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从训诂学来看古人注经的方式

从训诂学来看古人注经的方式

从训诂学来看古人注经的方式疏释正文或前人注文,从名称来看难免望文生义,最好能对照原书书影的编排体例。这里限于篇幅,将放在下篇的《从版本学来看古人注经的体例》一文中。

◎缘起与大纲

之前有小伙伴问古人对经书的解释多有注疏、正义、兼义、义疏、章句等各种说法,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彼此有什么区别。当时我大概做了简单的回答,但最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新的看法。以下分别从经学史、训诂、目录、版本四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最后再做一个综述。其中目录学只作为源流与验证随文附在其他方面的相关地方,不单独成篇。大纲题目如下:

一、从训诂学来看古人注经的方式

二、从版本学来看古人注经的体例

三、从经学史来看古人注经方式与体例的演变

四、综述

○咳咳,现在第一篇正式开始了

义文志原文翻译_文史通义注_义文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的变化,以及语言文字的发展、古今事物概念的不同、口授和传抄的错误等问题,阅读古籍的困难越来越大,于是需要对古籍原文进行解释。汉代对先秦典籍做了不少的注解,开始形成传、注等。而古籍的情况不同,作注者的目的不同,导致了传注的多样性。等到了后世,汉人的注解也不那么容易理解,于是出现了既要解释古籍正文又要解释前人所作传注的疏,也叫作“正义”。大体上说,注释一般分为两种。①只解释经书正文的叫传、注等;②解释经书正文的同时也解释前人所作的传注,叫疏。

一、传注类:常见的有传、说、诂、训、记、解、注、笺、章句、音义等

1.传,一般有两说。①《说文》云“传,遽也”。段玉裁注:“按传者,如今之驿马……凡展转引申之称皆曰传,而传注、流传皆是也。”《毛诗诂训传》孔颖达疏: “传者,传通其义也。”解释经文便是解决原文与读者的中间环节,所以解释古今之言语者谓之传。②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传者,专之假借。……《说文》训专为“六寸簿’,簿即手版,古谓之忽(今作笏)。书思对命,以备忽忘,故引伸为书籍记事之称。书籍名簿,亦名为专。专之得名,以其体短,有异于经。郑康成《论语序》云:《春秋》二尺四寸,《孝经》一尺二寸,《论语》八寸。’此则专之简策,当复短于《论语》,所谓六寸者也。”主要以经传书于简策的长度来区别。

传又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补传、集传之分。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书杂引古书古语,证以诗词,与经义不相比附,故曰外传。”反之,内传就是与经义相比附的注解了。②郑玄《尚书大传序》:“……生终后,数子各论所闻,以己意弥缝其阙。而又特撰其大义,因经属指,名之曰传。”所谓“大传”即大义。“小传”和“大传”相对,是一种谦词,如宋刘敞有《七经小传》。③补传,是补充前人的传注,如南宋范处义《诗补传》。集传,乃集合多家的传解,择善而从,如朱熹《诗集传》。

从前人的解释和古书的实际情况来看,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解释字词义为主的,即何休所说的训诂,如《诗经》的毛传《三礼》的郑注;另一类是阐述、引申经义或补充事实者,如《春秋》三传,《左传》偏重于史实的补充,也有少量词语的解释,《公羊传》和《穀梁》则偏重于定义的阐释和事理的说明。

《汉志》:《易》有《易传周氏》二篇;《书》有《传四十一篇》;《诗》有《齐后氏传》三十九卷、《齐孙氏传》二十八卷,《韩内传》四卷、《韩外传》六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礼》有《周官传》四篇;《春秋》有《左氏传》三十卷、《公羊传》十一卷、《穀梁传》十一卷、《邹氏传》十一卷、《夹氏传》十一卷,《虞氏微传》二篇,《公羊外传》五十篇,《穀梁外传》二十篇。

2.说,《说文》云“说,释也”。段玉裁注:“说释即悦怿。说悦、释怿皆古今字……说释者,开解之意,故为喜悦。释,解也。”说即说明、解释的意思。

《汉志》:《诗》有《鲁说》二十八卷,《韩说》四十一卷;《礼》有《中庸说》二篇,《明堂阴阳说》五篇;《论语》有《齐说》二十九篇,《鲁夏侯说》二十一篇,《鲁安昌侯》二十一篇,《鲁王骏说》二十篇,《燕传说》三卷;《孝经》有《长孙氏说》二篇,《江氏说》一篇,《翼氏说》一篇,《后氏说》一篇,《安昌侯说》一篇。《书》有《欧阳说义》二篇。

3.诂,《说文》云“训故言也”,即说释故言。《毛诗诂训传》孔颖达疏云:“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诂就是以今语释古语的意思。汉人作注多以“故”名。训,《说文》云“说教也”,即说释而教之。《毛诗诂训传》孔颖达疏云:“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训是对事物进行描绘、解释的意思。“诂”“训”含义相近,经常连用,称为“训诂”或“诂训”。

关于传、说、诂、训的含义,有人认为最初是有区别的,有人认为并无不同。

①黄以周《读汉书·艺文志》曰:“汉儒注经,各守义例,故训传说,体裁不同。故训者,疏通其文义也;传说者,征引其事实也。故训之体,取法《尔雅》;传说之体,取法《春秋传》。孔子《十翼》,本不名传,《彖》《象》依经立训,与故训近:《系辞》《说卦》专论大义,与传说近。诗家毛公,合故训传为一,仍以故训为主;鲁、齐、韩诸家,故与传画分两书。”又曰“汉初讲经之士,重故不重传,传多杂说,非经本指。”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毛诗诂训传名义考》云:“盖诂训第就经文所言者而诠释之,传则并经文所未言者而引伸之。”

②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解故上》云:“先民言故,总举之矣,有故事者,有故训者。《毛诗》以外,三家亦有《鲁故》《韩故》《齐后氏故》《齐孙氏故》,斯故训之流也。《书》《春秋》者,记事之籍,是以有故事。《太誓》有故,犹《春秋》有传。”又云:“诸故事,亦通言传。”庞石帚《国故论衡疏证》曰:“故传之名,亦得相通。征事者亦谓之故,《泰誓故》之属是也;疏文者亦谓之传,《象传》《象传》《诗故训传》 之属是也。”

《汉志》:《书》有《大小夏侯解故》二十九篇;《诗》有《鲁故》二十五卷,《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故》三十七卷,《韩故》三十六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论语》有《论语古》二十一篇;《孝经》有《孝经古孔氏》一篇;《小学》有《仓颉故》一篇。

义文志原文翻译_文史通义注_义文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义文志原文翻译_义文的意思是什么意思_文史通义注

4.记,《说文》:“记,疏也。”段玉裁注:“记,疋也……疋,今字作疏,谓分疏而识之也。”孔颖达《礼记正义》:“记者,共撰所闻,编而录之。”记是古代学者补充经文不备之处,记录经外的资料,以说明解释经义。

《汉志》:《书》有刘向《五行传记》十一卷,许商《五行传记》一篇;《诗》有《齐杂记》十八卷;《乐》有《乐记》二十三篇、《王禹记》二十四篇;《春秋》有《公羊杂传记》八十三篇、《公羊颜氏记》十一篇。

5.解,《说文》云“解,判也。从刀判牛角。”“判,分也”。按“解”的本义是分解牛体,引申为分析词义、说解文意。《管子》有《牧民解》《形势解》等,《韩非子》有《解老》,《礼记》有《经解》。汉人注书,常以解诂连言,亦作解故,如《大小夏侯解故》、贾逵《春秋左氏解诂》、何休《春秋公羊解诂》等。

后世又有集解,其义为汇集各家解说的注经形式,集注、集传、集释、集说、会解、会注等都属于这种类型。魏何晏《论语集解》序:“今集诸家之善,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颇为改易。”因集汇集众说,并加上自己按断,资料丰富、翻检方便,故何晏以后,集解类著作风行,如晋范宁的《春秋谷梁传集解》、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宋朱熹《诗集传》《楚辞集注》,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集解还有一种通释经传的形式,即把经和传合起来解释,如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其序云:“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名曰经传集解”。孔颖达疏:“言集经传解之,与他名集解者名同实异。”

6.注,《说文》云“注,灌也”。《仪礼·有司彻》注:“注犹泻也。”这是注的本义。注书也叫注,是后起的意义。《仪礼·士冠礼》贾公彦疏:“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刘知几《史通·补注篇》:“注者,流也,流通而靡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注之云者,引之有所适也,故释经以明其义曰注。”这三说把注解的注当作灌注的引申,意思是说古书读不通,如同水道淤塞一样,必须灌注才能畅通。孔颖达《毛诗正义》:“注者,著也,言为之解说,使其著明也。”这一说把注解的注当作著的假借。

传、注皆为解释经文的一种体例,或名“传”或名“注”,乃注释家自定,故后人将对经书的注释统称为“传注”。孔颖达疏《礼记·曲礼上》云: “注者即解书之名,但释义之人多称为传。”“传之与注,各出己情。”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云:“毛君、孔安国、马融、王肃之徒,其所注书皆称为传,郑玄则谓之注。”在西汉,解释经书称“传”者为多,东汉至魏晋,“注”被广泛用于经书的注释,成为古书训解的通称,传的使用则渐趋减少。孔颖达指出马融、王肃所注书皆称为“传”,但在《隋书·经籍志》则改为“注”了。到后来,注成为解释经文的通称。清顾炎武《日知录·十三经注疏》云:“其先儒释经之书,或曰传、或曰笺、或曰解、或曰学,今通谓之注。”

除前面提到的集注外,还有补注、评注、校注等。“补注”是补充、订正前人注解的一种注释,如清王先谦《汉书补注》。评注是兼有注解和评论的一种注释,如清吴楚材、吴调侯评注《古文观止》。校注把同一书的各种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勘,并注出其异同得失的情况,现在通行的整理本大多属于这类,如《文史通义校注》《日知录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帛书老子校注》《盐铁论校注》《李白集校注》《杜甫集校注》等等。现下较好整理方式当为会校会注会评等。

7.笺,《说文》云:“笺,表识书也。”本指狭条形小竹片,汉时用简牍,有所标识,削竹为笺,系之于简。注书称笺,始于郑玄。《毛诗正义》孔颖达疏:“郑于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吕忱《字林》云:‘笺者,表也,识也。’郑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称为笺。”宋洪迈《容斋随笔·经解之名》:“又如郑康成作《毛诗笺》,申明传义,他书无用此字者。”余嘉锡《书册制度补考·笺》:“古无纸,专用简牍,简则以竹为之,牍则以木为也。康成每条自出己说,以片竹书之,而列毛公之旁,故特名郑氏笺。”后来以注释古书以显明作者之意者为笺。郑玄《六艺论》云:“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也。”可见郑玄为《诗》作“笺”,虽也是解经,但主要目的在于订正与补充毛亨的“传”。“笺”作为注释的一种方式,一般是既注正文,也注前人的解释。注书称笺者较少,郑氏而后,清代有胡承琪《毛诗后笺》、郝懿行《礼记笺》等。

8.章句,是按章按句解说的意思。《后汉书·桓谭传》李贤注: “章句,谓离章辨句、委屈支派也。”何晏《论语集解序》邢昺注:“章句者,训解科段之名。”据此,可知章句对于经书分其章节,断其句读,指括其文,敷畅其义。一般是先讲字词,再讲句意,再讲章旨(段落大意)。

《汉志》:《书》有《欧阳章句》三十一卷,《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春秋》有《公羊章句》三十八篇,《穀梁章句》三十三篇。现存赵岐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等。

章句与传注有别。刘师培《国学发微》:“故传二体,乃疏通经文之字句者也;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章句者也。”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解故(上)》:“古之为传,异于章句。章句不离经而空发,传则有异。《左氏》事多离经,《公羊》《穀梁》二传,亦空记孔子生。”沈钦韩《汉书疏证》:“章句者,经师指括其文,敷畅其义,以相教授。《左宣二年传疏》,服虔载贾逵、郑众、或人三说,解“叔胖曰子之马然也’,此章句之体。解诘者,《管子·刑法解》《墨子·经说》《尚书大传》《毛诗传》之类。解故不必尽人能为,章句各师具有,繁简不同耳。秦恭增师法至百万言,桓荣受朱普学章句四十万言,荣减为二十万言,其子郁复删省成十二万言是也。”一是传注简明扼要,而章句繁琐饤饾。前者只解释经文难懂的字词,而略其易者。后者除解释字词外,还必须串解句意章旨。虽然使经文更通俗易晓,但流于繁琐饤饾。二是章句的解释不离正文的经文原意,传注则未必如此。

9.音义,是一种给字注音并兼释词义的注释。黄焯《经典释文·前言》: “因古代文字多以声寄义,注音即等于注义。”如晋郭璞《尔雅音义》、宋孙奭《孟子音义》。音义虽以辨音释义为本,但也往往从事校勘。音义亦名“释文”,如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又名“音”“音注”“音训”“注音”,如魏孙炎《尔雅音》、元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隋鲁世达《毛诗并注音》。

10.校,贾逵《国语注》云:“校,考也。”(《文选·长杨赋》李善注引)校通较,有两相比较的意思,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搜集起来,比较它们的文字语句的异同,因而考核古书叫做校。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如正考父的校商颂;二是校对文字,改正脱误,如子夏读“三豕渡河”。刘向父子校群书,则兼而有之。注解古书的时候,往往要校对文字,改正脱误,如郑玄的《毛诗笺》《三礼注》等。后来有些人把校和注区分开来,于是另有校注、校诠等名。其中网罗多种善本、列举异同的,则称为“集校”或“会校”。

二、疏:常见的有义疏、注疏、正义等

《说文》云:“疏,通也。”段注:“疏之引申为疏阔、分疏、疏记。”注水于道仍不能通,因而要进一步疏浚水道以求畅通。“疏”作为注释的一种,正是由这种意义引申出来的。汉代传注大兴,为经书做了不少注释。可到了后来,汉人的注释也不那么容易理解,于是出现了一种不仅解释正文还解释前人传注的注解——“疏”。一般情况下疏和注要保持一致,即“疏不破注”。故后世常常“注疏”连称,注是对古籍原文的注解,疏是对古籍原文及其注进行的注解。注疏一般是先注经文,再注注文,常常广征博引,这对理解原文、原注确有好处,但行文亦不免繁芜,让人不得要领。

南宋将十三经的汉魏晋古注与唐疏、宋疏合刊,成为“十三经注疏”。注疏亦名“正义”。“正义”与“疏”有同有异。两者的体例作用基本相同,均是既解释经文,又解释前人的传注,而且皆要恪守“疏不破注”的原则。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疏一般由私人撰写,而正义为解释经传而得义理之正者,最初是奉上命完成的,代表一种官方学说。但后来这种差别消失了,私人著述也有称为正义的,如清焦循《孟子正义》、邵晋涵有《尔雅正义》、孙诒让《周礼正义》。按:“疏”可以称“正义”,如唐孔颖达等《五经正义》;但“正义”不一定是“疏”,如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注疏亦名义疏,即疏通其义,意思是疏通原文的义、疏通传注的义,如梁皇侃《论语义疏》、清郝懿行《尔雅义疏》等。注疏又名讲疏、讲义、述义、疏证、章疏、训义、义证、义赞、义注、义章、义略等。如梁褚仲都《周易讲疏》,隋刘炫《古文孝经述义》,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最初名为《义赞》、又称《兼义》,清戴震《方言疏证》、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夫之《四书训义》。

义文的意思是什么意思_义文志原文翻译_文史通义注

大正十二年怀德堂本

文史通义注_义文的意思是什么意思_义文志原文翻译

宋蜀刻本

疏释正文或前人注文,从名称来看难免望文生义,最好能结合原书书影的编排体例。这里限于篇幅,将放在下篇的《从版本学来看古人注经的体例》一文中。

参考书籍:周大璞主编《训诂学初稿》、白兆麟著《新著训诂学引论》、赵振铎著《训诂学纲要》、刘又辛等编《训诂学新论》、齐佩瑢著《训诂学概论》、苏建洲著《新训诂学》、吴庆峰著《训诂学新篇》、王宁著《训诂学原理》、徐刚著《训诂方法论》等

上一篇: 电子版资料库文件整理:资料单已列出(文件格式:pdf文件、txt文件、图片)
下一篇: 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