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圆明园新新人类刘阳

圆明园新新人类刘阳

圆明园新新人类刘阳圆明园新新人类刘阳2006年12月11日18:11 环球人物25岁的他,给圆明园研究带来了新气象刘阳

圆明园新新人类刘阳

2006年12月11日18:11 环球人物

25岁的他,给圆明园研究带来了新气象

刘阳,圆明园“新新人类”

本刊记者 肖 莹 本刊实习记者 王 倩

他是圆明园“学界圈”的另类。作为中国圆明园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北京史研究学会会员、北京实地民俗学会会员,这个生于80年代的“新新人类”,年轻、开朗、帅气。

他的网名叫“斑马”,真名叫刘阳,从小在北京长大,今年25岁。

“那一去,改变了我一生”

刘阳的家中,有一间用黑白条纹装饰的小屋,除了几千件藏品,剩下的全是书。为此,他不止一次受到父亲警告,可还是克制不住“欲望”——只要看见和圆明园有关的书籍,他都会往家搬。

刘阳说,这么多书,是他用十几年时间收集起来的。

1993年夏,12岁的刘阳结束了小学毕业考试,整天呆在家中,百无聊赖。一天,他突发奇想:“我家离圆明园挺远,从来也没去过,只在课本上见过,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嘛不拉上几个伙伴去那里玩玩。”

“没想到,那一去,改变了我一生。”13年后,刘阳向记者回忆说:“那一天,我第一次走进了圆明园,发现真实的圆明园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原来以为那几块大石头就是圆明园,其实根本就不是。如果说恭王府算得上半部清史,那么圆明园就是一整部清史。和别的朝代不一样,清朝和圆明园的关系尤为密切。你可能不知道,清朝多数皇帝死在圆明园里。”

打那以后,刘阳每个月都会骑自行车到圆明园,对照地图在实地转悠。光这还不够,他需要购买书籍和资料,从中寻找更多的东西。但他又不愿找父母要钱,于是到麦当劳餐厅打工。这一年,他16岁。

在接下来的5年中,刘阳走遍了北京几乎所有的麦当劳餐厅。为了每小时3.5元的报酬,他做过前台服务生,也做过大厅清洁工,还在后台当过帮工、打过杂。那时候,关于圆明园的书不多,价格也不贵,刘阳一个月有400多块钱收入,足够支付买书费用。

18岁那年,在母亲的“强迫”下,刘阳走进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的课堂。在那里,他找到了课堂之外的乐趣——因为艺术系学生时间自由宽裕,他就经常“偷空”,去研究自己喜欢的圆明园历史。

刘阳目前收集的最贵一本书,是花8000元钱买来的。这是一本由当年北京天主教主教、法国人梵国梁编著的法国版《PEKING》(北京)。这书本来要作为古籍以1万元底价拍卖,因为书店工作人员误把它作为上架书,结果让刘阳拣了个便宜。

这本书带给刘阳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便宜。他发现里面有一张当时国内从未见过的琉璃塔老照片,以至于后来将其公布的时候,整个学术界都为之震惊。

“民国以后出版的有关圆明园的中文版书籍,我一本不拉地全有;我还有一部分国外出版的,有的甚至是别人的手稿!”对于自己的“财富”,刘阳十分自豪。

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阳被一位老前辈推荐到圆明园管理处工作。虽然月薪只有一千多元,但他还是觉得非常幸运:“能和圆明园朝夕相处,所得到的快乐不是金钱能计算的。何况在研究上,还能有更多的便利!”

有人问:“这点工资在北京能够花吗?”刘阳的回答是:“工资卡上的钱全部用来买书。除了圆明园,我还做一些课题研究,也给报刊投稿,给电视栏目当历史顾问,这些收入远高于工资,过日子没问题。”

驰骋在网络上的“斑马”

一直以来,刘阳将圆明园老照片当作自己的一个研究重点。但在自己身边,这些东西实在不好找,刘阳就把眼光投向了网络。

有人算过,近5年来,网络上出现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比过去150年都要多。1998年就接触网络的刘阳也认为,这些年他在网上采集到的大量资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刘阳还经常在“亚马逊”、“淘宝”、“孔夫子”等电子商务网站上,买到许多重要而又罕见的圆明园史料。

在网络世界里的文史圈中,尤其是圆明园研究这个领域内,“斑马”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喜欢找他交流的网友很多。

刘阳有一个在论坛里特别聊得来的法国朋友。这位朋友在日本一所大学做研究时,无意中在图书馆里看到一张圆明园规月桥的原版照片,翻拍后马上传给了刘阳。

刘阳收到图片后,特别激动。他知道,留存在世的圆明园照片本来就少,而且基本上都是以西洋楼为影像的照片,以中式建筑为影像的照片几乎没有;这张规月桥老照片如果能证明是圆明园的旧景照片,那就说明圆明园在被毁前已有中式建筑实景照片。

接下来的日子,刘阳开始了昏天黑地的研究。他翻遍了家里收藏的资料,发现故宫出版的书中曾经出现过与这张老照片类似的场景,于是他一次次到圆明园,实地寻找与之吻合的地形。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张国内从未发现的圆明园老照片,也是一张圆明园被毁前的实景照片。事后,刘阳庆幸地说,如果不是通过网络交流建立的人际网和资料网,自己很有可能与这个“重大发现”擦肩而过。

前年是圆明园罹难144周年。刘阳在网上公布了新发现的7张圆明园老照片,包括规月桥照片。这让学术界再次震惊。

“严重的人才断层造就了我”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阳反复念叨着自己景仰的几位老前辈,但又开玩笑地说:“现在采访有关圆明园的事情,你可以采访张恩荫、王道成他们,但50年后你能采访谁?也许只有一个刘阳!”记者说他“狂”,他却说:“没办法,‘80后’人物的特点不就是狂吗!”

因为“狂”,刘阳所有的学术文章全部手写,他相信自己的手稿以后一定可以卖个大价钱;因为“狂”,刘阳宣称,“圆明园书籍的收藏,我是大陆第一;圆明园老照片,官方都没有我的多”

刘阳的确也有“狂”的资本。在2005年本命年里,刘阳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昔日的夏宫——圆明园》。这本书不仅再版,而且以8000册的印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现在,其它有关圆明园的书籍总印量也不过8000册。”刘阳既对自己作品的市场表现十分满意,也对自己能力有很清醒的认识:“并不是我有多么高的水平,而是这中间严重的人才断层造就了我!”

目前我国专门研究圆明园的权威,也就只有郭黛姮、张恩荫、王道成这一批专家,年龄都在70岁左右;再往上,还有90多岁的侯仁之、汪之力,但从50岁往下,几乎后继无人。这和时代背景有关,因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研究圆明园学问的人,十有八九要被批判。

“没有同龄人与之竞争”的刘阳,越来越有一种悲喜交加的复杂情感:“一方面,现在有那么多60岁乃至90岁的老学者,一辈子都在做研究。我才25岁,我怕我还没学完老前辈们的学问,他们就不在了,所以我要拼命地学,拼命地赶。但是,另一方面,在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我却从来都不为就业发愁,为什么?就是因为搞圆明园研究的年轻人太少了!而且,即使现在有人开始入行,短时间内也很难出成果,因为研究历史,需要以占有、研读相当多的资料作为后盾。”

也许是话题有些沉重,爽朗健谈的刘阳变得严肃起来:“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研究圆明园。我接触到不少同龄人对此很有兴趣。但是,说到研究,他们还是差得很远。”

每逢节假日,刘阳常常会接受一些高校邀请,给学生举办圆明园专题知识讲座;有时候,他也会带领一批喜欢研究历史的年轻人,实地考察圆明园。大多数时候,他还是在借助网络力量,向更多的网上“新新人类”们宣传推介圆明园。他不希望在圆明园研究的道路上,自己一个人孤独前行。

上一篇: 沈洁:在“历史写作与传播的多样性——虚构与非虚构的写作”论坛上的发言
下一篇: 文史哲一周讲座 预告【章太炎的小学、文学与哲学】【学术范式转换背后的权力隐喻】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