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哺育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食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也为今后文化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古到今,文化的发展繁荣始终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渠道稳固,建构完整,次第有序,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贯穿始终。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生态发生了根本改变,旧有的传承渠道和传播形式已难以适应。近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大众传播方式方法更替加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新渠道的建立和传播方式的创新在不断探索中前行,这就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规律,以利借鉴,服务发展。
在当代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最具影响的三波热潮发生在最近40年,都是由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的。第一波热潮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由电台广播、电视授课、鉴赏辞书出版组成。《阅读与欣赏》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名牌栏目,1978年在停播10年后恢复播出,成为百废待兴时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早的报春花。其特点是“三名”,即由教育名家如叶圣陶、臧克家、萧涤非、吴小如、傅经顺等撰稿介绍中国古代经典名作,由号称“国嗓”的著名播音员葛兰、夏青等播诵。栏目被誉为“不见面的老师”,影响巨大,师范或者大中专教师都将栏目中名家对名篇的解读作为提高授课水平的蓝本,文艺青年也将其当作聆听经典的文化沙龙。全国各省(市)电视台在此示范下,纷纷效仿,先后开设类似栏目。伴随着电大、夜大的兴起,以“电视大学”面目出现、通过电视特定频道的宣讲,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另外一种新形式。因其开播是为了满足学历学习需要,所以文史知识的系统讲授成为基本特征。听众除电大、夜大学生外,文学爱好者也占有相当比例,受众多达数百万人。随后,上海辞书出版社率先推出的《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彻底颠覆了人们关于辞书的既有概念,带动了全民中国古典文学阅读热潮,购买收藏鉴赏辞典甚至成为城镇家庭的新时尚。之后各出版机构的迅速跟进,楚辞、汉赋、唐宋八大家、元曲、明清小说、古今杂文等鉴赏类辞书获得全面填补。与辞书热时间相仿,还有台湾地区“蔡志忠”经典文化漫画系列图书版权的引进。解读经典,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
第二波热潮发生在世纪之交,以“四大名著”改编为电视剧为先导,以央视《百家讲坛》热播为标志。此番热潮,涌现了一大批文史宣讲明星,主要的受众是有一定文史知识的城镇电视观众。
第三波热潮以电视竞赛的形式出现,最成功也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书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
三波热潮在时间上相互叠加,并没有清晰的分界。在形式上各具特色,与时代需求、科技进步、技术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阅读习惯的改变相适应。由功利性掌握知识到文化素质提升的诉求,从知识阶层到市民阶层的普及,从成年人学习到青少年的学习引导,这是不断进步的过程。与前两波热潮略有不同,第三波热潮从迎合社会需求转变为开发社会需求,体现了文化拯救的自觉。
三波热潮发生在巨变中的中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间的广泛传播贡献巨大。总结规律以利发展。第一,转变观念,提高对传承渠道和传播形式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利用科技革命带来的便利,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方法。第二,建立培育、激励创新人才的机制,使更多文化领军人物脱颖而出。第三,健全、完善鼓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实行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第四,喜新不厌旧,创新与传统并举,多渠道、多形式、多方法的传播,使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滋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更加稳固。这是衡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否成功的金标准。
(作者:傅秋爽,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