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文史
十三
六博局(下)
晋人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记载:“许博昌,安陵人也,善陆博,塞婴好之,常与居处。”其间,许博昌创编了一套六博棋的游戏口诀,使得“三辅儿童皆诵之”。由此推断,六博棋的比赛规则应该较为简单,而关键之处则应该是在运算步数上做文章。后来,“又作《六博经》一篇,今传世之”。这里向我们展示了当时民间对博戏的喜好,以至京师周围小孩子都能顺口而歌六博诀。
1993年,尹湾6号汉墓出土刻有《博局占》简牍,上面标出了“六博”棋盘各方位术语,为“方、廉、揭、道、张、曲、诎、长、高”和许博昌术语“方、畔、揭、道、张、究、屈、玄、高”相通,拟合后,有今人得到以许博昌术语为准的“六博”文字棋盘,据此推出游戏规则,但是否属古法不得而知,还有待进一步印证。
(图一)
“六博”初系一种带有比赛性质的游戏,后逐渐发展成一种赌博手段。汉以后,“博”与“赌”渐渐结为一体,形象已经十分恶劣,常受抨击。甚至还出现了一些专以博戏为业的人,这些人被称为“博徒”。《后汉书·许升娄传》称“(吴许)升,少为博徒,不理操行,《盐铁论·授时》亦言当时“博戏驰逐之徒,皆富人子弟”。此况一直延续到三国,以致出现了因“好玩博弈”而达到“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的地步。到了东汉,围棋日渐流行,班固等文士力倡围棋,唱衰六博,加上六博的输赢主要靠骰子,确实不如围棋有魅力,便渐渐失去了群众基础。
(图二)
晋代以后“,六博”已基本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并没有消失,仍可见它的影子“,博弈”一词中的“博”就是指“六博”棋“,弈”是指围棋。
同时,历史在前进,早期的“六博”已不能满足当时人们的需要,于是,便开始进一步改进它、规范它,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成古代象棋的雏形。直到唐代牛僧孺增加了“炮”这一棋子,才真正的完善了象棋,形成了现代象棋的雏形。后又经丝绸之路传至西方,被西方文化改造,形成现在的国际象棋。
(图三)
朔州文史
内容选自:《朔州文博》2023年第一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