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节" /> ——花朝节欢迎关注“洛阳文保集团”!"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文史专报丨百花生日是今朝——花朝节

文史专报丨百花生日是今朝——花朝节

文史专报丨百花生日是今朝——花朝节欢迎关注“洛阳文保集团”!

开栏语

在十三朝古都洛阳,沿洛水自东向西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偃师商城遗址、夏都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和东周王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世所罕见。在这些都城文化中,又以隋唐文化最为璀璨夺目。我们结合近年来专家学者对洛阳历史文化的研究和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对相关历史文化知识进行了整理,形成《文史专报》。本期文史专报刊发《百花生日是今朝——花朝节》,内容包括花朝节起源及变迁、花朝节习俗、花神文化、唐代花朝节、花朝节的价值与复兴等,供各部门、子公司、项目组学习参考。

百花生日是今朝——花朝节

花朝节(huā zhāo jié)是纪念百花的生日,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简称“花朝”。花朝节节期因时代、地域不同而有农历二月二、十二、十五的不同,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南方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关于花朝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陶朱公书》:“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提要录》一书亦说:“唐以二月十五为花朝。”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谓“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清代《广群芳谱》一书中的《天时谱二》篇引《翰墨记》云:“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

01

花朝节起源及变迁

中国栽培花卉的历史悠久,花卉文化也随之不断发展,逐渐形成花朝节这一传统节日。考诸史料,花朝节大约发端自春秋末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定型于唐宋年间,盛行在明清。

花朝节的兴起与古人对花卉的认识与种植密切相关。人们对花卉的利用是从认识其实用价值开始的。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表明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花卉草木等植物的食用和医疗作用。先秦时期,食花之风仍然存在,如屈原《离骚》所写“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与此同时,人们开始认识到花卉的观赏价值,《诗经》中已有将花卉送人的诗歌:“溱与洧,方涣涣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汉以后,色彩斑斓、形状多样、芳香浓郁的花卉开始大规模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

花朝节之起源,从根本上说与自然崇拜和国人爱花的情结有关。中国是花卉的故乡,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品格,经历代文人墨客赏叹吟咏,更具有深厚的人格精神。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一书:“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春序正中就是农历二月十五;南宋梁元帝有花朝诗云:“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唐代是我国花卉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广群芳谱》引《翰墨记》《秦中岁时记》,过花朝节的习俗在唐代已经流行于长安、洛阳等地。这一时期,花朝节已形成,文人雅士对花卉的喜爱和品鉴均超过以往。

花朝节的这种演变趋势与我国古代花卉种植业的发展关系较大。我国花卉业起步于唐代,中唐以后,花卉业才渐趋繁盛,出现了许多靠出售花卉为生的专业花农,许多大城市还出现了花市。

宋代以后,花朝节活动逐渐从上层社会扩散到民间。

明清以后,随着商业的发展,花市更加繁荣。当花卉种植成为一种普遍性的行业,花朝节就从文人吟诗作赋、流连光景的高雅节日演变为集体性、大众化的世俗节日。

清朝后期,不知什么原因,这一传统节日却日渐消亡,仅存在于中国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乾隆年间的进士洪亮吉在其《花朝日阻风江口望采石太白楼,咫尺不得上》一诗中亦有“今朝花朝无一花,今夕月夕亦无月”这样的诗句。

02

花朝节习俗

由于各地物产、文化不同,花朝风俗各地不一。东北是为花神设置神位,用素馔祭之;开封举行民间的“扑蝶会”,优胜者可获大奖;在洛阳,不管达官贵人还是市井百姓,花朝节这天都要到龙门石窟等处游玩、挑食野菜、品尝时鲜;商丘人更注重天象与丰收的关系,是以花朝日之阴晴占卜全年小麦与果菜的丰收;苏州人要在虎丘花神庙前宰杀牲畜、祭祀花神、恭祝仙诞。这也就是前人所谓“同一国中,或因气候之不齐,而习尚各异”。

唐代花朝节风俗多是郊游雅宴,但仅流行于上流社会和官宦阶层,节俗也多为文人之间的觥筹交错、踏青赏花、吟诗作文。

宋人对花朝的热情有增无减,连童叟百姓也参与进来。因此每到花朝,“国中罢市、红翠出游”。除了踏青、赏花、雅集,还流行种花、挑菜、扑蝶、栽树、祭神等活动,更添了许多生活气。此时无论男女,都乐于将大朵的鲜花簪在鬓侧,招摇过市。

明清时期,花朝节的民俗风情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是增加了许多与花农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习俗,如祭花神、选种、祭祀劝耕等,体现了花朝节的农耕文化特点。明清时的北京,花农多住在右安门外南边草桥和丰台一带。明人刘侗《帝京景略》描述了旧时北京地区种花业及花卉商业的一些情况:“右安门外南十里桥,方十里,皆泉也……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花为业。都人卖花担,每辰千百,散入都门、入春而梅、而山茶、而水仙、而探春。中春而桃李、而海棠。春老而牡丹、而芍药、而孪枝……”据说,当年清宫的“花朝宴”最为讲究,太监们在颐和园中用红、黄绸条装扮牡丹花丛,以使满园春色、霞光飞扬。慈禧太后一边品尝着花卉做的点心,一边观看喜剧《花神庆寿》。

(一)游春扑蝶

娱乐是花朝节的重要功能,其中一项特别的活动就是游春赏花。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二月望》中亦言:“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在古代,女性外出活动多受限制,花朝节则赋予女性出游的自由。方回《二月十五晚吴江二亲携酒》之“喜晴郊外多游女,归暮溪边尽醉人”,表明花朝之日女性出游者颇多。因此,花朝节“女性色彩浓重”,堪称中国古代“女性的节日”。

繁花似锦自然引来彩蝶纷纷。赏花的同时,扑蝶自然也就成了配套的活动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诚斋诗话》云:“东京(今河南开封)二月十二日花朝,为扑蝶会。”龚百药《桃源忆故人·春愁》云:“花朝扑蝶谁家会,点点飞花轻坠。”

(二)簪花赏红

簪花是女性追求美的一种方式,唐代宫廷已盛行,所用花材主要是牡丹。后来民间多用普通花草或彩色布帛剪裁,以应花朝气氛。明马中锡《宣府志》载:“花朝节,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为应节。”崇祯《乌程县志》载:“二月二日花朝,士女皆摘蓬叶插于头。谚云:‘蓬开先日草,戴了春不老。’”“赏红”即人们在花枝上系一根红的绸条或布条,有的花枝太细不能系,则在花盆里插一根细竹棒,在竹棒上系红色绸布条。

(三)植种挑菜

花朝之时,各地有栽花植菜的习俗,认为此日栽植易于成活。所谓“挑菜”,就是采撷野菜。花朝前后,正是白蒿、荠菜鲜嫩之时,营养丰富,对于食物不甚丰富的古代百姓来说,不失为对粮食的重要补充。同时,早春野菜还具有强体祛病的功效,这也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原因。

“挑菜”习俗源于唐代“曲江拾菜”的传统,“自唐李泌奏停正月晦日,以初一日为中和节,俗有挑菜之会”。

挑菜的习俗宫廷里也有。据《武林旧事》记载,每年二月二,宋朝皇宫里都要举办“挑菜宴”。过程如下:太监宫女提前备下一批漆得花花绿绿的木斛,斛里堆放湿土,将挖来的野菜一棵棵竖插其中。再找—批绸布剪成长条,分别写上各种野菜的名字,卷成小卷系上红丝压在斛底。比方说,某只斛上插的是荠菜,那么斛底压着的小卷里写的也必须是“荠菜”,不能弄混。太监和宫女们将这些木斛依次摆放在大殿两旁,然后皇帝一声令下,挑菜宴正式开始。参加这场挑菜宴的人很多,皇后、皇子、皇女、嫔妃、太监总管、高等宫女,都有资格参加。参加的方式就是猜野菜的名字,猜中有奖。比如皇后站起来走到一只木斛前面,看看斛中插着的野菜,认为是茵陈,于是轻启朱唇,自信地说道:“这棵是茵陈。”旁边太监搬起木斛,抽出小卷,解开红丝,打开一瞧,果真是茵陈!众人掌声雷动,为皇后喝彩。皇帝龙颜大悦,亲手拿起―颗珍珠,作为奖品发给皇后。假如皇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认识茵陈说成是“蒲公英”,那就得不到奖品了。

(四)祭祀花神

花神崇拜是植物自然崇拜的拟人化。在古代中国,花神有女夷、迦叶、魏夫人、魏夫人弟子花姑等说法。其中,以女夷出现最早。《淮南子·天文训》:“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后又为每月配一花神,选当月主花,配历代名人,为“十二花神”,列主神左右。

花朝日祭祀花神,是各地的盛事,“祭百花以求庇佑”,百姓尤其是花农自发为花神设置神位,祈求新的一年花开百里、风调雨顺。“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

因古时有“花王掌管人间生育”之说,故花朝节又是生殖崇拜的节日。中国古代农耕、渔猎全靠人力完成,人力尤为重要。因此在这一天,也有很多人祭拜花神,祈求子孙繁盛。

花朝节期间,一些地区寺庙、道观还举行盛会,乡间祭里社。据《梦粱录》卷一《二月望》载,花朝之日,临安“天庆观递年设老君诞会,燃万盏华灯,供圣修斋,为民祈福”,士庶拈香瞻仰,往来无数,特别是“崇新门外长明寺及诸教院僧尼,建佛涅檠胜会,罗列幡幢,种种香花异果供养,挂名贤书画,设珍异玩具,庄严道场,观者纷集,竟日不绝”。

(五)预卜年成

古代农人多认为花朝日的天气与一年的收成关系密切,多以当天晴雨来预卜年成丰歉。《便民图纂》卷八《月占类·二月》载:“十二日为花朝,晴则百果实,夜尤宜晴。若雨,则四十日夜雨而久阴也。谚云:‘十二晴彻夜,夜雨却不怕。’”《花镜》云,花朝日“晴明主百花有成,风雨主岁歉,月无光有灾异”。花朝日,各地还有晒种祈丰的习俗。是日天晴,农家要齐集、摊晒各类种子,以祈五谷丰登。

(六)花朝集市

花朝之日,因人们集中外出,往往形成热闹的集市,尤以花市为盛。除货物交易之外,还有多种娱乐活动。如慈溪花朝日,“斋郎麻婆耍孩儿、耍和尚等类,不可数计,又有秋千、蹴鞠、斗草赛花、选官仙等”。《淳安县志》载:“花朝,二月二日,东西坊市为会,务以华丽相高。其间有露台,甚奇巧,然亦观上人好尚而为之。”

(七)花朝宴饮

花朝日,官方与民间皆有宴集活动。明代朝廷于花朝节“赐文武百官宴”。民间宴饮更盛。元代方回《二月十五晚吴江二亲携酒》云:“鲜笋紫泥开玉版,嘉鱼碧柳贯金鳞。一壶就请衰翁饮,亦与花朝报答春。”陈继儒《花朝请》云:“风和景媚红紫竞芳,九十春光今朝已半。敬遣童汲新泉煮春茗,邀君寻花开草乐此良辰。”

(八)赋诗题篇

花朝之时,东风送暖,绿草如茵,百花吐艳,笑靥迎人,怎不令人欣于所遇?至如春光虽好,风雨时来,落红满地,怎不令人触景生情?此情此景,使花朝节有着浓酽的诗意,历代文人雅士常于此际赋文题篇。如隋代陈子良《隋新城郡东曹掾萧平仲诔》有“花朝月夜,置酒题篇”之语;唐代方干有“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镜”之歌;明代何乔远《闽书》亦引万历《漳州志》:“二月十五日为花朝,泉中林下,诸老有以其日饮酒赋诗者”感慨系之,花朝诗词歌赋便玲珑婉转、意味隽永。

(九)其他民俗

除以上习俗之外,花朝节还有不少具有特殊意义的风俗。

1.花朝劝农。《梦梁录》卷一《二月望》载,花朝当日,“帅守、县宰率僚佐出郊,召父老赐酒食,劝以农桑,告谕勤劬,奉行虔恪”。《花镜》亦载,花朝日“为劝农之日”。

2.斗草之戏。杭城春日,妇女喜为斗草之戏。黄子常《绮罗香》词云:“绡帕藏春,罗裙点露,相约莺苍丛里。翠袖拈芳,香沁笱芽纤指。偷摘遍绿径烟霏,悄攀下画阑红紫。扫苍阶褥展芙蓉,瑶台十二降仙子。”

3.花朝灯会。花朝灯会是花朝节一项精彩的活动,“百花扎成的灯,光怪陆离,好看之至”。“夜间在花树枝梢上张挂‘花神灯’,灯火与红花绿枝相映成趣”。

4.百花之戏。湖州地区有花朝日观百花戏的习俗,且由官府负责举办。清光绪《归安县志》载:“(二月)十二日花朝……是日府署演戏一日,谓之百花戏。”

5.花朝祭祖。花朝行“四礼”之祭祀祖先习俗,“祭则春秋合祭,春用花朝,秋用重九,新谷时物,必荐于祖。”“俗传二月十五日为花朝,合祭其祖先,谓之春祭。”

6.互赠食物。百姓于二月望日花朝节做“杏饧、蔗浆、粉酪,交相惠送”。

7.对歌求爱。花朝节为青年男女踏青郊游提供了很好的理由,也为他们求爱创造了条件。特别在崇尚自由求爱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花朝之日更具爱情意义。如壮族人称花朝节为“百花仙子节”,男女对歌求爱,互抛绣球,赠送信物。人们相信百花仙子喜住于木棉树,故日暮分别之时即将绣球挂于木棉树上,以求神佑佳缘。

8.花朝种痘。民国以来,上海出现一种奇特的风俗,即于农历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这一天接种牛痘,“南市豫园设有牛痘局,是日各处妇人抱儿来种痘的,不可计数”。究其原因,当地人习惯将种痘叫做“种花”,百花生日当天种花则花易生,那么是日种痘则痘易生。

03

花神文化

(一)花神的形成

花卉被人格化,并逐渐走向神化,从而有了“花神”的称谓。古希腊神话中有花神弗洛拉掌管世间所有花卉,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花神。在中国传说中最早的花神是女夷,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而根据佛教故事,民间封迦叶为总领百花的男性花神。此外还有道教上清派开派祖师魏夫人及弟子花姑是花神的说法。

沈燧《花神图》

很多历史、传说乃至于文学作品里的美丽女子,因其喜爱某一种花卉,并流传下与此种花卉相关的风雅韵事,因而被文人雅士赋予花神的名号,并司职掌管此花,例如杨贵妃为杏花花神、西施为荷花花神等。此外,文人雅士中的代表人物也因对某一种花卉的钟爱,创作赞美花卉的诗词文章,并借花表达个人的审美情趣、人格气节,他们也被尊为花神,例如李白被称为牡丹花神、陶渊明被称为菊花花神。明末黄周星在《将就园记》中说:“有花神,主祀百花之神,而以历代才子、美人配享焉。”正是这些在民间深受尊敬、同情和喜爱的人物,成为特定花卉的象征,最终被奉为花神,其美丽形象或高尚的道德情操也随花神文化的流传而得以传承和弘扬。

(二)月令与花神

在传世的明清瓷器、木雕等文物以及很多古老的年历、年画等民俗工艺品中有很多题材涉及花神,其中出现最多的题材是“十二花神”。谈到“十二花神”,首先要解释“月令”和“花月令”。

所谓“月令”本意是指农历某月中的气候、时令。民间将天象、物候等自然规律及祭祀礼仪、农业生产操作、人民生活习俗按月归类总结,而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将这些规律和活动定为政令以施行。正如汉代蔡邕在《月令篇名》曰:“因天时,制人事,天子发号施令,祀神受职,每月异礼,故谓之月令。”最早的月令相传源自夏代的《夏小正》,据研究《夏小正》原书为十月历。而影响最大的月令是《礼记·月令》,此书按十二月历。

“花月令”是民间将一年四季中一些主要花卉的开花、生长状况以诗歌或经文形式记录下来,读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利于花事、农事。《夏小正》中也记载了少量花月令:“正月……梅、杏、艳桃则华。袍桃,山桃也。”《礼记·月令》记载了更多的花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季春之月……桐始华;季秋之月……鞠有黄华。”上述二月桃花、三月梧桐花、九月菊花的物候规律与当代中原地区的农历物候规律基本吻合。

“十二花神”是指一年的12个月,每月有一种当月开花的花卉,谓之月令花卉,而每月有一位或多位才子、佳人被封为掌管此月令花卉的花神。“十二花神”是流传民间的民俗题材,版本很多,花神人物形象众多。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十二月令花卉的种类和顺序也有差异。民间根据植物物候规律,给十二月令花卉排定顺序,并将诸多花神人物,分男性、女性汇总成表如下:

从表中可见,“十二花神”所掌管的月令花卉都原产于中国,栽培历史悠久,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并喜爱,同时被历代文人雅士赞颂。十二月令花卉的排序符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物候规律。

04

唐代花朝节

唐代明确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节。每到花朝节,皇家和民间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和祭祀活动。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在花朝节这天曾亲自于御花园中主持“挑菜御宴”,故花朝节也有“挑菜节”的别称。

花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690—705年)。明代彭大翼主编的《山堂肆考》卷194记载:“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二月十五花朝节这天,游览上林苑赏花,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以赏赐群臣。”自此,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开始流行花朝节活动。在那时,人们把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视为同等重要的岁时节日,并且花朝节与八月十五中秋节相对应,称为“花朝月夕”。如《旧唐书·罗威传》记载:“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唐文拾遗》卷37《唐韦君靖碑》描绘了花朝节欢聚饮宴、满堂宾客觥筹交错的情景:“每遇良辰美景,月夕花朝,张弦管以追欢,启盘筵而召侣,周旋有礼,揖让无哗,樽酒不空,座客常满,王衍之冰壶转莹,嵇康之玉岫宁颓,其礼让谦恭,又如此也……”

《全唐诗》中共有15篇出现“花朝”。例如,“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司空图《早春》),“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卢纶《题念济寺晕上人院》)。白居易《祭崔相公文》:“南宫多暇,屡接游遨。竹寺雪夜,杏园花朝。杜曲春晚,潘亭月高。前对青山,后携浊醪。”花朝节诗文的吟诵给喧闹喜庆的花朝节增添几分惆怅和美好的诗意,我们可以想象唐代的文人雅士在花朝节的雨夜花间酌酒、吟诗作赋、寄怀故人的场景。由此可见,唐代花朝节上除了祭祀花神、踏青赏花,还增添了赋诗吟咏、聚宴饮酒、挑菜入膳、制作与品尝花糕等习俗。

05

花朝节的价值与复兴

历经一千余年的变迁,中华民族传统的花文化节庆——花朝节,包涵丰富的文化气息,浓缩了中国人的花崇拜、花情操、花习俗及休闲娱乐理念,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通过梳理花朝节的起源、变迁可以发现,它由游春赏花衍生出扑蝶、挑菜、祭神、卜丰、赏红、斗草、劝农、宴饮、赋文、求爱等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彰显着民族文化中的雅致、和谐、生活化等特质。这种特质和相关活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追求,不仅具有游春踏青等休闲娱乐价值,也适应环境保护、产业提升的需要,具有特殊的健康价值、生态价值、产业价值和文化价值。虽然由于生产、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现代文明、文化活动的影响,花朝节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其魅力和价值一直没有消失。

一年最美是花朝。近年来,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在学习、工作之余,种花、养花、插花、赏花已蔚然成风,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花朝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也在悄悄恢复。许多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开始自发地恢复花朝节活动,他们会在花朝节这天,身着汉服,赏花游春。后来影响到一些景区,如杭州西溪湿地景区从2011年起每年都会举办花朝节活动。

人面桃花相映红。如此美景,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复兴。

- END -

参考资料

1.《浙江学刊》2015年第3期马智慧《花朝节历史变迁与民俗研究——以江浙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2. 《艺术百家》2012年第6期张丑平《古代花朝节俗的农耕文化透视》

3.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李菁博、许兴、程炜《花神文化和花朝节传统的兴衰与保护》

说明:本栏目刊发的文章,多为对公开刊物发表文章的系统整理,主要用于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刊发时我们会标明出处,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特此说明,感谢!

本期图片:王勤 马腾奔

资料整理:李亚南

上一篇: 这三处老公寓以往您阅读到的“历史”可能有误,您注意到了没?
下一篇: 文史专报丨隋唐时期的监察制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