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这样比喻:时光,带不走一段情,正犹如,带不走记忆深处的那座城。
独倚轩窗,屏息凝望。曾多少次追随时光的影子,在熟悉的地方,细数着流年里那座小小的城——韩城。
六月的初夏,一场瓢泼大雨打湿了路面。心底的情愫,顿时收敛。然而小城的样子,在雨过天晴后却是更加妩媚动人,如一位多情女子,秀外慧中。此时,大气磅礴,或许早已不是一个红颜女子的梦中情结。只此,远离鲜衣怒马的浮躁生活,寻一座城,找一处能让心静下来、让时光慢下来的世外桃源。
你在南方的水乡古镇,我在北方的文史韩城。午后,一个人,一台相机,带上曾经的文艺范,从金塔公园顺道而下。记忆里,早已不知拜访过多少次,只是冥冥中觉得熟悉的地方仍有陌生的景,陌生的人。因为爱着,所以不想踩乱金戈铁马的曾经,又不想随意惊扰千年文明的历史印痕。只愿凭栏驻足,闭上双眼,穿越金元,穿越明清,穿越历史的洪流,在脑海里静静地感受这座佛塔带给的神奇力量。
巍巍金塔,屹立古城之北,新城之南;古名谭法塔,今名赳赳寨塔。吸日月之精华,取天地之灵气。七级浮屠,分古今,永镇之。
登上砖塔,沐浴清风。俯瞰古城,静默守望,沉寂千年的城池走过风雨飘摇,走过千秋盛世,在今朝凤凰涅槃,万众瞩目。
顺着青石苔藓,走过烈士陵园。深深地,把你凝望。先烈开道为后人,后人继业慰忠魂。东西陵墓,三百名英雄血泪洒满天,虽死犹荣大丈夫。高高的丰碑上,刻满烈士的名字,以示芳名,以昭后人。
徜徉陵园,过了“四七台”,下了“四八台”,绕过“三四台”,遇见“八一台”。就这样,一路深思,来到古城。穿梭于明清古街,历史仿佛在这里凝固,时间仿佛在这里停留。漫步前行,古香古色的风韵映入眼帘。透过古槐,稀疏的光影打在青石古道,任岁月斑驳、沧桑。想来,偷得浮生半日闲,心情半佛半神仙。游走在这座千年古城,时而典雅庄重,时而细腻雄厚。那相互交错的古建筑,精巧华丽。方正的四合院里,觅得一处洁净的去处,却不曾见过那个素手弹琴的素衣女子。只有,那冰冷的琴弦,孤独地等待自己的主人。
高大门楼,垂花成景。妆楼寻客,无踪影;倚窗而坐,无知音。
瞥闺室,残香断,柳丝寒,窗前几多伤,泪湿青衫满。推开布满灰尘的窗柩,街心望去,仿佛看到了佳婿跨马迎娇妻,红颜绣楼等夫郎的场景。回眸处,珠箔银屏,作了隐隐的冷。妆奁、发簪、团扇、梳镜也早已随着历史被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尘埃。念想,许多年前这里的主人,一定是知书达理、国色天香、喜行不言色的大家闺秀。
往年情愫,在一步、一行、一念之间静静重温。走出朱阁,回望这条明清街道,重拾南北印象,将那些与我们作别的牌楼题额一 一觅寻。“西河重镇”、“川原环抱”、“状元宰相”、“天子之师”,曾经荣耀小城的招牌,风光了一座城的尊严。沿街的店铺,青砖灰瓦,前门面,后庭院,上库下店,一脉相承。长街处,偶有茶馆、书铺,在悠悠古意里生香撩人。街巷阡陌,曲径通幽,解家巷、箔子巷、崇义巷、集贤巷、草市巷、敦德巷…纵横交错,形如棋盘。试想当年,停驻某一个街口,某一户人家,榜上有名的或是状元、或是榜眼;或是探花、或是会元;或是进士、或是解元,或还是举人。小巷处,两侧边,高台阶,大门楼,“谦受益”、“十马高轩”、“三槐世泽”、“延陵旧家”、“艺苑蜚声”、“太史第”、“外翰第”、“文林第”、“耕读第”…,显赫的题字,代表着家族的昔日地位、荣耀辉煌以及主人的修身处世之道。念于此,才发觉,这座气势如虹的东方小城,独辟一处,居于一隅,却也独自芳香。
一步一风景,一景一陶然。置身古城,远观毓秀桥是一处景,近看则有孩童拿着烧饼缓步走来;街角处,坐着一位年迈的老妇,手中拿捏着针线,缝合着怀中的衣衫;窄巷处,撑着油纸伞的旗袍女子,或低眉浅笑,或哀怨惆怅,静静地等待千百轮回的亘古爱恋;古街上,一群放学回家的学童转舞着风车,将年华里的欢乐遥寄给灵动的清风;拐角边,互相搀扶前行的年老夫妇,在古城上演着一场不朽的爱情传奇;茶馆里,一位居客,一把相思,一壶香茗,从阳光明媚饮到日落西山,直到华灯初上,万家灯火。
曾经最爱江南雨,如今偏爱北方城。拭去时光的尘埃,小城满载书香,氤氲历史的天空。走过年华,流淌一段海誓山盟的誓言。曾经引以为豪的宅院,在这里与你击掌为友,饮下一壶烈酒,将一身侠客的绝世芳名轻描淡写,沉沦于韩城的前生今世。曾经的往事,终不过是一场浮生若梦。只想此刻,不谈人世沧桑,不言秋心经年,且看大红灯笼高高挂,飞檐翘角绕余梁;雕梁黛瓦郁巍巍,碧瓦朱甍齐臻臻。择一城,遇一人,看一城风韵留存。此去经年,触摸红墙砖瓦,浸染了流年里的琉璃瓦碧。如此温柔蕴藉,却也处处散发出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底蕴。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唐代禅院,佛家庆善寺,刹那芳华间,在杯茶中参禅悟道,解一段尘世之缘;
光影琉璃,走鸾飞凤。北营庙宇,金兵安营扎寨地。几度冷清,几度修缮,沧桑数百年,在今朝焕发新韵。
直道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状元王杰;清官一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英雄事业半尘土,犹有行宫壮夏阳。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勇猛识略,号令群雄,攻占韩城,东渡黄河,途经太原,直捣北京,建立大顺政权,最终却也是个“悲剧英雄”。
......
这一城的故事,在年华里锈成了尘埃。古城的样子,渐渐消失在了似水流年。娉婷袅娜、咏絮之才的女子,可曾娓娓道过小城故事?
退一步明清街巷,转遇古城三庙。高墙内外,庭院深深。青藤蔓上龙壁,香炉生出紫烟。半开的朱门,推开便是一段历史。蜿蜒迂回的建筑,梁枋彩画点缀其中。历久弥新的儒学,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文人志士,感染了一代又一代韩原学子。“一代史圣、两朝状元、三朝宰相、四代世家,五子登科、父子御史、父子知州、祖孙将军、祖孙巡抚、兄弟待郎、南北尚书、一门四子三清华”,道不尽的荣耀佳话,是小城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垂名不朽的真实佐证。
绕过高墙,檐廊乘凉。透过尘世喧嚣,一束光影宁静扑来,恍如隔世人间。疾步前行,落坐尊经阁,伏案疾书,青云流水,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然而,声声鸟鸣,透过隔扇门窗,将缕缕书香点缀成文人墨客指尖上的文字,永恒而干净。
尘世之光,走得太快。东营庙前,蟠龙照壁,活灵活现。山门处,“关圣帝”、“忠义”题字,楷书为体,刚劲有力。走进等深等宽的殿宇,格局完好,香火依旧,浩气天齐与忠勇侠义的“武圣”关羽形象在这里被真实写照。
作了东营庙,隍庙巷东牌坊上书“监察幽明”,西牌坊上书“保安黎庶”。远远望去,一巷之隔的城隍庙规格高大,气势磅礴。瓦绿瓦绿的琉璃,精致逼人。走进去,已然醉在雍容华丽的古意里。静静驻足,感慨万千。戏楼上,仿佛听见“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的秦腔唱词划过历史的天空,飘荡于古城的南北人家。追随于此,触摸一砖一瓦,岁月凝固了历史。曾经奏请朝廷,倡议官绅捐资,将土城砌为砖城的宰相薛国观,你可曾记得?
我有歌一曲,尽付烟墨里。夕阳西下,一曲清音浅浅流出。
告别城隍庙,三舍遇佳人。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碧玉小家女也可以煮酒论史,指点江山。然而,一个红颜女子又怎能在这样一处别院替她的君王忧而天下,共图大业?更何况曾经“女为悦己者容”的大家闺秀。
静若清池,动若涟漪。细想,无论是玉貌花容的碧玉小家女,还是翘首弄姿的大家闺秀,都曾以淡扫蛾眉,浅施粉黛的气质,妖娆了一座城的前生今世。
华灯初上,风吹来月的光,伴着丝丝寒意,凉透了女子笔下优雅的文字。面对此情此景,想是,我定是多年前在遥遥相望里,独自成眠。你渐渐消失在了如花美眷,我不再是你的似水流年。而你,凭栏相望,醉了我整个年华。
愿今夜,独坐一室清冷,烈酒一杯,看窗外三千繁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