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抟土•文史】平定杨树庄一线中山长城探源

【抟土•文史】平定杨树庄一线中山长城探源

【抟土•文史】平定杨树庄一线中山长城探源平定县境内古长城是经盂县东庄头乡榆林会垴入平定岔口乡大前村而南到杨树庄,沿井陉与平定分界岭做天然屏障,时断时续,一直向南筑至娘子关贤沟附近。

阳泉市境内现存古长城即为内长城,其原址疑是亦多在中山长城和北齐长城基础上修缮、加长,总长约为200余里。此古长城多在山高谷深,峰锐坡陡处以险为城塞,不筑城墙,而在地势较低处和隘口筑城设关口,并驻兵防守。

其古长城均分布在盂县和平定两县,其中平定县境内古长城是经盂县东庄头乡榆林会垴入平定岔口乡大前村而南到杨树庄,沿井陉与平定分界岭做天然屏障,时断时续,一直向南筑至娘子关贤沟附近。再由娘子关分三重筑到故关(旧关村)、固关与井陉核桃园(原属平定县)。平定段南端由固关经白灰、将军峪、南青、猪头山到大坪峪分南北两岔出境。北岔约由大坪峪出境而入河北井陉杨庄口。南岔由大坪峪经青杨树出境而入昔阳县境。

现如今,杨树庄村一线古长城保存较为完好,属平定县岔口乡管辖。岔口乡有着丰厚的旅游资源,亟待开发整合。

相关记载:

长城,为我国古代战争的防御工事。据文献记载: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特别是在战国时,齐、燕、赵、魏、秦与中山等国,均在各自险要的边境区域相继修筑长城。太行山脉以其险峻,为两边诸侯国的扩疆拓域、兼并重组的战事凭添了天然屏障,为了加强防御功能,顺太行山脉走势,修筑了一条绵延数百公里的长城。

在春秋战国时期,太行山脉东侧的中山国有一个由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国家,位于今河北定州西北。为了防御赵国的进攻,中山于赵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开始修筑长城。中山长城大部分建在当时中山国的西北边境,呈南北走向,以主干城墙为主体,另在一些险要关口筑城或筑墙扼守,在城墙内侧修筑较大的城址为屯戍点,或在城墙附近驻兵防守,共同构成一道严密的防御体系。其结构分为石砌和土石混砌两种,墙基宽1至3米,城墙横截面呈梯形,上宽下窄,当地有“土龙”、“龙脊”之称。由于年代久远,墙体坍塌现象十分严重。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后,为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三十二年)开始,将秦、赵、燕三国的北方边境长城进行修缮,并连贯为一。故东起辽东山海关,北到阴山,西至今甘肃岷县临洮,始称万里长城。此后的两汉、北魏、北齐、北周、隋、金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壤地带修筑过长城。

而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宝六年(555),亦曾于此地筑长城,疑在古中山长城原址上进行修复与加固。《中国文史百科》对此亦记云:“北齐取代北魏,为防御西魏,先后修筑了东起居庸关,西南经平型关、雁门关,又南至汾阳黄栌岭的重城,和北起山西长城岭,南抵娘子关长城。”

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蒙古族瓦刺和鞑靼等部落兴起,常侵犯明朝边境,有时竟深入达近千里。《平定州志》载:“平定、盂县曾几次遭其扰掠。明正统九年(1444),俺答(鞑靼部落首领)南下,蹂盂之方山等村,至黄岭界而还。”

《明史》卷三二七载,嘉靖二十年(1541)秋,“俺答下石岭关,趋太原;吉囊(鞑靼部落首领)由平鲁卫入掠平定、寿阳诸处。”为阻挡蒙古瓦刺、鞑靼、兀良哈诸部族之侵扰,明英宗朱祁镇正统间(1457~1464)至神宗朱翊均万历间(1436~1620)的180余年间,曾长期征用民夫大规模筑长城。除修缮山海关至嘉峪关一线的外长城,即著名的“九边外”外,还在宣化、大同两镇之南,直隶(河北)、山西省界分水岭上修筑内长城,称为“次边”。内长城北起山西灵丘县,南止河北赞皇县后沟,顺太行山南向延伸。

大前村段长城:

大前村位于岔口东北部,距乡政府25公里,东与杨树庄相接,西与盂县接壤,南与本乡主铺掌村相接,北临河北井陉仙台山,全村共有120户,222口人,村域面积4.68平方公里,村庄占地110.85亩,有耕地500多亩。大前村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是晋察冀边区平定(路北)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之一,党领导村民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从这里走出了多名共和国的高级干部。

大前村依山而建,民窑以石砌为主,山势形态使这里的建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街巷叠存,许多石砌院落保存完好,2016年被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这里位于红岩岭玉皇洞景区和河北仙台山风景区中间,发展旅游条件得天独厚,红色抗战文化资源的开发为绿色发展增添了活力,现已建成“大前村农家红色纪念馆”可供游人参观。村中有观音庙、龙王庙、古柏树、古磨、古井等景观。观音庙建于村中一石崖上,依山就势,随形生变,被称作“小悬空”,高大郁葱的松柏掩映,神圣又神奇,庙下有一股泉水潺潺,顺石崖而下,传说此水还能祛病驱邪。大前村古老且具特色的石头房屋建筑,被称之为“悬崖峭壁上的石头村”。

大前段长城保存较为完好的遗址有100多米,高约1米左右,底宽1米,顶宽六七十厘米,基本上是南北走向。

杨树庄段长城:

杨树庄村位于晋冀两省交界处,东与河北省井陉县辛庄乡凉沟桥村相连,南与井陉县辛庄乡达柯村接壤,西北与本县神水泉村、大前村唇齿相依。杨树庄村距平定县城66公里,村域而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7亩,全村人口196人,属典型的山地农业村。

杨树庄村四面环山,悬崖峭壁,沟壑纵横,地质结构复杂,山体多由较薄的泥质白云岩和较厚的石灰岩叠置构成,村里有滹沱河支流黄杨河向西向东蜿蜒曲折穿村而过,地理位罝自古以来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遗存一段长城,保存较为完好。据考证,现存长城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在中山长城基础上修建的,从北至南绵延780里。这段长城由大前村入境,经杨树庄村入白石头庄南下。在杨树庄村东南山上(当地叫砸脚山)留有325.97米的石砌长城,保存较为完整。此处长城高约2米,底宽约2米,呈梯形状,依山就势,陡峭险绝,近处观望,可以看出当年建造时,就地取材用山石垒砌,内填土石,十分坚固。南北两端各有一座敌楼。登台瞭望,河北省井陉县辛庄乡凉沟桥村尽收眼底,村西烽火台清晰可见,与敌楼遥相呼应。

凉沟桥,距离阳泉约50公里处,是沟通晋冀两省之桥。清《平定州志》称之为“东北要津,无逾于此”。该桥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原名广济桥,因建于良沟之上,俗称“良沟桥”。良沟为十里峡谷,两旁百丈断崖,似刀削斧劈,到了冬日,站在沟底,只见阳光挂在山尖,不知太阳圆扁,为此,当地人便将“良”字换作了更为切意的“凉”字。凉沟桥的西侧栏板上刻有的“神堂口”三字。黄尘古道为“之”字形石砌盘山道,由沟底弯曲而上,至山间平台,建有边城一座。边城由外石城门阁和内石门阁组成,而左右城墙为天然的断崖山壁,清山西平定州知事周志浩赞其为“金汤巩固”,这里自古为平定州管辖,民国年间划归河北省井陉县。

白石头庄长城:

红育村由白石头庄和神峪两个自然村组成。在岔口乡红育村白石头庄,有一条古长城由杨树庄绵延而来经村而过。

据史料考证,在白石头庄境内的残留长城遗址,据明代重臣王士翘著的《西关志》载,白石头庄的醉汉峪口为北京西部的重要关隘之一,时为固关所辖。

又据《山西长城文化》(山西历史文化丛书第十一辑)记载:“明代长城平定段分布在本县与河北井陉交界的太行山中,大致为南北走向,现存长城有两段,一段分布在县域东北部岔口乡,经大前、杨树庄、白石头庄,延伸至娘子关镇贤沟村东北,长约12公里,墙体用毛石砌筑,基宽约2米,顶宽约2米,残高1至2米。”这一段记述的就是途经白石头村东、牛车沟与胳拉条洼相连的太行山明代长城。

1986年8月,白石头东段长城遗址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公示。

白石头庄段长城与河北井陉县凉沟桥长城相隔不远,其靠近河北一角的长城有两公里之多,狭窄地盘踞在群山峻岭之中,寂寞地扼守着晋冀边陲。

(本稿根据作者《关于平定县岔口乡杨树庄村段中山长城遗址的调研报告》删编)

中山文史_中山文史迦南_中山文史之陈维银

图片摄影:王磊

中山文史_中山文史之陈维银_中山文史迦南

上一篇: 【成都】都江堰市统一战线成员热议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下一篇: 陕西省各级政协文史馆巡礼(五)渭南市临渭区政协文史馆简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