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术社
学术传播× 知识共享
“敏、勤、宽”
文学院2021级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研究生邹赜韬
一、学术经历
上海大学2021级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师从陶飞亚教授。现为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浙江省作家协会、宁波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兼任中国食品行业智库专家成员、宁波教育博物馆兼职研究员等职。
近年出版史学著作《江南烟火:有滋有味的百年民间饮食》(2023)、史学译作《罐头:一部美国公众的食品安全史》(2021)《狗狗都市观 : 犬与人类如何共同打造现代纽约、伦敦和巴黎》(2024)《糖与雪 : 冰淇淋与我们相遇的五百年》(2024)。亦有史学论文见载《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全球史评论》《近代史学刊》等刊物,并得到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及《世界历史文摘》等二次文献刊物转载。另有读史札记、书评见刊《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北京晚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文学报》及中国网、澎湃新闻等媒体,有关理论文章曾多次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人民网、光明网等主流舆论平台转载。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上海市社联年度规划项目、宁波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多项,成果获浙江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论文征评一等奖、重庆市期刊优秀作品奖、茅家琦史学论坛奖等荣誉。业余积极开展饮食文化社科普及工作,受邀在长三角各地公共图书馆、文化节庆活动上做中国饮食历史方向报告十余场,累计受众近30万人次,相关活动得到多家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
二、求学感悟
第一个字是“敏”。多数人文社科研究,虽不似应用技术那般讲求“追赶时间”,但也离不开时代沃土,与民族前行、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因此,能否直面时代之问、答好时代之题、做好“有时代感”的文章,直接影响着一项人文社科研究的价值内涵与影响外沿。我建议同学们经常阅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权威媒体的专题性深度报道,这会有效地帮助我们接过时代设下的命题,从而更好地引导我们在“故纸堆”中开掘有真意义、有深意义、有长远意义的学术话题,也很可能引领我们在研读一些史料时茅塞顿开,找到相对新颖、更为周全的立论切口。与此同时,我建议偏重人文方向的同学要多“在散步中发现问题”,即试着从身边不起眼的微小事物中捕捉乍现的灵感。人文研究离不开书,但书终归来源于广袤田野,不该沦为“失地书生”。
第二个字是“勤”。这世上少有天才,所谓“天才”,大抵源自超乎常人想象的刻苦努力。这么说,并不是要同学们比“卷”,而是与大家共勉:用100%的认真去对待自己的研究,在你觉得已经做到100%完美时,把目标、要求抬高到110%。以我正在进行的博士论文为例,从2023年初起,我用一年时间陆续走访了浙江省内所有的省级、地市级档案馆,以及多家省市县级图书馆,积累了较丰富的史料。照预先安排,史料搜集环节到这步已接近“100%”,但对这项课题内容的好奇心,以及对课题背后精神谱系的崇敬心,又敦促我扪心自问:是不是可以再多做些准备?于是,我再次踏上了“环浙查档”之旅,走访一批县级档案馆,也到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机构搜集背景史料。现在这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成效已让我欣喜——一批交叉补充的档案,很好完善了我之前完成省、市两级档案馆走访后搭建的讨论架构,论文可能滋养出的“血肉”也慢慢地更显丰满了。我对自己博士论文史料收集的“110%”要求,实在算不了什么大工程,但确也让我获得精进,愿同学们也能试着“抬抬竿子”。
第三个字是“宽”。这里所谓的“宽”有两解:首先是书读得“宽”些。文史哲、政法经,乃至自然、工程科学,都有能与人文社科某具体研究领域融会的契合点。同样,学术研究的长足进步离不开文明互鉴,由此要“华洋兼读”,但需注意具体地、历史地、对话地批判吸收,警惕跌入“为西人做脚注”的理论陷阱。另一个“宽”,是建议大家在研究中尝试“把时间放宽”,也“把心态放宽”。安排研究总体规划,要尽可能留出些“富余”时间,研究太“赶”,多少会留下些遗憾。为此要树立“日进一步”的信念,再大的课题,每天坚持做些工作,自然能“蚂蚁搬家”终成大计。“把心态放宽”,是鼓励大家不要为一时的文思阻塞而焦虑。研究、写作遇到少量瓶颈,乃人之常情。遇到想不通的、表达不出的,可在做好详细札记后跳过,先写其它部分。期间可上公园散步赏花,或读些与研究不直接关涉的“杂书”,发散思维。如此一来,多数瓶颈会慢慢消解。指不定“回头再看”,景象比初见还要清晰、完整。
上海大学文学院宣传中心
文字|邹赜韬
排版|吴忠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