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之美,
是湘南民居的曲径通幽、精雕细刻,
是马王堆汉墓的地下文化宝库。
湖湘之美,
是湘剧的千年传唱、抑扬顿挫,
是岳麓书院的郎朗书声。
湖湘之美,
是电视湘军的“敢为人先”,
是开放湖南的新视野和新胸襟……
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在5月22日~26日这五天里,来自香港浸会大会、中南大学的青年学子,将联合开展乡村古建筑保护调研、“乡村教育”义工服务、参观湖南省博物馆、岳麓书院、湖南卫视等地,实地感受湖湘之美,中国之美!
由湖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湖南省港澳台侨文化交流促进会、湘港青年交流基金会、郴州市政协主办,文史博览杂志社、湘港青年交流促进会、永兴县政协、桂阳县政协承办的“寻韵湖湘——湘港青年学子历史文化交流公益行”活动,将于明天开启!
在五天走读湖南的行程中,通过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湘港青年学子近距离解读湖湘文化,了解一个崛起的开放湖南,了解祖国的科技、教育、历史和文化,切身感受祖国的繁荣稳定——在走读中,吟唱“我和我的祖国”!
明天(5月22日)下午15:30分,香港浸会大学、中南大学学子将走进郴州永兴县板梁村,开启发现之行。届时,政协云、网易湖南将进行全程图文直播,敬请关注!
下面,小编带你提前走进板梁村,了解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湘南第一村”!
板梁古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亭镇境内,始建于元朝至正十八年(1359),兴于明盛于清,有600多年村史,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360多栋古民居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尽显湘南建筑特色。村前七层古塔,进村石板古桥,村内庙祠、亭阁、旧私塾、古商街、古钱庄等国保省保单位建筑完好。
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砖雕、石雕、木雕、壁画工艺精湛,箭楼、古井、石板路布局机巧,民俗、宴礼古风遗存,别具风情。它被誉为规模最大、保存最全、文化底蕴最厚重的“湘南第一村”。
明清以来,板梁考取进士11人、贡生49人、禀生365人、国学286人、出朝入仕者上百人。村民还在自家民居大门上方题书“墨庄”“藜光第”,告诫子孙在劳作的同时发奋读书,从表现形态上强化村落耕读文化。
在板梁人的心中,他们的耕读文化要“世业农,积善孝友”,必须坚持半耕半读,因为“读可荣身,耕可致富,世代相袭”。这种浓郁的耕读文化思想,深深影响了传统村落里的一代又一代人。
板梁村的三座祠堂的正堂墙壁上,都书写有朱熹体的“忠、孝、廉、节”四字,在这种优秀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板梁村良好的家族风气,因此村落人才辈出,历史上出现了众多光宗耀祖的人才。
板梁村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民俗和故事?明天(5月22日)下午15:30分,政协云、网易湖南将现场直播,见证香港和湖南青年学子的发现之行,敬请关注!
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5月22日~26日,
湘港青年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切身感受祖国的成长与繁荣,
增进对祖国的文化认同,
吟唱“我和我的祖国”!
文 |《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黄璐
图 | 彭叮咛
转载注明:“力量湖南”(lilianghunan)微信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