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2024年天津公务员行测大纲解读与考题趋势分析

2024年天津公务员行测大纲解读与考题趋势分析

2024年天津公务员行测大纲解读与考题趋势分析2024年天津公务员行测大纲解读与考题趋势分析,行测,考试,题量,备考,公务员,考题趋势,初中学业水平

文史类是哪些_文史类题目_文史历史类

专属客服答疑

文史类题目_文史历史类_文史类是哪些

试题-在线模考

文史类是哪些_文史历史类_文史类题目

备考资料领取

2024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大纲已经公布,天津华图教研组第一时间给大家解读2024年行测考试大纲。今年行测考试大纲与往年相比并无明显变化,考查目标仍是阅读、理解、分析、计算等能力以及基本政治文化素养。行测共分五大模块,分别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下面依次进行阐述。

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要抓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注重政治思维。比如,在2023年常识考题中,政治时事题目占比达40%,同时,在文史、生活科技类题目中,政治思维也能够得到充分体现。缺少政治思维,就意味着考生没能更好理解国家招考意图,虽然并不会宣判考试失败,但在实际学习中总会有一种逆水行舟、事倍功半的劳累感,因此各位小伙伴应学会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转变是各位考生能够上岸的一个重要前提。

对于2024年考试常识判断部分,考生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提起注意:

1.整体难度稳中有增,对考生能力要求提高。

2.凸显政治思维,紧扣国家命题大纲。

3.考查内容范围广,把握重点是关键。

近年常识判断科目,得政治时事、生活科技者可得天下,这两个模块在考试中占比一直居高不下,原因很简单,这种题目对专业知识要求较低,但能更好地考查考生思维,因此接下来的考试中,政治时事、生活科技题目高比重的趋势很难颠覆,考生相应的也需要注意自己在常识判断模块的发力方向。同时,在这一基础上,各位考生应注意到2023省考的一个小变化,就是文史类题目重新增加至4道,因为文史内容不会发生变化,所以更多还是在命题形式上的创新,对考生而言,需要做出的转变最主要的一点是从过去的“深度”向“宽度”转变,从“记忆”思维向“分析”思维的转变。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1.题型题量整体相对稳定

2017年以来,天津市考行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考情较稳定,总体考查题量稳定在35题,除了2022年受到疫情影响使题量压缩到30题外,其他年份还未出现过题量的变化。大纲中所述的阅读理解、语句表达、逻辑填空三个大类题型依然稳定地出现在每一年的考试中,逻辑填空除2022年因疫情变为10道之外,其他年份都稳定在15道左右,其余题型每年题量有波动。因此今年若没有极其特殊的情况出现,题量会依然延续去年的规律,各位考生可以根据题量分布情况来制定刷题计划。

2.考查方向整体保持稳定

20232022202120202019阅读理解主旨概括81124意图判断18635细节理解41523标题选择30202态度理解00100词句理解00030题目数量1610151014语句表达语句填空22234语句排序22332下文推断01050题目数量455116逻辑填空逻辑填空1510151415总数3525353535

根据以上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来,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断题一直交替领先,并且两类题目总题量占比趋于稳定,是备考的重中之重,对于考生一定要多加重视。此外细节理解题也是必考题型,但在技巧方面特点并不突出,建议适当练习即可,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熟悉常见错误项的特征。标题选择、态度理解、词句理解考查并不稳定,我们姑且称之为小题型,对于这部分,考生在备考时建议不能忽视,还应多加练习,保证万无一失。语句填空和语句排序一定多加重视,尤其是语句排序题技巧性较强,掌握技巧后往往能够事半功倍。下文推断题考查不太稳定,但要预防出现像2020年突然出5道题目的情况,所以也不能轻视。逻辑填空题不必多言,每年都是重点,关键在于对语境的分析,其次就是掌握更多常考词语,建议多阅读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的文章,提升语感。

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用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种。

1.题型题量整体相对稳定

2017年以来,天津市考行测中判断推理的考情较稳定,总体考查题量稳定在35题,除了2022年受到疫情影响使题量压缩到30题外,其他年份还未出现过题量的变化。因此今年若没有极其特殊的情况出现,题量会依然延续去年的规律,图形推理考查5题,其余模块各考查10题。各位考生可以根据题量分布情况来制定刷题计划。

2.考查方向整体保持稳定

为了让广大考生更清晰的了解近几年的考查情况,现对2019年-2023年市考的判断推理四种题型的考试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1)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近五年的考点比较集中,主要考查数量、位置、样式、六面体,属性考查较少,而对截面图、三视图和立体拼合的考查也逐渐增多,需要广大考生引起重视。

文史类是哪些_文史类题目_文史历史类

(2)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考查的要点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单定义,另一类是多定义。往年这两种定义每年考查都是单定义居多,今年大概率也是这种趋势,因此需考生掌握定义题目核心结构和关键信息,这将有助于提升定义判断的答题能力。

(3)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主要考点集中在概念外延关系和概念内涵对应关系两大方面,而语义关系和语法关系整体还是比较少的。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逻辑关系,还要在做题过程中积累各种二级的考法,来应对考试难度的提高。

(4)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整体难度比较大,题目依然以加强削弱为主,这也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明确的备考方向。

文史历史类_文史类是哪些_文史类题目

2024年市考,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之前备考的内容都保持不变,但要想提高分数,除了保证对所有知识点能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外,还需要在刷题的过程中对相似内容进行总结,这样才能提高的更快。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用题型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

1.题量整体相对稳定

2017年以来,天津市考行测中数量关系的考情较稳定,每年均考10道题目,主要考查题型为基础应用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几何问题、最值问题、容斥问题、时间问题等。高频考点为基础应用题、几何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概率等。因此,今年若没有极其特殊的情况出现,题量会依然延续去年的规律,各位考生可以根据题量分布情况来制定刷题计划,确定常考题型和拿分方向。

2.考试难度整体稳定

根据近5年的考试情况,数量关系的考查内容比较集中,10道题目中的确有个别题目难度比较高,在考试中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很难在较短的时间里做对,但是依旧有一半左右的题目,是各位考生能够拿到分数的,为此大家需要了解近5年的考试重点,具体如下表所示:

2019-2023天津市数量模块五年考点分布

考点2023年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排列组合21001概率问题12100基础应用题21327不定方程00100几何问题21320经济利润问题10110行程问题12111工程问题01010溶液问题00000容斥问题00000最值问题11020数列问题00010约数倍数问题00001杂题01000总题1010101010

通过近5年的考试题型,各位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哪些题型是自己擅长的,哪些题型对自己而言比较有挑战性,从而明确学习方向和考试策略,一切以得分为目的。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性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1.题量整体相对稳定

2017年以来,天津市考行测中资料分析的考情较稳定,除2022年受疫情影响考了15题外,其余每年均考查4篇材料共20题。材料分布比较均匀,文字性材料、图形材料、表格材料均出现,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八大重点题型。因此,今年若没有极其特殊的情况出现,题量会依然延续去年的规律,各位考生可以根据题量分布情况来制定刷题计划,确定常考题型和拿分方向。

2.考试难度整体稳定

根据近5年的考试情况,资料分析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八大题型,20道题目中基本没有高难度的,但个别题目命题人会设置陷阱,需要各位考生注意,不能因为一时的粗心大意导致丢分。为了让大家更充分的了解近5年的考试重点,具体如下表所示:

2019-2023天津市资料分析模块五年考点分布

资料分析2023年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简单计算和比较54164基期量相关12101现期量相关10102增长率相关41722增长量相关11111比重相关14264平均数相关21112倍数相关10201综合分析42443总题量2015202020

通过总结近5年的考试题型,大家能够明确资料分析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八大题型,而且考试难度适中,所以大家要将资料分析作为备考的重中之重。

以上是对今年行测考试大纲的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成功上岸。

上一篇: 2023年中信银行笔试环节-超详细考试内容回忆版
下一篇: 专访·学界│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学界人士专题采访 首都师范大学秘书学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