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许多人都知道,它们是:秦、齐、楚、燕、魏、赵、韩。
它们最早怎么来的呢?
难道是某个聪明人组织一伙人,宣布成立一个国家的吗?
不,这样纠结一帮人宣布成立一个国家,在商周时代那可是完全行不通的。
首先,必须要进行分封,才能够名副其实、合乎礼法的成为合法的诸侯国。
战国著名的大国小国包括七雄,他们最早的地位和名份都来源于周王的分封。
在西周初年,周王分封诸侯国很多,《礼记》有云:“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
【礼记】
这是个很大的四位数(比现代全世界国家加起来多近10倍):1773个诸侯国!
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夺取天下之后,曾规定“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因而,分封的国家很多。可是,这个四位数,应该是根据这个定制推算出来的,而并非周朝实际分封诸侯国的数字。一般估算,分封在1000个左右,应该还是靠谱的。
这些被分封的国家,全都是诸侯国,他们都是周王赐封的,具有合法性的意思。
因而,天底之下,四海之中,只有周王一人可称王,其他诸侯国的国君,皆不可称王。
所谓诸侯国,相当于二级国,不能够跟最高长官“周王”一样的称呼,只能称国君不能称王。
不过,到了战国时代,除了个别诸侯国之外,几乎所有的诸侯国的国君,全都称王了,从蕞尔小国发展起来的七个大国:秦、齐、楚、燕、魏、赵、韩,它们全不把周王放眼里,都各自称王。所以,现代人初来乍到的阅读那一段历史,往往搞不清楚到底是谁比谁大,读到的是秦王、赵王、齐王、韩王……大家都是王。其实,这个王的称谓,按照礼法是不能够随意自封和乱叫的。可是,当一个诸侯国势力坐大之后,做国君的再也控制不住国君个人膨胀的野心,必然要僭越称王。
【七雄称王】
那么,在这七个大国之中,谁最先忍不住,最早自称“王”的呢?
简单的回答:是——楚国!
那么,问题又来了,楚国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开始称王的呢?
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在楚国的君主“熊渠”时期,开始称王的!
果然是这样的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了解一下周王朝划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第二阶段,东周的上半段: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第三阶段,东周的下半段到秦统一天下: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第一阶段的西周,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定都于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洛阳)。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东周的上半段,一方面是名义上的东周王朝还存在,但是,已经没有实力来驾驭各个诸侯国了;另外一方面是春秋五霸轮流坐大,天下的秩序由霸主来维持,最多是表面上给周王室一点面子。所以,这个时期又被称为“春秋时期”。
自从晋国分裂成赵、魏、韩之后,天下形成了七个大国,也就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候,周王朝虽然还在,但其地位已经没有了周王朝的威严,各个诸侯国已经不承认他的领导地位,它实际上已经沦落为一个小的诸侯国,只是从历史渊源上知道它曾经是天下共主,这就是东周的下半段。此时的天下,已经进入各国激烈征战和争夺的时期,所以后人将这一时期称做“战国时期”。处在当时的人当然认为是在东周时期。
公元前256年,东周被秦所灭。周王朝彻底消失。不过,此时天下还是七个大国在争夺,战国的局面还在延续。从前256年到前221年,又经历了35年,秦国才统一天下。这35年算是战国的后期。
所以,东周是前770年-前256年,而战国是在前475-前221年。春秋与东周上半段全部重合;东周下半段与战国部分重合只相差了35年。
战国时期的战国七雄,其中的六个诸侯国,他们都是在战国时期才开始称王的,他们直接无视周王朝的存在,将本国国君的地位提高到与历史上分封和统治自己国家大王相同的地位。不过,其中的一个诸侯国——楚国,它不是在战国后才开始称王的,早在西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时期之前,就开始称王了!
楚国那么早就称王,似乎先知先觉了好几百年呢!
是什么事情让楚国敢于藐视周王朝,直接将自己身份升级,与周王平起平坐呢?
历史的镜头得远摄到——西周时期。
首先,看一看西周君王最前面10位周王的王位延续:
01周武王姬发约前1046年—约前1042年(4)
02周成王姬诵约前1042年—约前1020年(22)
03周康王姬钊约前1020年—约前995年(25)
04周昭王姬瑕约前995年—约前976年(19)◎
05周穆王姬满约前976年—约前922年(55)【注:共王当年改元】
06周共王姬繄扈约前922年—约前899年(23)
07周懿王姬囏(jian,一声)约前899年—约前891年(8)
08周孝王姬辟方约前891年—约前885年(6)
09周夷王姬燮约前885年—约前877年(8)
10周厉王姬胡约前877年—前841年(37)
……(后面略)
(注1:资料来源不同会有年份上差异。本资料来源于商务印书馆出版物)
(注2:周王朝的王位延续,除了两次例外,其余都是父传子之位)
〖本文由“夜狼文史工作室”发布“今日头条”。谢绝转载〗
再看一看楚国开国君主的延续情况(前9位):
【熊铎】楚国君主从熊铎开始
01】熊绎(前1042年~前1006年)37年(在位)。开国君主
02】熊艾(前1005~前981)25年
03】熊黵(dan)(前980~前970)11年◎
04】熊胜(前969~前946)24年、
05】熊杨(前945~前887)59年、(又名:熊锡、熊炀)
06】熊渠(前886~前877)10年○
07】熊挚(前876年)1年(又名:熊挚红)
08】熊延(前875~前847)29年
09】熊勇(前846~前838)9年
……(后面略)
从列表中,我们找到第三位:熊黵(dan)。
一种观点认为:楚国最早称王的就是“熊黵”(03】)。
【楚王】
楚国称王从熊黵开始的吗?
什么依据?
因为在他做国君期间,天下发生了一件大事件,足以让他有称王的资本——
先从周朝君王体系之中,找到第四位周大王——周昭王姬瑕(04)。
这一位周王,他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史称“昭王南征”。在征战过程中,他率军涉黄河、渡汉水、跨长江,取得了一系列战果。不过,由于楚人的诡谲,善于打仗,加上昭王轻敌等原因,最后的结果是周昭王在这场战争中溺死,周王朝的核心武力“六师”亦全军覆没。
【周昭王南征殒命】
这一仗记载于史籍中,并得到青铜器铭文的验证,被坐实了是一段信史。
楚国这边,领导这场抵抗战争的是熊黵,因而他的丰功伟绩足以让他睥睨天下。
熊黵的战绩,足以让他鄙夷周王,然后自己称王天下!
不过,网络上和百度等都认为楚国第一位称王的楚国君主是熊渠。
这就是第二种观点。
从前面的楚国君主体系中可以看到,熊渠(前886~前877)是楚国的第六位君主。
他被认为称王的依据是:熊渠封了自己的3个儿子为王。
【熊渠】
这一位封儿子为王的楚国君主,他的主要功绩是灭掉了几个厉害的诸侯国。
它们是——
01、庸国(今湖北竹山县)
02、杨粤(又写“杨越”大约在江西湖口县一带)
03、鄂国(今湖北大冶县)
04、聃国(今湖北江汉地区)
这个功劳虽然开疆辟土,实惠价值比较大,是楚国最早崛起的记录;但是,从影响上来看,应该比不上熊黵灭掉周昭王和六师的影响那样子大。不然,不会让周王朝刻骨铭心,将这件事情竟然记载于青铜器上!
只有在战胜了当时还算强大、且天命在周的周王朝,楚国君主才有胆略僭越称王。
结论是:熊黵灭周昭王后称王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进一步推论:熊黵称王之后,他的后人继续称王,延续了好几代。但是,这个没有确切的史料记录。之后,有熊渠分封三个儿子为王的记录。再往后,还有个记录——熊渠担心受到周朝的重点讨伐,因而取消儿子们的王号,自己的王号也取消了。有点韬光养晦的意思了。楚国直到第19位君主(楚厉王,前757~前741)的时候,才重新称王天下(史籍依据是《韩非子》称其为“楚厉王”。不过,韩非子也只是孤证)。
【楚厉王】
楚国国君最早称王有三种观点:
1、熊黵(前980~前970)【楚国第3位国君】
2、熊渠(前886~前877)【楚国第6位国君】
3、熊眴(前757~前741)【楚国第19位国君】(楚厉王)
笔者更倾向于熊黵始称王的观点。
熊黵在位是前980~前970,比战国七雄的任何一家都早了500年以上。
熊渠在位前886~前877,楚国就算他最早称王,也就少约100年。
即便楚国第三拨称王的楚厉王(前757~前741),在战国(前475)近300年!
另外六雄,它们比较老实和传统,全都是在战国之后称王的。
楚国君主能够在那么早就把握住历史发展脉搏,超前称王,果然不是等闲之国君!
所以说,楚国没有统一天下,只能够算是一个意外。
历史没有选择楚国。但是,楚人选择了历史。
最后,仍然是楚人灭了秦国,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大一统的国家!
〖本文由“夜狼文史工作室”发布“今日头条”。谢绝转载〗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邀撰稿人:悬疑大师/文(原创)
发表评论