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春满花开季节,在韩城路桥工程建设工地上,随处可见印制有中交、中隧、中铁字样的各种央企大型工程机械,来往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在这里,全省首个落地建设的PPP示范项目

春满花开季节,在韩城路桥工程建设工地上,随处可见印制有中交、中隧、中铁字样的各种央企大型工程机械,来往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在这里,全省首个落地建设的PPP示范项目,108国道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项目,经过21个月的紧张施工,全长4.45公里的大桥引道工程已经建成并实现通车,133米高的塔柱气势恢宏耸立在的陕(西)山(西)黄河古龙门两岸……

该项目于2015年11月30日开工建设,是陕西省首批、全国第三批PPP模式示范项目之一。与传统的政府投资项目不同,PPP模式让社会资本全面参与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全过程,政府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其实,黄河公路大桥项目仅仅是韩城交通推进PPP模式的项目建设之一。

2015年韩城市委、市政府将交通运输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突出“区域交通中心”主题,以大项目促进大投资,以大投资带动大发展,构建“大交通、大枢纽、大运输、大服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实践过程中,大家深刻感受到,要实现韩城交通的“加速度”发展光靠政府这一只手,缺乏持续耐力,缺乏永久活力,有时候是心有余悸而力不足。该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跻身全国百强、建成区域中心”和“三年千亿产业振兴计划”目标,牢牢把握国家推广运用PPP模式的重大战略机遇,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创造平等投资机会,放宽社会投资领域,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积极作用,有序推进PPP项目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全面开花,并结出丰硕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截至目前,韩城市交通运输局共确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推介项目5个,总投资92.85亿元。其中,4个PPP项目已落地实施,进入施工建设阶段,总投资46.55亿元,新机遇、新模式、新动力显示出勃勃生机。

——108国道禹门口黄河大桥。总投资8.5亿元,路线起自龙门镇上峪口村,接已扩建的108国道韩城境龙门至金城公路,向北沿旧路改建至渚北村后设新线,于既有黄河大桥下游约420米处跨越黄河止于黄河北岸,与山西省拟改建的108国道河津至禹门口公路相接,路线全长4.45公里,引线宽31米,桥梁径宽27米。目前,大桥引道工程已经建成并实现通车,正在进行塔柱施工。

——327国道韩城龙门至象山段公路。全长约26.8公里,总投资9.09亿元,路线起自龙门镇阳山庄村东南侧,在象山脚下设置互通与G327衔接;于北苏村附近与108国道相接至项目终点。本项目路线全长26.84公里。目前,象山至苏村段4.8公里建成通车;龙门至北二环段16.5公里建成通车,正在进行北二环互通式立交和象山段路基路面施工,整个工程将于五月份竣工。

——108国道韩城金城至合阳界公路改建工程。起始韩城金城坡头村北,通过在建的327国道象山至夏阳村南连接线,与既有的108国道相接,终于芝川镇爱贴村韩城合阳界,顺接108国道。全长19.737公里,一级公路技术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路面宽25.5米,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工程概算总投资10.28亿元,项目已于今年的3月16日开工建设,工期为3年。

——韩城市悬挂式单轨交通机场至古城段一期工程。总投资18.68亿元,全长10.7公里,线路起于司马迁祠,途径国家文史公园、澽水主题乐园、农耕文化园、澽水新城组团,止于古城南门。全程共设置高架站点6座,车辆基地1座,运行时速为50公里/小时,净空大于等于5米,设计正线数目为双线,线间距为4.8米。目前,《PPP协议》、《PPP项目合同》签订完成,项目公司成立,社会资本方首批资金已到位,正在进行钢筋加工场及施工便道清表。建成后将为游客提供多视角观赏韩城人文景观和田园风光,对于升级城市交通、提升旅游形象,引进新型产业,带动沿线经济开发具有积极意义,是韩城综合立体交通建设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除了以上4个项目,韩城市交通运输局正在与合作方,洽谈估算投资约46.3亿元的韩城至万荣黄河大桥项目。在落地和推介的5个重点项目中,108国道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327国道韩城龙门至象山段公路2个项目被评为陕西省首批PPP示范项目。同时,108国道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项目还被评为全国第三批示范项目。

一个个PPP项目的酝酿、落地、开工,为韩城“区域交通中心”建设实现追赶超越,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论证、规范操作;积极稳妥、有序推进。”这24个字是韩城推广运用PPP模式的指导思想。政府给政策,交通坚持制度先行、规范引领,高效组织、精准发力,下活交通基础设施PPP模式“一盘棋”。

——领导重视,高效推动。韩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PPP模式推广运用工作,先后举办多期市级领导和部门领导干部PPP政策和业务培训班;多次召开会议,专题听取推广运用PPP模式工作进展情况,建立协调决策机制。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PPP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建立科学的议事决策机制,安排政府办督查室专人负责PPP协调工作,常态化督察督办PPP工作情况和项目实施进度;各相关部门分别成立了PPP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形成“市级领导负责抓、主管部门协调抓、业务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追赶超越工作新格局。

——明确政策,创新机制。市政府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韩城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其他领域投融资机制改革方向和PPP模式适用范围及操作模式,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对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投资进入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从公开征集项目、科学筛选项目、择优选择合作伙伴、规范合同管理、增强履约能力、完善退出机制等方面规范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审批流程、财税政策、价格改革、项目用地、金融服务、信用体系、监督管理等方面提供强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统筹谋划,重点实施。为保障PPP工作有序推进、快速开展,在认真调研、广泛讨论的基础上,交通征集、储备、筛选一批成熟度高、强基础、增后劲、易操作、竞争充分、急需建设的重点项目分批次推介实施。制订以示范项目为核心,急需建设项目为重点的推进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财政部门及时介入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发改、住建、国土、环保等职能部门加强横向沟通,切实简化办事程序,限期完成各项前期手续的审批,经过全市上下通力协作,2015年11月30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部门108国道禹门口黄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首开陕西交通基础设施运用PPP模式承建的先河,标志着韩城第一个PPP项目正式落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规范运作,严格管理。PPP项目推进重点在于规范运作、关键在于严格管理。基于这种认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韩城市交通运输局聘请PPP项目运作经验丰富的陕西金控大岳咨询公司作为咨询顾问,从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到项目采购招标直至签约,全程参与运作,保证项目合法合规、有序推进。同时建立向金融机构推介项目的常态化渠道和重大项目投融资对接服务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为相关项目提高授信额度、增进信用等级;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大工程提供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支持。在PPP项目推进中,严格执行财政部PPP项目操作指南,紧紧盯住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移交等五个阶段,牢牢抓住“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项目采购的竞争性、社会资本的真实性、交易结构的适当性、运作方式的科学性、财政承受能力的可持续性”等六个关键环节,科学论证,强化监管,既确保社会资本合法权益、又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实现了共赢目标。

“韩城交通PPP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1、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是PPP项目成功启动的前提。韩城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正处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的关键期,需要高效便捷的交通有效支撑,只有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牢牢把握国家推广运用PPP模式的重大战略机遇,才能放宽社会投资领域,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提升经济增长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选准项目,选好伙伴是PPP项目成功合作的基础。在推行PPP发展模式中,交通因地制宜,科学落实国家政策,优先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面引入PPP模式;在选择合作企业的过程中,采取政府采购的形式,引入竞争机制,特别是引进综合实力强的央企参与PPP项目建设,为PPP项目建设落地把好脉、起好步。

3、精心策划,规范运作是PPP项目有序开展的关键。PPP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头绪多,要求严,涉及领域广。在认真调研、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积极储备一批、精心推介一批、重点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对筛选出的项目分批次推介实施。

4、科学管理,加强监督是PPP项目安全运行的核心。PPP项目工程规模大、周期长,每个环节紧密相连,一个环节出纰漏就会影响到其他活动,进而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韩城交通在推行PPP发展模式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组建了“韩城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韩城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创新推行“五制一公开”制度和项目跟踪服务等机制,督促项目利益主体共同行使监管责任,切实为PPP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5、转变作风,合力推动是PPP项目高效实施的保障。PPP项目是一个新事物,需要付出艰辛的探索努力。韩城市交通运输局PPP工作领导小组从主要领导做起,从转变工作作风入手,上下一心,通力合作,坚决摒弃推诿扯皮、拖拖拉拉的不良风气,以钉钉子精神,一天当做两天干,白天时间到项目建设现场解决问题,晚上连夜开会研讨问题,确保了各项工作高效推动、快节奏落实。虽然加大了干部职工的辛苦指数,却换来了公共服务供给的满意指数,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市民们的广泛好评。

上一篇: 文史互证,回到“民国学术现场”
下一篇: 明代中后期的三股实学之风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