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高考作文提到的杨雄是个什么人?

高考作文提到的杨雄是个什么人?

高考作文提到的杨雄是个什么人?高考作文提到的杨雄是个什么人?,杨雄,司马相如,屈原,王莽,法言,太玄

今年高考的全国乙卷作文题是一段材料作文,要求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杨雄(应为“扬雄”,下同,小编笔误,正面壁)西汉时的辞赋家、思想家,《汉书》中有专章介绍。以杨雄之言为材料作文的素材,也可以见得出近年来高考的一个重要动向,即以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事件以及言论为题,考察考生阅读材料、命题立意、谋篇布局的能力,像2020年的全国I卷使用了齐国公子纠与小白争位,全国II卷使用墨子言论,2019年全国I卷使用《左传》原话。

要写好这样的作文,要有相应的历史、文化知识储备,如果题干里说的是谁都不知道恐怖一开口就要离题万里。

比如,杨雄,一听就是个男生,取二字为名,当为80后,或与当红花旦杨幂有关。

而如果能将题目中的人物、事件之细节在考场上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写文章时方能左右逢源,而不是捉襟见肘。

嗱,今天呢,小方叔叔就带各位了解一下杨雄其人。

杨 雄,蜀郡成都人,家中世代以养蚕为生,到杨雄时,家中那可是五代单传,只得他一个男丁。

他自从小喜欢读书,读书有个特点,不细抠字词含义,只观其大意。也因为这样,看书快,可谓博览群书,各种典籍文章无所不阅。

他也有个明显缺点,天生散漫,不太喜欢受约束,又加上有口吃的毛病,所以特别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思考,想事情,而不太善于和他人交流。

杨雄少年时,家中情况不是很好,穷的时候连一石粮食也凑不出来。但这些,在杨雄看来不算什么的。

博览群书的杨雄早就认定,人生天地间,非圣贤之书不读,不合我之意,即便可得荣富贵的事也不干。

《汉书》中,班固曾这样评价杨雄,“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比较中肯。

蜀郡成都还有一个名人,叫做司马相如,是汉武帝时的名人,写了不少有名的辞赋,获得了汉武帝的赞赏。

详细情况请点击链接了解。

杨雄见到司马相如的辞赋后十分喜欢,每回写辞赋之前,都是先拿他的赋来回看,然后才动笔。

另外,他也喜欢屈原的辞赋,认为屈原的水平在司马相如之上,不过,屈原文章虽好,命运却不济,最终投江而死。

杨雄读罢《离骚》,为之垂泪流涕,他不赞成屈原的做法,认为做人应该能屈能伸,时运好就做龙,时运不好就当蛇,何必投水呢?

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他摘取离骚中的句子,而又处处反驳其意,做了一篇《反离骚》,抄写完毕后将其投之江水,以此来祭奠屈原,也算是表达自己的敬意。

杨雄辞赋写得多了,名气也渐渐大了。汉成帝时,有人向皇帝推荐了杨雄,跟随左右。

有一回,杨雄跟着成帝去了一趟甘泉宫,回来马上写了一篇《甘泉赋》献给皇上。

这甘泉宫,宏伟、壮丽,始建于秦朝,在武帝时,又加以重修,雕梁画栋、奇山异石,一望之下,鬼斧神工,远非人力所及。

杨雄写这篇辞赋,是想劝谏下成帝,不要耽于逸乐,那时赵昭仪得宠,常伴君王左右,所以赋里出现了“屏玉女,却虙妃”的字句。

辞赋一上,把汉成帝看呆了,觉得很奇怪。

后来,皇帝又去祭祀后土,带群臣出发,探访各处先贤帝王和皇朝的遗迹旧址,完成仪式之后,众人浩浩荡荡,一边游玩,一边归程,好不捧场。

杨雄见在眼里,记在心里,又上一篇 《河东赋》,劝谏皇上,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搞好内政才是关键,要杜绝这类形式主义才是。

除了《甘泉赋》《河东赋》,杨雄还写了《校猎赋》和《长杨赋》,都是劝帝王不要过于迷恋打猎,不要与民争利。

杨雄这些作品都有劝谏之义,但为了引起帝王关注,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后人无从超越,杨雄辞赋都写得极其华丽,帝王看前半段看得如痴如醉,把后来劝谏的内容给忽略掉了。就像当年司马相如写了一篇《大人赋》,劝武帝不要痴迷于神仙,结果武帝看了之后,整个人飘飘然的,哪里还想着什么劝谏。

这一点,杨雄后来也发现了,觉得这种做法,仿佛宫廷里的小丑一样,只是在取悦君主。在他后来写的《法言》中,他说自己年轻时喜欢写辞赋,但这都是雕虫小技,一个正人君子是不会这样写的。

汉哀帝时,丁太后、傅太后以及董贤把持朝政,依附他们的人很多都做到了二千石的高官。杨雄呢,一点儿也没有攀附之意,此时的他,正忙着模仿《易经》,写作《太玄》,又模仿《论语》,写了《法言》。

别人嘲笑他,他不以为意,反而一伸手,又写了一篇《解嘲》,以此来表明己意,斥责流俗。在小方叔叔看来,这个时候的杨雄,已经与当年的屈原有几分相仿了。

经历了成帝、哀帝和平帝三代,曾和杨雄同朝为官王莽、董贤都位列三公,位极人臣,推荐他们的人也跟着飞黄腾达,而杨雄则一直不得升迁。

王莽篡位之后,多有人阿谀奉迎,用各种符命之说来歌功颂德,巴结王莽,这些人多得到了升迁,而杨雄此时,却一直不得封侯,反而因年龄太大,辗转成为一名大夫。

看到这里,很多人要为杨雄鸣不平了,那么大的才能,为什么不做官呢?

杨雄要的可不是为官,他好古乐道,意在留下不朽之文留传后世。他模仿《易经》作《太玄》,模仿《论语》写《法言》,模仿《仓颉》为《训纂》,此处还有多篇类似的文章。

他的写作均能追根溯源,模仿发挥,用心于内,而不求于外,时人多不看重,而当时经学家刘歆等人对他颇为尊重。

王莽篡位,多是靠了谶纬、符命之术,他当了皇帝之后,想禁绝这种做法,建立自己的绝对权威。

这时,甄丰的儿子甄寻、刘歆的儿子刘棻又奏献符瑞之事,这激怒了王莽,他杀了甄丰父子,又把刘棻流放,并且有关系之人,一概可不经问讯直接收押。

这天,杨雄正在天䘵阁看书,突然来了一队人来抓杨雄。

杨雄一想,我一读书人,不能受这个苦啊,于是从天䘵阁上一头扎下去,没想到没摔死,只是摔伤了。

后来查清,刘棻和杨雄关系就是,他曾向杨雄请教过几个古字,所以放过了他,连王莽也说:“杨雄一向不参与这类事情,你们抓他干什么?”

但也因为此事,杨雄一时被京城传为笑柄,还有人编了童谣嘲笑他说:“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

这时的杨雄,先是因病免了职,后又被召为大夫。他家境贫寒,但又爱喝酒,只是买不起,也绝少有客人来探望他。

但那时,他的名声还在,一些人便带着酒来向他请教学问,学习他作的《太玄》和《法言》,有一位叫侯芭。

刘歆后来遇见他,为他觉得不值得。“你何必让自己受这些苦呢?看,现在那帮拿享受着利禄的学者,连《易经》都看不懂,更何况你的《太玄》呢?你这本书啊,恐怕将来只能用来盖咸菜缸了。”

杨雄听了,笑而不语。

杨雄死时,七十一岁,其弟子侯芭,为其筑坟,并守丧三年。

杨雄的作品,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但已经有不少人注意到了他。东汉的哲学思想家桓谭即曾经说过:“他的作品和思想一定会流传下去,只是我们看不到了,当今的人总是喜欢贵古而贱今,见到杨雄官职卑微,更加轻视其作品了。杨雄的书,思想深刻,含义深远,等到有明君阅读、贤知称诵,必然会超过众人了。”

写到这里,关于杨雄的故事,我们便讲完了。

在小方叔叔看来,杨雄是一个有着很坚定信念的人,他早年以司马相如、屈原为榜样撰写辞赋,一有劝谏之功,二有流传之意,当他认识到辞赋劝百而讽一的弊病后,便停止了类似写作。

他接着继续以经典著作为起点模仿,志在写下流传千古的文章,而对于身边的谶纬、符瑞之事并不关注,对于世人皆好的功名利禄并不在意,他留给后世的不仅是他的文章,还有他“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人格魄力。

回到高考作文这一部分,“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这段文字出自杨雄所著的《法言》,是说做人做事,要先有修心养性(修身为弓)、思维方式(矫思为箭)、树立目标(立义为靶)的准备,然后才能发而有中。

这段话与杨雄本身的安心学问、志在创作一脉相承,讲究正心诚意,笃定从事。

对于青年人来说,如果有了理想,可以像杨雄那样,立下目标便要从修身、矫思、立义方面做好准备,然后矢志不移从之。 不修身则无弓,则其发无力,不矫思则无箭,则其生默默无闻,不立义则无靶,空有一身本领不知向何处施展,三者缺一不可而环环相扣。

在当今社会,众人皆爱言成功之人、道成功之事,却不是每个人都肯踏踏实实做事情、做学问,多想着能够一旦成功、一夜暴富。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与其空谈、艳羡,作口水之争,不如从自身修养做起,打磨自己的思想,找准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

纵像杨雄一样,一时受人嘲笑,而只要积有成果,便是他人不能望其项背,因为你付出了不曾想象的努力。

与诸君共勉。

备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比如注意考察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事件以及言论的考察,也请各位考生注意学习了解相关历史,发现历史真相,培养独立见解。文史哲本即不分家,阅读时多做横纵向的联系思考。

往期:

上一篇: 2023四川专科提前批有哪些学校?四川专科提前批院校名单一览表
下一篇: 本科十四大学科门类,适合什么样的考生报考?就业怎么样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