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南通大学文史知识竞赛题库

南通大学文史知识竞赛题库

南通大学文史知识竞赛题库文学院第一届文史知识竞赛题库一、常识题1、《史记》中列有《五帝本纪》

文学院第一届文史知识竞赛题库

一、常识题

1、《史记》中列有《五帝本纪》,这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

2、下列著作中属于语录体散文集的是《战国策》

3、长诗《毁灭》的作者是朱自清

4、古代历史上大力主张汉化并身体力行首改汉姓的一位君主是北魏孝文帝拓拔宏

5、康熙皇帝的庙号是圣祖

6、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发的药典是《唐本草》

7、中国古代开始普遍种植棉花是在明代

8、巴金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是《灭亡》

9、名著《呕吐》的作者不是女性

10、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始于东汉末年

11、《广陵散》据说是"竹林七贤"中嵇康的所作,后作为"绝响"的代名词。

12、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时间是1970.4.24

13、《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14、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在战国时期剥削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15、在长江流域出土的是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16、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17、《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这段材料表明“轻田租”的直接原因是经济破坏严重

18、西汉与东汉时期,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当时在位的皇帝分别是汉武帝、汉明帝

19、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直接帮助西域各民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20、“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其地皆无丝漆,不铸铁钱。”这一状况开始改变是在西汉21、21、有关秦汉监察制度的表述不确切的是汉高祖实行了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

22、自东汉至西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向往

2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发展状况,总的趋势是环境破坏缓解

24、以下各项,不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文化发展特点的是北方各少数民族先后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25、两税法的实施之初使唐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了,这部分收入主要来源于地主阶级

26、隋朝大运河沟通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邗沟

27、限制佛教,裁汰僧尼,禁建新佛寺与唐玄宗有关

28、唐玄宗开元年间任用的贤相是姚崇、宋王景

29、唐朝时期骨力裴罗—颉利可汗—突厥人物、封号和民族配伍不正确

30、李白诗云:“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这里咏叹的古都是南京

31、“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这一调笑令所调笑的生产工具出现在隋唐时期

32、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他指的国家是日本和西欧各国

33、初唐时期力反齐梁诗风,标举“风雅寄兴”和“汉魏风骨”,在复古旗帜下进行诗歌内容革新的著名诗人是陈子昂

3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处于中立国地位的是爱尔兰

35、历史上皇帝用年号最多的是武则天

36、大墙文学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

37、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子所创立的学说中,其核心思想是兼爱

38、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是一种编年体史书?

39、在秦始皇死后,赵高和胡亥,丞相李斯密谋,修改秦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此时赵高的职务是中车府令行符玺事

40、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了儒家学说,适应了统治阶层的需要。他的代表著作是春秋繁露

41、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时期,其年号是开皇

42、唐太宗在位时期立的首位太子是李承乾

43、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他出身于杂胡民族。

44、鬓毛“八九”已成霜,此际逢春只自伤。筑溪回山石间,苍松立“四五”中“”内连用数字的表达意义方式前后不同

45、诗句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不是陆游所作的。

46、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集叫做《漱玉词》,后者词集是《断肠词》

47、明朝臭名昭著的东厂,以历史人物为偶像岳飞为偶像

48、历史上被称为“铁血宰相”的是俾斯麦

49、“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源于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斗争?

50、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一部著作是《庄子》

51、孟浩然《过故人庄》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

52、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市舶司

5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为新航路开辟提供重要条件的是指南针

54、元朝时,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是枢密院

55、我国古代曾经出现过“兵民合一”制度的有①府兵制②募兵制③猛安谋克制④八旗制

56、从辽、宋、夏三者关系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相互交流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57、康熙年间,废除了“织机不得逾百张”的限制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58、明清两朝实施“改土归流”,其正确的含义是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代替土司长官

59、清朝官方组织编篡的最大一部丛书是《四库全书》

60、规定“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的军事制度是府兵制

61、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推动农业商品化的是实行赋役征银

61、春秋战国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大量可供开垦荒地的存在

62、“改土归流”的实施使贵州成为省级行政单位、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3、东晋的葛洪结合佛教教义使道教成为地主阶级的宗教对道教的表述不正确

64、历史上曾有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三武灭佛”的故事,造成佛教与世俗政权严重对立的主要原因是佛教与世俗政权争夺经济利益

65、鲁迅先生的故乡在唐代以生产青瓷著称

66、“八旗制度”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战、组织生产三项职能和对满族的壮大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67、夏、商、周断代史工程研究新成果使我国历史纪年推前了1200多年。那么,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至今约有4000多年

68、清朝的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在明朝时基本上属于奴儿千都司69、设立机构、册封与和亲是唐代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唐朝对回纥族族先后实行过上述三种举措

70、“庆历新政”的中心是政治方面

71.历史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是在东林书院

72.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锣

7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孟子之口

74.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历史中的文景之治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75.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他们是孔子和孟子

76.山东曲阜有“三孔”,分别是“孔府”、“孔庙”和孔林

77.《百家姓》中没有下面肖姓

7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最相似

79、“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成语出自《史记》

80、被尊奉为华夏族祖先的人是黄帝

81、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中心学说是“仁”的学说

82、道家学派在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老子和庄子

83、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人是秦始皇

84、我国最早的一段长城是赵武灵王下令修建的

85、《天工开物》是我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它的作者是明朝的宋应星

8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武则天

87、作品《左传》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

88、我国到了明朝已形成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四级考试正确的排列顺序是乡试——会试——院试——殿试

89、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南宋的都城在杭州

90、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

91、“金声玉振”这个成语是孔子

92、唐宋时期韩愈等八位文学家因古文被后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93、最早设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是汉武帝

94、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创立于隋代

95、古人所说的“六朝”指的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96、“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所唱

97、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98、《孝经》不列入“五经”

99、“琴挑文君”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司马相如

100、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的“寄奴”指的是宋武帝刘裕

101、1915年由陈独秀创办的,成为“新文化运动”主阵地的刊物是《新青年》

102、2008年在我国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是第29届夏季奥运会

103、以下行政级别最高的是重庆市市长

104、南北朝粱武帝普通五年,置定远县,该县建县已近1500年

10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

106、管仲祖籍在阜阳

107、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并且提出“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名言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108、数学奖不在诺贝尔奖之列

109、保尔·柯察金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

110、“天子呼来不上船”“高歌大笑出关去”是李白的性格写照

111、悲剧《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

112、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

113、杜甫在《八阵图》《蜀相》和《咏怀古迹》诗中都写到同一个人,这个人是诸葛亮

11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句子

115、属于语录体散文集的是《论语》

116、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发展最高峰的文学批评巨著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

117、史湘云是《红楼梦》中的人物

118、《水浒传》的梁山众首领中,不计入“一百单八员头领”的是晁盖

119、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出现时间最迟的是《红楼梦》

120、我国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121、晚唐诗坛上,与温庭筠并称为“温李”、又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的诗人是李商隐

122、我国古代戏曲中的杰作《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甫

123、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

124、古人常以“鸿鹄之志”来形容志向远大,这里的“鸿鹄”是指天鹅

125、“初唐四杰”除了卢照邻、骆宾王,还有两个是杨炯、王勃

126、王国维在文学评论名著《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核心观点是境界说

127、方鸿渐是下列《围城》中的主人公

128、《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

129、诗集《女神》的创作者是郭沫若

130、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诗人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创作的诗歌被称为朦胧诗

131、我国当代以“文化散文”闻名的作家是余秋雨

132、我国现代浙江籍的文学家约占全国文学家总数的四分之一,张爱玲不是浙江人

133、下列作品《朝花夕拾》、《子夜》、《激流三部曲》、《白洋淀纪事》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鲁迅、茅盾、巴金、孙犁

134、《三国演义》中 "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是指刘备,关羽,张飞

135、历史剧中出现的官制常常令人费解,比如鸿胪寺,名虽为寺,实为一国家机关,它的主要职责是司礼

136.“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此语出自《文心雕龙》

137、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旗袍是左襟压右襟

138、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军政

139、阎立本的传世名画《步辇图》的内容与文成公主入藏有关

140、不属于孔子说的“益者三友”的是友柔

141、苍不含“黑色”的意思

142、郑和下西洋经过的著名地点:渤尼、暹罗、真腊、锡兰,它们分别是今天的文莱、泰国、柬埔寨、斯里兰卡

143、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本国本民族的史诗视作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征。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史诗演唱传统,《摩诃婆罗多》不是中国的民族史诗

144、成语“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原指木匠

145、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两类,集贤书院属于官方创办

146、黄芪不属于中医别称

147、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山之南、水之北

148、中都不是古时中国的别称

149、最早的女诗人是蔡文姬

15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选自曾被称为唐绝句“压卷之作”的诗中

151、贾岛和“推敲”的典故有关

152、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许慎所著的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153、诗歌格调清新,意境恬淡、清秀蕴藉,被誉为“春水体”或“繁星体”的女作家是冰心

154、金庸先生所著的是《白马啸西风》

155、诗人田间曾被人称作“擂鼓的诗人”

156、《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又叫作《天方夜谭》

157、泰戈尔不是俄国作家的是

158、“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名言出自于英国雪莱

159、《罗密欧与朱丽叶》不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16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秦

161、龙泉剑是王勃《滕王阁序》里提到的

162、《左传》属于纪传体史书

163、先秦两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主要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的史书是《史记》

164、“闻鸡起舞”是我国晋、祖逖的典故

165、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红”并非表示“红色”

166、标志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最高成就的作家是苏轼

167、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不是李白创作的诗句

168、“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的《短歌行》

169、李白的诗风是豪迈奔放

170、“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李煜的词句

171、《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

172、“明初文学三大家”中,出生于浙江青田的南田(现属文成)的是刘基

173、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174、《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

175、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写于1896-1931

176、《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来音乐的性质

177、《洞萧赋》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178、《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左思

179、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韩愈

180、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秦妇吟》

181、在元散曲作家中,马致远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182、在清代词坛上,陈维菘的词作,有部分作品兼有秦(少游)、柳(永)风调。

183、《孟子》属于语录体

184、寓言画蛇添足出自《韩非子》

185、《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国别体

186、《汉书》采用的编写体例是本纪、传、表、志

187、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反映的是 “安史之乱”时的国恨家愁

上一篇: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下一篇: 郑州建政协文史馆,博雅捐赠文史资料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