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外文学院博雅学术论坛(总第二十期)成功举办

外文学院博雅学术论坛(总第二十期)成功举办

外文学院博雅学术论坛(总第二十期)成功举办4月12日下午2:00,第二十期博雅学术论坛在文科楼B521成功举行。此次论坛由国际汉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办,邀请由卞浩宇副院长带领的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团队

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

徐剑院长发言

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

卞浩宇副院长作主题发言

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

孟祥德老师作主题发言

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

徐冰老师作主题发言

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

蔡骏老师发言

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

黄洁婷老师发言

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

戴莉老师发言

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

会议现场

4月12日下午2:00,第二十期博雅学术论坛在文科楼B521成功举行。此次论坛由国际汉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办,邀请由卞浩宇副院长带领的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团队,做了题为“外语学科与中国地方传统文化研究——以《苏州外文史料译编》第一辑为例”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祖大庆副院长主持,徐剑院长、翟石磊副书记以及学院部分师生共同参与。

会议伊始,徐剑院长对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徐院长表示,学习文科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要为国家发展服务,只有研究具有当地特色的、城市需要的文化,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研究。他指出,《苏州外文史料译编》具有鲜明的苏州特色,为西方读者构建起他者视角下的苏州形象,也为苏州近代史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他对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团队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由衷的敬佩与祝贺。

苏州市职业大学翻译团队的六位老师以各自译稿为题做了讲座。

首先,卞浩宇副院长进行了以杜步西《姑苏景志》(Beautiful Soo, 1899)为主题的讲座。在简单介绍“苏州外文史料整理与翻译”项目的前期准备与启动概况后,他从苏州的历史起源、地理位置、历代名士、经济状况、风土人情、城市风貌,到苏州的山、塔、文庙、园林、租界、观光路线以及禁烟运动,对杜步西笔下的苏州进行了详细介绍。卞院长表示,尽管杜步西眼中的苏州形象和苏州故事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但他以“他者” 的视角,客观再现了当年苏州的历史风貌,为对外传播苏州文化和打造苏州城市国际形象提供了历史借鉴和参照。他进一步总结道,外语文献可以“存史之真、补史之缺、纠史之偏、详史之略”,对于复原、再现、了解地方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孟祥德老师作了以哈登《苏州历史见闻》(Some Notes from the History of Soochow,1915)为主题的讲座。孟老师对该书作者及主要内容、参考文献、文本类型进行了细致讲解,并介绍了翻译中的文化“回译”现象,提出“三不隐”的概念。孟老师分别针对中西交通的见“异”与认“同”、哈登对中国史学传统的批评、中国学界对哈登批评的反驳、哈登笔下的苏州形象以及对哈登批判的批判四个话题展开阐述,通过将传统的西方文献中的苏州形象与哈登同时期西方的苏州形象进行对比得出,西方的中国形象本质其实是他者的目光投向另一种文化介质折射后产生的影像。

徐冰老师分享了翻译美国旅行家威廉·埃德加·盖洛《中国十八省府》(Eighteen Capitals of China,1911)的心得体会,并重点讲解了文史互证的作用和意义。从“文”、“史”与“互证”的概念切入,徐老师点明了文史互证的意义和价值。又以“石佛浮江”、“优孟衣冠”和“陈凤梧碑文”三处历史典故翻译为例,指出译者在进行地方史料翻译工作时,必须具有方言知识、地图地景知识、地方史及民俗文化知识和中国史及民俗文化知识,进行翻译与史实考辨的有益结合。另外,徐老师分享的田野调查亲身经历令参会人员心生敬意,并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文史互证的魅力。

蔡骏老师的发言以美国记者克劳《游历中国闻见撷要录》(The Travelers' Handbook for China,1925)为主题。他以克劳初赴上海、游历上海和再赴上海的经历为主线,详细介绍了该游记中有关苏州交通、出行、历史、城市、建筑、园林、吴侬软语以及丝绸纺织的相关内容,并以苏州评弹为例,对苏州文化进行了生动展示。

黄洁婷老师的发言以英国作家葛骆《在华度假记事》(My Holidays in China,1895)为主题。黄老师指出,该书是葛骆第二次住家船过程中的旅游见闻,对苏州的政治地位、文化教育、以织布和染色为主的传统手工业以及混杂的民间习俗进行了刻画,是研究苏州文化底蕴、整合苏州集体记忆和传承苏州优秀文化的珍贵史料。

最后,戴莉老师以英国画家李通和《中国:神奇又神秘的国度》(China:Its Marvel and Mystery,1909)为主题进行了分享。戴老师对参与“苏州外文史料整理与翻译”项目表示收获颇丰,讲述了诸多心得。她分别对李通和笔下的苏州火车站、粪肥种植方法、龙骨水车以及庙桥文化展开描述,生动形象地将西方人眼中的苏州风貌描绘出来。

讲座尾声,孟庆波老师做了简要总结并向翻译团队表示感谢,吴慧敏、官濛老师对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他们认为,《苏州外文史料译编》的出版体现了外语学科服务中国地方文化研究的意识和行动,既拓展了学科内涵,又凝合了队伍,为矿大外文学院、国际汉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供稿:2022级国别与区域研究硕士生 宋佩珊

上一篇: 【doc】浅析陈寅恪文史互证的文学研究方法——以《元白诗笺证稿》为例.doc
下一篇: 湘西州政协 召开文教卫体文史工作 推进会议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