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第一教育”
-------------✄-----------
昨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经历了最后鏖战,在前期比赛中走红的复旦附中学生武亦姝以实力夺冠。
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
武亦姝,16岁,就读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诗词量2000首。
1米8的身高,俊秀的外表,气质温婉却又“气场十足”。
第四场比赛中,武亦姝一人横扫全场,创下新纪录308分,成为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以来这个环节里的最高分获得者。
昨日总决赛第一环节:
317分!董卿说:主持了10场这是最高分!
(视频为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夺冠一刻)
这几天
你肯定被这个姑娘刷屏了↓↓↓
诗词大会上,16岁的武亦姝长发飘逸,面带浅笑,从容对答,瞬间圈粉无数。
在2月1日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中,武亦姝在个人追逐战中过关斩将,成为这个环节最高分获得者。
在争夺攻擂资格的“飞花令”环节,以“月”字吟诗,被提醒所说诗句重复了,她立即脱口而出《诗经·七月》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反应之迅速、心理之稳定,让人刮目相看。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评价:“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有诗意在她心中,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才女是怎样炼成的?武亦姝走红的背后,又折射出当下古诗文教育的哪些现状?
成功密码:
爱我所爱,不功利
武亦姝小学就读于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初中就读于兰生复旦中学,2016年被复旦附中提前录取。目前,她就读于复旦附中高一年级。
从前期比赛的走红,到昨晚决赛的登顶夺魁,这些天来,这位“00后”少女顿成网红中的网红,乃至低调的她早早就高挂挡箭牌——本人、父母家人一律不接受采访。
2016年11月,武亦姝在老师推荐下报名《中国诗词大会2》上海赛区海选,通过央视面试,12月的两周在北京录制,一回上海就是期末考试,成绩照样出色,她文理均衡,还是化学课代表。节目一播出,她手机开始响不停,有媒体要求采访的,还有想签她做模特的。喜欢清静的武亦姝干脆关了机。
在节目的一段自我介绍中,武亦姝毫不掩饰她对于诗词的热爱。她从小喜爱读诗词,只要是一聊到古诗词她就会抑制不住地兴奋:“我觉得古诗词里面有很多现代人给不了我的感觉。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享受诗词带给我的快乐,就够了。”
据介绍,武亦姝随身携带的是一本苏轼诗集。当不少00后还在迷恋小鲜肉时,武亦姝的男神却是……陆游!正是这份对于古诗词的痴迷和长期积累,小小年纪的她已经有了2000 首诗词的储备量。
而在老师和同学印象里,这位高挑、文气的女孩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在不少人看来,在名校学霸群里读书,成绩排名和升名校压力何其大,武亦姝却在她爱的古诗词的海洋里自由徜徉。
据介绍,学校语文组对学生有传统文化泛读的统一要求,其中,包括了课本、传统文化(文言文、诗词等)、文史哲名著三块内容,每个同学都要自由做选读,并建立自己的读书档案。翻看武亦姝一学期的读书记录,不难看出她对于传统文学情有独钟。武亦姝上一学期里读的书既有《浮生六记》、《人间词话》、《聊斋志异》、《红楼梦》、《庄子》等古代经典,每星期还会交错着读《剑南诗稿》、《小山词》、《放翁词》。
武亦姝代表她所在的小组报告清朝沈复的散文《浮生六记》
武亦姝的语文阅读记录
在武亦姝的日常生活中,写字也是她的一大消遣爱好。大家随意感受一下武亦姝的一手好字~
学校的书法作业,武亦姝上学期交上来的是白居易的诗《春题湖上》,字如其人,相当清丽。
在她眼中,古诗词里蕴含着无穷趣味。比如,她可以从古诗词中读出了不一样的陆游。
别人眼里的陆游沉郁豪雄,她眼里的陆游则可爱率真,还是猫奴一枚!她说,陆游有诗云“我与狸奴不出门”,意思就是,天气不好这么大风大雨,我就不出门了,在家摸猫,他是多可爱的一个人!
小编想说,武亦姝的成功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始于热爱,忠于勤奋,成于才华。“武亦姝们”在赛场上的抢眼表现正是源自于他们对于古诗文不带功利的真爱,不过度追求成绩排名和比赛输赢,只享受过程。
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武亦姝的走红,也引发众人对于古诗文教育的关注和探讨。
在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特级教师黄荣华看来,武亦姝的走红只是个例,更多的与她个人爱好和积累有关。她走红的背后,正折射出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在复旦附中,黄荣华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在学生中推广《传统文化读本》。不过,推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阻力,“高考语文一共才6分默写分,有必要背那么多古诗文吗?”他直言,正是这种“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最高的分数”的功利思想,让中小学语文教育走偏。
“不同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不同,但身为一名中国的高中生,应该接受并且能够欣赏古诗文。”黄荣华说,“‘应景’地教一教、背一背不是真正的古诗文教育,没有课程设置、不融入日常教学是不可能落实的。”目前在复旦附中,围绕古诗文教育的系列课程分为三类,即以六册《中华古诗文阅读》为教材的必修课、以《中国人》为教材的选修课、以课题研究为目的的荣誉课程。此外,在学生每次的假期作业中,还有拓展性古诗文自学内容,若完成得好,将获得学校的评比奖励。
两条引导孩子爱上诗词的金律
黄荣华还为家长们送上了两条引导孩子爱上诗词的金律——
第一,朗读背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诗词不是一次就能读懂的,不断阅读的过程,会产生新的阅读体验。让孩子反复阅读诗词,读出一些意味,而不是机械地背诵。
这种意味包含诗词原本的意义,也包含阅读过程中你自己理解品味到的意味。比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在诗中抒发思念兄弟苏辙的手足情,而今天,我们用这句诗的时候,更多的是表达思念心意相通、值得共同承担的人。
诗歌的学习,需得通过阅读进入诗歌,追问本身。因此要常读常新,只要孩子没有厌烦,就鼓励他反复读下去。
第二,我们需要了解:一首诗一首词是怎么产生的?
它的这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文化逻辑,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诗的文化逻辑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存在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用象征来把握世界。我们的汉字就是象形文字,我们的诗歌就是用赋比兴来描述事物、传递思想、抒发情感……
黄荣华表示,这些文化逻辑和背景,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还原,能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诗词,以及诗词背后古人的心境。
我们毕竟是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生活逻辑,这两个逻辑之间的对接,如果找不到解读古诗的钥匙,就不得其门而入。
比如《蒹葭》的核心是讲上下求索而不得。如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心里没有一种对诗词的渴求,没有上下求索的情愫,他就难以找到对接点,就很难真正体验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那种反复争取,却又总得不到的忧伤之美。
但是,如果我们的成年人,能够在教孩子的时候,还原古人的文化逻辑,就有助于孩子们进入诗词的世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