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考,七分报。”
6月下旬,又到了学生、家长、老师,乃至全网热心群众,为高三毕业生的专业着急上火的时候。
如果说高考是独属于考生的战斗,那么报专业则是“上到职场老人,下到求职新手”都能说上话的舆论场。
今年,关于报考的讨论尤为火热:
虽然每届毕业生就业都不算容易,但2022年应届生面临的处境,看起来格外不容乐观。
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 1076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
《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4月中旬,只有15.4%的应届毕业生签约了合适的工作,这一数字低于去年的18.3%。
在求职的应届毕业生中,则只有 46.7%的毕业生收到了Offer,低于2021年的62.8%——
换句话说, 有一半多的人,工作还完全没有着落。
在一日难似一日的就业形势面前,“给自己、孩子、邻居家小谁选个好专业”,愈发变得重要起来,甚至催生了一单就收入上万的“志愿生意”。
前提是,所谓的“好专业”,到底是什么?
01
有没有不坑的专业?
上个月,一份体检人员名单公示,让浙江丽水的小城遂昌县上了热搜。
这份名为《2022年遂昌县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引进优秀毕业生入围体检人员公告》的文件显示,去这座人口不足20万的小县城,竞争事业编入场券的,大有人在。
其中,“上海交大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中科大应用化学博士”“复旦大学环境工程硕士”等闪闪发光的学历,照得不少学子内心五味杂陈。
有人对着这份名单总结:这下看出哪些专业不该学了吧?
“生化环材”被不少人称为“最劝退的专业”,近年又捎带上了土木和机械。
实验连轴转,高薪不敢盼。实习在工地,毕业就搬砖。
“生化环材真的没出路吗”,看上去令人心酸
各地的中小学老师、社区干事招聘名单里,都出现过这些专业的博士硕士前来应聘。
围观群众可能会惊叹于大材小用,而对这些专业的同学来说,一份相对稳定舒适、不用日晒风吹的工作,则更像是冷暖自知、权衡利弊后的优解。
土木工程专业的博主@大猛子,6月初发布的视频,受访者表示“孩子要是报土木工程,打断她的腿”
理工类有坑,那么人文社科呢?
高考刚结束,“建议家境差学生慎选文史哲”就上了热搜。
2020年,湖南女生钟芳蓉以676分的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受到了学校的热情欢迎,数十所考古所、博物馆送上了礼物,向她祝贺。
不少网友的第一反应却是:
“家里没矿,别碰考古”“报考古白瞎这个分数了”。
“大学教授?考古研究员?一年撑死20万吧?”
原因呢,不外乎是文史哲专业“工资低、岗位少、求职难”。
根据智联招聘的统计,同样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今年理学专业毕业生签约的比例仍有29.5%,工学为17.3%。
语言类和人文学科的签约率,仅在13%左右。
人文社科也是“坑”,医学、法学、金融学、计算机等热门专业,总要好得多吧?
这样想的人,还是太天真了。
“只要专业选得好,年年期末像高考”“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好专业?
02
一劳永逸的“好专业”
可能不存在
说来说去,天坑专业之所以“坑”、好专业之所以“好”,无非是就业、升学、收入、稳定等要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以收入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排名第一的行业,意料之中,是计算机行业:
除了薪酬高,好找工作也是计算机是“好专业”的标志。
在麦可思研究院体系里,“岗位需求大”“就业率高”的专业被称为“绿牌”。
2017-2021年,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泛码农专业,连续5次入选绿牌专业榜单。
可2022年农历新年前后的春寒料峭,让“计算机是好专业”的论调,开始动摇。
从2021年12月到2022年3月,某招聘平台上,处于离职状态的互联网从业者数量不断增加。
1月,离职人数256万;2月,急剧上升到273万;3月,离职状态互联网从业者超过了276万,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1%。
图源/拉勾网《互联网离职人才报告》
“学计算机不愁找不到工作”的铁律,也不再放之四海而皆准,想从事互联网工作的话,要做好简历石沉大海的心理准备:
互联网行业,投递简历后,收到面试邀约可能性,只有21.6%。
换句话说,每投递10次简历,才能获得2次面试机会,能不能收到offer,又是另一回事。
不同于高考学生家长对计算机专业的向往,身在围城中的人,早已被不安全感包围。
《互联网人职业安全感报告》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公司发生裁员,你会是被裁员的一个吗?
只有32.35%的人,回答了“不会”。
图源/拉勾网《互联网人职业安全感报告》
计算机行业窘境初现,不少曾经的热门专业,也同样在就业市场上遇冷:
受到政策冲击的教育培训、网络游戏行业,疫情之下的航空航天、旅游度假专业,已经跌落神坛,甚至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较差的行业”。
CIER指数,反映劳动力市场上职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的变化,图中大部分景气较好的行业,CIER指数环也在下降(即求职申请人数增加,或招聘需求人数下降)
专业热门,就业预冷,学子们在实习、学历、简历上“卷生卷死”,自然也毫不意外。
相声中有一个段子,逗哏调侃捧哏,当年学的是“热门的BB机修理专业”,结果“他还没毕业,BB机毕业了”。
用当下的选择,赌一个四年乃至更久后的“金饭碗”“铁饭碗”,已经越来越难。
同样,用当下的认知,去否定一个专业“没有出息”,也显得太过武断。
比如,名列“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之首的生物类行业,在疫情之下,招聘需求不断上升,医疗相关的投资赛道、产业等都变得更火热。
瞬息万变的就业形势下,旱涝保收、一劳永逸的专业,可能真的不存在。
03
对普通人来说
到底什么才是好专业?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这句话曾激励了无数心怀梦想的人。
可这句话还有残酷的背面:如果风口过去了,该怎么办?
“时代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但身为一滴水,我们几乎无从判断河流的流向。
作为普通人,如果无法预测行业风口,选择一个上限和下限都在接受范围内的专业,不失为明智之举。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数理化有一定技术和知识门槛,可替代性相对来说更低。
或许的确像热搜里说的,“家境差的考生慎选文史哲”。
但众声喧哗的讨论里,这句话其实还有被忽略的后半句:
“文史哲之类的,还是那句话,就是要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要真有兴趣,更愿意为自己的兴趣,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时间拨回2020年,在欢迎报考考古学的那名女生时,北大说了这样一句话:
“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
图源/中国之声
女生自己曾说,想学考古,是受同样毕业与北京大学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影响。
1963年,樊锦诗北大毕业后,放弃了北京或上海的机会,远赴敦煌,在漫天风沙里,与莫高窟相守了半个多世纪。
戈壁滩上环境艰苦,早年间条件有限,曾有敦煌的研究员给家人写信,“早上起床,鼻子上时常会覆盖一层霜,杯子和脸盆里残留的水,则结着厚重的冰凌”。
放弃了如今看来“高薪”“稳定”“铁饭碗”的工作,选择了敦煌的人,不止樊锦诗一个。
20世纪40年代开始,就有许多大学生、留学生、艺术家,扎根在这座小城里。
“那些老先生,以前都是从巴黎、北京、重庆等地来的。你看那些老照片,穿的西装、旗袍、裘皮大衣什么的,那是很洋派的,你想1940年代在一个土里土气的县城里头,却遇见这帮人。”
代价,当然是有的。
后世记录他们的记者,直截了当地指出:
敦煌摧毁了他们一生的幸福, 它贪婪地吞噬着他们的爱情, 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生命, 而他们却仍要固执地守护着它。
无独有偶,就在几天前,云南农业大学一名学子发布的视频,意外火上了热搜。
镜头前,他站在耕地里,一边说“不用挖地”“校园环境优美”,一边让身后正在挖地的同学“小点声”。
“真不用天天挖地,哎你那个机器小声点”/图源星视频
晒得黝黑的皮肤,辛苦劳作的场景,让不少网友又发出了“别学农”“云南农业大学招生‘减’章”的调侃。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为什么要一边强调农业重要,一边歧视农学”“难道搞农业的都是肤白貌美吗,看看袁隆平爷爷”。
我们不能一边崇敬樊锦诗、袁隆平等前辈的奉献精神,一边不分青红皂白地,劝退想要接过火炬的后来人。
《武林外传》里,吕秀才有这样一句台词: “与内心的快乐与充实相比,功名利禄算得了什么呢?”
如果热爱做化学实验,常年泡实验室做研究乐此不疲,甚至科研本身就能成为长久兴趣,那别人的天坑,可能是你的蜜糖;
如果足够喜欢,人文哲思、诗酒风流,就足以让你过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日子;
被称为“天坑专业”的土木工程,贴吧公告里写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博物杂志》副主编、“狐主任”张辰亮在劝告大家,不要因为想复制他的事业发展轨迹,就头脑一热跟着报农学、植保时,也说过:
“当年没想到会做今天这些工作,只是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应该比其他行业更有信心做好。”
当然,一腔热血也许会降温,无法支撑你几十年的职业生涯;精心选择的高薪专业,也可能不如想象中那样美好。
专业的选择,也许就像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那封信:“空论是非很可笑,不论是非有点冥顽不灵 (这句话说得很混,你姑且容之)。
最正确的,就是你。”
多方收集相关信息,询问父母师长、亲朋好友,参考就业形势,当然是必须。
但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力,再脚踏实地地积累,也同样重要。
“人这一辈子是给自己过的。”
愿你能在人生这片旷野里,听到属于自己的回响,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每日互动
你有没有后悔选错专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