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本科生刊物:《历史文化论坛》第67期目录提要

本科生刊物:《历史文化论坛》第67期目录提要

本科生刊物:《历史文化论坛》第67期目录提要李振宏先生于1978年进入河南大学,在本科阶段,经赵世超、陈昌远、姚瀛艇、赵克毅、朱绍侯等前辈的指导,探索出“读书与写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文史刊物_文史学刊杂志_《文史》刊物

历史文化论坛

TRIBUN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一九八三年创刊)

2023年第1期(总第67期)

学术顾问:(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瑞芳 左玉河 祁琛云 陈升远

张礼刚 张占党 李振宏 李竞艳

闵祥鹏 杨萌芽 沙 莎 周文凯

苗书梅 胡 浩 耿元骊 展 龙

涂白奎 翁有为 阎照祥 程民生

程遂营

学术指导:(按姓氏笔画排序)

尹 涛 付燕鸿 赵广军 胡优静

贺怀锴 柳岳武 梅祖蓉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编辑单位:《历史文化论坛》编辑部

编 审:贾茜贝

主 编:元昶晴

监 制:周思雨 孙延森

副 主 编:王鑫淼 李雨珂 曹路通

编 委:王 晶 代礼珂 余佳蔓 吴 桐 陆淑征 贺 杰 袁菁洋 崔若楠 戴朱汉 魏赫璇

目 录

【名师寄语】

发挥历史学科优势,争创一流学生刊物

——祁琛云

【名家笔思】

从碎片到整体:谈谈我的军功爵制研究

——朱绍侯

【百十风华忆】

吮吸生命液汁,守候学术沃土——李振宏先生在河大历史系学习和工作的四十五年

——王鑫淼、元昶晴、袁菁洋、高怡馨

【古代史研究】

“重命”与“伪道义”:东晋南朝“荒政”制度新论

——潘嘉晖

【古今关照】

瘟疫应对与历史省思:中国古代瘟疫与新冠疫情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刘丹睿、周思雨、安琪

【近现代史研究】

花园口溃堤后国统区报刊报道与事实的偏离

——李浩杰

何处拂尘埃:20世纪30年代北平的公共女厕

——潘延天

内外之变:单位职工王昌江个人生命史(1945-1965)

——王禹浩

【世界史研究】

美国黑人反种族主义思想传播效果研究

——张诗尧

“最早的反犹主义者”?——试析虔诚者路易时期里昂大主教阿戈巴德的“反犹”思想

——刘家成

【读史札记】

论主体与客体缠绕形态的双向性与不规则性——以《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为讨论起点

——宋晓雅

发挥历史学科优势,争创一流学生刊物

祁琛云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学生学术刊物《历史文化论坛》创刊于1980年代初期,迄今整整走过了40个春秋,这也是河南大学历史学科发展的关键时期。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2年,由我校朱绍侯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作为高校通用教材出版,这部教材对之后数十年来我国高校历史专业人才培养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84年,中国古代史学科顺利入选首批河南省重点学科。1992年,我校宋史研究最新成果“宋代研究丛书”(首批)正式出版,向海内外学术界展示了河南大学宋史研究的优势与特色。2002年,河南大学犹太研究所成立,进一步明确了宋史与犹太-以色列两大优势特色研究领域。2003年,中国古代史获批二级学科博士点,首次将人才培养层次延伸到博士阶段。2007年,获批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2010年,历史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建设首次进入“国家队”。2011年,获批历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同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调整,我校中国史、考古学、世界史同时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不仅成为校内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最多的学院,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历史学类博士点全覆盖的院校之一。之后学院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先后获批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资质、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及一批省级以上重点科研机构和特色实验室;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区域国别史、夏商周考古等领域获批一大批国家级重大、重点课题,产出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随着一流成果持续产出和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为国内传承最悠久、优势最突出、特色最鲜明的院系之一。

在河南大学历史学科优质学术资源的滋养下,《历史文化论坛》从最初的史学新苗茁壮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学生学术刊物,《论坛》秉承学院严谨务实的学风,严守学术规范,追求学术创新,不仅是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对外开展学生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在创刊40周年及百年院庆即将来临之际,希望《论坛》充分发挥我校历史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继承发扬历届学长办刊的优良传统,立足中原,面向全国,争创国内一流学生刊物,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名家笔思】

从碎片到整体:谈谈我的军功爵制研究

朱绍侯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近日,《历史研究》编辑部就“碎片与整体:历史体系的构建”的笔谈选题向我约稿,我感到很高兴。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选题,也反映着历史研究的认识规律,并富有辩证思考的色彩。我想结合自己几十年来的军功爵制研究,谈一点心得体会。我想,就历史认识的一般途径来说,历史研究应该都是从碎片开始,然后上升到整体,最后实现认识宏观历史、总结规律性认识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处理碎片与整体的关系,历史学家应该有理性的思考和自觉的理念。我的体会,在这个问题上,有三个层次的问题需要考虑。

【百十风华忆】

吮吸生命液汁,守候学术沃土

——李振宏先生在河大历史系学习和工作的四十五年

王鑫淼、元昶晴、袁菁洋、高怡馨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李振宏先生于1978年进入河南大学,在本科阶段,经赵世超、陈昌远、姚瀛艇、赵克毅、朱绍侯等前辈的指导,探索出“读书与写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并先后在《文史哲》及《中国史研究》上发表文章,打下学术道路的坚实基础。自1982年留校任教以来,先生经历了由史学概论到秦汉史,再到思想文化史的三次学术转向,并从中总结出“学术要为现实服务”的学术理念,坚持“学术应发挥批判的使命”。重温执教生涯,先生提出“教学相长”的执教心得,为历院师生寄语,期待河大这片学术的沃土能够让更多新苗茁壮成长。

【古代史研究】

“重命”与“伪道义”:东晋南朝“荒政”制度新论

潘嘉晖

(青岛大学历史学院 山东青岛 266071)

由于“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东晋南朝时期的“荒政”制度呈现出“多样化”“体系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制度有着鲜明的“重命”色彩,君王们之所以重视民命,客观上与前文所述“天灾”“人祸”有关,更重要的是主观上在儒、佛、道三家思想综合影响下,所形成的帝王“重命”观的影响所致。然而君主观念上的重视民命,并不意味着其实际行动就一定“民本”“道义”。通过分析相关事例可知,这一时期的“荒政”制度自其制定与执行伊始,便具有帝王权术运作以安定民心之“把戏”的性质。虽然其对当时社会在备灾、防灾、救灾、抗灾以及对于民命的保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并不能掩盖深藏于其下君主维护王朝之“政权合法性”之目的。因此,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这一时期的“荒政”制度,唯有如此,才可揭橥历史现象之“本相”。

【近现代史研究】

花园口溃堤后国统区报刊报道与事实的偏离

李浩杰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1938年6月国民政府尝试炸毁花园口堤坝以图阻塞日军的侵略脚步,然其虽一定程度上阻遏了日军西进的脚步,却也为豫皖苏三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人祸。其后,国民政府为稳定社会,平息民怨,专门针对花园口溃堤处进行了堵口工作,并对洪水受灾区域的群众开展了包括收容遣送、以工代赈、修建防泛新堤及移民垦荒等救助措施,在这一过程中,除国民政府的《中央日报》频繁发声外,《大公报》《申报》等诸多报刊也纷纷跟进国民政府脚步,对花园口溃堤本身及百姓的后续安置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相关报道,而其报道内容不但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后世也多作为史料被后人参考,然而在对比档案等史料后,当时报刊相关报道的真实性却有待商榷。

何处拂尘埃:20世纪30年代北平的公共女厕

潘延天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面对殖民侵略与业已建立的世界性民族国家体系,近代中国开启了构建民族国家、追寻“现代性”的努力。西方“卫生”概念与妇女解放运动因被视为“现代性”的重要标志而得以被积极倡导,并被视为改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抓手。而在改造国家形象的进程中,北平也面临着自身城市形象的改造。1928年6月后由“国都”到“故都”的身份转变造成的发展困境,拖累着北平进行有效的市政管理与环境卫生建设;而在城市转型中,城市本身也呈现出新旧交织的态势。在此情境下,女性在走出家门后仍面临“走后怎样”的问题。她们虽用国家倡导之话语表达自身建设公共女厕的要求,但得到的却是国家并不热情的对待。北平公共女厕建设的一波三折,正反映出强势之国家话语与弱势之国家治理的矛盾,也展示出“现代化”话语下复杂的社会面向。

内外之变:单位职工王昌江个人生命史(1945-1965)

王禹浩

(山西大学历史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0)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中国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三大阶段,处在转型和变迁的关键节点。自单位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来,该制度下工作的职工对于新身份、新思想的认同以及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进行的身份与心灵的转变开始为学界关注。通过口述史料及其他文献对国企职工自我嬗变的个例进行分析,可以此管窥这一时期国家层面的改革对于个人自内而外的转变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进而探讨个人对于国家制度发展以及个人对于单位制度发展所起到的反作用。

【世界史研究】

美国黑人反种族主义思想传播效果研究

张诗尧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种族问题不仅是美国的社会问题,更是重要的政治问题。为了改变非裔美国人在社会地位、合法权益、生存状况等方面的不公平现状,美国黑人群体进行了长期的抗争。与此同时,不断形成发展的反种族主义思想也助推着反种族主义运动影响的扩大,美国黑人群体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杰出黑人代表、新闻媒体等途径使这些思想得以更广泛的传播。然而,尽管以上这些努力已经产生了一定成效,但思想的传播仍然面临着阻力。一方面,传统宪政观念、历史遗留问题、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压制从外部给其思想的传播以较大阻碍;另一方面,黑人群体自身的文化水平低、内部分化及与其他少数族裔的互动不良也降低了传播的有效性。对美国黑人而言,如何突破外部的桎梏、如何利用并改变现有条件以推进反种族主义思想的传播是急需考量的问题。

“最早的反犹主义者”?

——试析虔诚者路易时期里昂大主教阿戈巴德的“反犹”思想

刘家成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虔诚者路易在位期间延续了查理曼关于犹太人的宽容政策,通过给予后者种种特权以换取其在政治上的效忠和经济上的回报。然而长期以来的优待使得犹太人逐渐有恃无恐,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因操弄特权而与基督徒和教会神职人士产生龃龉。身为帝国里昂教区大主教的阿戈巴德写下大量抗议信来表达对自己所辖教区内犹太人不法行为的不满,并试图说服路易重新考虑关于犹太人的政策。但阿戈巴德针对犹太人的指责完全是出于宗教信仰或政治博弈而非种族主义的考量,这位被后世戏谑为“最早的反犹主义者”的大主教,其“反犹”思想的核心只是有限度的“分离”而非任何意义上的“消灭”。

【读史札记】

论主体与客体缠绕形态的双向性与不规则性

——以《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为讨论起点

宋晓雅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由恩格斯于1846年底至1847年初撰写的两篇书评组成,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批评的重要代表。在群体与局域范畴分别解析《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文本观点、叙述与思维,可见其立足于历史等观点进入文本、揭示青年德意志派所宣扬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背后,呈现出了构建历史主体的主体意识结构及与“他者”的互动模式、构建历史客体的“培养基”社会,并蕴含着主客体互动的思维模型。而在这种“双向直线空间”的内部,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互动与非平面化特征又构成了其进入“文学空间”“物质空间”“城市空间”等多元场域的基础。因此,以恩格斯的思维模型为逻辑起点,引入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便可在历史之中与历史之外,穿梭多元学科与多类场域,探寻主体与客体缠绕的不规则形态。

备注:《“重命”与“伪道义”:东晋南朝“荒政”制度新论》一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社会阶层研究》(项目编号:17BZS009)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 陈姐与文史(下)
下一篇: 玉田地名知多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