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297443978@qq.com
编者按:每一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村庄,那是我们的精神原乡。城市化的浪潮一浪盖过一浪 ,乡村在时光中变迁。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也是小康决战年,乡村是主战场。闻艺金沙推出系列组诗“永恒的村庄”和系列纪实散文“乡村史话”,用诗歌、散文的形式展示乡村的变化,咏叹田园风光,抒发乡村情怀。乡音、乡亲、乡情凝于笔尖、传承力量。
本栏目得到常州市城兴置业有限公司的友情支持,对入选稿件酌情支付稿酬,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回不去的老屋
文/吉英耀
今年的疫情,阻挡了回乡的脚步。
正月十五晚上,遥望天边那一轮明月,不禁思绪万千,异常想念十五公里外独居在乡下的母亲,只能打个电话过去,电话那头的妈妈,像是心灵相契:“儿子,我也想念你们,想念你们去世的老爸,还有去年刚被拆迁了的老屋……,可是,再也不回去了”!
我的心一紧,老屋有老人家无法抹去的记忆。有她的操劳、有她的欢欣、有她的不舍。
我的老家在朱林红旗圩吉家墩。原先这片是八百亩荒地,一直连绵到唐王韦家桥。抗战爆发后,为躲避战乱,爷爷与他几个堂兄弟,一道沿水路,从泰州溱潼湖摇着小船来这儿开荒屯地,安家立命。随着吉姓人家越聚越多,村里便把这个沿水而筑的小村叫吉家墩。
现在说的老屋是1980年7月翻建的,共五间大瓦房,屋后东西各建20平方的厢房,分别为厨房和猪圈,最北段自然用砖砌成围墙。这样的三合院,红砖黑瓦,是那个年代江南水乡特有民居模式。
闻艺金沙
曾经的老屋
老屋有一个很大的院子,最东侧有一个特殊的“石桌”,石碾上安放一面大石磨盘,直径1.4米左右,这一对“古物”在院墙内格外醒目。小时候,爸妈帮我们洗完澡,就往“石桌”上一扔;我们放学回来也喜欢在上面写作业,翻看小人书;来了亲戚,也喜欢围坐一起,喝酒品茶聊天;有时全家吃个饭,也喜欢在凉爽的“石桌”上大快朵颐……
闻艺金沙
老旧石桌
“石桌”虽是老物,斑驳却很平整,镌刻着历史与沧桑,且很有“灵气”,菜刀钝了,妈妈喜欢在上面擦刮几下,刀儿便锋利起来;就连我们脚丫子痒痒了,在上面蹭几下,立马止住……院子西北角长有一株老藤巨峰葡萄树,每至夏天,枝枝蔓蔓的竹架上满是青绿色的葡萄,给院子带来绿荫、带来清凉;院子中间,还有一棵枇杷树,到了人间五月天,家人们都抢着品尝甜甜的黄色果实。
屋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一直延绵至大圩埂。宽阔的圩埂下,是村子人共用的一个码头,大块的石座上,几个妇女可以同时洗菜洗碗、浆洗衣物。小时候,我们喜欢在石盘下摸痴鱼、用淘米篓诱捕小白条;也是在这里,我学会了游泳,跟着哥哥姐姐们学会了摸螺蛳、采莲藕。
夏天的老屋很不一样,屋里清凉屋外炎热。靠近西首的墙上,木棍搭成的架子上;长着丝瓜和扁豆;葡萄的藤蔓爬满了院墙,凤仙花也一簇簇的争相开放,满院子生机勃勃,煞是好看。小时候,我们还喜欢追逐卖棒冰的小伙子,甚至一路追到看不见人影为止……
秋天,藤蔓枯萎了,凤仙花也凋谢了,播撒完小麦种子,秋天就已过半。每至深秋,成排的银杏一片片金黄,煞是好看。我们也会在越来越冷的秋风中,晴时院子、雨时老屋里,跳牛皮筋,就这样我们在蹦蹦跳跳间过完了整个秋季。
时光匆匆流走,老屋又迎来了一年的冬季。冬天的老屋,经常会烧一个炭火盆,大家围盆而坐,一边放些花生、红薯在旁边烤着,一边闲话家常,我则会静静在坐在炉边,打开冻红的小手,放在火盆上方,听他们说着“张家长李家短,谁家有个新嫁娘”,馋馋地盯着溢出甜香味的烤红薯。
1986年10月,我走出家乡,参军到了部队。离开家时,特地请来拍照的师傅,在老屋前与家人合影留念;老屋一样留下我们青春的光影,见证我从云南老山前线胜利凯旋的时刻。
那时岁月静好,微风不燥,回忆总记忆温馨的过往,就连老屋墙角布满的青苔,也看成绿色生命的延伸与滋长。
本想延续有关老屋的记忆,但去年因兴建南沿江高铁,只能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家乡小城镇建设,举家拆迁,虽然住进了高楼大厦,但母亲的心绪许久不能平复,总时不时去老屋的原址看一看、转一转,仿佛像找寻着什么……
闻艺金沙
老妈的新家--朱林水岸风华小区
走得出回忆,却再也走不回老家吉家墩,老屋也成了老地图上一个小小的记号。我们只能一次次从心底深处,一次次拉回、一次次放回。我们有理由相信:我的家乡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指引下,越来越迸发新的活力,一个水美丰盈、生态文明的新红旗圩很快会呈现在世人面前。高铁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祈愿即将建成的高速列车,成为我们心里流动的老屋,载着我们未来的梦想,在祖国万里河山上纵横驰骋……
闻艺金沙
吉英耀,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金坛区摄影家协会会员。闲暇之余,爱用文学与摄影记录生活、留存美好。现供职于江苏金坛电信分公司。
我的故乡——黄庄
文/徐志俊
金坛城南有这样一个村庄。姜家塘、郝家塘是她两只秋泓般的双眸;蜿蜒曲折的小河,是她柔美的飘带;碧浪般的稻田是她绚丽多姿的罗衫;那摇曳多姿的芦苇,则是她飘动的裙摆。她头枕着沿江高速,怀揣着沿江高铁;她婀娜多姿、光彩照人;她犹似金坛桂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引来了无数追求者,青睐的目光。她就是我的故乡黄庄。
黄庄,其实全村几百户人家,几乎没有一个黄姓。那为什么会叫黄庄呢?其实啊,黄庄这名字可以追溯到盛唐时期,那时候,金坛刚刚改名为金坛县不久。金坛著名的诗人戴叔伦的同胞兄弟,就居住在黄庄村。现在,黄庄的戴姓子孙已遍布全村。戴叔伦跟随恩师——武进第一状元的萧颖士,去拜会大诗人储光羲。回城途中,经过一村。萧颖士便作“白店白鸡啼白昼”的上联,戴叔伦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二人穿过了金坛县城来到了城南外戴氏兄弟居住地已是黄昏。此时只见村前老槐树上,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炊烟已袅袅升起,老槐树在夕阳的余晖下,好似穿了身黄衣裳。老槐树下,不知谁家的大黄狗,正虎视眈眈的瞅着他俩“汪——汪汪……”的吼叫着。灵感,瞬间划过了戴叔伦的大脑。几乎在同时,“黄树黄犬吠黄昏”就在他的嘴里诵读出。一阵师徒们爽朗的哈哈声中,便给后人留下了“黄庄”这个响亮的名字。
“风软扁舟稳,行依绿水堤”一千年前的戴叔伦老先生,在作这首“泛舟”时,一定有过泛舟黄庄那青青芦苇荡的经历与灵感吧!永王兵乱后,逃难江西。家计窘迫,客泊他乡的他,在冷雨敲窗,昏黄的孤灯前,也一定会想起:夕阳余辉下,老槐树旁“汪汪”的狗吠声,那叽喳的鸟鸣,那袅袅的炊烟,还有那个叫黄庄的村落吧!
奶奶是土生土长的黄庄人,活了九十九岁的她,简直就是黄庄的活历史。小时候听奶奶说:解放前,村东头,入村口处,有造型精美的拱形圆门。上好的石灰岩,在能工巧匠精心的雕琢下,犹似天宫的南天门般屹立在村口,甚是宏伟。穿过拱门往西,便是大青石与麻石相间的石板路。石板中间,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印,它就像一位苍髯老者,记忆着一辈又一辈,黄庄人的足迹。沿着石板道一直往西,路的尽头,赫然矗立着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迥劲的三个大字“石敢当”。它是村民们对和平生活的寄托、对幸福日子的向往。然而在旧中国的黄庄,这一切似乎都是那么渺茫、遥远。
村东,护村河上,有一块可移动的拖板。是村民出入村庄的唯一通道。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功效。奶奶听她的祖辈说过:旧社会时,附近村民到金坛去,大多是走水路。倘若遇见盗匪,就遭殃了。但到了黄庄地界,由于黄庄的安保做的比较好,所以悬着的心就放下了。早有坊间民谣诵道:遇见强人劫,两眼泪汪汪。黄庄里身藏,转世投他方。
巷上(村中心的巷子)便是黄庄的商业中心,小茶馆、小百货店、豆腐坊、剃头店……一应俱全,让你会有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感慨。附近孔家桥、乌龙背、五百亩的村民去金坛也必经此处。闭上眼睛,我倏然间好似穿越到了那个时代——当东方出现瑰丽的朝霞,红彤彤的太阳露出了慈祥的笑脸。随着第一缕金色的光芒暖暖的洒在黄庄大地上时,村子的上空早已是炊烟袅袅。公鸡的打鸣声、林中鸟儿的叽喳声、巷上买卖人的叫喊声。这一切混杂在一起,变成了一种特别的民间交响乐。
村中那条青石板道路上,清晨的露珠,在朝阳的辉映中犹似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又好似一面面墨绿底子的大镜子,在朝阳的照耀下,折射出绚丽的光芒。车马声,打破了这一刻的宁静,就好似静止的水墨画,做了特效,忽然动起来一样。卖菜的、喝茶的、过路的……还有那三两成群,在青石板上嘻嘻打闹的孩童,引得推车的老伯慌忙躲闪的叫喊声。好一番坊间热闹景象!
最让奶奶津津乐道的,是村东头河边的土地庙。庙中有一颗银杏树,需多人合抱才能量其粗。每当冬季,满树金黄,仿佛无数只金蝴蝶在翩翩起舞。又好似穿戴金甲的武士在守护着庙宇的安危。正殿中,有一块偌大的青石板,石板色如墨玉,平整光滑,好似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而成。奶奶说:“那是东海龙王送给土地公公的礼物。那一年,水漫黄庄,水退后,就留下这神物了,后来庙里一直贡着它”。
除了土地庙,此外还有太师庙、观音庙、尼姑庵、三官堂。它们和村西口的那块“石敢当”石头一样,承载着那个年代,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是庙会日。出会时,会有虔诚的善男善女,穿着五颜六色的庙会服装,涂脂抹粉,带着一脸的严肃与尊敬,踩着高跷,抬着菩萨,与飞舞的龙灯,跳跃的马灯,威武的马夫一起,在锣鼓喧天与村民的敬仰、乞盼的目光中出巡。那浩浩荡荡的队伍绵延数里,好似皇帝出游一般。
正月过后,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一年一度的春耕、春播即将拉开帷幕。村民在下田劳作前,需要举行隆重的祭田仪式,来祭祀自家田里的土地公公。猪头、公鸡、猪肋条、香案、蜡烛、纸钱等。一家老小沐浴更衣,素斋三日,跪在自家田间祷告。祈盼土地公公,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奶奶有个小表弟,小时候,在祭祀前曾闹过笑话,搞得现在都七八十岁了,别人还拿他开玩笑。却说那一年,他才七八岁,跟着父母一起祭祀土地公公。父母祷告道:希望土地公公保佑我们家,今年风调雨顺,一亩打八担(八百斤)。他跟着说道:希望土地公公保佑我们家,一担打八亩。他父亲,反手给了他一巴掌,他惊恐中,立刻改口又说道:八亩打一担。回家后,可怜的他,屁股被棒槌狠狠的揍了一顿。
如果说史料的记载,与奶奶的讲述,都是很遥远的记忆的话,那么实物就更能证明些什么。上世纪九十年代,村里有一户人家造房子,按惯例,墙角必须要挖到黄岗(黄烂泥)才可以。在大约挖到离地面四五米处,发现了几十块,类似城砖的大青砖。其色泽乌黑、质地坚硬,棱角分明,丝毫没有因为时间的久远,而受到腐蚀;一块手掌大小的圆形铜镜,虽已锈迹斑斑,但依稀可见背后的圆钮,与花瓣曲线的镜边。后来听人说:可能是唐代的。它沉睡在黄庄大地下,上千年之久,重见天日,似乎也想看一看,现世的繁华;一口依然有水的古井。井圈是由一整块大石头雕琢而成,井口,圆而光滑,外围呈六个面,雕刻着神兽驾水图案,栩栩如生,好似稍不留神就要飞上天一般。
这一切仿佛在对我们诉说着黄庄千年前的辉煌!谁曾想到,黄庄曾经有一段时间,几乎成为不毛之地。奶奶说:她小时候,听她的爷爷说过,长毛(太平军)造反时,她爷爷的姑妈,就住金坛城里,当时金坛的城墙是用石灰糯米汁浇砌,有6个城门,2个水关,非常牢固。长毛军打了很长时间,才打进城去。烧、杀、抢、金坛城里血流成河。她爷爷的姑妈,也在那次战争中遇难了。由于战争持续时间过长,城外的百姓早已背井离乡,逃难他乡去了。离金坛城数公里的黄庄村,自然也不例外。战乱结束后,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后来便有不少苏北的流民,移居于此,所以黄庄的语言也和金坛一样,一村两种语言——金坛本地话,江北话。
十几年前奶奶在九十九岁生日后,带着她对黄庄的记忆,带着我对她的思念。永远的沉睡在,离黄庄村不远的公墓里。黄庄村里的,“石敢当”石碑、土地庙、太师庙、观音庙、尼姑庵、三官堂,早已不复存在。春播前,老百姓再也不需要,去田间祭祀土地公公,来祈愿五谷丰登。更不需要,因为兵荒马乱,背井离乡,去走他乡。石板路早已被宽阔的水泥马路所替代。先后获得的“村庄环境管理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省级绿化示范村”、“江苏省水美乡村”等荣誉,铸成了一座无形的丰碑,屹立在村的中央!
闻艺金沙
徐志俊,金坛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翠苑》《洮湖》等。
组稿:江一 美编:蓝屏
1.闻艺联盟创始成员展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