」折冲将军三郎幢将。(残7字)折」三郎幢将独孤□真」雅乐真槿将堂宾俟其[惠]」前军将军雅乐真幢将□□素和□思拔」宣威将军雅乐真幢将直愈木□」后军将军雅乐真横将□□子□」雅乐真幢将步六[孤]」宣威将军雅乐真」雅乐真幢将」陵江将军」威远将军」宣威将军」宣威将军」扬武将军」后军将□」宣威将」后军」(残13字)□西[将军]□□」□将[军]□□□□以」□将军□□□□□」□将军直愈乳树」三郎幢将尉□□匚1」□□军三郎幢将张坊比」三郎幢将□□子[长]儿大食勤」三郎幢将采洛生」(残7字)

第6列:

威」威□」丹东将」轻车将」折冲将」□军史□□□」□□□□招子□□□□j□□将军□□□□□(残7字)史□匚1」□□将军(残7字)」□□将军」宣威将军□令尸□那□于□」□□将军□□□□□爱□」[右]军将军□□□拔天封河光」后军将军□都[令]□[拔扎]□有□」宣威将军□大□令□紀莫成」都长史□□杖库令怡长命」建中将」□□将军」

第7列:

宣威将」宣威将军」宣威将军」宣威将军」威□将军斛洛真」斛洛真□□J斛洛真□叱」斛洛真紀纥□」[宣威]将军斛洛真」斛洛真[締]直」斛洛真□贺赖内□□」斛洛真□□□」

另有一小块残碑,与其它诸块都不能拼接,难以判定它在碑中的确切位置。不过由碑文内容看,似为第6列或第7列,其文为:

尔头」豆豆归」受礼也□(以上为一列,还有一列)[鹰]」扬将军[斛]鹰扬将军斛」宜威将[军]」鹰[扬]

四几点认识

1、关于《南巡碑》。南巡碑即颂扬皇帝南巡之碑。北魏诸帝经常为安定四方出外巡视,也常就出巡立碑纪念,诸帝在出巡途中,或在宫廷内,常有竞射之举,这在史书中屡见记载。御射之旨,在于倡导习武,崇尚武功,这与拓跋族凭弓马得天下有关,更与骑马民族的传统习俗有关。

据史书所载,北魏诸帝出巡碑和御射碑已有不少,仅在《水经注》一书中,就载有《后魏献文帝南巡碑》、《后魏御射碑》(即《南巡碑》)、《太武皇帝东巡之碑》等,还有孝文帝在北巡、南巡途中所立的《讲武碑》、《吊比干文碑》等。另外赵明诚《金石录》也记载《后魏北巡碑》(孝文太和二十一年立)、《后魏御射碑》(宣武景明三年立)等。本文所记《南巡碑》只是其中之一。

有关北魏诸帝出巡或御射之碑,虽然当时刊立不少,但现存两面文字的唯本文所述《南巡碑》一通。其他或早已湮没无闻,或单有后世仿制之碑,或仅见一面极少文字流传,如太武《皇帝东巡之碑》,只存拓传的碑阳之文气因而这块碑是关于北魏早期政治、官爵姓氏诸方面信息量贮存最多最集中的一块碑,能从多方面补史载之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此北魏文成帝《南巡碑》在《魏书?高宗纪》、《北史?魏本纪》、《水经注》“滝水注”、《太平寰宇记》卷五一均有记载。关于该碑刊立时间,由于年久碑残,碑文已不见立碑之时代字样,但在《魏书?高宗纪》等书中,则载有此碑刊立原由及时间。其云:

(和平二年)二月辛卯,行幸中山。丙午,至于邺,遂幸信都。三月,刘骏遣使朝贡。舆驾所过,皆亲对高年,问民疾苦。诏民年八十以上,一子不从役。灵丘南有山,高四百余丈。乃诏群官仰射山峰,无能逾者。帝弯弓发矢,出山三十余丈,过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铭。

由上文看,此碑“刊石勒銘”于和平二年三月。结合碑阳之文,两文记述南巡内容大致吻合,可证《高宗纪》所言不虚,其记“刊石勒铭”的时间亦可信从。

3、由碑阳残存之文可知,该碑内容并不如《魏书?高宗纪》诸书所叙,仅限于君臣竞射,高宗获胜一事。实际上,碑文内容相当广泛,除记和平二年御射外,还或追述兴安二年南巡“尝[拉]射于此山”,或记刘宋遣使“修聘问之义”,“贡殊方之□”,或记歌伎乐工“舞□□之舞”,“奏金石之乐”,天下有“讴歌之声”、“野夫有击壤之欢”等文成帝时与民休息,内安外睦的太平景象,以及对文成帝“偃武修文”成就的赞颂。

4、碑阴残存280余位从臣的官爵姓名,是研究北魏前期政治制度史的珍贵资料。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后,职官制度也随之汉化,早期官制因被废弃,多被后人遗忘。即使在史书金石中,也仅有零星记载。这批官爵资料的出土,恰好补此缺憾,使研究者对北魏前期官制中“华夷杂糅”④的认识更加深化和具体。碑阴内保留着多种史乘及金石碑碣中从未刊载过的职官,如内行内三郎、折纥真、斛洛真、斛洛真军将、雅乐真幢将、贺浑吐略渥、内小幢将、三郎幢将等,皆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此外,碑文中大量出现的内阿干、羽真、内行令、内行内小、内三郎等拓跋官号,对进一步探研其职掌及相互关系也很有意义。

这批资料对北魏前期诸尚书及其属官制度的研究也很有价值。碑阴共见尚书16人,其中单称尚书者6人,不明为何部尚书者2人,知何部尚书者8人,具体为仪曹尚书2人,殿中尚书2人,选部尚书2人,驾部尚书1人,西起部尚书1人。过去已有研究者发现文成时殿中尚书和南部尚书二职各为2名然观察这批资料,至少还有选部尚书、仪曹尚书也是各为2名。有学者研究,文成时共有十一部尚书⑥,但碑文中却岀现了超出十一部之外的“西起部尚书”,说明当时尚书并非十一部。除此而外,碑文中出现的北部折统真、南部折纥真、主客折纥真与三都坐大官折約真,使学术界首次知道,诸部尚书和三都坐属官有的称为“折纥真,再由“主客折約真”官号推析,它与南、北部折纥真并列,透露岀那时可能还设有“主客尚书”。所有这一切发现,必将突破以往的研究成果。

碑阴所见从臣中,有爵位者多达80余人,占总人数四分之一强,其中有王位者8人,公爵者20人,侯爵者9人,子爵者23人,男爵者23人。所列不见伯爵,可证伯爵在那时还未被恢复。以碑文证史,能补诸多遗缺。爵位所附地名,对历史地理的研究有相当价值。封号中有许多非北魏占领区的地名,对探讨北魏封爵制中的实封和虚封,无疑也很重要。

5、随臣姓名也是一批极可贵的资料。碑文中有复姓者200余人,按姓氏归纳双字复姓占51家,三字复姓占9家。魏孝文改北方少数民族复姓后,少数民族姓氏简化,原先的许多姓氏失传。如这批资料中的代伏云、社利、[挟]库、比子、胡优、热阿、其连、胡比、契胡、盖毛、勅烦、奚斗、立利诸姓,均为历代记载所不见,这些姓氏的来龙去脉,尚有待深入探索。

众多少数民族人名也极有价值。因为当时不但进行了少数民族简化姓氏的改革,而且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改名的热潮。少数民族成员在姓氏简化后,名也删繁就简,相应汉化。只不过因史书所载绝大多数为改后之名,原名便多被忘弃,以致失传。这批资料的发现,有望推进这方面的研究。如我们对照史传碑文所载官爵、年代等,知道碑文中的太原王步六孤[伊]□可能就是《魏书》、《北史》中的陆丽,太原王一弗步□□就是乙浑,乐安王直□何良即元良,乐良王直□□大汗即元万寿,常山王□□□连戊烈即元素,直慰郁豆眷即元郁,内行令蔡阳男宿六斤阿□即宿石,东安王独孤侯尼须即刘尼,等等。

从这批资料中,还可粗略了解统治者最高层中各部落首脑的构成情况,至少可知斛律、独孤、步六孤、素和、贺若、乙旃等大姓凭借实力而异常活跃,组成拓跋军事统治集团的中坚力量。

执笔:张庆捷李彪

摄影:李建生张庆捷

.

上一篇: 王安石号什么(王安石号什么居士)
下一篇: 印度70多人遭雷击身亡(印度70多人遭雷击身亡∴)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