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斜塘老街面临全面拆迁的2005年,位于斜塘老镇东首一河之隔塘东村的郑家大宅——祥泰里建筑群,经历百年风雨仍保存完好,老屋几乎见证了斜塘建镇以来的历史。就在郑家子孙为此感到自豪和欣慰时,其时,郑家大宅却面临拆迁,斜塘郑氏第六代孙郑琪玮曾致信《姑苏晚报》,希望媒体呼吁园区政府在动迁时能保存“祥泰里”建筑群,可最终却没能如愿,成为郑家和斜塘乃至园区的憾事。现将当年郑家后代和新闻媒体为保护古建筑和历史遗存进行编读沟通的努力还原如下——
坚持到拆迁最后一刻的郑家大宅——百年祥泰里
编辑同志:我家有一座老屋在园区原斜塘镇斜东村,它是一座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清代庭院式建筑群,房屋虽经百年风雨,但至今仍保存完好。随着园区的大发展,斜塘镇几年前被娄葑镇合并。经过有关部门出面保护,我家的老屋在两年前拆迁时得以保存下来。虽然老屋现在只有我母亲和村里的几户拆迁户居住,但我觉得拆除这样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终究是憾事。在苏州众多的古建筑中,我家老屋不能算是出类拔萃的,但在整个园区,这样保存完好的大规模古建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我们认为,如果此处老屋能够保存下来,则今后通过它还能让后代从这里寻找当初斜塘古镇原先的风貌。若能给这片古建筑群留下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余地,则不仅是我家幸事,同时也是园区人性化设计与科学和谐发展的一种体现和补充吧!
读者:郑琪玮
为留住斜塘老街历史风貌和郑家大宅不遗余力的著名文史专家徐刚毅
调查附记:
郑家老屋作为斜塘建镇后的历史见证,它是否也会像“斜塘镇”、“斜塘藕”、“斜塘草席”一样从人们的视野和印象中消失?昨天上午,记者特地来到了斜东村。
记者看到,这片老屋坐东朝西,在它的西面和南面是两条河流。走进老屋后记者发现,房屋共三进,西面临河的第一进约500平方米;后两进为住宅,结构和布局相似,均以正厅和厢房结合,高大而精致。两排正厅后由一个大园堂附带两厢房组成,园堂前各有一个约50平方米的天井。园堂内雕梁画栋,立柱直径都在30厘米左右。郑琪玮告诉记者,房屋所用木料大都为榉木,因此房屋虽经历了100多年风雨而基本没有变化。大厅里几排落地长窗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郑家人说,上面雕刻的图案是“二十四孝”和“西厢记”,“文革”时因为把长窗上的雕花糊了起来才幸免于难。房梁上的一些雕刻因为过高也得以保存。但两进屋前原来各有的一个石库门,上面的精美砖雕却在劫难逃。在老屋二进正厅内侧的门楣上方,还雕刻着一些造屋时的情况介绍,从依稀可辨的小楷上记者了解到,郑家老屋建造于清宣统年间,耗时9年,仅两座石库门就用去白银2万两……而据史料记载,斜塘以斜塘河得名,清末建“南斜塘镇”,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斜塘乡”,郑家老宅建成后,几乎见证了整个斜塘的历史兴衰变化。现郑家老屋主人李飞娥告诉记者,她从18岁就来到了老屋,在老屋已经居住有半个多世纪了,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她说,老屋从兴建到保存至今,郑家的七代人在这里生活过。
建于郑家大宅原址上毫无特色和历史意涵的新建筑让人唏嘘不已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曾有过开辟江南水乡原汁原味的“传统耕读风景区”的设想。郑家老屋位于自然村“西塘”,该村北面300米处的自然村“尤家园”,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尤侗的家乡。而在西塘西北隔一条河,就是县级文保单位“张士诚墓”。以这个三角地带为核心,还有李模(明末监察御史)故居、沙湖(北宋水利设施遗构)等历史遗迹。如果对这些史迹加以整修,既保留了古建筑,又增加了旅游的去处,还能为园区的风貌增添历史文化色彩。
动迁前夕孤零零的郑家大宅——祥泰里
一位常年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和文物保护的专家也表示,斜塘位于园区的中心位置,以前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因此一些具有传统风貌色彩的古建筑得以保留。这些建筑与人们常见的那些古建筑又有些不同,比如,它们就不似周庄的古建筑具有浓郁的商贸气息,也不像苏州古城里的古建筑具有园林韵味,它具有的是带有典型意义的江南农村民居特色,尤其是想郑家老屋这样保存完整、规模较大的建筑群,还是非常少见的。这位专家说,如果能对这些古建筑进行保留、加以修复利用的话,一定能够带给当地居民对童年时光和故土的美好回忆。
七十六岁的方玲英是出生在郑家大宅里硕果仅存的见证人
当记者离开郑家老屋时发现,在老屋身后的不远处,一幢幢高楼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时斜塘毕竟渐行渐远,最终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但是,如果我们只有高楼大厦,我们的子孙还有谁会记得,那些已经消失的江南小镇就是我们的童年故土?!(据2005年6月25日《姑苏晚报》高岩谷雨文)——(感谢斜塘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郭燕宏先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