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日下午,多彩贵州民族文化研究:黔中民族民间历史文化存世资料抢救项目——“亘古‘茂饶茂穰’草根说:黔中苗族社会历史调查”启动仪式及培训研讨会在贵州大学人文楼217会议室举行。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副馆长王德玉,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院长、中国文化书院常务副院长张清教授,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民族学中心主任曹端波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孙兆霞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唐应龙教授、王进教授,来自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的7名专家学者以及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参加启动仪式及培训会。
在启动仪式及培训会上,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王德玉对即将面临的问题、调查团队的队伍统筹安排、条件保障等提出了指导意见。贵州大学张清认为本次调查研究对抢救、保护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彩贵州民族文化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及各个参与院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希望项目能够成为黔中民族地区社会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的重要标杆,参与调查的同学能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在学术上有所收获。
对即将展开的调查研究,贵州大学曹端波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孙兆霞教授对此次调研进行了相关的学术指导,就本次调研的具体操作性给项目参与同学们上了一堂珍贵的田野调查培训课。曹端波教授认为,本次调查对于苗族文化的传承以及贵州文化产业都是非常重要的。苗族作为中华民族中一个庞大的族群,它的文化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对其研究与保护势在必行;孙兆霞教授指出,项目调查工作应从田野调查培训开始,制定明确的战略方案,形成方法路径;应以“资源图”为基础,精心选点,分组进行,由点到面渐次展开;实地调查访谈与资料整理、二次整理相结合,并最终形成调查研究成果。
“亘古‘茂饶茂穰’草根说:黔中苗族社会历史调查”项目将在黔中地区选取十余个苗族村寨,围绕“茂饶茂穰”村寨世居名录及其支系分布、生态环境、环境空间、村寨名称、形成年代、村寨环境、现状特点,经典文化现象及其古歌民谣、跳洞踩场、敲牛祭祖、射背牌起源传说与仪式内容和意义、“洞葬”习俗、特色服饰,族群源流记忆,礼乐社会:仪礼与笙鼓及其人生礼仪、岁时礼仪、笙鼓之乐,农业遗产探寻,亲属与社会组织及其亲属制度、社会制度、经济与市场,史传及其村寨史、宗族史、人物志等方面展开。
该项目由贵州省文史研究馆与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及三峡大学合作进行,对黔中民族民间历史文化存世资料的抢救、保护与研究具有推动作用和重要的学术与文化意义。
图文: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韦鑫 萧尧 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办公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