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故续谈》由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编辑出版,本书由馆长冯楠担任主编,馆员陈福桐、张彦夫担任副主编,杨祖恺、许国珩等参加编辑。本书从不同侧面记述了近百年贵州社会历史事件、风云人物、英贤轶闻趣事,以及地方民族风情、历史名胜古迹等。编辑中,突出笔记文学所具有的野史杂说的特点和地方特色,务求史科翔实,文风简约,生动活泼,对近现代史聊补缺闻。
任可澄对贵州历史文献事业的贡献
张彦夫
任可澄是清末民初活跃于贵州政坛上的显赫人物之一,他青年时期,以举人出身考授清内阁中书。返黔后,从事宪政运动,被推举为贵州宪政预备会会长。贵州辛亥革命胜利后,任贵州军政府枢密院副院长。其后,历任云南巡按使、蔡锷都督府最高顾问、云南省长、贵州省长、北洋政府内阁教育总长、国民政府云贵监察使等职。风云际会,任可澄依违于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特别是在颠覆贵州军政府,引滇军入黔的事件中,向为乡梓舆论所非议。但任可澄毕生致力于贵州历史文献的整理,则是功不可没的。
任可澄对桑梓文献的湮没曾痛切陈词:“文献之可考于今者千百不得十一,此吾辈黔人所当认为盛耻、发愤以求雪也。”他于1919年,约集陈矩、李国钊、杨恩元、王敬彝、聂树楷等倡议续修《贵州通志》。是年8月,得政府允准,拨出专款,成立贵州通志局,以任为总纂,并先后增约柳元翘、段兆鳌、邹国彬、李紫光、柴晓莲、文彦生、万大章、梁时宪、李独清等任分纂、编撰、校勘、采访。鉴于明清所修的几部贵州通志粗漏残缺,抵牾甚多,且乾隆四年(1739年)以后均未增修。他们决定另起炉灶,上自黔疆开辟,下迄清末,分为舆地、建置、前事、食货、学校、选举、武备、风土、宦迹、人物、列女、艺文、金石、古迹、土官、土民、杂志等19个分志,分工编写。
1936年,贵州文献征辑馆成立,仍以任可澄为馆长,并增聘马道穆、凌惕安、陈恒安、吴道安、赵乃康等为编审。任可澄除总纂全书,还负责撰写前事志,并帮助整理土民志、风土志。他钩稽旧籍,博采资料,甚至亲临境地调查考证。是时政局多变,人事变动频繁,但任可澄始终未放弃通志资料的搜集、编纂。其间,曾携稿至北京、苏州、重庆、昆明等地补充、修改、雠校,终于1942年,在昆明写完250余万字的前事志,携回贵阳付印。直至1945年12月9日逝世前,他仍坚持审核其他分卷稿件。
全书于1948年印完,计110卷,105册,共750余万字。其中,前事志对贵州地区上起殷周、下迄清末两千多年的重大史实,编年考叙,为其他分志之纲,篇幅占全书1/3以上。民国《贵州通志》的编印,不仅为贵州历史上所仅见,在当时全国省志编纂中也是成效显著的一部巨著。
在纂修《贵州通志》的同时,任可澄提议编印《黔南丛书》。凡有关黔人、黔事的著作,包括学术论著、旅游杂记、诗词歌赋都广为征辑。最初,曾计划出版丛书20集,276种,1089卷。嗣因经费不足,先后只编印6集60册,别集10册,共53种,183卷。第一集收入明清孙应鳌、陈法、郑珍的经学名著,陈法的《易笺》是《四库全书》收入黔人的唯一著作;第二集收入明徐宏祖、清陈鼎、田雯等人舆地纪行、风土考证之作;第三集收入明谢三秀、吴中蕃,清周起渭、丁宝桢等8人诗作;第四集收入清江闿、莫友芝、黎兆勋、姚华等16人的词作;第五集收入高拱《靖夷纪事》、江之春《安笼纪事》、徐家干《苗疆见闻录》、罗文彬《平黔纪略》等8部记贵州史事、杂记见闻等珍宝秘籍稿本;第六集收入孙应鳌、江闿、陈法的文集;别集收入郑珍、莫友芝、傅寿彤有关文字、音韵的专著。
为了给当代学者提供黔乘探讨的园地,任可澄等还创办发行《贵州文献季刊》五期,每期30-50万字,刊载了黎恂《运铜纪程》、李端棻《苾园诗存》、潘詠笙《雷公山游记》、罗文彬《香草园日记》等珍秘稿件。任可澄的《鬼方考》《牂牁江考正》《贵州考》《永历王墓记》等篇,被誉为“补史之缺,参史之错”的力作,为史志工作者所推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