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史资料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政协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根据统一战线组织的特点进行关于中国近代史、现代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出版工作。”这项工作,是在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周恩来亲自倡导下开展起来的。
1959年4月29日,周恩来在招待60岁以上全国政协委员茶话会上指出,戊戌以来是中国社会变更极大的时期,有关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要从各个方面记载下来。他希望过了60岁的委员都能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留下来,作为对社会的贡献,并指示政协全国委员会成立工作组时,其中要有收集历史资料的组。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1959年7月20日,政协全国委员会成立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年4月改称文史资料委员会,2005年2月改称文史学习委员会),随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也相继成立了文史资料工作机构。
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具有鲜明的政协特色和统战特色,在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并日益受到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文史资料工作是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伴随人民政协的存在而长期存在。
——存史。文史资料具有“亲历、亲见、亲闻”的特征。其作者大多是政协委员和政协所联系的各界人士,他们是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或见证人,所述资料多属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具有涵盖面广的综合性、翔实可靠的资料性和具体生动的可读性,是历史研究的素材,是档案资料和文献资料的重要补充。
——资政。文史资料通过记载近现代各界人士排除干扰兴办企业、从事金融外贸、潜心科研、致力教育的事迹,通过反映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宝贵的借鉴作用。
——团结。文史资料工作产生于统一战线,服务于统一战线,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有效形式之一。曾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颖超曾强调,属于静态性的文史资料工作可以发展成为动态性的工作,可以扩大统一战线的对象和统一战线的影响。实践证明,通过动员、组织和推动爱国统一战线内部各方面人士撰写文史资料,充实了人民政协的工作内容,能够以文会友,增进人们对历史的共识,在更深层次上加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育人。文史资料所表现的是许多仁人志士为中国的独立、富强、民主而英勇奋斗的史实,是对人民特别是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教材,可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文史资料工作的内容
关于文史资料的征集内容、体裁、时限、重点,历届文史资料委员会都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规定并不断加以调整。
1.文史资料征集的主要内容是:坚持文史资料的统一战线的特点,从人民政协这个统一战线组织的实际出发,重点征集、出版与统一战线相关的人和事的史料;坚持文史资料的“三亲”特点,征集出版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的亲历、亲见、亲闻的第一手回忆资料。
2.文史资料的体裁大致有四类:一是记述本人亲身经历的回忆录;二是向有亲身经历人士调查访问的记录;三是个人或集体通过向亲身经历者调查访问整理的对某一人物或事件的比较完整的资料;四是根据本人的经历对各种文献资料或别人写的资料所作的考证、订正或补充。此外还有少量的函电、日记和图书资料。
3.征集文史资料的时限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延伸到建国后;空间由大陆扩展到台、港、澳地区和海外;编辑出版的形式由“选辑”向专题化、系统化、系列化发展。
三、文史资料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一)文史资料工作的原则
文史资料工作必须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服务。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文史资料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其成为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辉煌历史的阵地,即达到周恩来指示的“用历史知识教育启发后代”的目标。
2.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爱国主义是实现大团结、大统一的思想基础,把爱国主义作为文史资料工作的方向,并把它贯穿在征集、整理研究和编辑出版工作的全过程,不仅有利于文史资料工作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3.恪守实事求是的原则。文史资料作为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恪守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是文史资料工作的价值和生命力之所在。不论哪个阶级、哪个党派、哪种信仰,凡是在近现代史上作出过重要贡献的,都是文史资料所应表现的。八届政协期间,李瑞环主席在会见政协全国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代表时指出,文史资料工作要忠于历史的事实,即使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不统一也不要紧,可以由后人去研究、去评说。
4.注意以史为鉴的作用。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史资料,应当把收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作为自己的着力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使文史资料真正成为“有益今人、惠及后世”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二)文史资料工作的方法
1.文史资料的征集。文史资料的征稿原则:“三要、四不、三给”。三要——要真实、要具体、要大胆直书;四不——不限体裁、不求完整、不拘观点、不扣帽子;三给——给撰稿人稿酬、给予必要的帮助(如保密、不以本人名义发表)、给以尊重。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在征集工作中还要以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为主要线索,体现文史资料的综合性,注意正反两方面的史料,注重社会效益等。
2.文史资料的整理研究。文史资料整理研究工作是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来稿登记、鉴别真伪、评估史料价值、建立健全存档调阅程序等,再按照历史阶段、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类编目,形成专题,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提高资料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3.文史资料的编辑出版。编辑出版是文史资料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资料质量,积累和流通资料,方便社会利用,发挥资料的价值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编辑出版工作的关键是保证文史资料的质量,严格把好政治关、史实关和文字关,尽可能向社会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产品。
4.文史资料工作的协作。协作是政协文史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攻难关、出精品的一大法宝。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最初是自上而下统筹安排开展起来的,各级政协文史部门之间业务相同,认识相通,关系密切,搞好协作已形成传统。通过协作,各级政协文史部门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将文史资料精品奉献给社会。几十年来,一些大型图书和系列丛书都是通过大协作完成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