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安作璋先生论著目录(部分)

安作璋先生论著目录(部分)

安作璋先生论著目录(部分)7.《关于孔子的“礼”和“仁”的学说》,载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编:《孔子讨论文集》(上),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61年8月(又载哲学研究编辑部:《孔子哲学讨论集》

主编

1.《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济南:山东师范学院教育处,1956年

2.《秦汉农民战争史料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月

3.《齐鲁英杰》,济南:山东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8月

4.《简明中国历代官制词典》,济南:齐鲁书社,1990年4月

5.《后妃传》,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

6.《中国将相辞典》,济南:明天出版社,1990年10月

7.《公主传》,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8.安作璋,陈乃华:《秦汉官吏法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9.田昌五、漆侠总主编;安作璋、孟祥才本卷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1卷),济南:齐鲁书社;北京:文津出版社,1996年11月

10.(汉)郑玄著;安作璋主编:《郑玄集》,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11.《两千年中国历史简表》,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4月

12.《经世大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论语辞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14.安作璋,王志民主编:《齐鲁文化通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2月

15.《中华民族英雄》,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年8月

16.《齐鲁文化》,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3月

17.《中国运河文化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18.《中国宦祸实录》,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4月

19.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20.《济南通史》,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

21.《山东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22.《中国吏部研究》,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3月

23.《中华杂技艺术通史》,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年6月

24.《中国史简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1月

25.《学史集续集》,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10月

26.白寿彝主编;高敏、安作璋分册主编:《中国通史》第4卷(上)《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

著作

1.《汉史初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3月

2.《刘邦与吕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4年11月

3.《班固与汉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1月

4.《两汉与西域关系史》,济南:齐鲁书社,1979年7月

5.《桑弘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

6.安作璋、孟祥才:《刘邦评传》,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12月

7.《班固评传—一代良史》,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

8.《学史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9月

9.安作璋、孟祥才:《汉高帝大传》,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

10.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1月

11.《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第3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

12.《秦汉史十讲》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9月

13.《秦汉史研究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

14.安作璋、孟祥才:《秦始皇帝大传》,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8月

15.安作璋、孟祥才:《汉光武帝大传》,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7月

论文

1.《西汉的西北屯垦》,《光明日报》(史学版)1954年

2.安作璋、李天佑:《初级中学课本第一册商榷》,《人民教育》1953年第10期

3.《山东名称探源》,《山东省志资料》1958年第2期

4.《西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山东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5期

5.《西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关于西汉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山东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5期

6.《关于辛弃疾历史评价的几个问题》,《山东文学》1961年第7期

7.《关于孔子的“礼”和“仁”的学说》,载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编:《孔子讨论文集》(上),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61年8月(又载哲学研究编辑部:《孔子哲学讨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9月)

8.《论吕后》,《山东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62年第1期

9.《略谈孔子与季氏》,《文史哲》1962年第5期

10.《评汉代白虎观会议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4年第4期

11.《汉代著名的法家:桑弘羊》,《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4年第5期

12.《再论商鞅变法的历史经验》,《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6年第2期

13.《班固评述》,《齐鲁学刊》1978年第1期

14.《山东地方古代社会初探》,《齐鲁学刊》1979年第4期

15.《两汉时期山东的社会经济和农民起义》,《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16.《汉代山东儒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5期

17.《历史上的山东》,《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第1期

18.《汉代的选官制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第1、2期

19.《汉代官吏的任用和考核制度》,《东岳论丛》1981年第3期(又载西南政法学院国家与法的理论教研室编:《行政法教学参考资料》第2辑,1984年3月)

20.《战国至秦山东地方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矛盾》,《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第4期

21.《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看秦代的农业经济》,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

22.《关于编纂地方志的几个问题》,《淄博市志通讯》1982年第1期

23.《古代的山东》,载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史志资料》(第1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

24.安作璋、陈有今:《秦汉时期的济南伏氏》,载济南市出版办公室编:《济南名士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

25.《困学杂谈》,《文史哲》1982年第3期(载乔默,江溶编:《治学方法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5月,又载《文史哲》编辑部编:《治学之道》,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10月)

26.安作璋、熊铁基《秦汉的丞相制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5期

27.《算缗与告缗—谈西汉的抑商政策》,《文史知识》1982年第12期

28.《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看秦统一的原因》,载王仲荦编:《历史论丛》第3辑,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4月

29.《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历史的巨大贡献》,《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30.《关于秦汉史的学习与研究》,《东岳论丛》1984年第3期(又载舒颖云,韦少波编:《历史自学指南》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12月)

31.《谈谈班固在史学上的主要贡献》,载《史学论文选》,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年9月

32.《秦汉封建地主阶级构成的演变》,《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33.《楷模世代传》,《山东社联通讯》1985年第7期

34.安作璋、秦永洲:《东宫制度考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35.《从编写中所产生的几点想法》,《文史知识》,1987年第8期

36.《两汉儒学与山东》,《文史知识》1987年第10期

37.安作璋、逄振镐:《秦汉时期封建地主阶级的特点和历史作用》,载历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又载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历史文化论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6月)

38.《郝懿行和他的》,《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2期

39.《齐文化与黄老之学》,《文史知识》1989年第3期

40.《关于秦汉史与山东地方史综合研究》,《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41.《建国四十年的成就举世瞩目》,《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

42.《齐文化中的民主精神》,《民主》1990年第3期

43.《曲折的道路、艰苦的探索—鸦片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之路的艰辛历程》,《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44.《泰山的历史与文化》,载李正明、张杰主编:《泰山研究论丛》(第4集),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

45.孙天胜、安作璋:《兰陵历史与文化》,载苍山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苍山文史资料》(第7辑),1991年2月

46.《高敏教授与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研究》,载赵震江主编:《科技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又载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编:《高敏先生七十华诞纪念文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1年1月)

47.安作璋、王克奇《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文史哲》1992年第4期(又载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历史文化论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6月)

48.《历史学与历史研究》,《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49.《谈马陵之战战址研究》,载王汝涛、薛宁东、陈玉霞主编:《孙膑兵法暨马陵之战研究》,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

50.安作璋、孟祥才《田横与五百士之死》,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高青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高青文史:田横》,1993年12月

51.安作璋、耿天勤:《白寿彝先生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杰出贡献》,《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1期(又载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编:《历史科学与历史前途—祝贺白寿彝教授八十五华诞》,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

52.《临沂士族与民族文化》,《文史哲》1995年第6期

53.《近年来史书编著新发展》,《中国出版》1995年第11期

54.《秦汉礼俗》,载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4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

55.《关于“徐福文化”的思索》,载杨正光、朱亚非等编:《徐福文化的思索》,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年10月

56.《古籍整理的一项可喜成果—读杨天宇的》,《东岳论丛》1996年第3期

57.《何兹全教授与中国古代史研究─为祝贺何先生85寿辰而作》,《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又载《何兹全先生八十五华诞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58.安作璋、李永先:《近年徐福学术研究综述》,载《徐福故里考辨》,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年10月

59.《填补后汉书研究的空白之作——评》,《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第11期

60.《中国古代民族与文化研究的新收获:评》,《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61.《访日韩、话徐福》,《徐福文化交流》1997年第1期

62.《读书·教书·写书》,载宫志峰主编:《人生寄语:献给当代大学生的话》,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03

63.《史学功能与史学修养》,载萧黎主编:《我的史学观》,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

64.《发千年之覆,成一家之言—评介》,《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65.《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研究刍议》,《史学月刊》1997年第4期

66.安作璋、朱亚非《运河(山东段)与中外关系略论》,《志与鉴》1997年第4期

67.《张师西山先生引导我走上治学的道路》,载《张维华纪念文集》编辑小组编:《张维华纪念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9月

68.《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笔谈》,《历史学》,1997年第10期

69.安作璋、高广政:《论晏子和齐文化》,载王振民主编:《晏子研究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3月

70.《独尊儒术与齐学》,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7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

71.《评高敏教授主编》,《史学月刊》,1998年第5期

72.《求实求真老而弥笃》,载《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编委会编:《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73.《区域经济史研究的精品力作—评》,《东岳论丛》1999年第1期

74.《马新著》,《历史研究》1999年第1期

75.《全面·系统·开拓·创新—评介》,《东岳论丛》,1999年第3期

73.安作璋、刘德增:《齐鲁博士与两汉儒学》,《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77.《忠实·执著·求索·创新:怀念史学界一代宗师白寿彝先生》,《史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

78.《祝贺创刊50周年》,《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76.《汉代的官箴》,载《庆祝何兹全先生九十岁论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80.《齐鲁文化研究序说》,《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81.《一部研究近当代区域社会科学的开创之作—评介》,《东岳论丛》2002年第5期

82.《评曾振宇著》,《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6期

83.《我与中华书局交往的四十年》,载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我与中华书局:中华书局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5月

84.《在碣石山复名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代序)》,载郭云鹰主编:《禹贡碣石山》,济南:济南出版社2002年8月

85.《论齐国的“贤人政治”》,载侯希杰主编:《齐国治国思想论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

86.《学习黎昔非先生》,载黎虎主编:《黎昔非与》,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10月

87.《经学博士伏生》,载济南社会科学院编:《济南名士评传》(古代卷),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12月

88.《说“孝”》,《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又载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89.《史学新论:祝贺朱绍侯先生八十华诞》,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90.安作璋、王克奇《齐鲁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载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7月

91.《大舜、龙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载徐北文、李永祥主编:《济南文史论丛》(初编),济南:济南出版社,2003年10月

92.《中国的运河与运河文化》,载于德普、梁自洁主编:《山东运河文化文集》(续集),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11月

93.安作璋、刘德增《论“汉家制度”》,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9辑),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4年7月

94.安作璋、唐志勇:《傅斯年与齐鲁文化研究》,《文史哲》2004年第4期(又载马亮宽主编:《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

95.《评》,《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安作璋、刘德增《论汉武帝》,《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96.《关于秦汉史研究的若干问题》,《文史知识》2005年第5期

97.《站在学术的制高点上俯瞰齐长城》,《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98.《千秋功过谁与评说—漫谈秦始皇和汉武帝》,《文史知识》2006年第1期

99.《中国大运河的繁华》,《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第1期

100.《西域都护的建立及西域属国状况》,载张国领、裴孝曾主编:《龟兹文化研究》(1),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101.《汉西域都护的建制及其作用》,载张国领、裴孝曾主编:《龟兹文化研究》(1),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102.《论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意义》,载《以文会友》编委会编:《以文会友:钟肇鹏先生科研、写作六十年纪念文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103.《一脉相承的两部兵学经典》,载杨巨源主编:《千古战例垂青史:莘县马陵之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12月

104.《春秋战国时期官制改革新探——评齐秀生博士新著,》,《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105.《永远的海岱居》,载济南职业学院、济南社科院编:《永远的海岱居》,济南:济南出版社, 2007年2月

106.《论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意义》,载魏全瑞主编:《隋唐史论—牛致功教授八十华诞祝寿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1月

107.《略论丘处机的历史贡献》,《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08.《杜诗与“水排”》,《文史知识》2008年第5期

109.《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寻根求源中华永昌》,《寻根》2010年第6期

110.《铁基和老安》,载赵国华、刘固盛主编:《熊铁基八十华诞纪念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111.《前言》,《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年第3期

112.《评》,《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113.《把孙子兵学研究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孙子研究》2015年第2期

114.《虞舜王朝的建立与夏商周三代文明》,载李振宏主编:《朱绍侯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

115.张弘、安作璋:《虞舜南巡与归葬九疑问题初探》,载周亚平、欧利生、吕芳文、周九宜主编:《九疑论道》(下),长沙:岳麓书社,2015年11月

序言

1.《序》,载山东省徐福研究会,龙口市徐福研究会编:《徐福研究》,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

2.《序》,载孙世民主编:《孙膑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

3.《序》,载徐庆光:《著名战役失误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

4.《序》,载时鉴总编:《孔孟之乡名人名胜名产》,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

5.《序》,载叶林生:《古帝传说与华夏文明》,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6.《序》,载曲延庆:《邹平通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5月

7.《序》,载景以恩:《炎黄虞夏根在海岱新考》,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6月

8.《序》,载曲延庆、孙才顺:《先忧后乐范仲淹》,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10月

9.《序》,载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

10.《序》,载王永波、张春玲著《齐鲁史前文化与三代礼器》,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10月

11.《序》,载黄尊严:《日本与山东问题:1914—1923》,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8月

12.《序》,载李金河:《魏晋隋唐婚姻形态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5月

13.《序》,载陈先运主编:《章丘历史与文化》,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1月

14.《总序》,载《齐鲁诸子名家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15.《序》,载《俭奢史话》编委会编:《俭奢史话》,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

上一篇: 展现济南莱芜风貌、记忆和魅力!《莱芜印象》文史丛书出版发行
下一篇: 丰子恺长女、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丰陈宝 致文彦 信札一页两面(提及将《杨柳》寄给叶圣陶、巴金、丰一吟、宛音、胡治均等) HXTX25833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