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红飘带”感悟长征历史足迹,去苗乡侗寨看一场“村BA”“村超”……日前,2023年贵州省文旅融合创新示范项目获授牌,共评选出青岩古镇、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等20个示范项目和10个提名示范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旅游业,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省委主要领导在调研中多次强调,加快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动贵州旅游产业化实现新突破。我省紧紧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调结构、育产业、增动力,不断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红飘带”项目全景
以文塑旅 把文化注入旅游产品
12月,继黔东南凯里苗侗民族风情园、黔南长顺神泉谷景区之后,第三家“山峰的书房”落户遵义十二背后景区。作为黔籍作家山峰赋予旅行诗意,公益打造的文化空间,“山峰的书房”的书香氛围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停留。
囊括了“亚洲第一长洞”双河洞等绝美自然风光的十二背后景区,近年来不断将文化注入旅游产品、景区景点,先后举办了名家云集的国际诗歌节、溶洞诗会等文化活动。今年5月,首届多彩贵州溶洞音乐周在十二背后景区举办,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领略溶洞奇幻之美的同时,尽享音乐与自然山水的交响曲。
黄果树大瀑布、荔波瑶山古寨、丹寨万达小镇……深入挖掘各地文化资源,我省建设了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标志性景区,推出9条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相融合的精品线路、30条非遗研学旅行线路以及“村BA”“村超”等村味旅游线路,不断培育壮大研学游、非遗游、体旅游等业态,努力让好山好水讲出好故事。
在4月举办的第十七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亚洲数据集团、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等8家发起单位发起成立“文旅融合创新共建共享平台”。平台成立后,从景区、住宿、餐饮、商品、演艺娱乐、业态创新、文旅融合等多个方面展开共建共享、创新合作、共谋发展。
以旅彰文 旅游市场激活文化资源
“高昂的旗帜,不绝的队伍。”12月21日,贵阳市民姜小晓走进贵州“红飘带”,在近两个小时的行程中被眼前的一幕幕景象所震撼。
作为贵州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破题之举和扛鼎之作、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贵州“红飘带”自今年10月22日试运营以来,游客反响热烈、各界好评如潮。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实现营收720万元。
在刚刚过去的“2023黎平·中国侗年”,系列活动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侗年与侗族文化。据黎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唐大才介绍,除观看晚会外,游客还可以体验侗年团圆饭、年货大集、民族团结大巡游等民俗。
近年来,黎平大力推动中国侗年IP化。经初步测算,今年侗年期间,全县接待游客5.4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921.28万元。
贵州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阳明文化、历史文化等多元并存、美美与共。通过有意识地利用旅游市场来发掘、重塑、提升文化资源,以旅游庞大流量生成新的文化景观,或以科技赋能促进文化内涵在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上的视觉化与沉浸化呈现,多措并举之下,旅游更有“诗意”,文化走向“远方”。
多元融合 不断拓展产业发展边界
约上几位朋友,逛逛市井老街,点一杯咖啡,品尝本地特色小食……作为年轻人的出门新宠,城市漫游(City walk)主打一个随性自在,在行走中感受城市风貌历史文化,注重沉浸式、慢节奏的体验。在日前马蜂窝大数据中心发布的榜单中,贵阳登榜2023全国热门City walk城市。
在今年我省文旅融合创新示范项目中,贵阳青云市集以旧街小巷改造为契机,将历史文化融入夜经济文旅消费场景,吸引无数省内外游客驻足打卡和体验消费,成为城市漫游中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
因为一部剧奔赴一座城,是当下旅游市场的新现象。冬日里的都匀茶文化影视小镇依旧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无名之辈》《陈情令》《庆余年》《大秦赋》……”说起都匀茶文化影视小镇里拍摄的热门影视剧,游客小孙如数家珍。
依托便利的交通、丰富的建筑布景等优势,都匀影视文化产业快速成长,影视IP对取景地旅游市场的强大推动作用,使得前来都匀游玩的游客逐年增多。
此外,通过社交平台推介当地风物,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文旅新业态层出不穷。德江县共和镇焕河村充分发挥“黔东农仓”“爱莲嬢嬢”等抖音账号优势直播引流,2023年直播带货销售额达1000余万元,推动焕河村乡村旅游各项业态不断完善。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当文化、旅游进入深度融合新阶段:一方面,诸如非遗进景区、研学等传统文旅融合型产品开始在市场上畅销常销,备受认可;另一方面,通过节会赛事、影视剧、路边音乐会等多元融合方式,为贵州文化、旅游乃至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