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文史学子就在新疆”——2013届毕业生杨斌的无悔选择

“文史学子就在新疆”——2013届毕业生杨斌的无悔选择

“文史学子就在新疆”——2013届毕业生杨斌的无悔选择八千里路云和月文史学子就在新疆-2013届毕业生杨斌的无悔选择-杨斌,男,陇东学院2009级人文教育专业毕业生,现任新疆和田县北京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

新疆历史文学_文史新疆往事的作者_新疆文史

文史新疆往事的作者_新疆历史文学_新疆文史

新疆文史_文史新疆往事的作者_新疆历史文学

八千里路云和月

文史学子就在新疆

-2013届毕业生杨斌的无悔选择-

新疆文史_文史新疆往事的作者_新疆历史文学

新疆文史_新疆历史文学_文史新疆往事的作者

杨斌,男,陇东学院2009级人文教育专业毕业生,现任新疆和田县北京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

“与其说是去新疆,还不如说是回新疆。”2013年8月12日,车过柳园,看着出发前自己亲手绘制的“进疆路线图”,杨斌手指图上标记的哈密,对其他几名同伴如是说。是啊,作为人文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他旁征博引,雄厚的历史、地理知识顺手拈来,讲述着新疆地理的广袤,历史的厚重。他开玩笑说:”我们生活过的黄土高原,就是第四纪冰期时的风从新疆搬过去的。”此时的他,望着车窗外的茫茫戈壁,一定感到无比的熟悉与亲切,此时的他,心里有一片片绿色在蔓延生长,他眼里看到的是美好与希望。

2013年,大学毕业后的杨斌选择到新疆工作,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将青春的汗水洒在天山以南,为建设美丽新疆添砖加瓦。和田,古称“于阗”,是西域最早的佛教中心,有丰厚的文化遗存,晋时法显、唐时玄奘都曾涉足和田,和田不仅是“玉石之乡”“丝绸之乡”“地毯之乡”,还有热情好客的边疆各族群众。到和田以后,他不仅对出现在眼前的一切感到新奇,更被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所吸引并深深震撼。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深入体味、感受这里的点点滴滴。

带着诸多的好奇,杨斌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工作生活。初到和田,被分配到和田县巴格其镇中学任教,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承担七年级的地理、历史教学任务。当时,面对和田地区学生国通语水平普遍偏低、文化知识储备较少的现状,他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第一位,结合思政教育,从历史、文化等多角度,让孩子们深刻认识自古以来新疆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他引导孩子们感恩祖国,感恩党,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他将这些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希望先从思想上让学生明白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源于祖国的安定和谐、繁荣富强,然后再从祖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让学生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伟大,引导学生努力学习。

在随后四年多的时间里,杨斌在和田县教育局办公室、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先后担任办公室秘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在此期间,他有了更多的机会深入各学校尤其是偏远乡镇学校深入了解,掌握和田县教育发展的现状,对和田县教育进行着细致思考。在这期间,他总认为:短时间的基层“经历”始终是浅尝辄止。他总是说:“我期待在深入各学校的过程中沾上更多泥土味,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本领,在锻炼中沉淀‘经验’。”因在教育局工作期间表现突出,2018年杨斌被任命到和田县第一小学担任校长,在学校任职期间,杨斌创新管理模式,依法依规治校,使学校办学成效显著提升,赢得社会赞誉。初到和田县第一小学,作为校长的他面对学校发展中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他心急如焚,茶饭不思。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和田县第一小学的校风、学风有了明显好转,学校的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学校的学习氛围日趋浓厚...学校的崭新面貌,倾注了他的教育情怀和不懈努力。在他的带领下,和田县第一小学作为和田县小学阶段的领跑学校,与喀什塔什乡、塔瓦库勒乡等多所偏远乡镇小学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长期的送教、送研活动,有效提升了偏远乡镇小学的办学水平。

2020年初,杨斌调任至和田县委宣传部任职工作。工作期间,他俯下身子,兢兢业业,经常一个人驾车奔走于和田县各乡镇、村之间,全县200多个村没有一个是他没有去过的,每一条路他都很熟悉,俨然把自己修炼成了和田县的活地图。他与群众打成一片,用踏实的工作作风,新颖的工作思路,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同时,他也在不断的学习中开阔了视野,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2023年1月,杨斌再次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担任和田县北京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和田县北京高级中学是北京市2012年对口援疆重点教育援助项目,是和田县第一所全寄宿制普通高中,现有教职员工200余名,在校学生3000余名。到任以后,他主动作为,立足于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为让学校有活力、老师有情怀、学生有动力,针对学校突出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调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学校各项工作有了很大程度的起色,学校高质量发展格局逐渐形成。

近年来,杨斌先后获得各级各类荣誉10余次。作为陇院学子,千里跋涉,扎根边疆热土,相信他将继续发扬陇院精神,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接续奋斗,发光发热。

上一篇: 女扮男装成了教皇,并当街生子,这荒唐故事是真的吗?好多人信呢
下一篇: 什么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