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溲色发兰苕绿,饭熟香起莲瓣红 记玉田县文史界人士齐聚顺新食品探讨玉田胭脂稻发展之宏伟蓝图
2011年1月8日,值此岁末之际,承蒙玉田县顺新食品总经理赵文广夫妇的盛情邀请,玉田论坛版主小菜一碟、玉叟老先生、蓝田出美玉及玉田贴吧吧主苏亚东携夫人一起参加了在亮甲店顺新食品总部召开的关于玉田胭脂稻的系列研讨会。会上,玉叟老先生着重介绍了玉田胭脂稻在历史典籍中曾声名显赫的地位,胭脂稻技术顾问李明也详细介绍了其祖辈为保留稻种所经历的种种坎坷,讲到紧要处,众人皆为之扼腕唏嘘。
玉田胭脂稻之所以传奇,不仅仅在于其本身品质精良、营养丰富。其富含矿物质元素和有益于人体的18种氨基酸,据2011年顺新食品送往杭州的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检验测试中心的检验报告显示,其所含的钾的含量是1948.30ppm,铁的含量是30.50ppm,此两项均高出普通稻米含量的2倍多。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其镁含量高达2062.60ppm,整整高出普通稻米6倍之多。镁具有保护神经的功能。人如有缺乏,就会变得烦躁、紧张、对声音敏感、激动、冲动等,若缺乏的时间久,会有抽筋、颤抖、脉搏时常、失眠、肌肉衰弱的现象。严重缺乏时,会对大脑产生影响,像思路不清、定向力障碍、精神抑郁。孕妇怀孕初期,腹中的胎儿正是长神经的时候,此刻补镁不仅能使将来的孩子更加聪明,更值得称道的是胭脂米易于消化,害口再厉害的孕妇吃了也不会吐。另外胭脂米含脯氨酸560.00ppm,高出普通稻米的二倍多。脯氨酸生物学家研究的较少,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但是它对牙齿和人体抗寒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据胭脂米的检验报告显示,其所检测出的18种氨基酸含量均照普通稻米高出1.5倍,因此极具营养学价值,是名符其实的氨基酸稻米。
胭脂稻之所以传奇,更在于它的文化内涵。
胭脂米最早见诸于笔端是在康熙时期的《玉田县志》,而真正使他出名的在于文学大家曹雪芹写的的《红楼梦》,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第五十三回里提到黑山村的庄户给宁府送年租,就包括“玉田胭脂米二担”,胭脂米就是红稻米,当时很珍贵的。其中有一段描写是贾母早上起来吃饭就点名要的这种红稻米粥,尝之香气馥郁,不似凡品,即命人专门给凤姐端了些去。贾母平素极疼爱王熙凤,有好东西都要分给她吃,由此足见此米可以称为珍馐味美的佳品。曹雪芹的老家在丰润,后来祖上从龙有功,抬旗做了正白旗的包衣,清代丰润、遵化、玉田同属一县,因此曹雪芹对玉田胭脂米极为熟悉并写进了《红楼梦》之中。到了乾隆爷的时候,胭脂米就成了皇家御米,在京西的丰泽园曾广为种植。慈禧老佛爷每日用早膳的时候,御膳房都要准备十几道粥,而老佛爷唯独钟爱玉田胭脂米粥,旁的粥入不得法眼,连看都懒得看。另外,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毛泽东主席正住在中南海丰泽园。当读《红楼梦》时看到有关“玉田胭脂米”的这段故事,引起了浓厚兴趣,即命农业部、河北省寻找此米。后来河北省委果然寻到了,河北省将收获的胭脂米运送给毛主席。毛主席接见尼克松时还和美国客人提到过玉田胭脂米,并且让周总理安排在国宴上请客人品尝过。因为此米珍稀味美,有一次前日本首相田中访华时,在贵宾席尝到此米,竟然识得此米,念之于怀,嚎啕大哭,竟向毛主席索要此米。据确知者言,田中角荣侵华时部队曾驻扎在唐山,有幸得之,初尝此米便觉美味不可言状。日本人爱吃大米,战争时曾明确的以法律规定过在其统治下的朝鲜人、伪满洲国的中国人均不得食用大米,所种稻米统统供给日本作战部队。后来归国的田中,饱尝日本战败之苦,常常有吃不饱肚子的情况发生,每每于此,咀嚼堪堪可以果腹平淡无奇的饭团,田中便向同僚叹气:“在中国,在中国的唐山,有一种红稻米,是我平生吃过最美味的东西!”可以说,再次吃到胭脂米是田中此生唯一的夙愿了。历史让田中成了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第一位首相,为了完成夙愿,访华之余,他硬是用3辆当时日本最好的三菱越野车跟河北省换了胭脂米的种子!胭脂稻成了中日友好的桥梁,有的时候笔者甚至偷偷的去想,那么多届政府,中日的关系都没有正常化,唯独田中上台,此事怎么就成了呢?莫不是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真的因馋中国的胭脂稻而不顾一切的和中国建交吗?哈哈,此为笑谈,不足以为外人道哉。
胭脂米出产在玉田城东北十八里的小泉山下,过去是专为皇家进贡的,从来不外卖。”
小泉地处半山区,这里曾有多股泉水从山脚石缝间流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得天独厚。自明朝万历年间起,水稻栽培就从未间断。传说这里的泉水为春秋时期齐桓公率领大军讨伐令支和孤竹时所开凿,水质甘甜清冽。著名的“玉田八景”之一——“龙穴甘泉”就在这里。
据小泉村的老农讲,小泉的水质非常好,当年清朝宫廷曾经派人考察这里的泉水,经称量,认为与北京玉泉山的水基本相同,只是因为距离京都比较远而未被采用。改革开放后,经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组评审,在玉田县境内,东北自亮甲店小泉起,经玉田、三里屯、林南仓,到西南方向的东吉庄,确是一条天然矿泉水线。小泉一带,长期用矿泉水浇灌水稻,所产稻米品质极佳也就可以理解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小泉的出水量逐步减少,到九十年代竟滴水不出了。这期间,稻田跟泉水一样,从多到少,从少到无。如今小泉村附近的稻田早已变成了旱田,连水稻的影子也找不到,更不用说“胭脂米”了。
然而此米的气运终究是不该绝!除了玉田,曹雪芹祖上在任江宁织造的时候在南京地区种过。另外为开拓皇家的贡米种植基地,清朝通永镇总兵也在现今丰南和唐海等多地引种过,顺新食品聘来的技术员李明祖上就是专门为皇帝种植胭脂稻的。可是到了后来,由于胭脂稻产量太低,六十年代以后,当地政府大量推广棉花的种植,不允许再栽种胭脂稻。李明老先生祖辈上一直为皇家种植胭脂稻,前后三代从未断绝,甚得内宫监的青睐,可见此米绝非一般的凡品,如此绝了种太可惜了,弄不好会成历史罪人的。于是老李偷偷的在水塘边,野地里偷偷的撒种,偷偷的收获种子,期待着有一天胭脂米大放异彩。终于黄天不负有心人,玉田县顺新食品的赵文广先生,在去北京参加大白菜节的展销会上,听中国农科院张德纯讲到玉田还有胭脂稻这么个好东西。赶巧的是,赵文广居然是亮甲店人,家距小泉村也不远,跟年纪人一打听,竟然真有胭脂稻的存在。
1月8日的胭脂米研讨会的与会人员说到此处人人翘手以夸:“李明几十年坚持不懈最终保存了胭脂米的种子,赵文广真知灼见让古老的物种再次大放异彩!此二人真可谓功德无量!再过几年后,胭脂米要感谢此二人,玉田县人民要感谢此二人,历史也要感谢此二人!谢谢经过他们的努力,让这么具有文化内涵的物种不至于绝种!
此幸甚!
为了使玉田胭脂米这一独具玉田特色的地方名优特产不至于濒临绝种,2010年,唐山顺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文广引进300斤稻种,并聘请李明为技术顾问,在60亩的培育基地上进行播种,对土地进行了翻耕,准备好了沼渣等有机肥,打了两眼机井。该公司已申请注册“御田胭脂稻”商标名称,并设计出产品包装,今年还要申请河北省地理保护商标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9月,第一季玉田胭脂米已经收获,一斤胭脂米卖到了100元钱一斤,为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此米熟饭后揭锅香味扑鼻,香气馥郁,特别是用来煮粥,味道极好。经过权威部门对营养元素的鉴定,此米富含镁、钾等矿物质元素和18种有益于人体的氨基酸。经过高档的礼品包装,仅一盒就能卖出428元的好价格。且此米极具玉田特色,用来送礼既不失档次,又彰显了咱玉田的独特文化!
与会者一致赞同,此米失而复得,极为珍贵,一定要让古老的物种焕发出新的生命,更好的为玉田人民服务。鉴于玉田包尖白菜的经验,胭脂米一开始就要打高端牌,产品进行严格的分选,种植严格按照标准化来操作,做到有机绿色无公害!以胭脂稻的原产地小泉村为中心,做一个价格阶梯的划分。另外借助于在全国建立直营店和网上直销店来宣扬品牌,扩大销售。
有句诗说的好啊“胭脂贡酒香千里,亦醉平民亦醉仙。排开人字即出征,遍绕东南西北空。”胭脂稻在下游加工领域也魅力独特,初级水平卖原材料,中级水平卖产品,高级水平卖文化!我们玉田的胭脂稻用来做马拉桑小米酒最好不过了,此酒度数低,口感绵柔,入口就能立即感受到浓郁香醇的胭脂米的香味,香甜顺口好滋味,加之用胭脂米酿造,能很好的保留女子喜欢的胭脂颜色,因此用胭脂米做马拉桑是非常好的女子酒。俗话说的好,一般的女人不喝酒,喝酒的女人不一般,我媳妇就非常爱喝这种酒,因为她酒量大,今年工作分配的时候还深受了领导的重视,这都得益于女人酒马拉桑啊!
2012年1月8日的胭脂米研讨会很成功,在座的文史届的老泰斗给我们这些小辈讲了很多未曾了解的胭脂米传奇,大家将此珍若重宝。毕竟,玉田胭脂稻回家还是第一年,我们小打小闹的聚在一起热情的欢迎胭脂米回家,希望胭脂米真的像金凤凰一样,再过几年,真的能使周边的玉田人民致富!我们出门在外向别人夸夸其谈的时候,除了玉田的包尖白菜,我们还有胭脂稻这一足以炫耀的谈资!
真的,我们感谢胭脂稻,更感谢保护、发掘、发展胭脂稻的所有玉田人!
你们功德无量!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杨文进)具有300多年栽培历史、曾经作为贡品、濒临绝种的著名水稻品种胭脂稻,将于今年9月上市销售。昨日,记者看到了唐山顺新食品有限公司的胭脂稻样品,并品尝了香气馥郁的胭脂稻粥。
从外观看,胭脂稻样品与普通稻种相比,长有明显的两三厘米的芒,米粒加工后呈浅粉色,有纵纹。该公司负责人赵文广介绍,他去年在全国农展会上听专家介绍了胭脂稻,随后与丰南区培育稻种的李明取得联系,并聘请李明为技术顾问。该公司已购买了300公斤稻种,计划在60亩培育基地上进行播种。目前,他们对土地进行了翻耕,准备好了沼渣等有机肥,打了两眼机井。该公司已申请注册“御田胭脂稻”商标名称,并设计出产品包装,今年9月即可上市销售。一直培育胭脂稻的丰南区63岁农民李明介绍,胭脂稻开花时为红色,做熟饭后揭锅香味扑鼻。
胭脂稻是我市丰南区王兰庄镇特有的珍稀特种稻,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1990年出版的《丰南县志》记载,胭脂稻外观形似旱粳子,有芒,胭脂米呈椭圆形,粉红色,味清香可口,特点是出饭率高,饭粒回锅三次不仅不烂,还可伸长三倍左右,俗名“三伸腰”。丰南县栽培胭脂稻始于清乾隆元年(即1660年),地点在王兰庄北的菱角泊,面积曾达850亩,亩产在200公斤左右,到解放初期仅剩数十亩。1954年,毛主席在查阅古籍时得知王兰庄产胭脂稻,给河北省委写信询问此事,并建议粮食部门收购一些用来招待国际友人。丰南县粮食部门于是收购胭脂米5万公斤送到北京。1962年,胭脂稻标本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声誉大振。《丰南县志》记载:胭脂稻已经于上世纪70年代绝迹断种。
据清代刘廷玑的《在园杂志》和《顺天文化府志》记载,清康熙东巡时,民间官绅进贡红米,煮熟后色红如胭脂,有香气,回锅三次,米质不变,色香犹存。康熙品尝此米后,赐名“御田胭脂米”。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中描写黑山村乌庄头交租,有“御田胭脂米两石”的记载;七十五回中写道:贾母因问道:“有稀饭吃些罢了。”尤氏早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贾母接来吃了半碗,便吩咐:“将这粥送给凤哥儿吃去。”此处的红稻米便是胭脂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