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览杂志历史
辛亥革命时期的湘籍蹈海三烈士
摘要:辛亥革命时期,湖南人陈天华、姚宏业、杨毓麟三人为国事愤而投海投江,舍生取义,其壮举在辛亥革命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4-7
胡适与梁启超精神交流的纽带
摘要:胡适与梁启超分别是新文化运动和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两个时代思想界的两位巨人。二人所处时代不同,但二人在思想上却前后相承,彼此影响。学术,是胡适与梁启超两代知识分子相识的桥梁,是他们精神交流的纽带,也是他们思想斗争的主战场。
8-9
罗马人的新统治——戴克里先“四帝共治制”
摘要:3世纪危机之后,戴克里先登上了罗马帝国的政治舞台,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暂时结束罗马帝国国内动乱状态,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边界危机,同时,借助宗教力量加强其政治统治,罗马帝国进入了从元首制过渡到君主制时期。“四帝共治”是戴克里先为应对当时多变的政治形势而开创的一个新的统治模式,在其统治时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这一制度也为后世留下了政权分裂的隐患。本文试就这一新的统治模式进行简要的论述,希望能够得出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
10-11
浅议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实行时间最长的选官制,是封建社会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鼎盛于明,衰落于清,至清末(1905年)被废除,历时1300多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思想等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科举制的发展演变着手,进一步分析科举制度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不良影响,从而形成对科举制的客观评价。
12-14
文史博览杂志文化与文学
论霍尔对撒切尔主义的分析
摘要:斯图亚特·霍尔充分运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分析了撒切尔主义的形成过程及其本质。霍尔指出,撒切尔主义兴起于英国战后的社会危机,在解构当时社会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其民粹主义的策略,重新赢得了对大众的领导权,从而达到了加强社会控制的目的,最终形成其独特的权威式民粹主义治国策略。这一文化研究视角让我们看到了撒切尔主义的另一面。
15-17
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形式美
摘要:以多首中国古典音乐作品为例证,分析音乐形式美的可感性、象征性、多义性的特点。同时,从音高、音色、音强和音长四方面论述音乐形式中最基本的要素所呈现出来的形式美。
18-20
跨文化交际中言者意义的推断探析
摘要:语境是推断言者意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语境在话语意义推导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言者意义的推断过程就是交际主体结合语境对话语内容推理的动态过程。
21-24
摘要:所谓“香山”,最早见《太平寰宇记》,泛指历史上曾共属于一个行政区划的中山、珠海、澳门等地。它们由于同临珠江水系的入海口,而在中国翻天覆地的现代化进程中成为了中外交流的一个关键地带,伶仃洋畔成为中国历史上多元碰撞、风云际会之处,形成独特的香山人文。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研究香山人文,不可忽略香山的商业文化、买办文化。因为正是香山商人、买办形成的合力,给中国近代商业文化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而加快了清末明初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进程。
25-26
人、文分裂原因探析
摘要:“文如其人说”历来都被作为一种定论和准则看待。然而,随着文学和文论的发展,它的真理性不断受到置疑,文章宁复见为人的人、文分裂现象也屡见不鲜。本文在对“文”、“人”进行合理界定的前提下,分别从文学风格学、文学阐释学、创作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创作主体思想基础五方面对人、文分裂的原因进行探索。
27-30
文史博览杂志哲学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几点思考
摘要:精神家园可以分为个体性精神家园和群体性精神家园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是辩证统一的。理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确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视角。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是一个由理想信仰、共同价值目标、共同的时代精神和共同的文化根基构成的系统整体。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二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三是要吸收外来优秀精神文化。
31-33
墨子的天启神谕思想
摘要:墨子认为社会之乱的根源在于儒家亲亲有等的别爱思想,于是提出“兼以易别”。由于兼爱思想超越了以血缘亲近为依据的自然思维模式,墨子于是假托为上天的启示和鬼神的旨意。这种假托天启神谕的方式不只是为了振世救弊的社会功利目的的实现,也把人与人性推向了神圣与崇高的地位。
34-36
道德与法律的公私之辨
摘要:道德与法律都有公、私之分。对道德作公、私的划分则为公德、私德。有人把公德等同于社会公德。其实公德与社会公德并不是同一概念,不应混用。对法律作公、私的划分则是公法和私法,很显然,公法也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公共生活中的法律。因此,公德、私德与公法、私法中定语的“公”、“私”所指不同,不能简单地用公德直接对应公法,以私德直接对应私法。
37-39
文史博览杂志政治
社会危机事件中的媒体管理
摘要:自2010年年末突尼斯发生茉莉花革命,引发了中东北非多个国家的持续动乱,但结果却并不一样。究其缘由,对媒体的管理与运用的不同,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这对于我们应对各种社会危机事件时,如何有效管理媒体、充分发挥媒体的正面作用,有很多启迪:一是要正确认识危机事件信息特点及其传播规律;二是要高度重视媒体对危机事件的影响;三是要坚持管理媒体的三个原则;四是在危机事件的不同阶段对媒体的管理与运用有不同的具体措施。
40-42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研究
摘要:加强高校机关作风建设,是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建设优良校风、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机关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思想作风、工作效率、健全机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着力打造服务型机关,促进机关科学发展。
43-45
文史博览杂志社会变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村级带头人角色定位
摘要:以新农村建设为视角,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政治建设五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村级带头人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并作简要阐述。
46-47
创新工会文体工作 增强行业发展活力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概念与需求对职工文体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标准,如何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参与,使文体活动成为职工强身健体的积极方式,成为行业、单位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打造行业经济发展的坚实平台,促进职工与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和谐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并予以实践。
48-49
开放式借阅模式对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探讨
摘要:信息资源网络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提供开放式个性化借阅采访服务等工作措施对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改变这种局面,变封闭管理为开放管理,使高校图书馆在保证其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前提下,反衬社会开放这一社会职能,为读者服务提出了有益的帮助,以提高高职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50-51
文史博览杂志法律
非监禁刑的界限研究
摘要:18世纪末,自由刑走上刑罚体系的核心地位。监禁的固有弊端导致犯罪人在监狱中再社会化的失败,人们开始在监禁之外寻求对付犯罪的办法,非监禁刑应运而生。对于西方国家刑法改革中出现的“非监禁刑”,国内学术界争讼纷纭,存在刑种说、社区矫正说、刑种兼刑罚执行方法说、刑种兼刑罚执行与消灭说、刑罚兼非刑罚处理方法说、非监禁措施说等几类观点。观点的分歧不利于理论研究与立法、司法实践,因而很有必要加以澄清。研究表明,将非监禁刑定位于刑种较为l晗当,其中包括缓刑。
52-5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