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源于英国诗歌
1956年10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1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普积极分子。参与科普创作成为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与工农相结合的进步表现。
当时出版的科普读物主要是给工人农民看的,少儿科普书则严重短缺。于是,上海少儿出版社决心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这套书。第一个问题就是要确定一个叫得响、传得开的书名。编辑们经过几天讨论,淘汰了“你知道吗?”“知识的海洋”等本土标题,一致同意借用苏联作家伊林写的一本经典科普读物的名字:《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也并非伊林的原创,而是来源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诗人约瑟夫·吉卜林诗歌中的一句:“一百万个怎么样,两百万个在哪里,七百万个为什么!”这首诗翻译成俄文后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
第一版的组稿比想像中艰难得多。编辑们花费近一年的时间完成的6万字初稿,写得跟教科书差不多,根本不适合儿童阅读。
年轻编辑洪祖年突发奇想,向孩子们征集问题!有了好问题才有好答案。这个想法立刻得到赞同。编辑室印制1万份问卷,散发到几十所中小学、少年宫、少年科技指导站。“现在猴子还能不能变成人?有的小孩为什么会长白头发?冰棍为什么会冒白烟……”问卷回收后,编辑们惊喜万分,大人熟视无睹的问题,只有孩子的眼睛才能发现。
从1959年开始筹备,到1962年出版8本分册,《十万个为什么》一共收录问题1484个,总计100万字。本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书,却吸引老中青几代传看。到1964年4月,《十万个为什么》发行了584万册,其中几个单册的销量甚至超过《毛泽东选集》。1962年召开的全国团干部会议上,在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倡议下,与会者人手一套《十万个为什么》。
成了鼓吹“知识万能”的毒草
丛书出版后,几千封读者来信飞向上海少儿出版社。丛书上说菠菜豆腐不能一起煮,因为会产生草酸钙,对身体不好。很多读者来信问,“有办法避免危害吗?”还有老科学家来信:“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在中秋节不一定就是最明亮的,倒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1964至1965年间,根据读者来信提到的问题,编辑室把丛书作了全面修订,出版了第二版。
第二版“为什么”出版一年多后,“文革”爆发。《十万个为什么》作为“竭力鼓吹‘知识万能’的毒草”受到严厉批判。一本小册子这样写道:“(该丛书)博得刘记黑司令部的干将、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杨尚昆、胡乔木、胡耀邦等的‘钦定’和‘赞赏’……《解放日报》以头版地位发表了题为《培养孩子爱科学》的社论。众所周知,为一本书而发表社论的只有一九六O年《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而《十万》竟能与之并列,且声势更大……是可忍,孰不可忍!”
“为什么”的编辑和作者,这一时期事业和人生也从高峰跌入谷底。包括丛书主编王国忠在内,大多数工作人员下放劳改。
严厉的批判抵挡不过读者的狂热需求。大约在1969~1970年间的一天,上海市工宣队一名负责人突然找到王国忠,说“现在书店没书卖,你得把《十万个为什么》重新修订一下出版。”王国忠和几名编辑就这样中断劳改,回到工作岗位。
“文革版”让编者负疚
1970年9月,第三版(俗称“文革版”)开始陆续出版。“文革版”增加军事、体育等符合当时政治要求的分册。黄皮封面上方是工农兵高举红宝书,下方写着分册名称。
钱学森的儿子钱永钢曾说,他家里有过两套《十万个为什么》。一套是1962年的初版,父亲钱学森看到这套书很好,规定他每天看五十页。另一套是黄封皮的“文革版”。父亲看了又放下,嘱他还是读老版,因为写得生动。
“文革版”被迫添加了很多政治因素。比如每个问题的回答都要首先引用毛主席语录和马恩著作。在书籍极度匮乏的那个时代,8年时间里,“文革版”出版发行多达3700万册。
“文革”结束,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在“文革”前版本的基础上,《十万个为什么》推出了第四版。并在每个“为什么”后面都注明了作者的名字,以表达新时代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图为“文革版”《十万个为什么》)
(《文史参考》2011年第21期李响)
SourcePh">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