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刘铭传历史研究观点

刘铭传历史研究观点

刘铭传历史研究观点刘铭传的一生“凡五进退而乞退之疏至十八上”,这在官场上是很少见的。

翁飞,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铭传在台湾家喻户晓,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大、中、小学校和街道,台湾的政治领导人连战、马英九、宋楚瑜都把刘铭传视为楷模,马英九在担任台北市长时,要以刘铭传为榜样建设和治理台北,宋楚瑜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宁为刘铭传》。

安徽文史资料_安徽历史文化博物馆_安徽文史馆

翁飞照片

刘学尧,刘铭传第5代孙,刘铭传族侄刘盛休(淮军后期主要将领)第4代孙。刘铭传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顾问:

先祖刘壮肃作为封疆大吏,留给子孙的刘老圩和虢季子白盘早已经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国之重宝。对我来说更为宝贵的是无形的财富,刘铭传淡然磊落的心态和包容开放的气魄可以从刘铭传的《大潜山房诗抄》中窥见一斑——“不幸入官场,奔劳日日忙。何曾真富贵,依旧布衣裳。负性无谦假,宜人说短长。莫如归去好,诗酒任疏狂。”这首《有感》,我经常诵读并思考:他为什么在功成名就之际,三十岁时,在有了别人梦寐以求一辈而得不到的荣华富贵的时候,选择了放弃,归隐山林;他为何把以往的战功文书付之一炬,并在归隐故乡的十余年间,“尝角巾往来秦淮上,乐诗歌琴管十年”,悠游民间?答案似乎有很多选项。后来,在国家受到外来侵略时,他又毅然站出来抗法保台。在国家小家面前,他选择了前者.赴台前夕,慈禧赐宴,群臣在酒桌上起哄,请其作诗。他奋而写道:“幼习干戈未习词,诸公何必命留题。琼林宴上君先到,塞外风光我独知。断发结疆牵战马,拆衣抽线补征旗。貔貅十万临城下,请问先生可有诗?”他同流不污的非凡品味和气度,深深让我折服。答案不言自明,我终于明白了!在清政府腐朽的官场上,他的率性真性,刚正不阿,被视为居功自傲,因此多次被弹劾。刘铭传的一生“凡五进退而乞退之疏至十八上”,这在官场上是很少见的。从剿捻到抗法,从武略到文韬,“名士何妨茅屋小,英雄总是布衣多”的磊落胸怀,构画出他在我心里的伟岸形象。我不以他为榜样以谁为榜样?!刘铭传出身行伍而成为封疆大吏,没有经过科举的磨练而自学成才,他的诗词书法在当时就为同僚惊奇。他没有留洋而开创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诸多第一,我认为这是与他包容开放的气魄分不开的。刘铭传《家规律条》的主旨:“尊祖敬老、友爱互助、淡泊律己、鼓励上进”永不过时。作为名传后人,更是从不敢忘怀。淡然磊落的心态和包容开放的气魄使得他在故乡养病时奉诏出山,临危受命,立下赫赫战功。出任台湾首任巡抚时,大刀阔斧,推行改革,取得辉煌成就。这些都令我等后辈感佩至极,并奉为楷模。我时时提醒自己,修己,愿铭传家风代代相传;安人,要为社会进步尽一己之力!

安徽历史文化博物馆_安徽文史资料_安徽文史馆

刘学尧照片

上一篇: 文史哲经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办
下一篇: 宁夏文史研究馆一行来莆 采集闽宁协作口述历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