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荐书者:这些“红色经典”书映百年,情浸其中
如血的夕阳洒在岩石上 洒在书页中……
本报记者 白玉兰 文/摄
迎接“4·23世界读书日‘百本好书·红色经典’系列荐书”专题报道:本期专家所荐书目将另由书友诵读并制作成音频,参与全省“龙江读书月”致敬百年·读书筑梦“阅读马拉松”活动。
此时此刻,史册正在吉林省靖宇县,考察抗日英雄纪念地及抗日战场遗迹,他去那里已一个月有余。电话里,我请他荐书,“我就推荐《杨靖宇传》!”他说。当时,他就在杨靖宇殉国地,在英雄的纪念碑前!
再有几个月,史册的长篇纪实文学《浴血关东——东北抗战十四年倾情追忆》即将出版。为了这部作品,他用八年时间走遍东北抗日遗迹,“八年以来,我沉迷其中……老屋陋室暗灯,沙场硝烟雄兵……至少有三个冬天,我刻意停掉阁楼上的电暖,在冰点左右坚持阅读、写作直至睡眠,希望可以通过难耐的寒冷,最大限度地接近先辈们的冰雪环境。风刺骨痛,霜浓梦醒,总是一声长叹,几番心酸……”
就在这几日,王鸿达刚刚创作完成中宣部重点追踪的建党百年题材长篇小说《父亲的入党申请》,小说被两家出版社同时看中,将于七月前出版。荐书时,他一样的深情,脱口而出“推荐《红岩》”,并写下推荐语——“如血的夕阳洒在岩石上,洒在书页中……”
宫柯把珍藏的一箱子城市文献资料捐献给图书馆;杨朝云忙碌于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的工作中;王丽丽说:“我今年要做的事就是:将我学习党史的那份感动与思考传递给更多的人,一起学、一起悟、一起走……”
“一颗子弹,是开国中将刘飞胸膛里埋藏了45年的子弹;一部红色经典,是《芦荡火种》,后来被改编成京剧《沙家浜》……”杨欣闽在推荐语中写到。
此次采访,我被每一位荐书人深深感染——我看到他们作为普通共产党员忙碌的身影,我听到他们饱含深情的话语……此次荐书,如此不同!
是的,又到4·23,又到世界读书日!
不同的是,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此我们邀请专家、学者向广大书友推荐文史类“红色经典”书籍——书映百年,情浸其中!
推荐书籍:《红岩》
推荐人:王鸿达,一级作家,省作协副主席,市作协主席。
推荐语:
记得那是在老家读高中时,那年夏天我用父母给的压岁钱,在小镇的新华书店租了一本砖头厚的小说,书皮用磨旧了的牛皮纸包着,书皮上写着书名《红岩》。那时刚刚恢复高考,学习已经很紧张了。母亲不让我看这些“闲书”,我就像“革命者”一样,每天下午放学回到家偷偷把书带出来,到山坡的树林去看,坐在岩石堆上,看到天黑得看不清书上的字了才回来。我是用几个下午一口气看完的。记得快看完的那天下午,看到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举行了暴动,关在地窖中的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我很怕这条通道被敌人发现,紧张得心怦怦直跳!正在这时,岩石堆缝洞里突然窜出一只黄鼠狼,吓了我一跳!我那时不知是人在书中,还是人在书外了……夕阳西下,合上书,我久久坐在石头堆上,泪流满面……
这部小说,之所以在1961年出版后感动了几代人,就是因为书中人物都是生活中的原型: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江姐)、罗世文、成岗、刘思扬、华子良、小萝卜头(宋振中)……这些革命志士和革命者的后代,在1949年山城重庆解放前夜的顽强斗争中,表现出的凛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精神,如同山城重庆的岩石……他们就是撑起共和国这座大厦的红岩基石!
非虚构文学的真实性也是这部作品感动我们的另一个原因,此书的两位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渣滓洞和白公馆集中营监狱的亲历者,也是幸存者。因为幸存,他们要为牺牲的狱友留下“幸存的档案”,他们写下每一个革命者的名字,都在心底里流淌着像红岩一样染过的战友的鲜血,这样的文字,这样的小说岂能不感人!
尽管岁月于我已过去了四十多年,可是我始终忘不掉在家乡山坡岩石堆上读《红岩》的那个下午,如血的夕阳洒在岩石上,洒在书页中……
推荐书籍:《李大钊文集》
推荐人:张大海,大庆市全民阅读首批主讲师,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推荐语:
1983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撰写了《李大钊烈士碑文》,其中提到了人民出版社1959年编辑的《李大钊选集》和1981年出版的《李大钊诗文选集》。这成为1984年《李大钊文集》的前身。1999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李大钊全集》,2006年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由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辑的《李大钊全集》,是《中国共产党先驱领袖文库》之一。对于今日非专业的研究者来说,阅读两卷本的《李大钊文集》,即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以及他们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所作的种种思考。
1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大钊文集》,分上下两册。上册收录了李大钊同志自1912年6月到1919年5月1日的文章,下册收录了1919年5月18日至1927年4月的文章。这里面尤其值得阅读的是李大钊同志在1927年4月书写的《狱中自述》,这是李大钊同志在1927年4月28日被反动军阀杀害前,留下的最后的文字,对了解他一生的革命经历有重要参考价值。
推荐书籍:《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
推荐人:杨欣闽,大庆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省评论家协会成员,市作协副主席。
推荐语:
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在恢弘的奋斗历程和辉煌的成就面前,选择一部能够涵盖今天由历史带来的崇高与壮阔,同时又不乏文学艺术性广泛认同基础的红色经典并非易事,高建国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恰当地满足了这一需求。
这是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标题中的“一颗子弹”,是开国中将刘飞将军胸部埋藏了45年的步机枪弹丸,是英雄投身抗战的历史见证,辉映着中华民族血肉长城的伟大群体;“一部红色经典”,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京剧《沙家浜》。
1939年5月,新四军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名义东进抗日,喋血江南,继而挥戈跨江,征战千里,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和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全面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指挥者之一的刘飞将军身经百战,阳澄湖畔后方医院和这支队伍的成长壮大历程一直在他的记忆中挥之不去,叮嘱记者“一定要好好写写这支部队”。于是就有了崔左夫的《血染着的姓名》,文牧的《芦荡火种》,后者由汪曾祺等集体改编成京剧《沙家浜》。
高建国凭借卓越的政治军事素养,将《沙家浜》作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平台与载体和载入史册、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与这支英雄部队的抗战史有机关联,书中所述的斗争活动、具体人物都查有实据,不是历史文献资料的罗列翻版,字里行间散发着感人至深的艺术气息,2017年获“徐迟报告文学奖”。
推荐书籍:《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推荐人:杨朝云,中共大庆市委史志研究室党史研究科科长,研究员,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成员。
推荐语: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以下简称《九十年》)一书由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2016年6月出版,甫一发行即受到全党全社会关注。2010年7月,习近平同志提出编写《九十年》的重要任务,并亲自审定编写工作方案,给予重要指导。中央党史研究室经过6年辛勤努力,在充分汲取近20年来党史研究的新史料、新成果、新结论的同时,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是1991年至2012年这21年党的历史作了全新的完整记述,成就了这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中共历史简明读本。
诚如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所言:“《九十年》写的是历史,叙的是奋斗,述的是大道,探索的是规律,启示的是当下,烛照的是未来,它蕴藏着资政育人的丰厚滋养,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提供了学习党史的最新权威读本。”
《九十年》一书,“陈言大去,新意迭见,很少沉闷之感”。全书三卷61万字,照片插图408幅。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总结”这部分,用相当篇幅记述了大庆油田开发,热情礼赞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足以证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庆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为党的历史增添了很大光彩!这个“光荣榜”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大庆人骄傲的!
推荐书籍:《杨靖宇传》
推荐人:史册,作家,2003年发表抗战纪实小说《雪鹰》《末日》。
推荐词: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基本上是以“南杨北赵东周西李”为军事指挥展开的。杨靖宇在南满地区,赵尚志在北满地区,周保中在吉东地区,李兆麟在黑龙江西部地区(1938年西征后),指挥着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军事斗争。
作者赵俊清著《杨靖宇传》《赵尚志传》《周保中传》《李兆麟传》,是以史家治学的严谨态度力求做到“文直,事核,不溢美,不隐恶”,从而使其成为信史。
杨靖宇将军是东北抗战最著名的将领之一,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第一路军司令兼政委,依据长白山脉,纵横南满大地,被抗日军民誉为“游击之神”。1939年末专门针对第一路军的冬季大讨伐,面对七万多敌人的围追堵截,杨靖宇在大范围运动中不断分兵,把危险留给了自己。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的最后两名警卫员已牺牲多日,他孤身一人来到濛江县保安村附近,委托当地村民购买救急物品时被汉奸出卖,在与日伪数十人激战中壮烈殉国,年仅35岁。日军少将野付昌德对杨靖宇在衣破粮绝的情况下尚能游击于冰天雪地之中大惑不解,便在当地医院对他进行了剖腹探查,结果英雄的胃中粒米未见,残留的只有草根、树皮、棉絮……日本人被彻底震撼了!在场的医护人员热泪横流:有杨将军这样的壮士,中国永远不可战胜!
推荐书籍:《奠基者》
推荐人:宫柯,大庆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大庆市全民阅读首批主讲师。
推荐语: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创作的鸿篇巨著《奠基者》,堪称红色经典。作品以翔实的史料、精妙的架构、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上个世纪中叶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袖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为打破国际反华势力的经济封锁,委派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余秋里将军出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由此拉开了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雄壮序幕。历经地质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数年的密切协作,在松辽盆地发现了世界罕见的特大型油气田,一举摆脱了新中国严重缺乏“国血”的危机。这部作品讴歌了余秋里、康世恩等石油战线的领导人,在困难的时期、荒芜的地点、严重缺乏物质条件的情况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运用毛泽东主席的哲学思想武装头脑,组织带领职工展开了一场弘扬民族精神、气壮山河的石油大会战。凸显了党对石油工业的坚强领导,充分发挥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培育了一批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用高昂的革命热情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相结合产生的累累硕果,开创了新中国建设史上影响至远的成功范例。这部文学作品是对业已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最深刻、最细腻的诠释,也是大庆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探寻城市之根,最值得赏心阅读的一部佳作。
推荐剧目:《觉醒年代》
推荐人:王丽丽,中共大庆市委党校教务部主任,教授,党史学习教育省委宣讲团成员。
推荐语:
观看影视剧是了解党史的重要渠道。最近,有一部剧让我追之不疲,追得酣畅淋漓,追得泪如雨下,追得废寝忘食,追得幸福连连、感悟多多。这部剧便是近日热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它以翔实的历史、详尽的细节、朴实的表演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讲述了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等一批批热血青年,为解救劳苦大众和挽救中华民族,苦苦追寻真理并找寻救亡图存之路的澎湃岁月。
《觉醒年代》为我们开启了学史明理之旅。从陈独秀“二十年不过问政治”到暴力革命的转变,从坚信社会改良到社会革命的转变,从仅仅注重思想的解放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从陈独秀与胡适针对“问题与主义”的论争,我们深刻感受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绝非偶然,也绝非坦途,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是历史的必然,是艰难而又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
《觉醒年代》为我们开启了学史崇德之旅。生活在时局大动荡年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心系祖国,舍弃自己的幸福,艰难地为中国找寻一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他们用一篇篇饱蘸心血的“思想之文”一次次呼唤沉睡的中国之狮,他们用一张张力透纸背的“墨香之文”一点点叫醒还在昏睡的中国人,像陈独秀不惜用“飞蛾扑火”般的自我入狱来唤醒整个社会的觉醒……李大钊过年时给长辛店的工人买了整整两三驾马车的年货,让工人们吃上一顿香喷喷的饺子……这些都不能不让屏幕前的我们温暖与泪目。无法忘记李大钊拉着陈独秀从北京逃离到河北乐亭县的途中,看到沿途那些食不裹腹、卖儿卖女的逃难的同胞,钢铁男儿流下的泪水令我们动容,他们的眼神痛苦而又坚定,为苦难的人找到一条幸福的生活之路成为他们义无反顾的执着追求。
今日的中国怎能忘记他们的唤醒,他们的牺牲?昨天的他们用生命铺就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奠基之路,今天的我们用泪水和行动感恩他们的奉献与拼命……
诸如《觉醒年代》这样的电视剧也是我们学史的重要渠道,值得看、值得追,追出固本培元正史观,追出高歌奋进新征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