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对“人造韩寒”的质疑,还是属于麦田发起的战斗。但是很快,麦田就道歉了,退出了,这时候刚拿起话筒想要唱歌的方舟子发现竟然“切歌”了,于是主动出击,把对韩寒的质疑,转化为一场“韩方大战”,直烧到现在,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尽管,麦田又在微博上“发誓重新开始质疑韩寒进行到底”,很显然,他已经不是这场大战的主角了。而“韩方大战”,还将再战几个回合?
第一回合:方舟子参战,韩寒调侃回应
方舟子说,他对韩寒进行质疑,是因为韩寒放出了2000万元的悬赏,而他正是在韩寒的召唤下加入了对韩寒的举证质疑。他参战带来的三件武器是:
一边悬赏,一边删博:方舟子在微博中说,“麦田质疑韩寒的文章提到韩寒在2007年4月在博客上发表的文章《中年才子卡门》承认有朋友知道其博客密码、为他修改文章,我好奇地想看看这篇文章,结果却没在韩寒博客上找到,因为韩寒把从2006年12月13日到2007年9月18日长达9个多月的博客文章全删了”,并称一边重金悬赏,一边销毁证据,让人觉得悬赏没诚意。
成名作《杯里窥人》有硬伤:方舟子指出,韩寒成名作存在硬伤。顺着麦田文章的链接看了韩寒的成名作《杯里窥人》,里面竟用了拉丁文:“拉丁文里有个词叫‘Corpusdelieti’,解释为‘身体、肉体’与‘犯罪条件’,可见罗马人早认识到肉体即为犯罪条件。”拉丁文拼错了,应是Corpus delicti,也解释错了,原意为犯罪的证据,Corpus指虚拟的体(证据体),与肉体无关。
不知《三重门》书名来历:方舟子放上一段视频,“证明”韩寒有找人“代笔”之嫌,并附文称:“韩寒现场作文《杯里窥人》引经据典,列出参考文献,还能扯上不常见的《舌华录》一书,宛然博闻强记的少年学者。然而一年后接受电视采访,被问及为什么《三重门》取这个书名时,却说“记不得了”(其父后来撰文解释“三重”典出常见的《中庸》),像换了个人。”
对于方舟子加入质疑,韩寒进行了调侃:“方舟子老师登台唱了几句,憋足劲刚张嘴要唱高潮部分,不料麦田老师切歌了。”同时,他也对方舟子的质疑作出了回应:
为什么删除了2006年至2007年间的文章?“我当时不止删除了这些文章,我这么做完全是为了保护出版社和自己的版权利益,每个作者也都拥有删除和修改自己文章的权利。”
为什么会引用拉丁文?“为了显示自己读书很多,我有一个小本子,记下了很多可以引用的地方,用在文章里和第一本小说《三重门》里,这也是当时为什么很多教授大为震惊,觉得我旁征博引,其实我只是有多少存款花多少钱而已。”
为什么不知道《三重门》的书名是什么意思?“《三重门》的名字来自《礼记·中庸》,为了如何让书名显得有文化,我反复地思量,才有了取自《礼记》的书名。诸位觉得装逼么,于是我在之后的采访中便不好意思再回答。而那次采访,我完全是不想搭理一帮笨蛋,就像我这次打心底不想搭理另一帮笨蛋一样。 ”
第二回合:方舟子继续揭露疑点,韩寒准备起诉
方舟子认为,韩寒被包装成为“文学天才”十几年了,没人戳破这个神话。而且他已经变成一个偶像,误导了很多青少年,他们以韩寒为榜样,不好好读书。所以,他要还原这个青年偶像。第一回合没有占到上风,以“打假斗士”著称的他,当然不会就此罢休,再次拿出学术研究的精神,连续发表《造谣者韩寒》《天才韩寒的文史水平》《韩寒的悬赏闹剧》《“天才”韩寒的写作能力》《“天才”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之谜》《“天才”韩寒创作之谜》《“天才”韩寒作品分析》等文章,以及转发、评论若干他人文章,明确指出韩寒作品“代笔”“水军”“包装”。
方舟子继续列举疑点,认为韩寒早期的《书店》、《求医》等文章疑由枪手代写。
第一个认定依据,是文中呈现出“少年人模仿不来的中年人的阅历和心态”。“人生的阅历和中年人刻薄的心态,是没法模仿的。比如韩寒的《求医》一文,写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的事,却能从中看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影子。文中提到,墙上写着标语‘请、你好、谢谢’,这是‘五讲四美’时代的印记,不经过那个年代,不可能在作品中带上这样的时代背景。”
第二个认定依据,是对参加《萌芽》杂志主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情况、写《三重门》时候的情况,韩寒及其家人的说法“前后对不上号”。
“比如,韩寒父亲一直说韩寒的语文成绩很糟糕,韩寒后来却说自己的语文成绩很好,经常考到85分以上。成绩是可以查的,我查到韩寒退学前的语文成绩是40多分。韩寒读松江二中时的同学也告诉我,当时的语文考卷很难,印象中考得好的人里面没有韩寒。”
“再比如,对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中的成名作《杯里窥人》,评委把一团纸揉碎后扔进一个杯子里,韩寒、韩父和几个评委在后来接受访谈和写书时,对纸的材质都说法不一。有人说是杂志影印纸、有人说是茶叶包装外壳纸,有人说是白纸,有人说是餐巾纸,有人说是一块布,非常蹊跷,让人怀疑这件事究竟发生过没有。”
对于韩寒用手稿自证清白,方舟子表示,不怀疑韩寒有手稿,即使有人代笔,一定也要由韩寒自己誊清一遍再寄出去,相反,韩寒出示的手稿上非常干净,更加重了不是创作而是抄写的怀疑。
而韩寒这方面,则委托律师,就方舟子通过互联网“质疑韩寒代笔”其间造谣、对韩寒名誉造成损害事宜,在上海提起法律诉讼,要求方舟子公开更正、道歉,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同时,韩寒整理了1997~2000年间的手稿、通信、素材本等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公证和真实性司法鉴定,包括纸张的年份鉴定、韩寒的笔迹鉴定。韩寒认为,这些资料足以证明包括《求医》《书店》《杯里窥人》《三重门》等均为自己独立创作。韩寒并举证部分相干人员,证明写作过程及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无代笔、作弊行为。
对于自己要用打官司的方式来解决这件事情,韩寒表示这并不是自己露怯:“我有手稿、笔记、证人,希望通过司法鉴定来恢复我的名誉,此次事件把对写作者带有侮辱性的质疑演变成大家来找茬的狂欢,后果太可怕了,我有手稿、笔记、证人,都无法证明书是我写的,那么对于现在在电脑上创作的文字工作者来说,如果哪一天有人看他们不顺眼,找几个人找找茬,不就能说这个作品不是这个人写的,这对于写作者是灾难性的打击,所以一定要说清楚。”
第三回合:继续骂战,还是法院证清白?
娱乐圈里,很多明星在受到攻击或侵犯后,常常放言要起诉以证清白。然后,认真的人都等着起诉呢,结果热闹过后,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在很多网站上,“韩方大战”,已然成了热门的娱乐新闻。但这两个人,绝不是混娱乐圈的。言而不行,空壮声势,这绝不是韩寒的风格,既然他要起诉了,相信他不会就此罢休;突然认错收兵,也不是方舟子的风格,尽管自己也曾经被人质疑,但他绝对不会对自己认定的事情反悔。
那么,第三回合,很明白地就该是等着法院收到诉讼材料后,对此进行判定了。
但是,看方舟子现在的战斗状态,自称手里还握有很多证据,想必他不会就此安静地等待着法院传票的到来,然后等待法院来断这场争论的输赢。他肯定还要继续抖料,甚至希望韩寒能跟他当面对质,来一场公开大辩论。
而韩寒,以前曾面对过各种质疑,都自岿然不动不予理睬,这次却明显有些激动了,不仅连发博文、接受采访回应,还闹到了打官司的份上。按照方舟子的话说,韩寒赌咒发誓、悬赏2000万元等,让他觉得很可笑,有问题,韩寒是气急败坏了。如此,在官司开打之前,如果方舟子继续抖露出他的证据,也许韩寒还是会耐不住,进行回应反驳。
那么,也许第三回合,该是又一轮的唇枪舌剑,而且还将有第四回合、第五回合,甚至更多。
结语:最爱“阴谋论”式的考据
不知道多少人看过《货币战争》一书,原来这个世界,竟然就由几个家族在控制;没看过书,也许看过电影《变形金刚3》,原来美国人登上月球,不是为了那“人类一小步”,居然是偷偷找外星人去的,这个秘密任务被美国政府隐藏了40年;如果连电影也没看,那告诉你,还有更狠的,俄罗斯有人研究发现,所谓阿波罗登月,是美国宇航局制造的一个大骗局,在月球上拍摄的所有照片和摄像记录,都是在好莱坞摄影棚中制造的。
如此耸人听闻的事情,必定被主流意识打上一个阴谋论的标签。但就算阴谋论者所述都是不成立的,不过是捕风捉影、牵强附会,依然不妨碍公众们乐此不疲地去围观。信息传播不对称不全面,谁都有理由进行怀疑。然后,大家还要不禁心生敬佩,这考据精神和考据功夫,真叫一个厉害。
方舟子说,他是用考据学的方法证明韩寒有人“代笔”。当然,这里并没有把方舟子要打破韩寒神话就等同于是一种阴谋论。所要表达的是,无聊的我们正是喜欢看这种阴谋论式的考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而且还是如此有互动性的考据,人人可以上网参与。大家在乎的是狂欢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结果其实无外乎三种:如果韩寒赢了,这不过是又一场骂战闹剧,经常打假的方舟子,多了一笔败绩,但说不定他自己不会认输;如果方舟子赢了,原来韩寒作假竟然是真的,届时围观的人们就可以一哄而上痛打落水狗;第三种,事件热度过后不了了之,或者双方握手言和就此翻过,那么大家反正已经把戏看了,闹得差不多还要继续,大家就嫌烦了。
事到如今,挺韩派和挺方派,已经泾渭分明,谁也说服不了谁;还有各种第三方中立者,比如法律专家、媒体等,客观总结了许多事件本身反映出的问题。只是,对于代笔这样的事情,不能拿出代笔者现身说法等直接证据,而是通过考据网罗疑点进行臆想推论,对于一个还活着的写作者来说,真的是很悲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