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第二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 | 专访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文史馆馆长、文史研究员卢婧一

第二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 | 专访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文史馆馆长、文史研究员卢婧一

第二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 | 专访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文史馆馆长、文史研究员卢婧一一起来看看具体的采访内容吧。

文史馆馆员_文史馆副馆长_文史馆馆长

文史馆副馆长_文史馆馆长_文史馆馆员

文史馆馆长_文史馆副馆长_文史馆馆员

▲图为香山革命纪念馆。

2019年9月12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程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瞻仰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观看《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陈列,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缅怀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2021年9月9日,第二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在香山革命纪念地成功举办。经前期精心筹备,本次理论研讨会向全国广泛征集理论学术文章120余篇。经权威专家匿名审稿,对征集到的学术论文的政治性、思想性及学术研究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择优邀请65篇论文作者参会,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

会后,网络编辑部对与会专家代表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文史馆馆长、文史研究员卢婧一进行了专访,一起来看看具体的采访内容吧。

采访内容

Q1:香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在北平的所在地,也是党中央进京“赶考”的第一站。您是如何理解“香山革命精神”的?

卢婧一:香山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香山指挥解放全中国,筹建新中国,建立了丰功伟绩,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弘扬。

香山革命精神是一种信念与豪情。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同志在香山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毛泽东听到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几天后,他在双清别墅欣然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向全国人民传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

香山革命精神是一种使命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人的进京“赶考”之路,就是我们带着初心和使命走出来的康庄大道。革命的胜利不会自己走过来,而是在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指引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

香山革命精神是一种赓续与情怀。进京“赶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特别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是对红色基因的赓续。

Q2:本次研讨会以“百年征程 香山华章”为主题,这是在香山革命纪念地举办的第二届理论研讨会,请问您如何评价本次研讨会的作用和意义?

卢婧一:本次研讨会是对香山革命精神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对香山革命精神以及历史文化的理论支撑,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文化夯实了理论基础。

Q3: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滋养。您认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弘扬、传承香山革命精神?

卢婧一:我认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回顾走过的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广大青年应该传承香山革命精神,深刻领会这段历史带给我们宝贵的经验和财富。第二,不忘来时路。青年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初心的种子,都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第三,走好前行的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终之所归。学好历史,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文史馆馆员_文史馆副馆长_文史馆馆长

上一篇: 春风十年 | 论坛上谈到小说的真实性,余华和刘震云各讲了两个小故事
下一篇: 聚焦丨陕西省政协系统文史馆工作培训班在汉阴开班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