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文化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发挥潜在的软实力。”
“华侨文化在文化、经济、软实力等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外延动力。”
……
9月25日,2023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论坛上,来自境内外的近百名文史专家学者发表真知灼见,提炼展示华侨文化的独特标识和精神特质。他们一致认为,华侨文化在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增强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以华侨文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指出,正如改革开放初期华侨华人所发挥的引领作用,华侨文化在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样重要。“随着中国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将有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积极投入到相关领域,共同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社科联原主席田丰特别谈到,岭南华侨文化是华侨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侨特色的岭南文化共同背景是大湾区的文化优势。“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实现华侨文化资源的回流与循环、集聚与创新,是实现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乡村振兴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委统战部原一级巡视员林琳认为,挖掘、活化已有的华侨文化遗产资源,可将之转化为乡村振兴及高质量发展的比较优势。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五邑大学原副校长张国雄也建议,广东要高度重视侨文化遗产“双创”工作,争创国家级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福建社科院研究员黄英湖告诉记者,海外华商的企业对内讲究“仁”与“和”,对外重视“信”,在海外市场具有很强的活力和竞争力,因此,他们可以为国内经济发展带来投资与先进管理理念等。
增强新一代华侨华人文化认同
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何汉权介绍,数百年来,华侨将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华文媒体以及孔子学院等带到全世界,华侨文化随之在全球得以传播,推动了中国正面形象的宣传,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力量。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澳门博物馆原馆长陈迎宪也表示,海外华侨华人是我国与各国交往的纽带和桥梁,是国家对外交往的优势之一。
新时代如何做好“侨”的文章?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南方日报社原社长杨兴锋建议:“应该以‘侨’为桥,在全球打造具有协同性、联动性和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共同体。”
香港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系高级讲师、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叶德平认为,应增强新一代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感,可通过发扬饮食文化等华侨共同拥有的文化,建构他们身份认同的核心部分。
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天津美术馆原副馆长卢永琇补充道,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展览、公共教育活动等手段强化华侨华人文化认同。
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涂俊仪看来,讲好华侨故事,是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的有力尝试,可以以“红头巾”(对20世纪初期南下新加坡的广东三水县妇女的代称)题材文艺作品为案例参考,进一步探索“讲好华侨故事”的有效模式与路径。
文 | 记者 李焕坤 张豪 郭思琦 陈卓栋
图 | 记者 宋金峪 周巍
来源 | 羊城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